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现象及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周敦颐《爱莲说》
超疏水的荷叶表面
2014/3/28
超疏水的荷叶和表面结构(a)球形的水滴滴在荷叶表面
(b)荷叶表面大面积的微结构(c)荷叶表面单个乳突
(d)荷叶表面的纳米结构
精品
7
荷叶表面双微观结构模型
• 通过实验测试,水滴在荷叶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 161.0°±2.7º和2º。这使得荷叶具有了很好的自清洁能力。
2014/3/28
精品
9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一种是在粗糙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
一种是将疏水材料构筑粗糙表面。
2014/3/28
精品
10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一种是在粗糙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
一种是将疏水材料构筑粗糙表面。
模板法 等离子体 法 化学气相 沉积法
2014/3/28
主要方法
……….
精品
静电纺丝 法
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超疏水 PS纳米珠阵列表面
2014/3/28
精品
16
3.化学气相沉积法
• 原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
然后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 积到晶片表面上。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传统的制备薄膜的技 术。
• 特点:该方法成本较高 ,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材料的 制备。
• 缺点:设备昂贵 ,且不利于大面积制备。
2014/3/28
精品
14
• McCarthy等在聚四氟乙烯 ( PTFE)存在下 , 用射频等离子体刻蚀聚丙烯
( PP)制备出粗糙表面。表面与水的前进角 /后退角可达 θA /θR =
172°/169°。
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刻蚀法在不同刻蚀时间得到的聚丙烯扫描电子形貌图: ( a) 0 min, ( b) 30 min, ( c) 60 min, ( d) 90 min,( e) 120 min, ( f) 180 min
超疏水表面的形成原因
•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由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共同决定: – 化学组成结构是内因: • 低表面自由能物质如含硅、含氟可以得到疏水的效 果。研究表明,光滑固体表面接触角最大为1200左 右。 – 表面几何结构有重要影响: • 具有微细粗糙结构的表面可以有效的提高疏(亲) 水表面的疏(亲)水性能
2014/3/28
精品
17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各种图案结构的阵列碳纳米管膜, 结 果表明 , 水在这些膜表面的接触角都大于 160° , 滚动角都小于 5° , 纳米结构 与微米结构在表面的阶层排列被认为是产生这种高接触角、低滚动角的原因。
利用 CVD法得到的阵列碳纳米管膜的 SEM照片: ( a,b).蜂房结构 (不同放大倍数 ) ,
超疏水现象及应用
2014/3/28
精品
1
超疏水的概念
表面的疏水性能通常用表面与水静态的接触 角和动态的滚动角描述。 超疏水表面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 °, 而滚动角小于 10°的表面。 接触角通常是用接触角测定仪来获得。
疏水性的表征量
静态接触角: 越大越好 滚动角: 越小越好
2014/3/28
13
2.等离子体法
• 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 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广泛存在于 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 态。
• 等离子体法原理:利用等离子体对表面进行处理,获得粗 糙结构 ,从而得到超疏水性的材料表面。
• 优点:快速、选择性高、表面均匀;
4.静电纺丝法
• 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就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 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 可以运行相当长的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
• 特点:电纺丝具有设备简单 , 可大面积快速制备,工艺可控等 特点 ,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但它的一个较大缺点就是表面微结构 的可控性与均匀性比较差。
• 从上面模型可看出:由于荷叶双微观结构的存在,大量空气储存在这 些微小的凹凸之间,使得水珠只与荷叶表面乳突上面的蜡质晶体毛茸 相接触,显著减小了水珠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扩大了水珠与空气 的界面,因此液滴不会自动扩展,而保持其球体状,这就是荷叶表面 具有超疏水性的原因所在。
2014/3/28
精品
8
精品
来自百度文库
2
不同表面水滴接触界面状态
2014/3/28
精品
3
自然界的启示
自然界不会活性聚合, 也不会乳液聚合,却可以 有着比任何人工合成材料 更好的疏水性能——所谓 “超疏水”的生命现象。
2014/3/28
精品
4
蝉翼表面的超疏水结构
• 蝉翼表面由规则排列的纳米柱状结构组成.纳米柱的直径大约在80
nm,纳米柱的间距大约在180 nm.规则排列纳米突起所构建的粗糙
度使其表面稳定吸附了一层空气膜,诱导了其超疏水的性质,从而
2014/3/确28 保了自清洁功能。
精品
5
壁虎脚趾的微观结构
壁虎的层次结构的脚趾头。脚趾是由成千上万的丝绸和每一 个丝绸包含的几百个细微的铲子结构。 (a,b)扫描电子显微图和(c)特征的铲子。
2014/3/28
精品
6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014/3/28
精品
15
Chen等利用纳米球刻蚀的方法首先得到了排列整齐的单层聚苯乙烯 ( PS) 纳米珠阵列 ,再用氧等离子体处理以进一步减小纳米珠的尺寸从而得到粗糙表 面 (图 18)。在其表面覆盖 20 nm厚的金膜并用十八硫醇(ODT)进行修饰可以增 强其疏水性。通过调整 PS纳米珠的直径 (440~190 nm)可以控制表面接触角的 大小 (132° ~168° )。
植物叶片表面微结构;
2. 固化A 并从荷叶表面剥离,得到负型结构
的软模板B ,然后以此软模板为图形转移元件,将
其表面的负型结构转移到其它材料C 表面,经过2
次复制最终得到与荷叶表面特征相似的仿荷叶微结
构。
2014/3/28
精品
12
模板法
复制模塑技术制备仿生超疏水表面
的操作示意图
2014/3/28
精品
溶胶-凝胶 法
化学气相沉 积法
11
1.模 板 法
➢模板法也称复制模塑法,自20世纪90 年代提出以来已 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21 世纪,复制模塑技术也深入 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研究中,尤其是在仿生超疏水表面 的复制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步骤:
1.复制模塑法是指先用一种预聚物A (一般为
PDMS ,有时也可采用溶液) 复制出荷叶等超疏水
超疏水的荷叶表面
2014/3/28
超疏水的荷叶和表面结构(a)球形的水滴滴在荷叶表面
(b)荷叶表面大面积的微结构(c)荷叶表面单个乳突
(d)荷叶表面的纳米结构
精品
7
荷叶表面双微观结构模型
• 通过实验测试,水滴在荷叶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 161.0°±2.7º和2º。这使得荷叶具有了很好的自清洁能力。
2014/3/28
精品
9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一种是在粗糙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
一种是将疏水材料构筑粗糙表面。
2014/3/28
精品
10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一种是在粗糙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
一种是将疏水材料构筑粗糙表面。
模板法 等离子体 法 化学气相 沉积法
2014/3/28
主要方法
……….
精品
静电纺丝 法
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超疏水 PS纳米珠阵列表面
2014/3/28
精品
16
3.化学气相沉积法
• 原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
然后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 积到晶片表面上。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传统的制备薄膜的技 术。
• 特点:该方法成本较高 ,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材料的 制备。
• 缺点:设备昂贵 ,且不利于大面积制备。
2014/3/28
精品
14
• McCarthy等在聚四氟乙烯 ( PTFE)存在下 , 用射频等离子体刻蚀聚丙烯
( PP)制备出粗糙表面。表面与水的前进角 /后退角可达 θA /θR =
172°/169°。
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刻蚀法在不同刻蚀时间得到的聚丙烯扫描电子形貌图: ( a) 0 min, ( b) 30 min, ( c) 60 min, ( d) 90 min,( e) 120 min, ( f) 180 min
超疏水表面的形成原因
•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能由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共同决定: – 化学组成结构是内因: • 低表面自由能物质如含硅、含氟可以得到疏水的效 果。研究表明,光滑固体表面接触角最大为1200左 右。 – 表面几何结构有重要影响: • 具有微细粗糙结构的表面可以有效的提高疏(亲) 水表面的疏(亲)水性能
2014/3/28
精品
17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各种图案结构的阵列碳纳米管膜, 结 果表明 , 水在这些膜表面的接触角都大于 160° , 滚动角都小于 5° , 纳米结构 与微米结构在表面的阶层排列被认为是产生这种高接触角、低滚动角的原因。
利用 CVD法得到的阵列碳纳米管膜的 SEM照片: ( a,b).蜂房结构 (不同放大倍数 ) ,
超疏水现象及应用
2014/3/28
精品
1
超疏水的概念
表面的疏水性能通常用表面与水静态的接触 角和动态的滚动角描述。 超疏水表面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 °, 而滚动角小于 10°的表面。 接触角通常是用接触角测定仪来获得。
疏水性的表征量
静态接触角: 越大越好 滚动角: 越小越好
2014/3/28
13
2.等离子体法
• 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 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广泛存在于 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 态。
• 等离子体法原理:利用等离子体对表面进行处理,获得粗 糙结构 ,从而得到超疏水性的材料表面。
• 优点:快速、选择性高、表面均匀;
4.静电纺丝法
• 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就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 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 可以运行相当长的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
• 特点:电纺丝具有设备简单 , 可大面积快速制备,工艺可控等 特点 ,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但它的一个较大缺点就是表面微结构 的可控性与均匀性比较差。
• 从上面模型可看出:由于荷叶双微观结构的存在,大量空气储存在这 些微小的凹凸之间,使得水珠只与荷叶表面乳突上面的蜡质晶体毛茸 相接触,显著减小了水珠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扩大了水珠与空气 的界面,因此液滴不会自动扩展,而保持其球体状,这就是荷叶表面 具有超疏水性的原因所在。
2014/3/28
精品
8
精品
来自百度文库
2
不同表面水滴接触界面状态
2014/3/28
精品
3
自然界的启示
自然界不会活性聚合, 也不会乳液聚合,却可以 有着比任何人工合成材料 更好的疏水性能——所谓 “超疏水”的生命现象。
2014/3/28
精品
4
蝉翼表面的超疏水结构
• 蝉翼表面由规则排列的纳米柱状结构组成.纳米柱的直径大约在80
nm,纳米柱的间距大约在180 nm.规则排列纳米突起所构建的粗糙
度使其表面稳定吸附了一层空气膜,诱导了其超疏水的性质,从而
2014/3/确28 保了自清洁功能。
精品
5
壁虎脚趾的微观结构
壁虎的层次结构的脚趾头。脚趾是由成千上万的丝绸和每一 个丝绸包含的几百个细微的铲子结构。 (a,b)扫描电子显微图和(c)特征的铲子。
2014/3/28
精品
6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014/3/28
精品
15
Chen等利用纳米球刻蚀的方法首先得到了排列整齐的单层聚苯乙烯 ( PS) 纳米珠阵列 ,再用氧等离子体处理以进一步减小纳米珠的尺寸从而得到粗糙表 面 (图 18)。在其表面覆盖 20 nm厚的金膜并用十八硫醇(ODT)进行修饰可以增 强其疏水性。通过调整 PS纳米珠的直径 (440~190 nm)可以控制表面接触角的 大小 (132° ~168° )。
植物叶片表面微结构;
2. 固化A 并从荷叶表面剥离,得到负型结构
的软模板B ,然后以此软模板为图形转移元件,将
其表面的负型结构转移到其它材料C 表面,经过2
次复制最终得到与荷叶表面特征相似的仿荷叶微结
构。
2014/3/28
精品
12
模板法
复制模塑技术制备仿生超疏水表面
的操作示意图
2014/3/28
精品
溶胶-凝胶 法
化学气相沉 积法
11
1.模 板 法
➢模板法也称复制模塑法,自20世纪90 年代提出以来已 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21 世纪,复制模塑技术也深入 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研究中,尤其是在仿生超疏水表面 的复制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步骤:
1.复制模塑法是指先用一种预聚物A (一般为
PDMS ,有时也可采用溶液) 复制出荷叶等超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