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生物制品(biopreparate, biological products):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统称为生物制品PPT1-1-8。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代谢产物。根据代谢产物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关系,代谢产物可以分为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两类。

2.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此外,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在不停地进行着,任何一种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PPT1-1-9。。

3.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它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其中,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特异性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链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总之这些代谢产物都是在微生物细胞的调节下有步骤地产生的PPT1-1-10。。

4.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Host;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PPT1-1-11。

5.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设计的蓝图对基因进行人工操作的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从一种细胞中把目的基因提取出来,在体外把它和一种载体分子连接,然后用人工的方法将这种杂种DNA分子引入到另一种细胞中去,让其大量复制繁殖或产生大量基因表达产物PPT2-2。

6.基因文库将一个基因组的DNA用限制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并进行克隆化,从而形成的含有重组DNA分子的群体PPT2-21。

7.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限制在局部病灶,只有其所产的毒素进入全身血流而引起的全身性症状,称为毒血症。常见的有白喉、破伤风等症PPT4-1-32。

8.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局部的原发病灶侵入血流后传播至远处组织,但未在血流中繁殖的传染病,称为菌血症。例如伤寒症PPT4-1-32。

9.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宿主严重损伤和全身性中毒症状者,称为败血症。例如绿脓杆菌引起的败血症等。绿脓杆菌败血症多继发于大面积烧伤、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气管切开、静脉导管、心瓣膜置换术及各种严重慢性疾病等的过程中PPT4-1-32。

10.脓毒血症(pyemia)一些化脓性细菌在引起宿主的败血症的同时,又在其许多脏器(肺、肝、脑、肾、皮下组织等)中引起化脓性病灶者,称为脓毒血症。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可引起脓毒血症PPT4-1-32。

11.外毒素和内毒素PPT4-1-54

外毒素和内毒素是细茵产生的两大类毒素物质。外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如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我们把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经过滤除培养液中的细菌,即可得到外毒素。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毒性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用3%~4%的甲醛溶液处理,其毒性完全消失。外毒素的抗原性较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的毒性很强,例如纯化的肉毒杆菌外毒素,1毫克可以杀死2000万只小鼠,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微克,其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

各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有高度的选择性,各自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如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外毒素,能抑制人体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变性死亡,导致心肌炎、肾上腺出血和神经麻痹;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是破伤风外毒素,作用到脊髓和脑,引起肌肉的痉挛和强直;霍乱杆菌产生的肠毒素作用到小肠粘膜,使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加强,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12.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在生活时不能释放出来,当细胞

死亡而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时才释放出来,因而称为内毒素。常用超声波处理细菌或反复冻融细菌的方法制备内毒素。内毒素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是磷酸一多糖一蛋白质的复合物。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其性质较稳定、耐热、毒性比外毒素低、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能引起机体体温升高、腹泻和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其他组织损伤现象。

13.外源性感染是指由来自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传染源主要包括传染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健康带菌者,以及病畜、带菌动物、媒介昆虫等PPT4-2-6。

14.内源性感染有少数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内,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力减低时,或者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由此而造成的感染称之为内源性感染PPT4-2-6。

15.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病原体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PPT3-7

16. 传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

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则称为传染。PPT3-7

17.外毒素(exotoxin)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PPT3-12

18.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仅在细菌自溶

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很多致病细菌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炭疽杆菌可产生炭疽杆菌毒素,引起宿主致死性的水肿。

19.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能抑制病毒的增殖,几乎可作用于一切病毒。PPT3-12

20.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菌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仅引起宿主的轻微损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PPT3-28

21.带菌状态

如果病原菌和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菌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的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carrier)。在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宿主常会称为带菌者,如不注意,就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PPT3-29

22.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显性感染或临床感染(clinical infection)。PPT3-29

23.疫苗(vaccine)

传统的定义是指用人工变异或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或者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使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这些制剂被称为疫苗,即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PPT3-32

24 亚单位疫苗

是指提取或合成细菌、病毒外壳的特殊结构,即抗原决定簇制成的疫苗,这类疫苗不是完整的细菌或病毒,而是细菌或病毒的一部分物质,故称亚单位疫苗。PP3-43

25毒力回升(返祖)

如果毒株不纯,混有强毒力的病毒粒子,或者弱毒株的毒力不稳定,通过突变或与野生毒力株发生重组,在接触易感的动物或细胞后发生毒力回升(返祖)现象,则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使被接种的动物感染发病,构成传染来源,甚至引起疫病流行。PP3-44

26.保护性抗原的简单理解:病原体的组成部分,少量进入机体,不产生严重的负性作用,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及记忆性淋巴细胞,下次受到相同的抗原侵害时,机体发生再次应答,可大量产生相对应的此种抗体,对机体产生保护。PP3-46

27.蛋白质工程疫苗(protein engineering vaccine)

是指将抗原基因加以改造,使之发生点突变、插入、缺失、构形改变,甚至进行不同基因或部分结构域的人工合成,以期达到增强其产物的免疫原性,扩大反应谱,去除有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