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广西库区移民安置新模式探析
新形势下做好新时期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重要性剖析

新形势下做好新时期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重要性剖析[摘要]新时期,伴随社会发展的深化推动,各种类型的移民行为不断出现,基于水利工程等建设需要,水库移民持续增多,如何做好移民搬迁安置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移民根本利益维护,而且还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以往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经验,深刻认识到移民搬迁安置的复杂性、特殊性。
本篇文章主要是从重要性等角度对移民搬迁安置进行剖析,对指导系列配套搬迁安置都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新形势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重要性;研究剖析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复杂系统工作,既需要前期的摸底了解,配套完善各项服务举措,也需要跟进后续各项支持致富工作,才能消除移民搬迁安置的各种隐患,确保移民搬迁安置的成效性[1]。
在现代水利工程事业发展进程中,各种类型的水库新建改建扩建等持续增多,带来的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明显增多。
通过对移民搬迁安置的系统性剖析,能够围绕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制定更加合理举措,确保不同层面权益得到全面维护,而且还能够更好配合整体层面系统开发。
1时代背景分析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组成一环,对调蓄水资源时空间分布不均都有着深刻影响,同时水库等基础工程项目还能够有效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都为现代水库等水利工程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水库在规划设计建设当中,必然会占用非常多的空间地域,很多的空间中分布有不同数量的村庄人口等,考虑到水库蓄水、夏季防洪等安全考虑,[A1]必须要对水库占用地及周围村落进行移民搬迁安置,否则一旦出现水库垮塌等情况,必然会导致很多危险情况出现[2]。
新时期,各地在推动水库等建设上的力度持续加大,针对水库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明显增多,如何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则是基础性支撑一环,高效满意的移民搬迁安置,不仅能够确保水库新建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而且还能够从根本层面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但如何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深层谋划并强化具体落实,才能确保移民搬迁安置有序落到实处去。
广西小型水库移民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小型水库移民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文章从小型水库移民的资源占有情况、基础设施情况、收入来源情况等方面总结出了广西小型水库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呈现出普遍性、集中性、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和潜伏性。
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从自然条件、政策因素、移民自身等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广西;小型水库;移民问题;对策0 引言自2006年国家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我国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中型水库移民相关的扶持政策也逐步完善。
但是,针对小型水库移民,我国尚未出台一套完善的扶持政策。
并且,从全国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还造成了一系列的连带影响问题,特别是小型水库移民相互攀比问题,已影响库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统计,广西现有水库约4500座,其中小型水库占90%以上。
广西小型水库移民人数约270万人,约占广西水库移民总人数的50%。
根据调查,广西多数小型水库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移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不少小型水库建成后没有给移民带来明显的利益,引发了群众的不满。
加之小型水库移民没有享受到大中型水库移民“前期补偿补助、后期扶持”的政策,也导致了部分移民产生了“攀比”和“等、靠、要”的心理,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因此,对广西小型水库移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广西小型水库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问题广西小型水库移民拥有的土地数量较少、质量较差,耕地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与安置区周边相比,大部分仍达不到当地平均水平,造成了广西部分地区还有很多小型水库移民依靠国家补助粮食。
以河池市大化县为例,该县古河乡四联村、都阳镇都阳村、江南乡带林村、板升乡升平村等4个乡(镇)4个行政村的16个村民小组均涉及小型水库移民,根据该县提供的小型水库移民资料显示,这16个村民小组的小型水库移民的人均耕地均低于1亩,其中有11个村民小组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土地资源严重紧缺。
从公共政策公平性的角度浅析库区移民问题——以广西岩滩库区移民问题为例

淹没土地 45 8 h 6 . m ,剩余土地资源量少质差。大 6 批的企事业单位 因搬迁投入不足而关闭破产 。生产 门路少,移 民无地可种,经济收入无来源 ,基本上 依靠国家提供 口粮 ,每月人均补助 1. k 2 5 g维持生 2 活,生活困难 。 第 二,交通不便 ,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要发展举
重 庆 三 峡 掌 院 掌 报
计洪水标准为: 征用土地线按 2年一遇 洪水 回水位 居民迁移线按 1 0年一遇洪水回水位; 三级公路、 军 用长话线 、 1k 10 V输电线和县城按 2 年一遇洪水回 0 水位;林地征用线按 正常蓄水位 ;其余 设施按 l 0 年一遇洪水回水位 。根据上述淹没设计洪水标准 , 库区淹没涉及河池 市的大化 、巴马、东兰 、南丹、
天峨 5个县的 2 个 乡( , 8 6 镇)共 9个村 民委 员会 9 5 0
个村 民小组 , 土地淹 没及搬迁人 口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 1依据设计洪水标准被淹没土地及需搬迁人口统计表 .
名称 水 田 数 据 名 称 数 据 2 18 8 h 6. 7m l 7 7 6 h 旱地 9 . 7m
中图分类号:D 3. 6 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15( 0 0 1 0 1- 4 9 8 3 2 1 )0— 04 0 0
公共政策研究中有许 多基本理论,其中之一就是公共政策的定义 ,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赞同美国著 名政治学家戴维 ・ 伊斯顿的观点:公共 政策是对全社会 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了对公共政策的定义 】 为 有更明确 的理解,可以把 “ 价值 ”一词直接 改为 “ 利益 ” ,即公共 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公共利益作权威性的分 配 ,而且利益分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 必须探究何为公共政策 的本质 ,即政府 为什么要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 ,这个问题最主要 的原因是市场的失灵 。因为市场只解决私人产 品的供求,不提供公共产 品,也不能解决经济中各种外部性 问题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决定了政府必然要介入。【 2 】 市场立足 于效率 ,那么公共政策就应 立足 于公平 。 罗尔斯著名的 “ 正义原则” - 第- -N: 社会 和经济 的不平等被调解, “ 使得人们有理指望它们对每个人 都有利 , 并且它们所设置的职务和 岗位对 所有人开放 ”也就 是说要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的不平等分配应 该对处于 , 社会最不利地位 的最有利 。这条原则实质是要求国家应对社会成员 的社会经济差别予 以调节,使之最大 限 度地改善最差者 的地位,也就是说政府最能发挥巨大作用 的是在 “ 公平 ”上。 毫无疑问,政府通过政策对 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 ,这确实是它要承担 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还有一
广西右江流域水库移民生计长远发展措施探讨

3) 供电设施薄弱、 电价优惠程度低。 虽然经 过多年的农村电网改造, 大部分区域已能保证电力 供给, 但农网改造还没有惠及部分偏远的移民村, 这些村还存在农村电网结构薄弱、 电网日常损耗 大、 电价优惠幅度小、 管理缺位及偷电严重等现象。
4) 农田水利设施欠缺。 在移民搬迁安置后, 缺乏相应的农田水利及配套设施建设, 制约了库区 和移民安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水利、 扶贫、 移民 等部门之间资源互相整合力度弱, 未统一规划和建 设, 已建成的水利设施规模与当地水资源储量不相 符, 降低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
2) 临时用地复垦不达标、 土地耕种困难。 对 水库工程建设临时占用的耕地, 由于复垦不达标, 复垦后的耕地与周边耕地之间的差别大, 造成进水 容易、 排水困难, 严重影响农作物耕作, 进一步降 低了耕地生产 网箱养殖条件好, 但为了保护流域水源及生态环 境, 政府对移民网箱养殖进行了整顿, 取缔了相当 规模的网箱养殖, 使依靠网箱养殖的移民失去收入 来源, 移民生产转型难, 而为了保护水源和生态环 境做出牺牲的移民未能获得赔偿, 生计受到了很大 影响。 网箱养殖与水源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直接 减少了移民使用水面资源的机会和收益。
广西中_小型水库移民贫困现状与脱贫致富的思路

#水库移民#广西中、小型水库移民贫困现状与脱贫致富的思路马越(广西水利厅移民办南宁530023)1文摘2通过揭示广西中、小型水库移民贫困状况,剖析其贫困根源,从而提出加快移民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建议。
1关键词2小型水库水库移民贫困发展经济思路1分类号2F407.9建国以来,广西先后建成中、小型水库4303座,总库容94.2亿m3,水电装机容量137.4万kW,年发电量48亿kW#h,这些水库工程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发电、灌溉、供水、水产、旅游等效益,为广西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建设这些工程过程中共有48.7万群众迁移他乡,离开了交通较为方便、水源丰沛、鱼米丰盛的故土。
在以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严重地存在着/重工程,轻移民0的倾向,加之极左思潮的干扰,片面强调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忽视了移民的切身利益,只给予简单的赔偿,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都得不到妥善安排,造成了大量的遗留问题,库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六难、四差、一倒流0等问题。
当地的群众大部分已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而库区移民大部分仍在温饱线下拼搏,生活仍较困难,严重地制约着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1广西中、小型水库移民贫困现状1.1六难目前库区仍严重地存在六大难题:一是生活难。
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西大部分地区群众人均有粮已达350kg以上,现金收入已达1400多元。
而库区移民普遍人均有粮仅230kg~270kg,现金收入仅是400元~500元,大部分移民温饱问题得不到保障,远远达不到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是交通难。
当时移民采取异地安置和就地后靠安置方式,这两种方式前者大部分移民都是被安置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较边远的山区。
后者均是居住在三面环水一面坡的居住环境,他们的生产、生活、学生上学以渡船和竹排为主要交通工具。
因沉船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
宾阳县的灵江水库移民在前几年因过渡到对岸从事农业生产,发生了沉船多人死亡事故;三是饮水难。
水库移民“多样化组合”安置模式创新机理讨论

水库移民“多样化组合”安置模式创新机理讨论【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项目,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移民安置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
在工程投资整体管理工作中,做好移民安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解决水库移民安置问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于水库安置移民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库;创新;安置移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也在逐步的发展壮大。
水利工程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工程,是关乎到几代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工程。
发展水利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利大国非常必要,同时,兴水利、促进水利和人民和谐共存是建设水利工程的目标,而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是发挥水利作用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水利情况较为复杂,水利相关建设难度较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自身生活与水利设施关系密切。
对于水利工程的投资工作上,我国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水库的安置移民的问题上工作还有所不足。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的治理水灾、农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以及深远的意义。
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项目不断增多,整体行业的规模不断增大,作为项目管理团队,在管理工作上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做好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对于打造安全稳定的高质量水利水库工程,保证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维持社会和谐和稳定,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
征地移民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要利用完善的监管工作对征地移民工作进行管理,对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同时也保证拆迁地区居民的自身权益。
随着水利水电建设的不断发展,水库移民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在进行水库移民工作前,工程单位要进行良好的规划工作,做好合理科学的安置计划安排。
在安置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安置安排,研究多种安置模式,从社会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帮助移民进行角色转换,适应移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保证移民的整体利益。
广西库区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1 . 历 史的及 自然 的局 限性 。广西 的库 区大多 地处 山区 , 自然条 件艰 苦 , 再 加上 历史 的 因素 , 有 相 当一 部
中 共南 宁市 委党校学 报
2 0 1 5 年第3 期
广西库区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韦 榉
( 广西 民族大学 商 学院 , 南宁 5 3 0 0 0 6 )
[ 摘要 ] 库 区移 民是广 西特殊 的贫困群体 , 人数 多 , 任务 艰 巨, 其扶 贫工作具有长期性 、 艰 巨性 和战 略 性的特点 。扶 贫工作开展的成效 , 关 系着移 民群 众的长远 发展 , 关 系着广西水利水 电工程 效益的稳
难度大 。根据《 国务院关于滇桂黔石 漠化片 区区域 发展
与扶 贫攻 坚规 划 ( 2 0 1 1 - 2 0 2 0年 ) 的批 复 》 ( 国函 ̄ 2 o 1 2 ] 5 7号 ) , 广西 共有 7市 3 5 个县( 区) 属 于滇桂 黔石 漠 化 片区 ,有特 困库 区移 民县 2 1 个 ,特 困移 民人数 达 6 . 7 4 万人 。 这些移 民人均耕地少 , 可供开发 的山林 资源少 , 石 漠化严 重 , 人 地矛盾极为突出 。 四是水库移 民的住房 、 交
( 一) 基本情况
广西壮 族 自治 区 ( 以下简称 “ 广西 ” ) 的库 区移 民人 数较多 , 截至 2 0 1 4年 , 共计 有 5 8 8 . 3 8 万人, 所 占比例属 于全国库 区移 民人数 占比较 高的省 ( 区) , 广西农村 人 口
是库 区移 民中特 困群体人数 较多 ,贫 困问题 十分 突 出。
定发挥 , 更关 系着广西“ 两个建成” 奋斗 目标 的顺利 实现 。 因此 , 广西移 民 系统应集 中力量 , 抓 好库 区移
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

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一、背景介绍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水库建设区域,大中型水库的建设对当地居民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水库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为了保障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广西制定了相应的移民核定政策。
本文将对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
二、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的制定背景1.水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水库建设对周边居民的影响3.保障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的必要性三、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的主要内容1.移民对象的确定–水库移民的范围和条件–移民对象的权益保障2.移民安置政策–移民安置的方式和标准–移民安置的资金来源–移民安置的时间安排3.移民补偿政策–土地补偿–房屋补偿–动产补偿4.移民后续扶持政策–就业扶持–教育扶持–社会保障扶持四、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的实施效果1.移民安置情况统计–移民人数–移民安置率2.移民补偿情况统计–土地补偿金额–房屋补偿金额–动产补偿金额3.移民后续扶持情况统计–就业情况–教育情况–社会保障情况五、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政策执行中的问题2.政策的不足之处3.政策的改进建议六、结论广西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政策的制定,旨在保障水库移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移民过程中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
政策的实施效果表明,广西的移民核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希望广西政府能够继续关注水库移民问题,进一步优化政策,提升水库移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用科学发展观探索库区移民经济发展新路子

钦州日报/2011年/6月/2日/第006版开放论坛用科学发展观探索库区移民经济发展新路子刘正源建国以来,国家兴建了大批水利设施和冰力发电工程,对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移民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安置移民成为国家一大课题。
过去,库区移民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移民的生产没有恢复到建库前的水平,收入没有达到附近非移民的中等水平,甚至有相当部分库区移民还处于温饱线以下,形成了当前库区移民诸多的遗留问题,这与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很不相称,亟待解决。
现结合灵山县库区移民的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探索解决库区移民遗留问题,促进库区移民经济发展的一些新路子。
灵山县库区移民的基本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灵山县兴建或涉及该县的大中小型水库157座,主要分布在18个镇225个行政村,现有库区移民103107人,实际影响人口24.9万多人。
这些憨厚朴实的农民,服从国家建设大局,舍弃祖祖辈辈靠耕耘的良田沃土,移迁至他乡或高寒山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耕地比原有的减少了,土质比原有的贫乏了,住处比原来的高寒了,出行比原来的艰难了,等等。
库区移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水库建设换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由于过去认识的片面性,致使库区经济长期得不到恢复和发展,移民长期处于贫困的境地。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源缺乏。
水利电力工程建设拦坝蓄水淹没了大量的耕地,移民拥有的耕地大大减少。
在灵山县十多万库区移民中,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1亩,其中水田不足03亩。
如洪潮江水库伯劳库区山塘村东心江2队,原人均有水田0.8亩;1964年洪潮江水库建设竣工迁移后,140名移民人均有只水田0.04亩,这是库区移民严重缺乏生产资源的真实写照。
全县耕地严重缺乏的移民有4万多人,占大中型水库搬迁移民人数的600%。
2、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由于移民大多数存在生在故土、长在故土、不愿外迁的思想,大部分只从低处移至高处,住在贫瘠干旱的高山上,水资源严重缺乏,人畜改水基础设施薄弱,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
广西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及其安置模式选择

文章编号:1002-8743(2006)S1-0045-05广西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及其安置模式选择杨志平,胡宝清,赖玺婷(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 要: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的选择是困扰水电站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试着在分析广西库区各种主要安置模式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我国特别是我区的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模式.关键词:库区;移民安置;优化模式;广西中图分类号:F30416 文献标识码:A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暖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600~2900mm 之间,水能资源特别丰富.全自治区积雨面积50km 2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水力蕴藏量2133万kW ,可开发1591万kW ,约占全国可开发量4.2%,居全国第6位.现已开发达360万kW ,占可开发量的25.4%.红水河是水能“富矿”,全区水力资源近70%集中在红水河段.规划建设10个梯级电站,装机1232万kW ,年发电量可达603亿kW h.现已建成或基本建成大化、岩滩、恶滩(一期)、百龙滩、天生桥一、二级等六个电站.目前在国内排名第二的龙滩电站以及恶滩(二期)、长州、百色、平班等水电站正在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包括红水河上已建电站,全广西现有13座大中型水电站.同时,还有4368座地方水库,其中有20座地方大型水库和1座跨省大型水库(广东鹤地水库),全区有水库移民180多万人.如此多的移民,如何科学地安排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从广西移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探讨适合广西的移民安置模式,很有必要.Ξ1 广西库区现存移民安置问题分析当前我区水库移民普遍地存在着经济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等遗留问题,在各种安置模式的移民中,存在问题较多.1.1 就近后靠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吃粮、用水、用电、就学、就医等“五难”和住房、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收视条件等“四差”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直属水库和地方水库尚有520个村不通公路,3808个村饮水困难,630个村没有医疗点,257个村没有教学点或在破烂不堪的危房里上课,30%以上的自然屯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比较难.(2)耕地资源匮乏,移民生存和发展问题十分令人担忧.这部分水库移民,由于搬迁时很多是盲目后靠,移民人均耕地普遍较少,大部分在0.33hm 2以下,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如鹤地水库移民人均耕地0.013hm 2,很多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007hm 2,而且大部分耕地收成无保障,旱时要提水灌溉,涝时要抽水排涝,生产成本很高.由此造成水库移民尚有62万人一直靠定销粮或粮差补贴解决吃饭问题,各级财政负担很重.(3)库区主导产业趋同,产品单一化,市场风险大.一个水库的农业安置移民因资源、气候、土壤等Ξ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杨志平(3),男,江西瑞金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胡宝清(66),男,江西临川人,博士后,教授2006年6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un.2006第23卷专刊 Journal o f G ua ngxi T ea cher s Educa tio n U n iver sity (N a tura l Sc ience Editio n )V ol.23Suppl.:200-0-08:197-19-.自然条件相差不多,交通条件、资讯条件、文化、生产生活习惯等相近,库区生产方式与主导产业有趋同现象.1.2 集中外迁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1)环境容量严重不足,调整土地安置移民十分困难.水库所在县,人地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加上水库蓄水淹没了大量耕地,所剩土地数量很少,不少村屯要跨村、跨乡、甚至出县外迁,这就需要调整非库区土地安置移民.但随着国家实施保护和节约耕地以及退耕还林政策,耕地趋紧,可调剂用于成建制安置移民的连片土地很少,寻找移民安置点非常困难.其次是受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的限制,局部调整土地没有政策作依据.再就是用库区现行的土地补偿费难以在库外置换到同等质量的土地.后靠没有条件,外迁没有适合地点,移民安置陷入两难处境.(2)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实施的实际困难.水库移民外迁安置规划工作普遍较粗糙,设计深度不够,致使规划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的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不全,解决起来十分困难.1.3 二、三产业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移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占用农业用地,而主要从事二、三产业.这种安置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缓解土资源紧张的矛盾,因而也是移民安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安置方式.但农村移民的一、二产业安置,需要有从事二、三产业的文化水平、技能和从业经验,且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些,都是我区库区移民所欠缺的.1.4 自谋职业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1)就业者如果生产经营不能保持长久稳定,生活失去保障,他们很可能要求返迁;(2)没有足够的发展前景,难以保障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移民后代的安居乐业;(3)难以解决移民子女人学、就业问题.2 广西库区移民安置模式选择移民安置实际上是一个兼顾社会、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复杂系统工程.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安置方式的选择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水库移民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采取哪种安置模式,凡是能给移民带来稳定可靠收入的,就是好模式.从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对农业安置模式中的种植业安置、养殖业安置、林果业安置,非农业安置模式中的第二产业安置,第三产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养老保险安置等等置模式进行探讨.2.1 种植业安置我区水电工程通常都建在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的山区,这些地区往往经济落后,尚未脱贫,移民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率高,谋生技能差,缺乏社会保障,承受风险能力低.在这种情况下,以土为本,种植业安置应该是水库农村移民安置的最佳选择,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开发潜在的农业资源在后备资源丰富的移民安置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规划开垦荒地或通过水库淹没线浅水区防护减少耕地损失或结合工程施工进行造田,开发潜在的农业资源,尽量扩大耕地面积,从而扩大安置容量,这些方式在现有水库移民生产安置中为主要途径.(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我区人地矛盾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密集型农业,主要指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蓄产品生产业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附加值高,并且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世纪年代以来,劳动密集型农业在农户收入中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4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90.(3)加强农业培训,走现代化生态农业道路负责移民的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移民户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对新的工种进行培训,使他们迅速掌握该项技术,以迅速适应新的产业.在培训内容上,重点突出短、平、快的专业技术项目,使移民迅速脱贫.培训方式可以是田间地头实地指导,或者办班集中培训.另外,为移民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咨询、资金投向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发展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2.2 养殖业安置养殖业安置指在现有家庭养殖的基础上,移民户从事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特种养殖业等发展生产和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对象为原来有一定的养殖业基础,且有合适的养殖业项目的农村移民,或愿意从事养殖业并经过培训的农村移民.对条件优越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以村组为单位的规模养殖业项目,用来安置水库农村移民.(1)增加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投入,技术教育与养殖户生产经营相结合,建立科技人员生产指导、防病治病、检疫检验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养殖业技术和新品种,逐步实现畜禽品种优良化、配混合料普及化、饲养管理科学化,提高养殖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2)注重养殖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养殖业要大发展、产生高的经济效益,加工流通是必要条件.因此,移民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加工流通企业.一方面成立养殖产品加工转化的龙头骨干项目,建立加工厂以及储藏库,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快市场信息体系的建设,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移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大力发展安置区流通合作组织、流通领域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支持他们开展养殖产品的流通工作,并且积极引导合作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经纪人与生产企业、基地和移民加强协作与配合,促进产销衔接.2.3 林果业安置林果业安置指对于适宜于林果业生产的地区,移民户从事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各种水果以及名优特稀品种水果的种植发展生产和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林果业安置建议如下.(1)做好林果业安置规划在充分掌握安置区宜林、宜果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对适宜种植的品种进行综合分析,以高山、远山用材林,浅山、近山经济林,房前屋后果树林为发展战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原则.根据安置区的资源、资金状况、技术水平、区域优势、市场需求等,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确定优势品种和生产发展规模.(2)实现规模效益林果业生产也要实现规模效益,只有扩大种植规模,才能实现集约经营.单家独户种植,经营分散,只有样品而无商品,不能形成经济优势.因此应积极鼓励移民承包荒山荒地发展林果经济的积极性,培植专业村,加快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开发态势,依托科技做好集约经营,逐步形成产业化格局,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效益.(3)大力发展林果加工业,走产、贮、加、销一体化之路产品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过程,就是产品加工增值的过程.只有进一步深加工,才能进一步提高其生产经济效益,提高林果品的商品率.因此要抓好林果产品的深加工,成立林果品加工转化的龙头骨干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林果产业化步伐.(4)加大科技投入移民对各种林果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知识和管种技术欠缺,经营水平低下.通过推广科学抚园技术,定期举办培训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经验介绍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办法,也可以提供咨询服务、专家讲座、电视传播向移民传授施肥嫁接、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管理措施,提高他们在林果业栽培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种植林果的技术素质 杨志平,胡宝清,赖玺婷:广西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及其安置模式选择47 .2.4 第二产业安置第二产业安置指移民安置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不占用农业用地,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发展生产获得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这种方式的核心是通过利用现有企业和发展新企业来吸纳农村移民劳动力,使移民以在企业中劳动所得到的收入作为长期主要经济来源.2.5 第三产业安置第三产业安置指移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不占用农业用地,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发展生产和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现实中,第三产业安置的移民主要从事商业、运输、建筑、服务业等行业.(1)鼓励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移民安置区,目前很多国有企业效益并不是很好,职工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甚至存在隐性失业,所以依靠国有企业吸纳水库农村移民越来越行不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据测算,我国大、中、小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之比为1.83∶1.21∶1,由于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因而单位资金能够容纳的就业人数就多.(2)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适于安置水库移民的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应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为重点.首先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行业,以此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切忌盲目投资、任意发展,切忌投资于风险大的产业,因为移民安置应以移民恢复生产发展为首要目标.(3)鼓励移民个人兴办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适合私人经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调动最广大移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移民之间以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兴办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加快移民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安置区移民和原居民的生活水平,繁荣安置区经济.政府应该通过贴息贷款、减少各种规费、降低进入门槛等措施从政策上加以支持和保护,营造宽松环境.2.6 入股分红安置入股分红安置是利用受淹资产分享工程收益安置移民的一种模式.本方式将整个水库工程视作一个股份制企业,将受水库淹没损失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以股份的形式投入电站工程建设,对持股者按其持股比例进行分利,用所得红利发展再生产和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2.7 养老保险安置养老保险安置指将征地补偿费用于养老保险,使移民通过定期领取养老保险金获取相应的收入予以安置,这种方式通常适合用于超龄的劳动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移民.3 结 语(1)对水库农村移民来说,他们世代以农为本,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虽然种植业安置模式、养殖业安置模式和林果业安置模式各有其限制因素,但对他们来说依然是必要的.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改善农业安置模式的安置效果.(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移民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使得非农业安置模式越来越重要.诚然,对水库农村移民来说,第二产业安置模式和第三产业安置模式也有很多限制因素,但通过采取措施仍不失为两种有效的安置途径,而且是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模式,实践也证明了自愿选择这两种安置模式的移民越来越多(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股份制企业的出现为移民安置提供了新的思路入股分红安置就是基于股份制的理念,有利于移民安置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移民安置模式以资源价值48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转移理论和系统论理论为理论依据,不要通过受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价值作为库区移民对工程的投入参与分配水库工程创造的所有效益构建入股分红安置模式,使移民有效地参与分享水库工程效益,获得稳定持久的收入,获得移民、工程项目业主和地方政府三方的满意,具有广阔的前景.(4)水库移民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尚无固定的成功模式.实践证明,“以土地安置为主,安置方式多样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安置水库农村移民”是水库移民安置的唯一出路.参考文献:[1] 张宝欣.三峡开发性移民政策与实践[M ]ΠΠ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2] 顾茂华,等.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3] 张绍山.我国水库移民法规体系建设[J ].中国水利,200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新版)[M ].北京:,1998.[5] 顾茂华,等.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管理、探索[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6] 徐 乘,等.三门峡水库移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7] 朱 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8] 侯志雄,涂学军.山区水库移民奔小康的现状与思考[J ].广东水利水电,2002(8).[9] 杨文健.中国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模式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10]邱正光,伍黎芝,杜金平.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探讨[J ].人民长江,2001.[11]侯志雄,涂学军.山区水库移民奔小康的现状与思考[J ].广东水利水电,2002.[12]朱美荣.水库移民中安置性移民与开发性移民的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3]施国庆,等.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外迁安置模式评价.移民与发展国际论文集[M ].河大出版社,2002.[14]施国庆,陈绍军,等.中国移民政策与实践[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15]余文学,高渭文等.水库移民问题社会经济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6]顾茂华,荀厚平,等.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17]施国庆,等.水库移民系统规划理论与应用[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18]蔡依平.水库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模式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2005.[责任编辑:莫恒全][上接第44页]钦州市的龙湾、湾湾岭等水库也可进行包装和建设,使之成为水体、森林多种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景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是改善钦州的生态环境、壮大钦州市旅游业的一项有力举措,而且还可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另项收入.3.5 努力创造条件修建平陆运河平陆运河,北起南宁市横县飞龙乡平塘江口(西津水库库区内),南至钦州港,全长约135km ,实际开挖约20km ;近期规划为Ⅲ级(1000t 级)航道,通航2000t 级分节驳顶推船队,航道水深3.2m ,底宽50m ,弯曲半径480m ,船闸有效尺度为180×23×3.5m ,桥梁净跨50m ,净高10m.远期规划为Ⅰ级航道,通航3000t 级船舶.平陆运河的修建,不仅在航运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变了钦州市的地表水分布格局,为运河沿岸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也为钦州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当然这条运河的修建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目前的钦州不具备修建这条运河的能力.参考文献:[1]钦州市人民政府.钦州年鉴(1997-1998)[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区.广西环境状况公报[N ].广西日报,20012623(2).[3]尚守忠,田世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3[]黄定嵩,农立志,林坚毅钦州百事通[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劳玉灵] 杨志平,胡宝清,赖玺婷:广西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及其安置模式选择49 ..:199.4..:1999.:。
新形势下提高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质量措施分析

新形势下提高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质量措施分析摘要: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以后,国内的经济从以前的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明确提出了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
在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提高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的质量,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质量提升策略1.水库移民安置工作面对的全新发展形势一是我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出现全新的特征。
现如今,水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移民安置工作缺乏土地资源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变得越发明显。
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水库移民安置的方法也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比如我国云南省实施的是农业安置逐年补偿安置、第三产业安置等多种方法,在各个省市的具体工作实践中,一般都会使用城镇化安置、社会保障安置两种方式。
前者是农村地区的移民进入城镇地区安置,土地资源调剂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小城镇的发展区位优势为基础,将其从传统的农业从业人员转变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
社保安置则是目前我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因为水库工程建设导致农民在失去土地资源之后,不再为其配置对应的生产资料,而是需要将其纳入到养老这类社会保障体系中,确保移民在达到既定的退休年龄之后,可以定期领取对应的保证金。
国内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水库移民安置的要求逐渐提高。
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便成为“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
水库移民一般都是以农村地区的移民为主,包括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等多种问题,移民安置规划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实施的必然要求。
2.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出现的问题2.1.部分规划边界模糊现如今,我国水库安置规划使用的生产安置方法是以逐年货币补偿安置为主,但却并未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政策,不同地区在补偿的对象标准、期限和兑付方式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广西库区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广西库区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作者:韦样来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3期[摘要]库区移民是广西特殊的贫困群体,人数多,任务艰巨,其扶贫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扶贫工作开展的成效,关系着移民群众的长远发展,关系着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效益的稳定发挥,更关系着广西“两个建成”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此,广西移民系统应集中力量,抓好库区移民的扶贫工作,建立精准移民工作新机制,加快推动库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确保移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关键词]精准移民工作机制库区[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245( 2015)03-0027-04一、广西库区贫困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一)基本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库区移民人数较多,截至2014年,共计有588.38万人,所占比例属于全国库区移民人数占比较高的省(区),广西农村人口中有18%属于库区移民或受影响的人口,广西总人口中有11%属于库区移民或受影响的人口,这些移民分布在广西14个市108个县(市、区)。
其中有173.55万人经水利部核定,属于大中型库区农村移民,被纳入后期扶持范围,共涉及106个县(市、区)777个乡镇3880个村委20167个村民小组①。
由于政策、经济、自然条件等多种凶素的影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库区移民生活水平总体还比较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库区社会稳定压力还很大。
(二)贫困现状一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较深。
根据2012年底的广西库区移民调查统计显示,被水利部核定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大中型库区农村移民人口中仍有28.4%属于大中型库区移民的贫困人口,共计49.21万人。
这些大中型库区农村移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184元,而同期,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08元,两者相差30%。
二是库区移民中特困群体人数较多,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根据2013年底的调查摸底,广西生产生活存在特殊困难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人数共20.48万人,占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的11.8%,其中资源少、收入低的移民人数占特困移民人数的60%②,耕地资源匮乏成为制约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模式探讨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就业机会的增加,结合城镇化发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是大势所趋。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模式已难以解决移民生产安置问题。
为此,需要立足城镇化的优势,充分利用二、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突破土地容量的束缚,衔接当地政策,创新安置思路,合理制订生产安置方案。
从生产安置任务、环境容量分析及安置政策等方面,结合一些工程实例探讨城镇化安置的一些生产安置模式。
关键词:生产安置;模式;水利水电工程引言移民安置工作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本质上隶属于社会经济问题。
新形势下相关工作整体越来越追求规范性,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不可避免仍然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包括移民安置方式、移民政策及群众需求等方面。
因此,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对移民安置工作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一、移民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移民政策不完善目前而言,中国对于移民工作的相关政策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对于移民的补贴政策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统计大量实际工程可以发现,具体的补偿标准因工程而异,即使在同一个省市,其补偿标准也是不同的。
而此情况下产生的差异化,容易激发不健康的情绪,甚至引发攀比心理,额外增加了工作难度。
具体而言,移民为了追求心理平衡及公平性,会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同等标准或者更高标准的补贴,包括与相关部门交涉以及不配合工作、当钉子户等,移民转移工作进行的不顺利,不仅不利于本工程项目,其影响面甚至可以达到整个社会,影响其稳定性。
2前期工作不合理多数地区的移民安置工作在具体实施时缺乏规范性的管理流程的指导,相关工作规划存在滞后性,影响移民安置工作的质量,甚至出现“临时过渡”和“水赶人”等不合理的情况,影响到了移民的正常生活;此外,很多项目建设单位归于追求工程建设的速度,为了压缩工期,缩短移民安置工作相关方面的时间,甚至直接忽视移民的要求,剥夺了其参与权和知情权。
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现状及安置扶持对策

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现状及安置扶持对策
秦逸民
【期刊名称】《红水河》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现状及安置扶持对策秦逸民(广西区移民开发办公室南宁530022)1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现状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工作始于50年代末的西津水电站工程,当时,作为广西解放以来第一个大型水力发电工程,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然而,就这项...
【总页数】6页(P20-25)
【作者】秦逸民
【作者单位】广西区移民开发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9
【相关文献】
1.向家坝库区移民生产就业与后期扶持问题研究——以四川屏山库区移民就业安置为例 [J], 许察金
2.大型水库后靠安置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的库区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J], 陈建西;何明章
3.龙滩水电站广西库区移民安置点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J], 凌贤宗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广西壮族自治区大中型水电站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库区维护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J], ;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大中型水电站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库区维护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深化水库移民安置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深化水库移民安置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利建设也日益发展,水库移民安置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在解决水库移民的后顾之忧,助推农村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思考,努力提升管理工作水平,让更多的移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与福利。
一、加强前期调研和规划设计在进行水库移民安置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对移民群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收入状况、福利需求等,以及搜集他们对移民安置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符合移民政策要求的安置方案。
同时,应该根据移民群体的职业、技能、教育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教育培训计划和就业安置计划。
二、提高移民福利待遇移民安置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移民的基础生活保障,满足其日常生活和医疗保障需求。
同时,要保障他们的职业与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三、改善社区环境使得移民安置的生活环境和社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为移民打造一个更适宜的人居环境。
四、拓宽移民就业渠道在移民安置的过程中,解决好就业是解决移民问题的关键点。
因此,应加强对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为移民搭建一个更好的就业平台。
促进移民就业以及创业创新,为移民提供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便利。
五、加强政策宣传融入应进一步研究深化水库移民安置相关政策。
实行合适的政策,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移民安置的工作意义和作用。
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知识技术培训,提高移民群众的技术素质和创新意识。
六、做好国土环境保护水库移民安置并不单纯的是政府安置移民的责任,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关注,更需要各个相关方的合作。
我们需要对移民原居地的环境进行保护,并对移民安置后的区域进行环境整治,保证前后两个区域的和谐发展。
总之,深化水库移民安置管理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参与。
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状况分析

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状况分析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现状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工作始于50年代末的西津水电站工程。
当时,作为广西解放以来第一个大型水力发电工程,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总用。
然而,就这项水电工程建设当年就产生水库库区移民近十万人,其中由横县外迁到南宁郊区安置的有近五千人。
伺候,为了持续发展广西的经济,又相继建成了岩滩、龙滩、天生桥一二级等大中型水电站。
接下来,我将以岩滩水电站为例,向大家介绍广西水电站库区移民的状况的研究。
一、岩滩水电站库区移民的总体情况位于红水河流域的岩滩水电站于1984年开始动工建设并开展移民搬迁。
电站大坝于1992年3月下闸蓄水发电,正常蓄水位223m,形成水库面积l 12.5km2,共淹没土地1 16087亩,其中耕地62094亩。
水库淹没影响涉及河池市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南丹县、天峨县5个县共26个乡镇88个村民委905个村民小组,需搬迁人口43 176人和需生产安置人口77347人。
1、1岩滩库区移民的特点岩滩库区移民分为搬迁人口订’和生产安置人口吃’两大类。
移民安置方式有后靠安置、外迁安置和异地安置巧三种安置方式。
岩滩库区地处大石山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区域经济非常落后。
巴马县、东兰县和天峨县均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革命老区。
岩滩库区移民具有如下特点:1、少数民族众多、生计来源单一岩滩库区所属的大化、巴马、东兰、南丹、天峨五个县世居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布依等少数民族,其中大化和巴马就属于瑶族自治县。
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原住民,依靠农业种植为生,种植的物种比较单一,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另有少量的红薯、木薯。
农民不具备现代农业技能,更没有工业、商业方面的技能,劳动技能单一。
有些农民的收成只是在石窝上种植的几颗玉米,农民经济非常落后,完全靠天吃饭,一旦有自然灾害,农业全面陷入瘫痪。
该地区属于特困山区,很多农民常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要依靠国家救济,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依赖。
水库移民安置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

水库移民安置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发表时间:2019-07-01T15:18:33.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黄逸冰[导读] 摘要:在开展水库工程建设之前,首先应做好移民安置工作,避免水库工程建设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状态产生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摘要:在开展水库工程建设之前,首先应做好移民安置工作,避免水库工程建设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状态产生影响。
但是在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移民对安置方案的满意程度,还会导致水库综合建设水平低下,对于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库移民安置的角度出发,了解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制定合理的改善策略,据此彰显水库移民安置效果。
关键词:水库工程;移民安置;问题;对策引言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我国各地区水库建设被提上日程。
这一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改善当地民生状况,但是在开展水库工程建设之前,还需要相关人员开展移民安置工作,控制工程项目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
由于水库建设机构对于移民安置不够了解,导致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阻碍水库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水库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1.1没有考虑移民本身意愿在开展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之前,应对水库建设现场周边居民心理需求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并按照各项分析结果规划合理移民安置方案,避免水库移民安置过程中出现问题。
但是当前有关部门在开展移民安置工作时并没有考虑移民本身意愿,这就导致水库移民安置经常出现问题。
不仅难以满足移民多方面心理需求,还会导致水库建设工作停滞不前,造成水库建设效果与当地综合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过大。
1.2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简单粗暴就目前来看,多数水库建设单位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而且在开展移民安置工作时,水库建设部门并没有对移民所提出的意见展开有效分析,不仅影响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实施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移民与当地政府机关产生激烈的纷争。
浅析新形势下水库移民安置监督体系改革方法

2019年11月 地下水 Nov . ,2019第 41 卷第 g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round w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ol . 41 N O . 6D 01:10. 19807/j . cnki . D X S . 2019 -06 -080浅析新形势下水库移民安置监督体系改革方法龙忠胜(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摘要]水库移民安置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行过程中会设计到多方利益,为在对各项 利益进行保障的同时顺利的进行移民项目,需对新形势下水库移民安置监督体系进行改革。
为解决新形势下水库移 民安置监督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对整体监督体系进行改革,通过确定水库移民安置监督体系改革方向,对移民样本 选择方法、安置人口监督方法以及移民生活水平监督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实现整体水库移民安置监督体系质量提 升,满足新形势下水库移民需求。
[关键词]新形势;水库;移民;监督[中图分类号]T V 697.2+9 [文献标识码]B 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各规格水库总计8. 8万余座。
水 库建设在为社会带来大量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移 民安置问题[1]。
水库移民主要在对防洪、灌溉、蓄水发电等 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需要兴建水电站或追库等水利工 程,导致生存条件和收人来源丧失,而经过政府组织与动员 所安置的非自愿移民。
与其他工程移民相比,水库移民后的 恢复与重建有着更大的任务难度,水库移民往往涉及到迁移 规模较大,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重建,因此更加具有复 杂性。
水库移民问题解决程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 的利益与社会稳定。
水库移民安置作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 社会系统工程,在实行过程中会设计到多方利益,为在对各 项利益进行保障的同时顺利的进行移民项目,因此需要对新 形势下水库移民安置监督体系进行改革[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新常态下广西库区移民安置新模式探析作者:李伟成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4期
摘要:库区移民安置涉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资源优化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而在库区移民安置过程中,安置模式的选择便是库区移民成功的主要因素。
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妥善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实现库区移民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移民工作的重点,本研究将结合当前库区移民情况和社会经济现状,对广西库区移民安置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析。
关键词:库区移民;安置模式;经济新常态
一、广西库区移民安置现状
(一)广西库区移民安置概述。
广西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库区遍布广,涉及人口多。
截止2014年,广西农村人口中有18%属于库区移民或受影响的人口,广西总人口中有11%属于库区移民或受影响的人口,这些移民分布在广西14个市108个县(市、区)。
其中有173.55万人经水利部核定,属于大中型库区农村移民,被纳入后期扶持范围,共涉及106个县(市、区)777个乡镇3880个村委20167个村民小组[1]。
库区移民中特困群体人数较多,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根据2013年底的调查摸底,广西生产生活存在特殊困难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人数共20.48万人,占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的11.8%,其中资源少、收入低的移民人数占特困移民人数的60%[2]。
目前广西水库移民外迁安置规划工作普遍较粗糙,设计深度不够,致使规划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的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不全,解决起来十分困难[3]。
广西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相当艰巨,因为依据目前基层组织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看,在2020年之前,广西仍需要搬迁安置近20万户,共需解决约70万人的居住与生活问题[4]。
站在水库农村移民来说,土地是移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虽然移民安置可选择种植业安置模式、养殖业安置模式、林果业安置模式等原有模式的转移,但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所以,对他们来说,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安置模式,促进原有农业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以此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存在问题。
广西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和安置模式选择是库区顺利建设和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库区移民的安置问题也一直是政府及有关部门面临的重点难题,一是由于政策体制、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广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情况一直得不到较好的改善;二是受地方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影响,库区移民的安排及布局缺乏科学论证和筹划;三是库区移民生产资料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活等不到保障,社会稳定存在隐患;四是库区移民工作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群众生活水平还有待改善和提高。
二、库区移民安置新模式思考
根据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471号)总则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方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第五条规定:“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
并设定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移民安置目标。
为解决库区移民搬迁后的生产和生活,政府应采多元化安置方式相结合的安置模式对库区移民进行安置,通过发展库区移民安置区的经济支柱产业,实现库区移民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
经综合研究分析,初步提出以下三种库区移民安置模式。
(一)建成农业特色旅游新农村。
库区移民模式旨在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库区移民为重点,广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选择库区移民模式安置的时可以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去选择合理的安置模式。
工作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原则、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库区新农村的建设,以库区周边环境为特色、以灌溉农业为主、以当地民俗民风为辅,建成富有旅游特色的新农村,为库区移民在农业、旅游、表演等方面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库区移民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成观光农业生态园区。
农业生态园区是生态农业的一个实施模式,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旨在构建景观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建成特色手工业小镇。
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特色手工业小镇根本目的是更好的推进乡村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经济提升的目标,进而有效解决库区移民安置的现实问题。
发展特色手工业对推进库区安置区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库区移民安置模式的对策建议
库区移民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妥善做好库区移民工作是群众安家乐业、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为顺利推进广西库区移民工作,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牵头,政策保障。
为进一步落实移民模式的转变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移民安置区的有关优惠政策,包括补贴、教育、医疗、户籍等以人为本的政策法规,减轻移民群众的负担;二是统一规划和建设住房,统筹考虑基础设施,保障移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加强思想正确引导,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二)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根据库区移民安置模式的确定,一是科学规划安置区的选址,统筹考虑移民群众的具体情况,对安置区域进行合理安排和建设;二是合理规划安置区域
的生活功能和经济功能,做到符合时代要求又达到群众需求的目標;三是统筹谋划安置区域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结合所有生产要素,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三)推进产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
为有效发挥库区安置模式的经济效能,一是加快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与库区经济结合起来,建成产业园区,实现经济效益;二是不断改善和提高安置区的生产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产业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社会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品牌,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库区移民安置以农村就地后靠、企业就业安置、自谋职业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基本保障了库区移民生活水平,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移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共同繁荣,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应充分展开研究,科学合理提出更好更有效的措施,为解决库区移民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韦韡.广西库区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N].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3).27-30.
[2]周英虎.广西库区移民问题研究[N].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6):7-13.
[3]杨志平,胡宝清,赖玺婷.广西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分析及其安置模式选择[N].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46-49.
[4]韦韡.广西库区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N].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