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与《大宅门》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染坊》与《大宅门》之比较
严永华
《大宅门》和《大染坊》,这两部电视剧不仅名字有些雷同,播出时间接近,而且确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样顶着“讲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的帽子,同样以“投资巨大,演员阵容超强”著称,同样以“众大腕争相友情出演”为卖点,同样在电视荧屏掀起一阵收视狂飙……但是,如果我们将《大染坊》与《大宅门》做一番比较,还是会发现不少区别。
记得《大宅门》一出,许多人便把它当作描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电视剧的典范。
声称倘若再有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出品,就不免要活在《大宅门》的“阴影”下。
然而,我观看了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后,觉得荧屏上“染坊兴衰”已胜过“宅门恩怨”,《大染坊》比《大宅门》更精彩、更耐看、更意味深长。
从主题思想看,《大染坊》比《大宅门》更鲜明深刻
《大宅门》说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多表现的是家族的恩怨情仇;而《大染坊》说的则是民族工业的奋斗史,更进一步说,《大染坊》在主题上更发人深省,它昭示了这样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一个人的成功与国家的兴亡是息息相关的,个人命运必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稳定,如果国家不强大,个人再强也不行,正所谓“国不富则民不强”。
剧中陈寿亭多次说过这样经典的话:“如果生在太平盛世,我能把买卖做到全中国”,“如果国家强盛了,我能把产品卖到整个世界。
”在主题上,《大染坊》则被赋予了更多主旋律的色彩,借古说今更有建设性。
也许,这与茅盾先生在上世纪的名著《子夜》一样,在那个时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当然包括商业)是无法正常生存的。
该剧执行制片人晋亮表示,在主题上,《大染坊》实则被赋予了更多主旋律的色彩。
从作品基调看,《大染坊》比《大宅门》更具悲剧色彩
尽管表面上都是讲述“经商故事”,但《大染坊》中透出的那股子悲凉感觉,却与《大宅门》的戏剧性有着很大不同:《大染坊》通过主人公陈寿亭的悲剧性命运走向,挖掘了民族工业在中国昙花一现的深层原因,主人公那种在夹缝中挣扎的艰苦生存状态,那一代民族
资本家的艰难生存过程,都让人为之扼腕。
最令人叹惋的是该剧的大结局:寿亭生日,大家在工厂里给寿亭祝寿,手下来报,韩复榘弃城逃跑。
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了,最后说出“这是什么军队,这是什么国家!”,吐血而亡……他的悲剧也是那个年代的民族工业者们共同的悲剧,而悲剧更具震撼力,更引人思考。
从故事情节看,《大染坊》比《大宅门》更精道智慧
《大宅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出身名门世家的主人公白景琦传奇的一生,而《大染坊》则在讲述一个来自底层社会的“乱世奇商”传奇故事过程中更多地展示了商战的种种智慧:陈寿亭这一形象的传奇性体现在传统文化浸淫下形成的民间智慧方面,他虽然目不识丁,但又胆识过人,“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在民间流传的传统民间智慧成了他获胜的法宝,面对商场的尔虞我诈,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他总能游刃有余,出奇制胜,势如破竹。
他的很多商战谋略堪称经典,即使在现代商战中,也堪称高招,有借鉴价值。
该剧最耐看的地方当属这些波诡云谲的商战故事。
《大染坊》中,在日本人藤井的指使下,模范染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市场批量抛货,企图冲跨本土企业,面对恶意挑衅,作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的企业家,宏巨染厂的掌门人陈寿亭没有进行正面反击,而是在第一时间联合当地的主要印染厂,共同制定“以退为进”的应对策略。
一般情况下,价格战一旦打响,只要有跟进者,就可能形成一发而不可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对于行业长远发展来讲不啻是一场灾难。
市场领头羊此时必须借助同仇敌忾的势能和累计多年的号召力,将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连横”的对象,建立阶段性的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来犯之“敌”。
从人物性格看,陈寿亭比白景琦更光彩大气
《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做事百无禁忌,只求潇洒痛快,且“妻妾成群”,道德形象较差;而《大染坊》中的陈寿亭却是一个为人宽厚正派的人物,在陈寿亭身上体现出了以“仁义”为代表的浓厚的传统道德意识,包括他对救命恩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善举,对工人的呵护,他对妻子始终不渝的爱情,对被救“妹子”责任感,甚至还体现在对敌人和对手的宽容上。
仅从个人感情生活上说,陈寿亭就可称为那个时代的楷模,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全新的独特的民族工业者形象,完全不同于以前出现的任何文学和荧屏类型。
从企业管理来看,白景琦更是无法与陈寿亭相比,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白家老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而不论是大华,还是宏钜,都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企业。
陈寿亭严格管理工人,认为“慈不带兵”。
他严于律己,要求厂里的小汽车是为拉客
人用的,不能私用;他关心工人,有一回过年时,染厂工人每人二十块大洋,这在当时许多工厂只管饭,没有工钱的厂家来讲是难能可贵的;他还不顾危险地救过两个抬硫酸的工人,管理过程中,有时骂工人过头时,也会向工人道歉;在竞争激烈,形势不妙的情况下,有人建议他把从上海请来的师傅的工资降下来,或者辞掉,他有从长计议的眼光,停产期间工资仍然照发,保住了师傅,也就保住了东山再起的资本;他总是在生产第一线,与工人同吃一锅饭,看过该剧的人都知道,至今人们还记得那个光着膀子在车间干活的掌柜;他还下过跪,下跪的对象是上海有名的林氏企业的老爷子,自称是为了赔罪,其结果是得到了林家老爷子的赏识,与陈家由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正是这一跪提升了他的人格的魅力。
从语言风格看,《大染坊》比《大宅门》更独到精彩
《大宅门》中的语言比较直露、尖刻,而《大染坊》的语言幽默、简洁,人物对话机智隽永,时而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时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
或可说《大染坊》颇具《围城》风韵;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尤其陈寿亭语言犀利诙谐,言简意赅,擅长比拟讽喻,对北方民间俗语和谚语的灵活运用,连剧中的留洋博士们都佩服三分。
加之气势饱满,激情充沛,显得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语言风格有点钱钟书先生的遗风。
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
从现实意义看,《大染坊》比《大宅门》更“贴近”“合拍”
《大宅门》中的白景琦,身上有着一股子叛逆精神,对传统的叛逆使他不断张扬出自己的个性。
而在《大染坊》中,陈寿亭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形象代言者,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发掘与充分肯定。
他的血液里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亲情伦理观、处世理念以及人生哲学。
他身上浓郁的仁、义、礼、智、信、孝气息,集中了对传统美德的个性化弘扬,讴歌了隐忍、顽强、勇敢等高贵品质,强调人的经济素质和道德素质相结合的行为准则,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也必将发挥现实作用。
这个人物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胆识、胸襟和气魄与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发展的眼光相一致,对现实社会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他身上所蕴涵的人性光芒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卢家老爷子看上了陈六子的为人和本事,决心出资在青岛办染厂,请陈六子任掌柜,儿子陈家驹不服,以为陈六子是一个要饭出身的文盲。
卢老爷教训儿子说:“……不用说周村,就是在张店,一提起陈六子,哪个不翘大拇指?……不错,这陈六子是不识字,但不是没文
化。
光知恩图报这一条,二十四孝不过如此”。
这段言论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这陈六子是不识字,但不是没文化。
”道出了识字和文化的关系,乍看起来,似乎与理不通,但是,实际上是通的。
关于文化的定义问题,一般来讲,大家认同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文化的传播、继承有两中方式,口头的和书面的。
在古代,主要靠的是第一种方式,因为,那时的文字不普及甚至没有文字。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书面文字的发展和传承,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特别是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以来,表现的尤为突出。
但口头的方式并没有被废止,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被废止,永远是文化传播、继承的方式之一。
就是到现代,人们从剧院、电视、电台等媒体所获得的文化知识,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
陈六子虽不识字,但每天都有陈家驹及后来的文起给他读报,所以对当时时局和政策都有相当的了解。
由此,联想到今天的企业,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是什么院校毕业、什么学位为首要条件,唯文凭试问的现象比较突出,忽视了实际能力,这样招聘来的人才,有许多是眼高手低,理论一大套,动手能力差。
陈六子“不识字,但不是没文化”的事实,也许能给我们的企业一点启示。
笔者将两部作品做如此比较,并无贬低《大宅门》的艺术成就之意。
我以为,“染坊兴衰”胜过“宅门恩怨”,《大染坊》超过《大宅门》,确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好事。
因为人们的欣赏水平和需求在提高,作为大众化娱乐形式的电视艺术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
愿电视作品在这种“比拼”中多出精品佳作,让我们的荧屏更加丰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