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精彩片段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精彩片段赏析
xx淯溪镇xx小学xx
片段一:随机点评,显示教师xx的魅力。
师:(板书:年龄)谁能告诉大家,你几岁了?
生1:我今年11岁。
师:谁跟他不一样啊?
生2:我今年10岁。
生3:我今年9岁。
师:我知道了你们有三个年龄段,下面,不许直接用数字告诉大家你几岁,要用一句话来表述,使同学们能根据你的表达猜出你的年龄。
生2:我今年8+2岁。
师:还是数字啊,不用数字行吗?
生2:我今年1旬。
师:1旬是多少啊?
生3:10岁。
师:很好,真让我们大家长知识。
生4:我按照国家规定年龄入学,今年小学4年级了。
师:棒极了!用上学的时间未表达。
生5:我是xx,而又是属狗的。
师:哦,用属相告诉大家,看来对我们祖国文化很了解啊!
生6:我再过一年就可以到马路上骑自行车了。
师:你还懂得法律知识呢:了不起!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达都非常有意思。如果把这些丰盛的语言都用到作文中会对你的写作很有帮助的。
【评析】:现代教学论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教师确凿合理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唤醒受教育者的智慧。在课前导入这个小小的环节,王老师填塞魅力的评价语言虽产生于即兴,但却来源于他深远的教学功底、优良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他那形象生动、机智英明、填塞亲和力的语言风格使学生如沐春风,使整节课填塞了勃勃生机。
片段二:精巧导入,步步皆是风景。
师:下面,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我说一个两个字的词,你们用其中的一个字,来代表这个词的意思。
师:男人。
生:男。
师:这样说确凿吗?
生:人。
师:女人。
生:人。
师:鸡肉。
生:鸡。
师:上当了!想想!
生:肉。师:肉鸡。
生:鸡。
师:盒饭。
生:饭。
师:黑漆。
生:漆。
师:你们看,xx字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评析】:这一片段中,学生们在游戏中得到了欢乐。那看似简单的游戏,不正是为这节课训练学生精炼语言文字做铺垫吗?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个发人深思的游戏,引你向教学的更高境界迈进,领你登上高处,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喜悦。精巧的“两字变一字游戏”,看似简单,实则体现多重功能。首先,学生的思维在快速运转中感悟到汉语的扼要与变化,他们的思维定势在第三组时(傻瓜——(傻)瓜)受到考验,锻炼了学生思维的迅速判断能力与应变能力;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时需要详尽、有时需要扼要”的表达方法也在游戏体验中被学生理解接受,同时也为“学写短信息”的应用文教学巧设了铺垫。
片段三:模拟生活情境,引入作文话题。
师:你们都知道我是谁了?那你们该怎样称呼我呢?谁先来?
生1:我叫您“xx”。
师:可以,还可以称呼什么?
生2:xxxx
师:也可以啊!
生3:xx爷爷
师:行,但我最喜欢的一个词,大家还没说到。
生4:xx
师:我是比你先生出来的。
生:哈哈大笑
生5:xx老师
师:为什么要这么说啊?
生5:显得亲密。
生6:朋友!
师:好极了!我就是你们的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下面,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这件事这样的:我有一个亲戚叫赵伟,他是初二的学生。前几天,他到当阳来玩。今天下午,要坐火车回到自己的家——河溶。可是,因为我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不能送他回家啊。所以呢,为了他的安全,我想提前告诉一下赵伟的家长。你们说:有什么办法?
生7:可以打电话。(板书:打电话)
生8:还可以发传真。(板书:传真)
生9:还能写信。(板书:写信)
生11:老师,我觉得寄信也可以,可以用特快专递,或者发电子邮件。(板书:电子邮件)
生12:还可以发手机短信。(板书:发短信)
生13:还有一种方法。用呼机。
生14:你太落伍了。
师15:这么多的好办法,除了写信慢一点行不通,别的都比较快。但是我还得跟你们介绍一下他们家的情况:赵伟家里没有传真机,也还没买电脑呢!所以就剩下了两种办法:打电话、发短信。好,现在,老师就打电话。(老师拿起手机假装拨电话)没人接啊!那我们只能发短信息了。
【评析】:王老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始终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尤其选择了贴近现代生活的“短消息”作为教学指导的核心内容。因为现在手机已经普及,有些学生甚至也有手机,所以对于研究有关“短消息”,就激发了学生足够的兴趣学习。再加上王老师精心设计的“发短信”的真实应用情境,“给赵伟的父母发报平安”的短信。一时间使在场的所有师生都进入到这个情境之中去。有人说“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严重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之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剧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习惯,培养能力。而王老师的开课完全达到了这个目的。师生共同拨弄起“趣”的琴弦,谱写“理”的音符。
片段四:巧设训练,体现教师指导的俭朴。
师:你们觉得“赵伟今天返回河溶民耀”这则短信能写得再扼要一些吗?帮帮老师。
生1:我觉得可以把“河溶”删掉。
师:都删掉吗?
生1:对,因为我觉得他从哪来的,应该回到哪里去。就没必要写回到哪儿。
生2:我觉得不能删掉“河溶”,万一他的家长不在河溶呢?光说“返回”就显得不太清晰了。
师:意见不一样了,你们自己交流交流。
生3:我觉得“返回”一定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即使他的家长不在河溶,也一定知道他是回到自己的家。
师:“回”到底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生查字典)
生4:“回”就是“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师:由此看来,省掉“河溶”二个字,还是可以把意思说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