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新时期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谢惠敏 的形象及其意义
如果说宋宝琦的堕落使人感到愤懑,那么 谢惠敏思想所受的伤残就更令人触目惊心。这 个本质纯正、品行端庄的女孩子,正处于求知 心切、积极向上、活泼健壮的年华。可是现在 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个教条古板、头脑僵化 甚至连四肢关节也显得不强不灵的畸形儿。她 在生活中除了知道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和 按“四人帮”在报纸上宣传的“章法”行事以 外,其余就概无兴致。从对待《牛虻》的态度 上,反映了她与宋宝琦同样的愚昧无知 。
b. 人性反思
a) 古华《芙蓉镇》 b) 善恶之争、伦理批判
c. 民族性反思
a)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b) 国民性问题、主奴意识
d. 苦难反思
a)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等 b) 生存的苦难本质与主体觉醒
B.从伤痕到反思
c. 现实社会反思
a) 谌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b) 因袭的传统与现代社会不和谐处
生》、王蒙《布礼》《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茹志鹃《被 剪辑错了的故事》、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谌容《人到中年》、刘真《黑旗》、叶文玲《心香》、张一弓《犯人李铜钟 的故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反思小说类型
a. 政治反思
a) 王蒙《蝴蝶》、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b) 党群关系、执政者自省
伤痕
理 性 精当 神代 的作 深家 化 。
反思
对 的现 关实 怀变

改革
70


末 到
治即具下“ 学伤
80
层文有的改 采痕
年 代 初
面 的 观 念 启 蒙 。
学 立 足 于 社 会
文 学 启 蒙 的 性
主 导 性 政 治 话
革 开 放 ”
社 会 情

“ 拨 乱 反 正 ”
、 反 思 、 改 革
政质语境 文
从维熙的“大墙文学“(《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 静无声》、《风泪眼》等);
另一类表现的主要是平对于“文革”的感受
《我该怎么办?》、《在小河那边》、《枫》、《啊!》、 《我是谁?》、《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以及张弦的《记 忆》、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 伤


学 直接表现十年动乱中的苦难、抗争和各种
特 任务的悲剧命运;
征 主人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施暴者是极

左的政治势力 艺术上一般比较粗糙、直露,对文革的批
判常常显得简单化。
本节内容:
造 成 的 创 伤
文 革 给 人
伤痕
理 性 精当 神代 的作 深家 化 。
反思
对 的现 关实 怀变

章永璘的形象
张贤亮的《绿化树》和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塑造了一个从劳动人民 身上得到精神净化的知 识分子章永璘形象。
章永璘也是极 度痛苦和矛盾的。 他面对着的是知 识分子的良知与 现实中被迫沉沦 的极大矛盾。
在《绿化树》中,马缨花对他的爱使章 永璘既珍视、感动而又不忍接受。接受它 则是自身价值的磨损与牺牲,抛弃它则又 是良知和真爱的毁灭。
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 以及稍后问世的长篇小说《将军吟》(莫应丰)、《芙蓉 镇》(古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等
伤痕文学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学,是“服务”于政治的文学
伤痕文学被认为是“革命现实主义的复归”,但在许多方面 突破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思想和艺术规范。
伤痕文学包含两类作品。一类承袭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弘扬 革命的理念,讴歌英雄人物
“就是头断了,她的血身子也将永远地随着他!”
36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黄香久虽充满着 肉欲,但毕竟是她使章永璘在爱抚中得到自信, 最终站立成为“人”的。这里指的“人”应该 说是知识分子精神的复苏和重生。然而遗弃黄 香久似乎给人的感觉是对赤裸真善的戏弄,是 站立起来走路的新人对母性的遗弃和践踏。然 而永远伏在黄香久的怀里却又是对他精神价值 的埋没和戕害。张贤亮以那种如身临其境的笔 触着实写出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某种尴尬 来。
,,
一、伤痕、反思、改革小说
1、“伤痕”、“反思”和批判的现实主义
伤痕文学
1977年11月,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 《人民文 学》)
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文汇报》)
中杰英的《罗浮山血泪祭》、冯骥才的《啊!》、宗璞的 《我是谁?》、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郑 义的《枫》等
29
张贤亮的小说创作
张贤亮因1957年发表诗《大风歌》 被划为右派。1979年重新写作后 的小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 表现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 如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中 篇《龙种.》、《河的子孙》;一 部分则主要以自身近二十年“苦 难生活”经历为素材,如《土牢 情话》、《灵与肉》、《绿化 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长篇《习惯死亡》。
黄久香创造了章永璘,章永璘却是一定要 超越黄久香的,正如张贤亮在作品中最后说的:
“啊,世界上最可爱的是女人! 还有比女人更重要的, 女人永远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
《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应该说是两部历史小说,是知识分子在 特殊时期的心灵史。对于曾经被错划为 右派,并下放到宁夏农场参加劳动的作 家张贤亮来说,正因为经历了那漫长而 又充满坎坷的艰苦岁月,心灵受到了史 无前例的震撼才使他深深思索和检讨知 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的。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区别:
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 痕文学的深化。 (1)内容上,文革/建国30年以至更早的革 命历史时期; (2)情感上,情感性宣泄/冷静的理性思考; (3)表现方式上,单一的政治批判/社会历 史、文化心理的全面反省。
“反思文学”的思想艺术成就及意义
(1) 把理性批判精神注入了文学,所涉及的问题即 是政治批判又超越了政治批判,使之更加理智、 冷静;
28
班主任张俊石的形象
作者把他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念 都熔铸在班主任张俊石的形象中。这位工作在平 凡岗位上的人民教师,他的一个最可贵的优点, 是善于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研究孩子们 的心灵,从对社会的广泛观察和了解中去探寻救 治孩子们心灵创伤的途径,从而表现了一个人民 教师深邃的目光和宽广的襟怀。为了祖国的未来 而毫不犹豫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疗救“四人帮” 坑害的孩子、铸造丰富而美丽的革命灵魂的伟大 事业中。张俊石这一形象使人们对新一代的健康 成长充满了信心。
张贤亮作品
伤痕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反思小说《绿化树》
写知识分子章永璘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经受灵 魂洗涤的心理历程。马樱花。
张贤亮小说描写的主人公:
苦难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人,苦难经 历使之富于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感情的历程―唯物论者启示录》
《绿化树》是张贤亮的 《感情的历程――唯物 论者启示录》系列小说 中的第一部,发表于 1984年2月,它是“右派” 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王蒙《蝴蝶》
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 剖析和针砭。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反思文学
三种反思方式: 历史反思、现实反思、生命反思。
反思文学的特征: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
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人” 的全面伤害;
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40
第三节 王蒙的小说
王蒙
193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皮 1948年,中学时入党 1956年,发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958年,北京郊区接受劳动改造 1963年,到新疆文联、农村、五七干校 1978年,回京 1983年,任《人民文学》主编 1986-90年,任文化部长 2002年,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
改革文学的主要特点:
1、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快 捷和持续的反映和描写;
2、力图整体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 描绘出改革是一个夹杂着挫折、失败、困惑, 但又高扬着理想希望的不可逆转的复杂过程;
3、创造了一批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 “当代英雄”。
改革文学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 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
改革
反 思 文 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 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伤痕 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 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 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建 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反思文学
最早问世的反思小说—— 1979年上半年,茹志鹃的 《剪辑错了的故事》
反思文学作品: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路遥《人
第二节 刘心武与张贤亮的小说
刘心武--伤痕文学
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 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 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 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 时代呼声。
宋宝琦的形象
小说中的宋宝琦,还不足十六岁,就走上 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十年动乱中我们社会的一 个不足为怪的现象。作者将这一现象放到艺术 的聚光灯下,无疑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它的应有 注意。但是作者并没有把笔墨花费在描写宋宝 琦如何斗殴逞凶、聚众闹事上(读者从他那被 打裂过又缝上的嘴唇上的疤痕完全可以想见到 这一点),他所紧紧抓住的,是对这个“有幸 生活在我们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社会里”的小 青年堕落为小流氓的原因的探索。
新时期
小说
寻改反伤 根革思痕 小小小小 说说说说
• 以描写“伤痕”为发端,经过“反思文学”、“改 革文学”等发展阶段,在恢复和发展现实主义传统 中实现文学观念的重整与突破。
第 一 阶 段


• 小说创作由以现实主义为主潮而走向 多潮头竞争的探求状态。
阶 段
本节内容:
造 成 的 创 伤
文 革 给 人
(2) 在题材方面大大扩展了文学的艺术视野; (3) 促使文学的艺术结构和表现手法发生变化(大
跨度的时间转换、主客观的交织,引进西方意识 流和蒙太奇手法)。
本节内容:
造 成 的 创 伤
文 革 给 人
伤痕
理 性 精当 神代 的作 深家 化 。
反思
对 的现 关实 怀变

改革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 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 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 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 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 现的文学现象。
39
《习惯死亡》
张贤亮的长篇小说《习惯死 亡》,是作者“性张扬”的集 大成之作。其情节是现实与荒 诞的融合。现实是解读荒诞的 向导。荒诞浸透了作品主要人 物的辛酸的久经性压抑后对人 性解放的真诚呼唤。“习惯死 亡”是对极左政治枷锁扭曲人 的灵魂的辛辣讽刺。 在《习惯死亡》里显现了一个 真实的张贤亮。
d. 文化反思
a) 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 b) 文化决定心性与行为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的内容:
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对人们的 生活和命运的影响,总结教训;李国文的《月食》,
古华《芙蓉镇》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叶林蔚《五个女人和一根
绳子》
王蒙反思文学题材上表现为两方面:
•以知识分子为反思的主体。
如《春之声》、《杂色》、《深的湖》、《高原的风》等
•以给你干部为反思的主体。
如《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蝴蝶》等
《杂色》
• 王蒙写了灰杂色马的伤痕和曹千里灵魄上的痛苦和伤痕,但小
说并没有一般肤浅狭隘的所谓写“伤痕”的作品常有的低抑的神 色,就是因为作家把一种 “诞生于痛苦的经验和成熟了的思考之 中升华起来的希望”注入了作品之中。
改革文学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 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 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 何士光《乡场上》, 张洁《沉重的翅膀》, 柯云路《三千万》,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 王蒙《坚硬的稀粥》, 路遥《平凡的世界》。
一)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标志,以社会的政治经 济改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浪潮。是新时期改革开放 的必然产物。
二)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上城》通过对陈奂生形象的刻画,深刻揭示新 时期现代化的要求与农民精神现状之间的巨大矛盾,提 出了改革与教育农民的问题。有人将此作归入反思文学 范畴。
改革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