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d2bf2f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b.png)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措施和疏散距离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疏散距离则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人们从建筑物内部安全撤离的距离。
首先,建筑设计的防火措施包括对建筑材料、防火隔离、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材料应选择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抵抗火灾的侵蚀。
防火隔离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隔墙、楼梯间、通道等部位的防火隔离要求,这将有效地阻止火劫蔓延。
此外,建筑中应设有合适的消防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疏散通道等,以便及时发现火灾、报警并进行灭火和疏散。
其次,疏散距离的设计是建筑规划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疏散距离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使用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低层建筑的疏散距离相对较短,而高层建筑的疏散距离相对较长。
疏散通道的宽度也应根据人流量的大小来确定,以保证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此外,建筑物内部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方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另外,防火和疏散距离的设计也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建筑法规来规范建筑的防火设计和疏散距离的计算。
设计者应根据这些法规的要求来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案。
建筑主管部门一般会对建筑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以确保建筑设计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建筑的使用功能、人员流动性、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等。
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防火和疏散距离的设计也应因地制宜,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建筑设计师还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建筑安全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安全、舒适的建筑环境。
总之,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措施和疏散距离是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防火设计和疏散距离的计算,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人们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三篇)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b0f7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7.png)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防火与安全疏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物防火设计1.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阻止火势的扩散。
同时,建筑物内部的电线电缆和管道等设施也应选择阻燃材料。
2.消防系统的建设:在建筑物的设计中,消防系统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发现并扑灭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防火隔离和通道设计: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防火隔离措施和疏散通道。
防火隔离可以将火势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减少火灾对整个建筑物的影响。
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宽度和坡度,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4.安全疏散设施的建设:建筑物内部还应设置适当的安全疏散设施,如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标识等。
这些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引导人员快速、安全地疏散。
5.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物的防火设施定期巡查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包括消防设备的年度检查、防火门窗的维修保养等。
只有保证这些设施的正常运作,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二、建筑物安全疏散1.人员疏散意识的培养:建筑物内部的人员疏散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人员应定期参与火灾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和疏散方法。
同时,应建立起疏散指挥体系,确保火灾疏散工作的有序进行。
2.合理安排安全出口:建筑物内部应合理安排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安全出口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数量和速度,灵活设置出口位置和数量。
3.防止疏散通道堵塞:在建筑物内部,防止疏散通道的堵塞非常重要。
这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物品摆放、定期清理通道、设置防火门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保证通道的畅通,才能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
![建筑安全疏散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6e85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3.png)
第1篇一、总则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等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
三、安全疏散的基本要求1. 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通道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通道内不得堆放物品,不得设置障碍物,确保畅通无阻。
- 疏散通道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2. 安全出口的设置- 每个建筑至少应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并应分散布置,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两端,且应避免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
- 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4米,重要出口应不小于1.8米。
- 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如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等。
3. 疏散楼梯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短路径上,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 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需求,一般不应小于1.2米,重要楼梯应不小于1.5米。
- 疏散楼梯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不得设置障碍物。
- 疏散楼梯的扶手应牢固,扶手高度应适宜。
- 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应保证足够亮度。
4. 安全疏散门的设置与维护- 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得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 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2米,重要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5米。
- 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不得设置门禁系统或自动门禁系统。
- 疏散门的门框、门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5. 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与维护- 建筑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系统,包括疏散指示灯、指示牌、疏散箭头等。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1372b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3.png)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一般来说,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抗火能力,防止火灾蔓延到疏散通道或疏散出口,确保人员能够通过疏散通道或疏散出口安全离开。
2.疏散通道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数量来确定,通常要求不小于1.2米。
3.疏散出口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疏散出口,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离开。
一般要求每层建筑都应设置不少于2个疏散出口,其中至少应有1个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
4.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数量: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数量应根据人员密度、建筑楼层高度和建筑物用途来确定。
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要求更为严格。
5.疏散设施的设置:建筑物应设置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等疏散设施,方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找到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
6.消防设备的配备:建筑物应配备足够数量和规格合适的灭火器、灭火栓、消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7.人员疏散演练:建筑物的管理者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演练,以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熟悉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的位置,并按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总之,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物的设计和管理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疏散出口,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演练,以提高火灾应急疏散的能力。
只有全面考虑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才能有效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本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9c033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5.png)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本建筑防火安全是建筑设计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安全疏散。
在火灾发生时,有效的安全疏散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是一份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对于常见的建筑类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疏散指导。
一、住宅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住宅建筑的火灾疏散应根据具体的住宅楼高和结构特点进行规划,确保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安全出口规划:住宅楼应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防火门和疏散通道。
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以确保居民在火灾时有多个逃生路径。
2.楼梯和通道:疏散楼梯和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杂物或堵塞。
楼梯和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
3.疏散标识:在住宅楼内部和外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灯、标志和疏散指示箭头。
这些标识应能够在火灾时迅速引导居民找到安全出口。
4.疏散计划:住宅楼的物业管理方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向居民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知道如何在火灾时正确疏散。
二、办公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办公建筑火灾疏散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办公楼通常有大量的人员和复杂的空间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安全出口规划:办公楼应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防火门和疏散通道。
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不同侧面和不同楼层,确保员工有多个逃生路径。
2.楼梯和通道:疏散楼梯和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杂物或堵塞。
楼梯和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相关建筑法规的要求。
3.疏散标识:在办公楼内部和外部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灯、标志和疏散指示箭头。
这些标识应能够在火灾时迅速引导员工找到安全出口。
4.疏散计划:办公楼的管理方应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向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知道如何在火灾时正确疏散。
5.警报系统:办公楼应配备可靠的火灾警报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按钮和紧急广播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迅速提醒员工火灾发生,并指导他们疏散。
三、商业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范本商业建筑一般有大量的人员和复杂的空间布局,因此火灾疏散十分重要。
房屋建筑学防火与安全疏散
![房屋建筑学防火与安全疏散](https://img.taocdn.com/s3/m/36da73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6.png)
火灾报警与探测
火灾报警系统
安装火灾报警器,及时发现火源并发出警报,提 醒人员疏散。
火灾探测器
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如感烟、感温、火焰探 测器等,对火灾进行早期探测。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喷水灭火装置,控制火 势蔓延。
灭火救援与控制
灭火器材配置
在建筑内部配置灭火器、灭火器材等,以便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防火分隔
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将建筑物内部 空间分隔成独立的防火区域,以限制火势蔓延。
防火分区与隔离
水平分隔
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将建筑物水平方向分隔成若 干个独立的防火区域。
垂直分隔
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上,通过楼板、防火墙等设施,将建筑物分隔 成若干个独立的防火单元。
防火隔离带
等机构制定了相关标准。
主要内容
02
包括建筑耐火性能、消防设施配置、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标准,
以及相关的测试和认证方法。
实施方式
03
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纳国际标准,并转化为国内标准进行
实施。
谢谢
THANKS
了解消防设施与器材
指导居民熟悉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 方法,了解如何正确报警和引导疏散 。
应急演练与培训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定期组织居民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提高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 逃生能力。
加强消防技能培训
对社区管理人员、物业人员等进行消防技能培训,提高其火 灾应对能力。
05 防火安全法规与标准
CHAPTER
疏散指示与照明
01
02
03
疏散指示标志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清晰、 简洁的疏散指示标志,指 导人员沿正确的方向疏散。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67660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0.png)
宿舍建筑设计防火与安全疏散要求宿舍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防火与安全疏散的要求,以确保住户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逃生,并减少火灾导致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从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防火设计要求:1.宿舍楼结构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宿舍楼的结构和装修材料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的材料,如阻燃玻璃、耐火砖等。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电气设备的安全设计:宿舍楼的电气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线路不发生短路、漏电等问题。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以预防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3.防火巷道和防火门的设置:宿舍楼应设置防火巷道和可靠的防火门。
防火巷道宽度应满足紧急疏散的需要,并保持通畅,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
防火门应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可靠的闭合功能。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宿舍楼应配备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火灾,提醒住户疏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迅速进行灭火,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安全疏散要求:1.宿舍楼疏散通道的规划:宿舍楼的疏散通道应设计并布置合理,宽度满足疏散需求,通道两侧的设施不得妨碍疏散。
疏散通道的标志、指示牌等应清晰明确,以便住户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2.安全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的设置:宿舍楼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保证住户的快速疏散。
疏散门和紧急疏散出口应开启灵活,方便住户迅速逃离,不得设有锁具或其他阻碍开启的装置。
3.疏散楼梯的规划与布置:疏散楼梯作为主要的疏散通道,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楼梯口的设置、楼梯的宽度、扶手的配置等。
楼梯口应设置自动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顺利明亮并找到楼梯。
4.疏散演练与意识培养:宿舍楼管理方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让住户掌握逃生技能和疏散路线,增强安全意识。
2024年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三篇)
![2024年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5be66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2.png)
2024年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安全疏散设施的建立,其目的主要是使人能从发生事故的建筑中,迅速撤离到安全部位(室外或避难层、避难间等),及时转移室内重要的物资和财产,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为消防人员提供有利的灭火条件等。
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
建筑物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如楼梯、疏散走道和门等,是依据建筑物的用途、人员的数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和人们在火灾时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进行维护管理与检查,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资安全疏散,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主要的疏散设施和管理要点如下: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疏散楼梯间和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和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广播、救生设施等。
超高层建筑还应包括避难层(间)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一、疏散楼梯间和楼梯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是建筑物中主要垂直交通设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
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一般要求(1)楼梯间的设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尽量避免袋型走道。
(2)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便于双向疏散。
(3)楼梯间(除与地下室相连的楼梯、通向高层建筑避难层的楼梯外)竖向要保持上下直通,在各层的位置不能改变。
(4)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人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5)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
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及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文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8a91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a.png)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文建筑物的防火与安全疏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规定,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确保能够在火灾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地疏散人员,并防止火灾扩大。
本文将从建筑物的结构、消防设施、人员疏散等方面阐述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是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基础。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以及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是将建筑物空间按照功能和用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防止火灾蔓延。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指材料自身的抗火能力,包括燃烧性能、隔热性能等。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应该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并合理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以保障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其次,建筑物应当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
在建筑物中设置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和进行有效灭火的重要手段。
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水源、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
消防水源是指建筑物内外设置水源,以供灭火使用。
自动灭火系统是指通过自动感应设备,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进行灭火的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是指能及时发现火警并发出警报的系统。
这些消防设施的设置要符合消防法规定,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另外,建筑物的人员疏散是防火与安全疏散的关键环节。
建筑物的人员疏散要考虑到人员密度、疏散路径和疏散时间等因素。
人员密度是指建筑物中可容纳的人员数量,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性质来确定。
疏散路径是指人员疏散时所需要经过的道路和通道,必须要保持畅通,并设置合适的疏散标志和疏散指示灯。
疏散时间是指从发生火灾到所有人员疏散完成所需的时间,必须要尽量缩短,并进行合理的演练,以提高人员的疏散效率。
此外,还应该建立人员疏散的统一指挥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
07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建筑防火 - 安全疏散、安全出口
![07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建筑防火 - 安全疏散、安全出口](https://img.taocdn.com/s3/m/4e4a50f9ec3a87c24028c4c1.png)
2020 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第六章安全疏散第一节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一、人员密度计算(二)商场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中规定值的30%确定。
(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 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 人/㎡计算。
(五)有固定座位的场所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 倍计算。
(六)展览厅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以不宜小于 0.75 人/㎡计算。
二、疏散宽度指标(一)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二)疏散宽度6.其他公共建筑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表的要求计算确定。
表 2-6-8 其他公共建筑中疏散楼梯、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每百人净宽度(单位:m/百人)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各楼层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建筑高度不大于18m 的住宅中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m。
2.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宽度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场和体育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的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m。
防火与人员疏散设计
![防火与人员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fcf0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f.png)
防火与人员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预防火灾发生和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火与人员疏散设计要点:
1. 防火分隔: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手段将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防火区域,以防止火势蔓延。
2. 防火分区:通过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措施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防火区域,以防止火势蔓延。
3. 防烟分区:通过设置防烟门、防烟窗等措施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防烟区域,以防止烟气扩散。
4. 人员疏散通道:在建筑物内设置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等,以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迅速逃离建筑物。
5.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帮助人员迅速找到逃生方向。
6. 灭火设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火灾载荷等因素,设置合适的灭火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
7. 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8. 排烟系统:在建筑物内设置排烟系统,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排出,以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9. 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控制室,对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确保火灾时能够迅速启动相关设施。
10. 消防应急预案: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灭火、救援等措施,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以上是防火与人员疏散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本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05490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9.png)
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范本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是构建安全社会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和保障人们的安全疏散,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物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提出一些建议,以保障建筑物内员工和居民的安全。
建筑的防火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确定适当的消防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等。
其次,建筑物内应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和防火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另外,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也要符合安全规范,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线等。
总之,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安全规范,确保建筑物内的消防设备和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防止火灾的发生。
除了防火设计,安全疏散也是建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
首先,建筑物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如安全出口指示标识和疏散通道标识等,方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寻找逃生通道。
其次,建筑物内应设置充足的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此外,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和阻碍疏散。
最后,建筑物内的人员应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提高火灾疏散的应急能力。
在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首先,建筑物内应设置适当的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建筑物内的防火门和避难层等消防设施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其正常使用。
此外,建筑物内的职工和居民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课程,了解火灾防护知识和安全疏散方法。
总之,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是确保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要确保消防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安全疏散中,要确保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和畅通的疏散通道。
另外,还要注意设置火灾报警器、维护消防设施和加强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全培训。
通过合理的建筑物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ca40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0.png)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悲剧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有关。
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的防火措施、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探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建筑的防火措施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的第一步是及早发现火灾,建筑中应装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火源初期就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逃生,并及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2. 防火分区设计在大型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用途将建筑分成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防止火势扩散。
每个防火分区应配备独立的灭火器材,确保能够在火灾初期扑灭火源。
3. 防火墙和防火门在建筑中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能够有效隔离火势,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防火门应具备耐高温、防烟、防火的特性,确保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二、安全疏散通道1. 疏散走廊和楼梯设计建筑中应设计宽敞的疏散走廊和楼梯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顺利地疏散出建筑物。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在杂物或其他障碍物。
2. 疏散标识和照明设施疏散通道中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包括指示箭头和紧急出口等,方便人们辨认和指引逃生方向。
疏散通道应安装紧急照明设施,保证在断电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确保逃生安全。
三、应急预案1. 灭火器材和自救设备的配备建筑中应配备一定数量、规格适当的灭火器材和自救设备,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扑灭或者自救,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定期演练和员工培训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不仅应该停留在纸面上,还需要进行定期演练和员工培训。
演练中模拟真实火灾情况,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操作灭火器材的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防火措施、安全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悲剧的发生。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ppt课件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0efb06168884868762d692.png)
安全疏散设计
• 合理组织疏散流线
要求:a.简捷(减少疏散环境的影响,缩短疏散时间)
b.疏散通道不宜布置成“S”和“U”形,不宜设置台阶、突 然变窄
c.双向(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5.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疏散设计
• 合理布置疏散设施
➢ 疏散设施的分类
按所处位置分:
水平疏散设施(疏散门、走道、楼梯间前室、安全出口、避难层等)
1.普通楼梯间(多层建筑常用) 2.设计规范
➢疏散楼梯梯段净宽为1.1米 ➢楼梯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 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 设在距离楼梯间≤ 15米处)
2.封闭楼梯间 • 定义
➢ 当建筑标准不高且层数不多时,采用的不设前室的楼梯间,并 且用具有一定防火能力的墙体和门将楼梯与走廊分隔开,使其 具有一定的防烟、防火能力(四面有墙、设门)
6.疏散安全分区
• 疏散安全分区设立目的
安全可靠地疏散人群 减少烟气进入楼梯间,并防止烟气的扩散
• 疏散安全分区的分级
安全疏散设计
第一安全分区:走廊(安全性高于起火房间) 第二安全分区:前室(安全性高于走廊) 第三安全分区:疏散楼梯间(安全性高于前室)
经过三个安全分区,基本上到达相对安全的空间,完成疏散的过程。
2.封闭楼梯间 • 使用范围
a.高度<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 b.与高层建筑主体部分直接相连的附属裙房,超过5层的公建 c.10至11层的通廊式住宅,12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6层的塔
式住宅
安全疏散设计
3.防烟楼梯间 •定义
在进入楼梯间入口前设置前室(阻止火灾时烟气进入)或阳台、凹 廊的楼梯间
安全疏散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疏散设施设计 第三节 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第四节 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第五节 实例分析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及疏散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429984145acfa1c7ab00cc46.png)
建筑设计疏散门的规定多规 5.3.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该房间相邻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1 房间位于2 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2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 的房间。
多规5.3.9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 人时,其超过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多规5.3.12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 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其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
当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多规5.3.10 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 人。
高规 6.1.12.3 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按1.00m/.百人计算。
高规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高规6.1.8 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文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c7b6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0.png)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范文建筑防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建筑防火意识,加强疏散能力,以下是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建筑防火意识和培训建筑防火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建筑师、设计师、施工单位等多个环节的配合。
首先,建筑师和设计师应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防火因素,采用防火材料和建筑结构,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防火意识,了解火灾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开展防火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
二、火灾疏散路线和出口标识火灾疏散是在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合理规划疏散路线和设置明确的出口标识。
为了确保人们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应尽量保持疏散路线的畅通,避免堵塞和障碍物的存在。
同时,需要设置明确的出口标识,确保人们能够清楚地找到离开建筑物的出口。
出口标识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必要时应配备照明设备,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清晰可见。
疏散路线和出口标识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人们能够顺利、迅速地疏散。
三、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是确保人们安全疏散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应尽量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避免障碍物的存在。
疏散通道的宽度、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此外,逃生设施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设置和配置,包括紧急按钮、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施应放置在容易被人们发现和操作的位置,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通过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配置逃生设施,可以提高人们的疏散效率,确保他们能够安全逃生。
四、应急演练和执法检查为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疏散能力,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疏散逃生、火灾报警、灭火器使用等多个方面,让人们在模拟的火灾情况下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三篇)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4ba9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0.png)
建筑防火之安全疏散建筑防火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安全疏散是建筑发生火灾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安全疏散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建筑防火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防火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防火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逃生和疏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建筑能有效地抵御火灾,提供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才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保护财产安全:建筑防火不仅对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防火措施和设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止火势的蔓延,减少财产的损失。
3.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建筑防火不仅可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为火灾扑救提供更好的条件。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建筑,可以提供便于消防人员扑救的通道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情蔓延,提高扑救的效率。
二、安全疏散的原则和方法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是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
安全疏散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疏散:火灾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疏散程序,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疏散通道应畅通无阻,人员应按疏散标志指示的方向有序地疏散。
2.安全疏散: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规模和数量,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应满足人员流量的需要,通道应尽量缩短,避免封闭空间和狭窄通道。
3.分散疏散:疏散通道的设置要分散布局,避免出现人员拥堵和堵塞的情况。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多个独立的疏散通道,便于人员选择最近的通道进行疏散。
4.易于辨识:疏散通道和出口应明显标示,以便人员能迅速识别。
标志应设置在眼睛易于追踪到的位置,标识的颜色和形状应明亮醒目,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安全疏散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人员集结:火灾发生时,人员应尽快到达事前确定的集结点,避免在疏散过程中产生迷失、混乱等情况。
集结点应设置在安全的区域,便于统计人数和指挥疏散。
消防安全常识大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
![消防安全常识大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https://img.taocdn.com/s3/m/d1f045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8.png)
消防安全常识大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消防安全常识大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在建筑物中,消防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物需要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读者提供实用的消防安全常识。
一、防火分区的定义与作用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区域,通过封闭和限制火灾蔓延的能力来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破坏。
防火分区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火势,阻止火灾的扩散,为疏散人员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防火分区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消防分区原则根据建筑物用途、面积、高度等特点,应划分合理的消防分区。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消防分区要比低层建筑更为严格。
1.2 防火分区的材料选择防火分区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
在选择建材时,应使用有防火等级要求的材料,并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1.3 防火间距和防火墙在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墙是一种常用的防火措施。
按照相关规定,防火墙的夹角要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并且需要避免出现大面积连续的窗洞,以减轻火灾蔓延的速度。
二、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管理疏散通道是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顺利逃生的重要通道。
下面将介绍疏散通道的设置与管理的事项。
2.1 疏散楼梯间和安全出口在建筑物内应设置合适数量的疏散楼梯间和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间的数量和宽度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置,以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
2.2 疏散通道的畅通疏散通道内的物品堆放应避免妨碍人员疏散,同时需要定期清理疏散通道内的障碍物,确保通道始终畅通。
2.3 疏散指示标识的设置在疏散通道内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以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逃生的方向。
指示标识应有清晰的指示箭头和文字提示,确保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
三、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的维护与检测防火分区与疏散通道的维护与检测是保障其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维护和检测措施。
3.1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单层、多层、建筑防火分区设计 (1)影响防火分区面积的因素 (2)建筑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高度 等 (3)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低规)P77表 7-1
1.4、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设计 1.4.1、防火分区面积 (1)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高规) P77表6-2 (2)防烟分区不应跨防火分区 1.4.2、防火分区举例
1.6、上下贯通部位的防火分隔 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与楼板之间的空隙。
1.5、玻璃幕墙、中庭和防火分隔设计 1.5.1、玻璃幕墙防火 (1)设计自闭和2级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2)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报警) (每层回廊)
2、安全疏散设计 (1)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走道、门等 (2)超高层还有避难层,屋顶停机坪等 2.1、疏散楼梯 2.1.1、楼梯形式:(1)防烟楼梯门 (2)封闭楼梯门 (3)室外楼梯门 2.1.2、楼梯间前室要求:P81图 (1)内墙不开门窗 (2)不设可燃气体管道 (3)首层封闭间应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共,把 走道和房间隔开 (4)楼梯间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2.2、单层、多层防火疏散设计 (1)安全出口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 于2个安全门。 (2)个别情况(满足一定条件P82)可设一个 安全门。
2.3、安全疏散距离(P82表) 2.4、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2.4.1、设置、布置疏散距离,按规定要求 2.4.2 、安全出口、走道、楼梯的宽度 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0mm计算。 2.4.3、避难层等其他疏散设施(大于100m)
1.防火分区设计
1.1防火分区的定义和作用 耐火构件分隔成的空间单元 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损失,争取时间疏散人 员
1.2防火分区的类型
1.2.1、水平防火分区 (1)各层水平方向分隔的防火区 (2)分隔构建: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水墙、 防火卷帘等 (3)防火区面积:执行规范 1.2.2、竖向防火分区(层间防火分区) (1)以每个楼层为防火单元,防火势垂直蔓延 (2) 分隔构件:楼板、防烟楼梯间等 1.2.3、特殊部位和重要房间的防火墙
第7章 住宅建筑设计
1、住宅设计的几本内容 1.1、住宅的基本要求 (1)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 (2)符合当地规划要求 (3)按套型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等生活起 居的基本要求 (4)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1.2、住宅的形式 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 1.2.1、独户型住宅:独院式、毗连式、联排式 1.2.2 、公寓式住宅(集合式) 1.2.3、住宅的层数 低层:1-3层 多层:4-6层 中高层:7-9层 高层:10层及以上
2.2.2、卫生间 功能、设备、个数、防水、上下位置对应 2.2.3、过道、门厅及套内楼梯 便利,能合理利用空间 2.2.4、储藏间 2.2.5、阳台 (1)每套住宅应设阳台 (2)阳台栏杆:垂直杆件间距应不大于110mm 低层、多层住宅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0mm 中高层、高层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0mm (3)宜做防水,有组织排水
(7)套型阳台面积: 等于套内各阳台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之和。 4.2、套内使用面积计算规定 (1)套内使用面积: 等于套内个功能房间的使用面积之和。 (2)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 积总 和计入使用面积。 (3)烟道、风道、管井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4)室内使用面积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有复合保温层的,按照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5)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 净高低于1.2m时不计使用面积; 净高在1.2~2.1m时按1/2计入使用面积; 净高大于2.1m时,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6)坡层顶内的使用面积单独计算,不得列入 标准层使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需计算建 筑总面积时,利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反求。 (7)封闭阳台和不封闭阳台面积均应按结构底 板投影面积的一半单独计算,不计入每套使用面 积或建筑面积中。
3、住宅平面组合设计 3.1、住宅的套型
套型
一类 二类
居住空间个 数
2 3
使用面积
34 45
三类
四类
3
4
56
68
3.2、住宅功能空间的关系 3.3、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是将住宅的各个不同的空间,按照 使用功能和相互关系,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形式组合在一起, 使其达到方便实用的目的。 户型的空间组合关系有2种:(1) 水平空间组合 (2) 垂直方向组合 3.3.1、低层住宅 (1-3层) (1)独院式住宅:独户居住单幢住宅(P94图)。 (2)联排式住宅:由若干独户居住的单元拼联组成。 3.3.2、多层住宅 (4-6层)P95图 (1)单元式住宅 (一梯1~4户)(最常见) (2)走廊式住宅 (为每层住户较多时采用)
(3)点式住宅 (利用零星基地) (4)其他形式 (青年公寓、老年人住宅等) (5)组合方式 :拼接、错接、吸接等 3.3.3中高层、高层住宅 垂直交通需设电梯 (1)组合单元式住宅:由若干完整的单元组成。 (2)走廊式住宅:以走廊作为平面联系通道。 (3)塔式住宅: 以垂直交通中心为核心,将多套住宅组成 一 个单元式平面。 (4)跃层式住宅、跃廊式住宅 (内设梯、外设梯)
4、住宅技术经济指标 4.1、住宅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的规定 (1)各功能空间建筑面积: 等于各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 面积之和。 (2)套内使用面积: 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 等于本层各套型内使用面积之和。 (4)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 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索 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 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5)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等于标准层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建筑面积。 (6)套型建筑面积: 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
2.2、厨房、卫生间 是设计的核心部分,对住宅的功能、舒适度起 着关键的作用。 2.2.1厨房 主要设备布置形式:单侧、双侧、 L型、U型等。 设计要求: (1)采光通风良好,靠外墙,操作台长不应 小于2.1m。布置足够的贮藏设备。 (2)墙面、地面应防水 (3)使用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 平面尺寸取决于设备布置和住宅面积标准: 单排布置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m 双排布置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9m
2、住宅各类房间的设计 一套住宅应提供相应功能的使用空间,以 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要。住宅空间的计划如下: 居住部分 辅助部分 交通部分 2.1、卧室P89图 主要功能:睡眠休息 使用分类:主、次、客、工人房 设计要求:直接采光、自然通风、私密
2.1.2、书房 主要是学习、工作、藏书的空间. 2.1.3、厅 主要功能:会客、娱乐的空间,有时兼就餐功能. 设计要求: (1)直接采光、自然通风、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 (2)门洞不宜直接开向起居室; (3)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 (4)大型厅:开间4.9-5.7m,进深4.2-4.8m; 中型厅:开间3.3左右,进深4.5-5.1m. 2.1.4、餐厅:就餐的地方,其大小根据住宅套内面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