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_认知_诗学_认知诗学实践_评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1月

第38卷 第1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Jan.2006

Vol.38No.1

语言・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实践》评介

清华大学 刘立华 刘世生

Joanna G avins&G erard Steen(eds.).2003.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London/New Y ork:Routledge.Xii+188pp.

1.引言

《认知诗学导论》(Cognitive Poetics:An In2

troduction)(Stockwell2002)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认知文体学的发展,而由Joanna G avins和G erard Steen合编的《认知诗学实践》(2003)是其姊妹篇。前者建立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后者在内容方面则宽泛得多。前者侧重理论介绍,后者侧重实践应用,可谓相得益彰。

《认知诗学实践》(以下简称《实践》)一书共

包括十二章,第一章是全书的前言和介绍,最后

一章则是对认知诗学发展方向的总结,其它各

章排列并无固定顺序,本文将从各章所关注的

内容出发,分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介绍。2.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认知诗学研究

作者在第一章中指出,目前有两种意义上

的认知诗学研究,一种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密

切相关,另一种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联

系,作者用认知诗学的广义研究和狭义研究加

以区分。就认知诗学的狭义研究,即认知语言

学基础上的研究而言,本书中有四位学者的文

章,分别是Peter Stockwell的“超现实影像”(第

二章)、Craig Hamilton的“《医院之船》的认知语

法”(第五章)、Peter Crisp的“概念隐喻及其表

达”(第八章)和Michael Burke的“文学即寓言”(第九章)。下面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

Stockwell主要是通过对影像(figure)和背景(ground)的研究来探讨文体突出,其语料为超现实主义诗歌。他认为,阅读是影像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images)和回声(resonances)的过程,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作者在分析超现实主义诗歌之前,首先回顾了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和美国发起的一场艺术运动,该运动起源于达达运动,代表人物是Ander Breton,目的是瓦解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明智、体面和秩序是该运动追求的目标,而所有这些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灾难。作者以毕加索的诗为例,讨论了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文体特征。他认为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是要创建不和谐的形象或想法,创建超现实主义的影像,其文体特征的真正力量在于其概念的偏离。这些作品所呈现的形象是出人意料的,具有“恐慌”(disturbing)和极简艺术特征。随后,作者又借助Edmond Roditi的一篇叙述文体来讨论在认知层面上的偏离问题,认为这种偏离是通过叙述角度的转变(开始时焦聚于叙述者又转向文中的主人公),进而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影像。

在第五章中,Craig Hamilton通过对欧文的

3

7

诗歌《医院之船》进行认知语法分析,指出在这一诗歌中,内容和语言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种对比的形成过程。认知语法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对语言系统的心理呈现做出尽可能完整的描述”(Langacker 1991:512)。认知语法目前取得的最大进步是在概念系统和语法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联系是

通过“轮廓显现”(profiling )来实现的。所谓“轮

廓显现”是指两个实体间的感知关系,而对影像与背景的确认即是轮廓显现的结果。在欧文的诗中,“船”成了一个影像,而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了背景。在其语言表达中,名词和动词也存在轮廓显现的现象。动词由于涉及到参加者,故其使用能改变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船”在某种层面上是焦点,而在另外一种层面上又不是焦点。作者认为,这里的“船”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船,他无法用古老的办法来描述它。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描述了一种不平凡的景象,而从其他角度来看,也许又极其平凡。这种种视角的建立正是通过动词和角色以及轮廓显现的微妙转换来形成的。

与以上两章对影像、背景和轮廓显现的讨论不同,Peter Crisp 关注的问题是概念隐喻及其表达。自从Lakoff &Johnson (1980)探讨隐喻这一概念以来,人们认识到隐喻不单单是语言的问题,而且也是概念的问题。以前的观点认为,隐喻只与语言有关,任何新的隐喻表达形式都可能由一个字面意义的对等语来表达,而且一旦这种表达形式成为习惯用法,其字面意义就成为该隐喻的意义。认知语言学家反对以上的观点,发展了概念和跨域重合的思想。他们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也就是说,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完成的。因此隐喻不单是一个纯语言的问题,而是我们认知能力的扩展,即从基本经验到非基本经验范畴的扩展。作者接下来以Lawrence 的诗“过来人之歌”为例,详细地解释了隐喻的工作机制。Lawrence 在本诗中运用了事件结构隐喻,一开始强调运

动变化的不可控制性,主人公只能任其自然,而在诗的末尾,主人公却是静止不动,等待天使来到他的身边。天使的来临使读者联系到《创世

记》(18、19)中描述的故事。Lawrence 正是利用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隐喻完成了对这一决定性的情感变化的解释。

相对于以上三人对认知诗学的讨论,Michael Burke 运用了当前最有影响力的认知诗学框架理论来进行文学语篇的分析。作者认为,文学实际上是从一个故事到另一个故事的投射,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文字和非文字的交际能力。作者在本章中试图证明,投射是基本的、持续性的认知工具,在现实世界意义建构和文学解释中都下意识地发挥重要作用。作者首先讨论了叙述投射,认为可以将叙述投射看成是在行为之前的一种思考方式;然后对混成理论(blending )作了说明,认为它也是一个认知概念,它的运作对于投射非常关键,一个混成是两个概念结构的交汇。随后作者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二首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故事的投射又与语篇的互文性特征密切相关。作者认为语篇互文性特征有两大类,一是篇内的,二是篇外的,即语用范围。语用范围包括社会知识、感情、个人思想、情感和记忆,以上因素会被投射到另外一个认知中心,进而产生新的文学意义。这种意义的产生是一种动态、延展性的混成过程。我们在理解一个文学语篇的过程中,总是利用一些故事作为投射到所解读语篇的对象,但是这些故事却因个人、社会、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我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社会因素有相似之处,那么我们很可能有共同的社会认知、互文性和语篇基础上的输入空间。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相同的只不过是文学语篇的这种解读过程而已。作者进一步谈到,多个空间的投射和混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如意义是运动的本质一样,它不会在某一个空间区域停留很长时间。投射和混成是这一持续性心理过程的重要元素,它们一起组成了脑力运动的源泉,推动人脑的活动。人脑把小的故事构建成为大的叙事语篇,这种

47・2006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