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肺动脉口狭窄指右心室漏斗部、肺动脉瓣或肺动脉总干及其分支等处的狭窄,它可单独存在或作为其他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如法乐四联症等。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肺动脉口狭窄以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占90%,其次为漏斗部狭窄,脉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则很少见。

本病男女之比约为3 : 2,发病年龄大多在10〜20岁之间,症状与肺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轻度肺动脉狭窄病人一般无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劳动耐力差、乏力和劳累后心悸、气急等症状。重度狭窄者可有头晕或昏厥发作,晚期病例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并存房间隔缺损或卵圆窝未闭,可见口唇或末梢指(趾)端紫为和杵状指(趾)。

重度肺动脉口狭窄病人,因右心室肥厚可见胸骨左缘向前隆起,在心前区可扪及抬兴趣样冲动感,三尖瓣区因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在该处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当心房内血流出现右向左分流时,病人的口唇及四肢指(趾)端可出现紫为笔杵状指(趾)。

LX线检查心脏大小随狭窄加重而逐渐增大。一般在轻度狭窄时心脏可不增大如有增大则以右心室增大为主,右心房也可稍大,但左心室不大另外,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因狭窄

后的扩张而伴有较明显的搏动,而肺野内肺纹理减少,两者之间应成鲜明的对比此乃本病的特征但在漏斗部狭窄的病例中,肺动脉主干反见凹陷。

2.心电图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很有意义。除轻度狭窄心电图可正常外一般均显示右心室肥大,电轴偏右或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程度与狭窄轻重往往成正比在重度狭窄时,右心室压力超过1 OOmmHg者,心电图至少有下列三点之一:

(1)RVl>20mv

(2)P波高尖示右心房肥大。

(3)各导联ST段偏移,II、avF以及V1-V4导联T波倒置,显示心肌劳损。

3.超声心动图轻度狭窄者肺动脉瓣活动正常。中度以上狭窄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合并连续波式多普勒可以精确评估狭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内径增宽。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增厚,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成圆隆状,严重狭窄者可见肺动脉瓣于收缩期提前开放,漏斗部狭窄者右心室流出道狭小。主肺动脉及其左右分支的直径亦可测量。此外,应用连续多普勒探查,根据改良Bernoulli 方程式尚可估测跨瓣压差。

4.心导管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肺动脉狭窄部位的远端压力降低,但狭窄部近端的右心室压力显着增高。将心导

管自肺动脉撤回右心室时,压力曲线中收缩压突然增高,舒张压不变,显示肺动脉瓣膜部有狭窄;若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第3种压力波型,其收缩压同肺动脉而舒张压与右心室相等,则说明为漏斗部狭窄。在重度狭窄时右心房压力也可增高。心脏内各房室及大血管血氧含量属正常范围。若卵圆孔未闭,导管自右心房可经未闭的卵圆孔而进入左心房。

5.C T和MRI单纯的肺动脉瓣狭窄一般不需要做CT和 MRI 检查,但若伴有外周肺动脉狭窄或右心室功能异常CT和MRI 检查很有帮助。MRI自旋回波T1W图像可较好地显示肺动脉瓣增厚肺动脉主干和左肺动脉近端扩张,右心室向心性肥厚,梯度回波电影序列上可见低信号的异常血流束向肺动脉主干喷射梯度回波电影序列还可非常准确地测量出右心室舒张末容量和右心室射血分数,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和多层螺旋CT则对伴有的外周肺动脉狭窄显示较好。

6.心血管造影肺动脉瓣狭窄的心血管造影主要作右心室造影,可显示肺动脉狭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若为瓣膜部狭窄则狭窄的瓣膜口呈鱼口状,并有肺动脉狭窄后的扩张,有时可见右肺动脉扩张。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常伴有继发的右心室漏斗部收缩期狭窄。

导管选择NIH右心造影导管置于右心室尖部,选择左侧位或右前斜位投照。三尖瓣有明显反流时,普通导管难以置于右心室,可试用猪尾巴导管由股静脉途径插入作右心室造

影。造影剂用欧米帕克350, 1〜1.5ml/kg,根据肺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和三尖瓣反流情况调整剂量。投照位置通常用左侧位该角度观察肺动脉瓣增厚,肺动脉主干和左肺动脉近端狭窄后扩张均很清楚。但当三尖瓣有明显反流时,于侧位时反流入右心房的造影剂可与肺动脉瓣部位的显影相重叠,而于右前斜位时,即使造影剂反流至右心房,两部分可分开, 便于显示肺动脉瓣结构及测量瓣环直径。

心血管造影检查要明确肺动脉瓣狭窄的类型,观察肺动脉瓣厚度、瓣叶活动度,是否出现射流,有无肺动脉主干扩张等典型的肺动脉瓣狭窄右室造影时瓣膜口开放受限,瓣膜呈幕顶状或鱼口状,瓣环直径正常瓣口射流征明显,肺动脉主干扩张。瓣膜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瓣膜明显增厚呈结节状充盈缺损,瓣膜活动不良,不呈幕顶状,瓣环直径较正常为小,瓣口无明显射流征,肺动脉主干无明显狭窄后扩张。

肺动脉瓣狭窄心血管造影诊断还要注意观察肺动脉分支右心室与三尖瓣,了解有无右心室容量减少,右心室顺应性减退,继发性右心室漏斗部狭窄和肺动脉分支狭窄等并应注意有无三尖瓣反流、心房水平有无分流等

治疗轻度肺动脉狭窄病人临床上无症状,可正常生长发育并适应正常的生活能力可不需手术治疗,中等度肺动脉狭窄病人,一般在20岁左右出现活动后心悸气急状态,如

不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出现右心衰竭症状,从而丧失生活和劳动能力,对极重度肺动脉狭窄病人常在幼儿期出现明显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在幼儿期死亡。

(一)手术指征

①病人虽症状,心电图也无明显异常改变,右心导管检查示右室收缩压在8. OkPa (60mmlIg)以上,或跨瓣压力阶差大于5. 3kPa (40mmllg),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示瓣孔在1. 0~ 1.5cm属中度狭窄应考虑手术。

②无症状但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或伴有劳损,X线片示心脏有中度增大者。

③有症状心电图及X线均有异常改变者,手术年龄以学龄前施行为佳。

④症状明显有昏厥发作史属极度狭窄者,应在婴幼儿期施行手术以减轻右心室负荷。

(二)手术方法

最常采用的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有两种方法:聚乙烯球囊导管法和Inoue球囊导管法。前者多适合体重20公斤以下儿童,后者多适合大龄儿童及成人。均经病人右侧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穿刺,插入扩张管抵达狭窄的肺动脉瓣口进行扩张。一般术后仍可听到心杂音,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多为肺动脉瓣下肌肥厚性狭窄所致。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99%;死亡率0.4%;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主要有:1 .三尖瓣关闭不全(罕见),

可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择期外科手术处理。2.心动过缓,采用药物治疗或安装起搏器。3.右室流出道痉挛造成重度狭窄,引起右室排血受阻、心脏骤停。4.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多不需处理。

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拟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治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达急诊时间:—年—月—日—时—分

心脏介入治疗手术操作编码剖析

心脏介入治疗手术操作编码剖析 引言 心脏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技术对心脏和大血管病变进行治疗的 方法。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动脉腔内成形,瓣膜成形、缺损封堵、导管消融、主动脉内反搏等。这些治疗手段有些可达到替代外科治疗的同等疗效,它创伤小,可避免麻醉、开胸和体外循环的各种并发症,恢复快,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集中探讨了几种主要心脏介入治疗的编码规则与方法,以供参考。 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概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采用经皮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法,将带有球囊、支架或其他治疗装置的导管沿主动脉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现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已经超过了搭桥术,成功地部分替代了搭桥术,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02、常见手术操作 常见手术操作有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

03、常见手术操作编码的选择 1.冠状动脉造影术 主导词为动脉造影术,区分单导管、双导管; 单导管技术编码为 88.55, 双导管技术编码为 88.56。 2.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 主要编码为支架植入术的编码,主导词为插入,区分支架是否有药物洗脱; 无药物洗脱编码为 36.06, 有药物洗脱的编码为 36.07; 再用编码00.45,00.46,00.47,00.48说明插入血管支架的总数量,再附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编码,主导词为血管成形术,编码为00.66。 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0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概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经左、右心导管检查的基础上,将特制的、有一定韧度且不透X线的导管、封堵装置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1】(23个专业346个病种) 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胆总管结石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大肠息肉 6.反流食管炎 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10.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12.上消化道出血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三、神经内科14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急性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 8.房性心动过速 1. 肺血栓栓塞症 2. 社区获得性肺炎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支气管扩张症 5. 支气管哮喘 6. 自发性气胸 7. 肺脓肿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 结核性胸膜炎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 慢性支气管炎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 13. 胸膜间皮瘤 14. 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 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3.视神经脊髓炎 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 12.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 14.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 五、血液内科9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1.终末期肾脏病 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 3.急性肾功能损伤 4.IgA 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 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 7.急性肾盂肾炎 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9.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10.慢性肾脏病贫血 七、内分泌10个临床路径病种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4.库欣综合征 5.Graves 病 6.垂体催乳素瘤 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9.尿崩症 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八、普外科37个临床路径病种 1.胃十二指肠溃疡 2.急性胰腺炎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初治APL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5.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 8.血友病A 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肺动脉口狭窄指右心室漏斗部、肺动脉瓣或肺动脉总干及其分支等处的狭窄,它可单独存在或作为其他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如法乐四联症等。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左右,肺动脉口狭窄以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占90%,其次为漏斗部狭窄,脉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则很少见。 本病男女之比约为3 : 2,发病年龄大多在10〜20岁之间,症状与肺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轻度肺动脉狭窄病人一般无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劳动耐力差、乏力和劳累后心悸、气急等症状。重度狭窄者可有头晕或昏厥发作,晚期病例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并存房间隔缺损或卵圆窝未闭,可见口唇或末梢指(趾)端紫为和杵状指(趾)。 重度肺动脉口狭窄病人,因右心室肥厚可见胸骨左缘向前隆起,在心前区可扪及抬兴趣样冲动感,三尖瓣区因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在该处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当心房内血流出现右向左分流时,病人的口唇及四肢指(趾)端可出现紫为笔杵状指(趾)。 LX线检查心脏大小随狭窄加重而逐渐增大。一般在轻度狭窄时心脏可不增大如有增大则以右心室增大为主,右心房也可稍大,但左心室不大另外,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因狭窄

后的扩张而伴有较明显的搏动,而肺野内肺纹理减少,两者之间应成鲜明的对比此乃本病的特征但在漏斗部狭窄的病例中,肺动脉主干反见凹陷。 2.心电图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很有意义。除轻度狭窄心电图可正常外一般均显示右心室肥大,电轴偏右或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程度与狭窄轻重往往成正比在重度狭窄时,右心室压力超过1 OOmmHg者,心电图至少有下列三点之一: (1)RVl>20mv (2)P波高尖示右心房肥大。 (3)各导联ST段偏移,II、avF以及V1-V4导联T波倒置,显示心肌劳损。 3.超声心动图轻度狭窄者肺动脉瓣活动正常。中度以上狭窄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合并连续波式多普勒可以精确评估狭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内径增宽。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增厚,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成圆隆状,严重狭窄者可见肺动脉瓣于收缩期提前开放,漏斗部狭窄者右心室流出道狭小。主肺动脉及其左右分支的直径亦可测量。此外,应用连续多普勒探查,根据改良Bernoulli 方程式尚可估测跨瓣压差。 4.心导管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肺动脉狭窄部位的远端压力降低,但狭窄部近端的右心室压力显着增高。将心导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

附件1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知情同意书

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知情同意书 本文档旨在确保您充分了解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的相关信息,并基于此了解做出知情同意。 介绍 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肺动脉狭窄或阻塞。在此疾病中,肺动脉的血流受到限制,导致呼吸困难、心脏负担加重等症状。 目的 本手术的目的在于扩大狭窄的肺动脉,恢复其血流通畅,改善相关症状。 手术过程

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是通过在病人的动脉中插入导管,并将球囊扩张支架送至病变部位来完成的。具体手术步骤和方式将根据您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判断进行调整。 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常规手术,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这些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动脉受损或破裂 2. 出血或血肿 3. 感染 4. 支架移位或堵塞 5. 不适或疼痛感 6. 心脏衰竭等严重状况 请注意,以上列出的风险和并发症只是例示,实际情况可能会因个人状况而有所不同。 替代治疗方法

除了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还存在其他治疗肺动脉狭窄或阻塞的替代方法。您的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为您评估并提供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意 在接受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之前,请确保您已充分了解并同意: 1. 手术的目的和过程 2. 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3. 可能的替代治疗方法 您也可以提出关于手术的疑问和顾虑。请与您的医生进行深入讨论,直到对手术有充分理解并达成共识。 我确认我已仔细阅读以上信息,并理解其中所述的内容。我同意自愿接受肺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并了解其中的风险。

签字: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要点一、适应症 该专家共识指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的患者,但要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可行性。适应症包括高危患者、难治性肺高压、中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等。 二、手术路径选择 该专家共识提出了三种手术路径选择:经股动脉径路置入、经食管径路置入和经右颈内静脉径路置入。具体选择哪种手术路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血管特点来决定。 三、操作步骤与技术要点 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操作步骤与技术要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瓣膜大小;然后通过导丝引导、扩张球囊扩张、瓣膜植入等步骤完成瓣膜置换;最后要评估瓣膜的植入效果。 四、围手术期管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管理非常重要。该专家共识强调了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室内的监测与处理、手术结束后的观察与处理以及术后抗凝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五、并发症与处理 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瓣膜位置不良、心脏梗死等。该专家共识总结了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六、术后随访 患者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需要进行规定的术后随访。专家 共识指出了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年的随访内容与方法,并对 术后不良事件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以上是《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的主要要点。通过该专家共识的指导,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掌握手术操作步骤与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的围术期管理、处理并发症 以及进行术后随访,提高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水平,为患 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8%~10%。1982年,Kan等首先报道采用球囊扩张导管进行静态的球囊扩张技术,称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此后获得广泛应用。20余年来,随着对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学、术前后血流动力学、作用机制及随访等深入研究及较大数量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为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方法,对于大部分的病例,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可替代外科开胸手术。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 适应证 1.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肺动脉压差≥40mmHg; 2.对于青少年及成人患者,跨肺动脉瓣压差≥30mmHg,同时合并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 (二) 相对适应证 1.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2.轻、中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3.婴幼儿复杂先心病伴肺动脉瓣狭窄,暂不能进行根治术,应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进行姑息治疗,缓解紫绀。 4.部分婴儿重症法洛四联征伴肺动脉瓣狭窄,可试行球囊瓣膜及血管成形术作姑息疗法,以缓解紫绀及肺动脉分支狭窄。 5.肺动脉瓣狭窄经球囊扩张及外科手术后残余压力阶差。 6.室隔完整的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右室发育正常或轻度发育不良,可先行射频打孔,再进行球囊扩张术。 7.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左室腔小及左室功能低下,可行逐步分次球囊扩张术。 (三) 禁忌证 1.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伴先天性瓣下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伴瓣上狭窄。 2.重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3.婴儿极重型肺动脉瓣狭窄合并重度右室发育不良或右心衰竭。 4.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或室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右心室依赖性冠状动脉循环。 5.肺动脉瓣狭窄伴需外科处理的三尖瓣重度返流。 (四)并发症 Pbpv虽然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肺动脉瓣狭窄的非开胸方法,但仍有5%左右的并发这姑娘,总死亡小于0.5%,多见新生儿小婴儿及重症病例,除心导管术的并发症外,球囊加压扩张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早搏;血管损伤;三尖瓣腱索损伤致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穿孔及心包填塞 二、球囊导管的选择 (一)球囊大小:通常选择球囊/瓣环的比值为1.2~1.4,瓣膜狭窄严重者,其比值可偏小,瓣膜发育不良者选择的球/瓣比值偏大。 (二)球囊长度:新生儿及小婴儿宜选择长度为20 mm球囊;儿童和成人可分别选择30mm和40mm球囊。对于年龄大于10岁或体重大于30公斤者也可用Inoue球囊导管。 (三)单、双球囊瓣膜成形术的选择:年长儿童肺动脉瓣环直径较大,应用单一球囊难以达到足够的球/瓣比值;重症肺动脉瓣狭窄时,为了安全有效,可插入一根较小球囊先行扩张,然后进行双球囊扩张;或者年龄较小,单一球囊难以插入血管时,可选用两根较小球囊导管,以易插入;由于两根球囊间有空隙,球囊扩张时右心室流出道血流未被完全阻断,可减轻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三、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进行体检、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初步明确肺动脉瓣狭窄类型及严重度。 (二)右心导管检查及右室造影 常规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然后行左侧位右心室造影,观察肺动脉瓣狭窄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并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作为选择球囊大小的依据。 (三)球囊成形术方法 全麻或局麻下行股静脉插管,并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压。根据病情选用单或双球囊扩张术: 1.单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版)要点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版)要点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我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崭新而关键的阶段。2018年,我国首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流程TAVR 临床路径《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应时而生,对我国近年来TAVR开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首版临床路径问世3年来,TAVR领域在循证证据、应用经验、指南更新、器械研发、术式改良等方面陆续取得重要进展。为进一步紧贴最新证据经验,切实提高我国TAVR 能力,推进TAVR规范、安全、健康地发展,特更新此版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1 TAVR患者的临床评估 1.1 心脏瓣膜病团队的建立(图1) 近年来我国TAVR的实践经验证实,心脏瓣膜病团队对于TAVR的意义重大,是临床路径的真正执行者与实践者。心脏瓣膜团队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手术过程,而是涉及评估、治疗到远期康复整个周期的全程指导。完备的心脏瓣膜病团队是早期构建TAVR中心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成熟中心进一步追求TAV手术更为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1.2 临床评估要点

临床评估是以患者主动脉瓣疾病干预指征为核心的临床综合评估,其重点包括TAVR的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及禁忌证三大步骤。 1.3 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指南更新 近年来TAVR指南更新的重点是适应证的拓展和干预方式的转变。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TAVR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更新如下: 绝对适应证:(1)重度AS,超声心动图示跨主动脉瓣血流速度≥4m/s,或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40mmHg,或主动脉瓣口面积≤1.0cm2,或有效主动脉瓣口面积指数≤0.6cm2/m2。对于低压差-低流速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否正常需进行进一步评估(如行多巴酚丁胺试验)明确狭窄程度。(2)患者有AS导致的临床症状(分期D期)或心功能减低,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及NYHA心功能分级级以上。(3)存在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胸部放射治疗后、肝功能衰竭、主动脉弥漫性严重钙化、极度虚弱等。(4)主动脉根部及入路解剖结构符合TAVR(特别是TF TAVR)要求。(5)三叶式主动脉瓣。(6)术后预期寿命>1年。(7)外科主动脉生物瓣膜毁损且再次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患者。 相对适应证:(1)外科手术中、低危且年龄≥70岁;(2)二叶式AS,

球囊成型质量控制

球囊成型质量控制 一,对瓣膜狭窄者,球囊瓣膜的比值选择可偏小,也可首次采用小直径球囊,再用大直径球囊分次和分期扩张。 二,球囊长度的选择。20毫米长的球囊适用于婴儿,30毫米长的球囊可适用于除婴儿以外的所有儿童,成人可用30到40毫米的球囊。 三,避免使用而过大直径的球囊,以免发生新的穿孔。 四,应与术后六个月、十二个月的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 五,肺动脉瓣狭窄,可合并不同程度地继发性肌肥厚性右室流出道狭窄,主要表现为右心室造影与心室收缩期,右室收缩期右室流出道狭窄,而心室舒张期则狭窄不明显,即不是固定性狭窄,对这部分患者可实行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六,对于轻度肺动脉狭窄的患儿是否行球囊成形术,目前尚有争议。 扩展: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是一种心脏介入治疗方法。应用特制的球囊导管,经股静脉,下腔静脉,右房,在经房间隔穿刺将二尖瓣球囊导管送入狭窄的二尖瓣口,充盈球囊使之瓣膜扩张成形,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用来治疗二尖瓣狭窄为主这一类疾病方法。

1923年Cutter和Levine用二尖瓣分离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随着闭式及直视下二尖瓣分离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相继用于临床,大大地降低了风心病的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76年日本医生Inoue (井上宽治)等设计出由二层乳胶夹一层尼龙网粘合在一起的具有自身定位能力的二尖瓣球囊导管,称为Inoue球囊导管。1982年6月Inoue首次用切开大隐静脉的方法,应用Inoue 球囊导管,沿股静脉,右心房,经房间隔穿刺将球囊送至狭窄的二尖瓣口,充盈球囊,使之狭窄的二尖瓣口扩张成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4年首次临床报告。此后逐渐改为经皮穿刺股静脉送入球囊完成上述操作,将这种治疗方法称之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我国,1985年始陈传荣,李华泰和戴汝平等学者相继开展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我院是1988年开展的此项技术到现在已完成800余例。目前国内已广泛开展这一技术,不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处国际较先进水平。 二、球囊成形机理 1976年日本医生Inoue经过大量动物试验及人的在体试验证明了,Inoue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可行性之后,成功地将Inoue球囊导管应用于临床。他于1979年在开胸直视手术时应用这种球囊扩张狭窄的二尖瓣,证实此囊能将粘连病变的二尖瓣联合部沿原来闭合线分离,而不损伤瓣叶或腱索,和外科二尖瓣分离术取得的效果一致。1988年我们也与心外科合作,在直视下用球囊导管扩张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技术规范

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操作技术规范 【适应证】 (一)明确适应证 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瓣压差≥50mmHg;最佳年龄2~4岁,其余各年龄均可进行。 (二)相对适应证 1、心电图示右室大,右室造影示肺动脉扩张、射流征存在,但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瓣压差<50mmHg,≥35mmHg者。 2、重症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 3、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4、轻、中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5、典型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PDA)或房缺(ASD)等先心病,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者。 (三)非适应证 1、单纯性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但瓣膜正常者。 2、重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3、伴重度三尖瓣返流需外科处理者。 【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乙丙肝病毒、梅毒抗体、HIV检查及心脏经胸超声、胸片、心电图。 2、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手术方法】

(一)右心导管术及右心室造影 1、全麻或局麻。 2、穿刺右侧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术及左侧位右室造影,以确定肺动脉瓣压差、瓣膜狭窄类型,并测量瓣环直径。 (二)球囊扩张术 1、经股静脉导入260cm加硬导丝至肺下叶动脉,经导丝导入球囊导管至肺动脉瓣处,以1:3稀释造影剂快速充盈球囊,一旦球囊全部扩张,腰凹消失,即可吸瘪球囊,通常从开始扩张球囊至吸瘪球囊总时间<10s。通常反复扩张2~3次。 2、球囊大小选择:通常选择球囊/瓣环比为1.2~1.4,瓣膜狭窄严重者,比值可偏小,瓣膜发育不良型者,比值可偏大。球囊长度选择:婴儿:20mm长的球囊;除婴儿外所有儿童:30mm长的球囊;成人:30~40mm长的球囊。 3、球囊导管插入前应用稀释的造影剂扩张及吸瘪球囊数次,以检查球囊是否破损,并驱除空气。 4、球囊类型选择:一般用标准球囊导管或Inoue球囊导管,为了达到足够的球囊/瓣环比,有些病例需采用Inoue球囊扩张术,扩张直径以滴定方式渐加至目标直径。 【疗效评价】 1、效果良好:跨瓣压差≤25mmHg,右室造影示肺动脉瓣狭窄已解除; 2、有效:瓣口梗阻已解除,但右室压力下降不满意,连续曲线

Inoue球囊导管的优点及临床应用进展

Inoue球囊导管的优点及临床应用进 展 二尖瓣狭窄在我国主要见于风湿性心 脏病,而在发达国家主要见于老年人。1984年日本心血管外科医生Inoue等介绍了单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二尖瓣而不需要外科手术。因当时未受到普遍应用而发展了双球囊导管技术。然而研究显示两技术有相似的血流动力学结果。,由于Inoue球囊导管技术容易操作并且较少受年龄和超声心动图检 测瓣膜形态的影响,它已成为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一个主要方法[1,2]。 1 Inoue球囊导管的优点 严重和致命的合并症像死亡、左心室穿孔和中风较少出现在Inoue球囊导管术中,和双球囊导管技术相比分别为0对%、0对%和%对%。用Inoue球囊导管不发生心室穿孔是由于它不需要左心室引导钢丝,而且Inoue球囊在扩张时维持它的位置在二尖瓣口。我国报告4832例患者用Inoue球囊没

有一例发生左心室穿孔[3]。由于易于手法操作,Inoue球囊导管很少有机会与左心房后壁和心耳接触,减少了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危险。Inoue球囊导管的另一优点是产生很小的房间隔缺损。其它优点包括独特的枕形形态保证球囊以3个步骤扩张,首先是远端部其次是近端部分,最后包括中间部分完全扩张,因此使它成为可调整大小和自我定位的球囊,并且有短的扩张-回缩循环。主要优点是在连续扩张时可逐渐增加球囊扩张的直径,可保证术者在适当的联合部穿刺后或当增加了二尖瓣返流的严重度时停止操作,有助于手术安全,这也是Inoue球囊导管的最大优点。 2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机理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机理和闭式二尖瓣分离一样,它们的成功率类似并且具有相似的再狭窄率,这已被最近的几年着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所证实[4].二类瓣狭窄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瓣叶联合处粘连、瓣叶增厚、融合,常伴有钙化和累及瓣下结构,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机理是通过机械的

IABP的临床应用

IABP的临床应用 【概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s,IABP)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系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排气,起到辅助心脏的作用。1980年,Bregman等[1]开展了经皮穿刺血管球囊置入术,随着设备、球囊、导管及操作技术的改进,目前已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定型技术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病人的治疗。经过近10年的发展,IABP术的使用范围不断被拓宽,接受这种治疗方法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应用IABP者达80,0000例之多。 【IABP工作原理】 置于锁骨下动脉与肾动脉之间主动脉内的球囊,在体外触发信号与驱动装置控制下,在左心室舒张期充气,突然阻滞降主动脉内血流,使主动脉内舒张期血压升高,挤压更多的血液流入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供氧;在左心室收缩期球囊突然瘪塌,主动脉压力骤然下降,产生一空穴,使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减少了左室壁张力及左室作功和耗氧。如此,球囊在舒张期提高动脉压(90%的冠状动脉血流发生于舒张期);在下一次心室收缩时球囊萎缩降低后负荷,提高心输出量达20%左右[2],以达到辅助循环的效果。由于心排出量的增加及球囊充气时舒张期增压对脑、肾灌注增加,增加了尿量,减轻了酸中毒,改善了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危重及休克患者的功能恢复,最重要的是IABP增加了心脏的供氧,同时也减少了心肌的耗氧。其有可能出现的有益的继发作用包括[2, 3]:增加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冠状动脉及周围循环血流灌注和尿量。 球囊充气期所带来的益处球囊放气期所带来的益处 1.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后负荷 2.提高舒张压缩短下腔静脉时相 3.增加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增加心搏出量 4.增加体循环的灌注提高心输出量 【应用范围及时机】 适应证:左心室泵衰竭、心源性休克、顽固的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并发症: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反流及乳头肌撕裂、心肌缺血引发的顽固心律失常、在高危外科手术或PICA手术前使用对患者心肌进行保护、感染性休克、体外循环脱机困难、冠脉搭桥/换瓣手术或PICA术中或术后发生意外的患者,国外Arafa[4]认为,心脏移植术后并发右心衰竭也是适应证。 应用指征:(1)CI<2.2L/m/min;(2)平均动脉压<50 mmHg;(3)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升压药,而多巴胺剂量>20ug/kg·min-1(4)不能停止体外循环或停循环后心脏收缩无力;(5)左房压(或肺小动脉嵌入压)>20 mmHg,中心静脉压>11 mmHg,尿量<0.5ml/kg·h-1;(6)严重的心律失常;(7)周围循环不良。许多学者认为,要提高IABP救治成功率,选择恰当的反搏时机非常重要,必须在患者心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性损害之前进行IABP,一旦患者有如上指征,就应及早果断使用IABP[5]。国内徐忠恒等[6]与国外的Jafarey等[7]均报道危重患者使用[ABP其救治成功率可达60%-70%。 【IABP的禁忌证】 分为绝对与相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包括:(1)主动脉瓣反流时,IABP可加重反流;(2)怀疑或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IABP会造成主动脉夹层扩大甚至破裂;(3)腹主动脉瘤患者面积较大时,若行IABP亦可引起主动脉破裂。相对禁忌证包括:(1)有严重周围血管病变,且通过外科或介入均无法治疗的患者。禁用于股动脉、胭动脉分流者,但存在主动脉双侧股动脉分流的患者可考虑行经股动脉IABP;(2)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3)心肌病终末期。 【IABP的置入及操作】

肺动脉狭窄-疾病研究白皮书

肺动脉狭窄-疾病研究白皮书 第一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概述 (2) 第二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病因分析 (3) 第三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 (5) 第四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发展趋势分析 (7) 第五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 (9) 第六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鉴别诊断 (11) 第七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权威治疗医院与机构 (13) 第八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15) 第九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护理方案 (17) 第十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的科学管理 (19)

第一部分肺动脉狭窄-疾病概述 肺动脉狭窄是一种心脏病,它指的是肺动脉瓣口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脏将血液推送到肺部的能力受到限制。肺动脉狭窄通常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即在出生时就存在的缺陷。然而,它也可以是一种后天性疾病,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肺动脉瓣口狭窄,例如感染、炎症或其他心脏疾病的并发症。 在正常的心血管系统中,肺动脉是将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右心室输送到肺部的主要血管。在肺部,血液将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然后返回到左心房,最终被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然而,当患有肺动脉狭窄时,血液流经肺动脉瓣口受阻,血流受到限制。这导致右心室需要更大的压力来推动血液通过狭窄的瓣口进入肺动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额外的负担会导致右心室肌肉肥厚,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肺动脉狭窄的症状取决于狭窄的程度。在轻度狭窄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在严重狭窄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呼吸困难:由于血液流动受限,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导致呼吸急促和困难。 疲劳:心脏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推送血液,这可能导致疲劳和体力不支。心绞痛:当心脏肌肉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时,可能会引发胸痛。 晕厥或头晕: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大脑可能暂时缺氧,导致晕厥或头晕。 青紫色皮肤:有些患者可能会在皮肤和唇部出现青紫色,这被称为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