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2016.10(山东茌平)姜宏德教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二 ——学校组织指导到位
(一)学校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
• 学校有责任、有优势、有条件、有必要组织指导家庭教育。
• 调查显示,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家长对学 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期望率和指导者的理想率却呈明显下降趋 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日趋高涨。
家校协同教育
姜宏德
一、家校协同教育概述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提出 1. 家校合作与家校协同 • “协同”与“合作”皆指“相互配合”,区别不大。但前者 更强调“同心协力、协调一致”,强调“和谐”与“一致性”。 2.家校协同的历史回顾 •1916年,朱庆澜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 为孩子一生发展打底色的教育。家庭同学堂要一气”。 •1952年,我国政府颁布《小学暂行规程》:“小学应成立家 长委员会,„„以密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并协助学校解决困 难。” •1815年,美国最早出现“家长教育班”;1841年,成立家长 组织“女子公共学校联合会”;1897年,全美家长教师联合会 (PTA)诞生。
四、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三 ——家长的有效参与
(二)家长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层面与角色
1. 基础层面——家长以参观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学校事务。 参与形式包括: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 咨询、家校联系(书面、电话、网络、个别访问)等。
2. 联合层面——家长作为志愿者的角色,参与学校教育。参与 范围包括:课程开发、学生安全、校外活动、图书与餐饮管 理等。 3. 决策层面——家长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学校决策。参与 形式包括: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出任成员的校 董事会等。
• 学校组织指导家庭教育,需要增强科学性、针对性与专业化 水平。
• 学校组织指导家庭教育,需要从了解家庭做起。这是家校协 同教育的首要一步,也是在家校间建立真正有意义的关系的 前提条件 。
三、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二 ——学校组织指导到位
(二)学校需要了解的学生家庭 1. 家庭经济状况——经济收入、消费支配和生活水平, 是影响儿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家庭结构状况——是核心家庭,还是主干家庭,是完 整家庭,还是残缺家庭、重组家庭等,这也是影响儿 童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家庭文化背景——主要包括家长的职业阶层、文化素 养、种族差异、宗教信仰等,不同的家庭文化会给儿 童发展打上不同的烙印。 4. 家庭成员关系——夫妻关系、姻亲关系、亲子关系、 隔代关系等,是影响家庭稳定与幸福、特别是未成年 人身心健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5. 家庭教养方式——家长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影响儿 童社会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家校协同教育,需要突破传统封闭式办学体制的束缚。因为 它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严重制约着家 校沟通、交流与合作。 家校协同教育,需要摈弃落后封闭的办学理念。因为它将家 校协同教育视为“分外”之事,担心家长参与会影响学校的 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二、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一 ——和谐的家校关系
(二)构建和谐的亲师关系 • 构建和谐的亲师关系,教师应消除“教师中心论”思想的影 响——变单向的、支配性的亲师关系,为相互尊重、信任与 配合的伙伴关系。 构建和谐的亲师关系,家长须解决参与意识淡漠的问题和 “少子化”时代所产生的不良心态——克服矛盾心理:既对 孩子的在校发展放心不下,又不敢涉足学校事务,唯恐冒犯 教师的尊严;既存有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又对部分教师的 支配者姿态心怀不满。 和谐的亲师关系,是建立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基础上的,相 互尊重、支持与配合的伙伴关系——加强亲师沟通,增进家 校友谊;规范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行为,化解家校矛盾;在协 同教育的实践中不断磨合,逐渐形成健康平等、而非狭隘功 利的亲师关系。
• 质量=(学生+教材+教法+环境)×教师
• 家长的态度是前提,课程教材建设是核心。 • 要改进教学方法,改善亲师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 家长学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加强培训制度建设。 班主任应是组织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四、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三 ——家长的有效参与
(一)家长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
一、家校协同教育概述
3. 国家一系列教育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 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子女或者 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 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 “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 密结合起来。”
一、家校协同教育概述
(三)家校协同教育的基本内涵 1. 概念界定
• 家校协同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 标,同心协力、密切配合,使两种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优 化组合的教育过程。 2. 内涵要点 •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两个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 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两支最主要的教育力量。

家校协同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活动。一方面家长要参与 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以实现合作共 赢的目标。
家校协同教育,还是一种关系理念。和谐的家校关系,是 实现家校协同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

二、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一 ——和谐的家校关系
(一)树立家校协同教育理念

家校协同教育,是教育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 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 要。
1.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
• • • • 知情权——有权了解学校情况和有关信息; 参与权——有权参与相关的学校教育活动; 决策权——有权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特别是涉及学生和家 长切身利益方面的决策; 监督与评价权——对学校科学民主决策产生影响。
2.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义务
• • • •
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为学校教育子女提供必要条件的义务; 为子女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义务; 积极配合与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的义务。
四、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三 ——家长的有效参与
(三)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
1. 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的组建工作
• 组建要求——学校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 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 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特别要选好家 长委员会的牵头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家长委员会的规模、 成员分工。班级家长委员会是基础。 • 成员条件——具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热 心学校教育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能力,善于听取意见、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 长的信赖。
三、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二 ——学校组织指导到位
• 家庭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鲍姆林德):
1)权威型——尊重孩子,善用规则约束孩子,注重培养孩子 的责任感;允许孩子发表意见,给孩子留有发展空间,但 不允许孩子损害他人利益。
2)专制型——严格控制和支配孩子,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经 常使用体罚手段,强迫孩子顺从家长的意志。 3)纵容型——对孩子期望很高,赏识有加,希望孩子有所作 为;注重特长培养,但不施加任何规则限制,孩子无拘无 束,为所欲为。 4)放任型——能为孩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很少与孩子沟 通,缺少情感交流,未能履行应尽的监护与教育责任。
四、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三 ——家长的有效参与
2. 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参与职能
——全美家长教师联合会提出六条标准:
• 家校沟通——定期、双向、有意义的沟通; • 家长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和技能;
• 学生学习——在加强孩子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志愿行动——家长对学校提供志愿支持和帮助; • 参与决策——家长是学校决策的参与者; • 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支持学校、家庭,促进学生的学 业发展。
一、家校协同教育概述
2.协同学依据 • 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1971)创立的,专门 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 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 协同学强调,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 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就能产生1+1>2的协 同效应。反之,如果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 就会增加系统内耗,难以发挥各子系统应有的功能,整个系统 就会陷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 “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家校协同教育概述
(二)家校协同教育的理论依据 1. 教育学依据 • 科尔曼报告: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1966)收 集了4000所学校60万儿童的数据,撰写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 性的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报告用大量数据显 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孩子所接受的家庭 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 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 •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 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 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 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 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 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 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四、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三 ——家长的有效参与
3. 家长有效参与,孩子受益最大
——调查显示,家长有效参与学校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发展 产生以下影响:
• 学生获得更高的学校等级和更好的学校成绩; • 学生的出勤率提高,完成作业的情况有所好转; • 需要参加补习班的学生越来越少; • 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 学校拥有学生更高的毕业率; • 学校升学率的提高。
三、家校协同教育要素之二 ——学校组织指导到位
(三)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建设
1. 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的目标 • 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 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 校工作提出了“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所、有教 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2. 全面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