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讲练卷一【汉语拼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讲练卷
专题一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教 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①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行啊、好吧、去吗。 ②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③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④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⑤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⑥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⑦趋向动词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5
注: V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音节下面画“√”。 闷热(mēn mèn) 眩晕(xūn xùn) 允许(yǔn rǔn)
玻璃(bē bō) 橘子 (jǘ jú)
喝水 (shuǐ suǐ) 花朵 (duǒ duǒ)
朝霞 (cháo zhāo) 厌恶 (wù 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 xiōng di(指弟弟)
兄弟 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对头 du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 duì tóu(正确、 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神气、商量、 丈夫。
在 23 个声母中,读音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zh ch sh r” 和“z c s”。由于发声母 zh、ch、sh 的时候,舌 尖上翘,所以又叫翘舌音,发声母 z、c、s 的时候,舌尖平伸,所以又叫平舌音。另外,个别学生易受地 方语音影响,将“r”的发音和“y”的发音混淆,例如:“肉”字在发音时将“ròu”错发成“yòu”或“lòu”。
注:23 个声母要求学生能够按照顺序背诵和默写。
普通话声母总表
塞音
塞擦音
擦 音 鼻音 边音
发音部位
双唇音 唇齿音
清音
不送气 送气
b
p
清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m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1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舌根音
j
q
x
g
k
h
此表仅用于教师参考,具体名称不要求学生掌握。
①句子开头的字母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我是小学生。 Wǒ shì xiǎo xué shēnɡ .
②汉语人名的姓和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李小芳—Li Xiǎo fānɡ
③ 专有名词和专用词组中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北京—Běi jīnɡ
中华人民共和国—Zhōnɡ huá Rén mín Gònɡ hé ɡuó
4
例如: 大家唱啊!
往上冲啊! ⑤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i 时,读 r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Ⅱ.“一”的变调。
①“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第一) ②“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一道 一次 一定) ③“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在阴平前:一般 一端 一天 一边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语音训练中应该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即字典、词典已经收入 的。
(2)变调 Ⅰ.语气助词“啊”的音变有几种情况: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ɑ;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 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如下:
①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ɑ、o、e、i、ü时,啊的读音变为 yɑ,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 是他啊!
④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如:汉语拼音—HànyǔPīnyīn
小学作文—XIAOXUEZUOWEN (3)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 pi’ǎo (皮袄)。
3
第三节 声调
声调是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声调是普通话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区别 字的意义的作用。例如“huánɡ huā”这个音节是表示“黄花”还是表示“谎话”,如果没有声调,就不能够确 定了。
1.普通话语音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
名称
调号
阴平(一声)
-
阳平(二声) ˊ
上声(三声) ˇ
去声(四声) ˋ
2.声调的标法 (1)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元音上,即ɑ o e i u ü。
(2)标调规则:先标ɑ、o、e,再标 i、u、ü。如遇 iu 或 ui,声调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i 上标调把点 去)轻声不标调。
(3)为了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标调规则,可以把下面的顺口溜教给他们:声调符号像帽子,有ɑ给ɑ戴,没ɑ 找 o e,i 上戴帽把点去,i、u 并列讲礼貌,谁在后面给谁戴。
第四节 音节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可以自然地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汉语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 是一个音节。
1.音节的组成
(1)音节大多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例如:pái liàn 。
(2)有些音节的开头没有声母,如:ɑ 、o 、e 、ɑi 、ei 、ɑn 、en 、ɑnɡ、 ɑo 、ou,但它们也能独 立成音节,因此叫零声母音节。例如:jiào’àn,这一音节词中 “àn” 即为零声母音节。
要注意节约啊! 好大的雨啊! ②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u(含ɑo、iɑo)时,读音变为 wɑ,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 在哪儿住啊?
大家跳啊! ③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n 时,读音变为 na,汉字写作“啊”或“哪”。 例如: 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④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nɡ时,读音变为 nɡa,汉字仍写作“啊”。
在阳平前:一时 一群 一条 一团 在上声前:一举 一早 一手 一体 ④“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看一看 想一想 问一问 ) Ⅲ.“不”的变调。 ①“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我去行吗?不行。) ②“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不但 不论 不必 不变) ③“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好不好 行不行 看不清 打不开 ) 5.儿话音 (1)普通话中,卷舌元音 er 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的一种特 殊音变现象叫儿话。 (2)拼写儿化音节,就是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带儿化韵母的音节,用两个汉字来表示。如: běnr—běn er 。 (3)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感情色彩上都有变化。 ①区别词义
忽略 (luè lǖè)
垂柳 (liǔ lǐu)
蝴蝶 (díe dié) 歌曲 (qǔ pǔ)
胆怯 (què qiè) 应该 (yēnɡ yīnɡ)
兴奋 (xīnɡ xìnɡ) 勉强 (qiánɡ qiǎnɡ) 山峦 (luán lán)
提供 (ɡōnɡ ɡònɡ) 装载 (zǎi zài) 因为 (wèi wéi) 成绩 (jī jì)
第二节 韵母
(一)韵母(24 个)
1.韵母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种o e i u ü
复韵母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鼻韵母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3.在复韵母中,字形最容易混淆的是“ie”“ei”、“ui”“iu”这两组。正确的识别方法还是要从发音入手,例 如:“ei”的发音要从“e”滑到“i”,而“ie”的发音则要从“i”滑到“e”。
2
(3)还有的音节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记认,不采取拼读的方法,我们叫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要整体识记,整体发音。 整体认读音节共 16 个,它们是: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inɡ yun yuɑn 熟记整体认读音节,除记住平舌音、翘舌音和“ri”外,记住如下口诀,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因一夜雨, 无月圆云影”。 2.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指的是把声母和带调韵母直接相拼读出音节的方法。如:拼读 mǎ(马),把声母 m 和韵母ǎ 快速连读,拼成一个音节 mǎ(马)。两拼法的拼音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三拼法:对于有声母、介母和韵母的音节,常采用三拼法。三拼法的拼音要领是:“声短介快韵母响, 三音连读很顺当”。如:h-u-à → huà(话),ɡ-u-ānɡ → ɡuānɡ(光),要将声母读得轻短,介母读得快, 只做过渡,最后的韵母要读得响。 (3)直呼法:就是看到一个音节,不再进行拼读,直接读出字音的方法。拼读的过程在心中或头脑中进行, 不表现出发音。直呼法是一种较高的拼音要求,要在两拼法和三拼法学好的基础上再学习。
如:头(脑袋) 头儿(领头的)
眼(眼睛) 眼儿(小孔)
②区别词性 如: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
塞(动词)—塞儿(名词) ③表示细小、亲切、喜爱的感情。
如:男孩儿 宝贝儿 毛驴儿
第五节 字母表 Aɑ Bb Cc Dd Ee Ff G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宁愿 (nínɡ nìnɡ) 譬如 (pì bǐ)
纤维 (xiān qiān) 别墅 (shù yě) 教诲(huǐ huì) 提防 (dī tí)
参差 (cān cēn) 气氛 (fēn fèn)
潜伏 (qián qiǎn) 虽然 (suī suí)
质量(zhí zhì) 塑料(suò sù) 衣着 (zháo zhuó) 要挟(xiá xié)
注:小学阶段的汉语拼音学习要求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所以在教学开始,不必要求每名学生都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随着学习的深入 再逐渐提高要求。 3.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的拼写,有它自己的拼写规则。 (1)ü和 j q x y 相拼时,上面两点要省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ü碰 jqx 和 y,两点坐飞机”。 这一拼写规则很重要,教学中,有条件的话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制作“小ü有礼貌,见到 jqx 就脱 帽”的动画,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表演(ü作为帽子戴在学生头上,让它和 jqx 相遇后,主动把 帽子上的两点摘掉)。 (2)拼音大写规则
4.音变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固定的读音,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汉字并不是单个出现的,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 语或句子。这样,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会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就 叫音变。
(1)轻声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 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 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堵塞 (sāi sè)
削铅笔(xuē xiāo) 前后照应 (yīnɡ yìnɡ)
逮捕 (dǎi dài) 捕捉(bǔ pǔ) 生肖 (xiāo xiào) 栖息 (qī xī)
班级 (jī jí) 谗涎 (yán xián)
第一节 声母
(一)声母(23 个)
1.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小学阶段学过的声母有 23 个,发音时要轻而短。具体包括
bpmf dtnl
ɡ kh
jqx
zh ch sh r z c s
yw
注:“zh ch sh r”是翘舌音,“z c s”是平舌音。
2.在 23 个声母中,字形最容易混淆的是“b”“d”;“p”“q”这两组字母。有的学生甚至直至小学毕业,仍然 不能正确认读和准确书写这两个字母。由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点引导学生识记。可以采用顺口溜帮助学 生识别,例如:“666bbb”,“正 6b,反 6d”,“正 9q,反 9p”等,还可以通过学生动作演示字母的字形, 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字母形,找出身边和字母形相似的事物等方法辅助学生准确识记字母形。
专题一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教 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课程标准》对拼音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①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行啊、好吧、去吗。 ②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③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④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⑤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⑥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⑦趋向动词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5
注: V 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音节下面画“√”。 闷热(mēn mèn) 眩晕(xūn xùn) 允许(yǔn rǔn)
玻璃(bē bō) 橘子 (jǘ jú)
喝水 (shuǐ suǐ) 花朵 (duǒ duǒ)
朝霞 (cháo zhāo) 厌恶 (wù 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 xiōng di(指弟弟)
兄弟 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对头 du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 duì tóu(正确、 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神气、商量、 丈夫。
在 23 个声母中,读音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zh ch sh r” 和“z c s”。由于发声母 zh、ch、sh 的时候,舌 尖上翘,所以又叫翘舌音,发声母 z、c、s 的时候,舌尖平伸,所以又叫平舌音。另外,个别学生易受地 方语音影响,将“r”的发音和“y”的发音混淆,例如:“肉”字在发音时将“ròu”错发成“yòu”或“lòu”。
注:23 个声母要求学生能够按照顺序背诵和默写。
普通话声母总表
塞音
塞擦音
擦 音 鼻音 边音
发音部位
双唇音 唇齿音
清音
不送气 送气
b
p
清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m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1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舌根音
j
q
x
g
k
h
此表仅用于教师参考,具体名称不要求学生掌握。
①句子开头的字母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我是小学生。 Wǒ shì xiǎo xué shēnɡ .
②汉语人名的姓和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李小芳—Li Xiǎo fānɡ
③ 专有名词和专用词组中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如:北京—Běi jīnɡ
中华人民共和国—Zhōnɡ huá Rén mín Gònɡ hé ɡuó
4
例如: 大家唱啊!
往上冲啊! ⑤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i 时,读 r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Ⅱ.“一”的变调。
①“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第一) ②“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一道 一次 一定) ③“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在阴平前:一般 一端 一天 一边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语音训练中应该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即字典、词典已经收入 的。
(2)变调 Ⅰ.语气助词“啊”的音变有几种情况: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ɑ;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 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如下:
①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ɑ、o、e、i、ü时,啊的读音变为 yɑ,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 是他啊!
④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如:汉语拼音—HànyǔPīnyīn
小学作文—XIAOXUEZUOWEN (3)隔音符号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 pi’ǎo (皮袄)。
3
第三节 声调
声调是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声调是普通话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区别 字的意义的作用。例如“huánɡ huā”这个音节是表示“黄花”还是表示“谎话”,如果没有声调,就不能够确 定了。
1.普通话语音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
名称
调号
阴平(一声)
-
阳平(二声) ˊ
上声(三声) ˇ
去声(四声) ˋ
2.声调的标法 (1)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元音上,即ɑ o e i u ü。
(2)标调规则:先标ɑ、o、e,再标 i、u、ü。如遇 iu 或 ui,声调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i 上标调把点 去)轻声不标调。
(3)为了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标调规则,可以把下面的顺口溜教给他们:声调符号像帽子,有ɑ给ɑ戴,没ɑ 找 o e,i 上戴帽把点去,i、u 并列讲礼貌,谁在后面给谁戴。
第四节 音节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可以自然地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汉语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 是一个音节。
1.音节的组成
(1)音节大多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例如:pái liàn 。
(2)有些音节的开头没有声母,如:ɑ 、o 、e 、ɑi 、ei 、ɑn 、en 、ɑnɡ、 ɑo 、ou,但它们也能独 立成音节,因此叫零声母音节。例如:jiào’àn,这一音节词中 “àn” 即为零声母音节。
要注意节约啊! 好大的雨啊! ②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u(含ɑo、iɑo)时,读音变为 wɑ,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 在哪儿住啊?
大家跳啊! ③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n 时,读音变为 na,汉字写作“啊”或“哪”。 例如: 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④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nɡ时,读音变为 nɡa,汉字仍写作“啊”。
在阳平前:一时 一群 一条 一团 在上声前:一举 一早 一手 一体 ④“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看一看 想一想 问一问 ) Ⅲ.“不”的变调。 ①“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我去行吗?不行。) ②“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不但 不论 不必 不变) ③“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好不好 行不行 看不清 打不开 ) 5.儿话音 (1)普通话中,卷舌元音 er 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的一种特 殊音变现象叫儿话。 (2)拼写儿化音节,就是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带儿化韵母的音节,用两个汉字来表示。如: běnr—běn er 。 (3)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感情色彩上都有变化。 ①区别词义
忽略 (luè lǖè)
垂柳 (liǔ lǐu)
蝴蝶 (díe dié) 歌曲 (qǔ pǔ)
胆怯 (què qiè) 应该 (yēnɡ yīnɡ)
兴奋 (xīnɡ xìnɡ) 勉强 (qiánɡ qiǎnɡ) 山峦 (luán lán)
提供 (ɡōnɡ ɡònɡ) 装载 (zǎi zài) 因为 (wèi wéi) 成绩 (jī jì)
第二节 韵母
(一)韵母(24 个)
1.韵母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种o e i u ü
复韵母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鼻韵母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3.在复韵母中,字形最容易混淆的是“ie”“ei”、“ui”“iu”这两组。正确的识别方法还是要从发音入手,例 如:“ei”的发音要从“e”滑到“i”,而“ie”的发音则要从“i”滑到“e”。
2
(3)还有的音节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记认,不采取拼读的方法,我们叫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要整体识记,整体发音。 整体认读音节共 16 个,它们是: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inɡ yun yuɑn 熟记整体认读音节,除记住平舌音、翘舌音和“ri”外,记住如下口诀,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因一夜雨, 无月圆云影”。 2.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指的是把声母和带调韵母直接相拼读出音节的方法。如:拼读 mǎ(马),把声母 m 和韵母ǎ 快速连读,拼成一个音节 mǎ(马)。两拼法的拼音要领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三拼法:对于有声母、介母和韵母的音节,常采用三拼法。三拼法的拼音要领是:“声短介快韵母响, 三音连读很顺当”。如:h-u-à → huà(话),ɡ-u-ānɡ → ɡuānɡ(光),要将声母读得轻短,介母读得快, 只做过渡,最后的韵母要读得响。 (3)直呼法:就是看到一个音节,不再进行拼读,直接读出字音的方法。拼读的过程在心中或头脑中进行, 不表现出发音。直呼法是一种较高的拼音要求,要在两拼法和三拼法学好的基础上再学习。
如:头(脑袋) 头儿(领头的)
眼(眼睛) 眼儿(小孔)
②区别词性 如: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
塞(动词)—塞儿(名词) ③表示细小、亲切、喜爱的感情。
如:男孩儿 宝贝儿 毛驴儿
第五节 字母表 Aɑ Bb Cc Dd Ee Ff G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宁愿 (nínɡ nìnɡ) 譬如 (pì bǐ)
纤维 (xiān qiān) 别墅 (shù yě) 教诲(huǐ huì) 提防 (dī tí)
参差 (cān cēn) 气氛 (fēn fèn)
潜伏 (qián qiǎn) 虽然 (suī suí)
质量(zhí zhì) 塑料(suò sù) 衣着 (zháo zhuó) 要挟(xiá xié)
注:小学阶段的汉语拼音学习要求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所以在教学开始,不必要求每名学生都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随着学习的深入 再逐渐提高要求。 3.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的拼写,有它自己的拼写规则。 (1)ü和 j q x y 相拼时,上面两点要省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ü碰 jqx 和 y,两点坐飞机”。 这一拼写规则很重要,教学中,有条件的话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制作“小ü有礼貌,见到 jqx 就脱 帽”的动画,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表演(ü作为帽子戴在学生头上,让它和 jqx 相遇后,主动把 帽子上的两点摘掉)。 (2)拼音大写规则
4.音变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固定的读音,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汉字并不是单个出现的,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 语或句子。这样,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会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就 叫音变。
(1)轻声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 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 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堵塞 (sāi sè)
削铅笔(xuē xiāo) 前后照应 (yīnɡ yìnɡ)
逮捕 (dǎi dài) 捕捉(bǔ pǔ) 生肖 (xiāo xiào) 栖息 (qī xī)
班级 (jī jí) 谗涎 (yán xián)
第一节 声母
(一)声母(23 个)
1.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小学阶段学过的声母有 23 个,发音时要轻而短。具体包括
bpmf dtnl
ɡ kh
jqx
zh ch sh r z c s
yw
注:“zh ch sh r”是翘舌音,“z c s”是平舌音。
2.在 23 个声母中,字形最容易混淆的是“b”“d”;“p”“q”这两组字母。有的学生甚至直至小学毕业,仍然 不能正确认读和准确书写这两个字母。由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点引导学生识记。可以采用顺口溜帮助学 生识别,例如:“666bbb”,“正 6b,反 6d”,“正 9q,反 9p”等,还可以通过学生动作演示字母的字形, 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字母形,找出身边和字母形相似的事物等方法辅助学生准确识记字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