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ppt完美版【部编版】1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7课 开国大典 PPT模板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7课 开国大典 PPT模板

合作探究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指的什么?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 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 天成立了!”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指的全国各地。
合作探究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 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 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合作探究
同学们,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 现在让我们回读5—10段,读出大典的盛 况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欣喜与自豪。我们推 荐一名同学读毛主席的宣布,其他部分大 家一起齐读。
第三部分
阅兵式
合作探究
1.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 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 学们读课文第11—13段,用一个词概括阅兵 式的特点。
宣布典礼开始
奏《义勇军进行曲》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升国旗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合作探究
2.把最能让你感受到会场氛围的语句画下来。 示例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 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 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 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合作探究
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1937年,侵华日军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地主、资本家、 反动政府的压迫也让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 热中……危难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奋起反抗,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 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合作探究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 自豪的思想感情。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表达感情
(重点字词)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时间 典礼前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时 (阅兵式)
典礼后 (游行)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这(雄伟的) 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 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 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完整版ppt 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
模,宏大的 仪式。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开国大典会场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完整 版ppt
自主品读
时间
事件
群众反应 (重点字词) 表达感情
典礼前 群众入场
擎 提 人的海 兴奋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PPT公开课(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PPT公开课(共14张PPT)
开国大典于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估从计人此数过____上___了___幸。 福的生活。句子点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 主席台。
开__国__大__典__于___________,__估_意_计_年人义_数__。___月__此______时__日__人在。首民都举群行众,参的加典心礼情的成是员有激__动___、___兴___奋_,、有_喜___悦___的___。_,有__________
““五光星明红充旗满升了起整来个以了北此京”表城掌示”什中握么的开?“光国“中明大国”除人典了民指的从光时此亮站间外起,、来还地了象”点征是着什、人么参民意加解思放?典了此礼,时的摆群脱众成了的员黑心和暗情统是人治怎数,样,前的途?了一解片会光明场。主席台 此时人民群众的的心情布是置激情动、况兴。奋、喜悦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看着”主席台 更能反映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心情。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 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品读句子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课文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开__国__大__典__于___________,__估__计_年人_数__新___月__中______国__日__成在。首立都举了行,,参人加典民礼翻的成身员有做__了___主___人___,_,不有_再___受___压___迫_,有了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ppt精致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ppt精致课件
7
8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 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 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 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9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
1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 大典的隆重?在书上用横线划 出来。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 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2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
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
3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 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 心一齐欢跃起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 在今天成立了!
5
6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 面八方、汇集”而来; 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 人数多——成了人海; 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 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PPT课件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梳理“大事件” 聚焦“大场面”,感受“大热情” 领悟“大意义”
“点面结合”,再写阅兵式
活动一
复习导入,梳理“大事件”
活动二
聚焦“大场面”,感受“大热情”
解决核心问题 作者是怎样写好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人民群众 的“大热情”受到了谁的牵动呢?
5
1.聚焦“典礼”:直线画毛
三、学习目标:
【重点】 1. 体会在阅兵式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词句,感受热烈、庄严的气氛,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情感。 【难点】 拓展相关资料,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四、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情景教学法
朗读感悟法 勾画圈点法
(三)
部编版 六上下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 的新闻特写,描写了1949年10月 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 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之际亿 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 人场面。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 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这一篇这篇 课文的课后题语文要素的指 向更为明显。通过阅兵式部 分,让学生知道在点面结合 中要学会按顺序、从不同角 度来写。第一题从默读入手 ,引导学生了解描写的场面 理清文章的顺序;第二题, 通过聚焦每一个场面描写进 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点面结合 写场面的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
第三个课后题,是语言的 学习、体会、积累,但要注 意其明确的指向性——“字里 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 气氛”,这与单元主题、课文 主题紧密相关。
二、学生分析
已有的能力:六年级学生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 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认识到文章的写 作顺序,并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等。

《开国大典》优质课件PPT(共21张PPT)

《开国大典》优质课件PPT(共21张PPT)

体验场景
二、发挥想象力,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例: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 喜地。大家敲锣打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这声音传到农村, 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都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 高喊,一个个激动万分,甚至热泪盈眶……
抒发情感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颔联亦叙亦议,坦陈心志。这一联写诗人在欲除弊事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不惜残年为国效力,意气坚定。 成长中的我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第99页)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8. 吃饭、走路、坐公交,甚至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有些人总是拿 着手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态,上网、玩游戏、看视频,他们总是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 把零碎的时间填满,完全忽略了身边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叫做“低头族”。“低头族” 【解析】②④:三峡再现“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生动景象是“加法”“减法”的结果,这表明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着眼于整体,寻求最优目标,②④符合 题意。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分)当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相遇时,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3分)面对多样的文化,不同文明应当要用开放和包容 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3分) 2、教学难点: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四、选词填空。 宣读
宣布
宣告
1.这庄严的( 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毛泽东主席( 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宣读 )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广场的南面,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 碑座四周10幅反映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浮 雕,表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广场的南端,是1977年5月建成的庄严肃穆、雄 伟壮观的毛主席纪念堂。里面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 周围簇拥着鲜花和常青树。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 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 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 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阵雷鸣作什么。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第二单元
•7 开国大典
课时 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一、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 政府(z√hènɡ zhèn)


外宾● (b√īn
bīnɡ) 电钮(liǔ ●
n√iǔ)
瞻仰(zān

zh√ān) 乘● 车(ch√énɡ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部编版《开国大典》完美课件1
1.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语,填在横线上。 (1)找出三个描写建筑物颜色的词语。 ____淡__黄__、__浅__红__、__白__色__。______ (2)找出两个描写建筑物高大雄伟的词语。 ___巍__然__屹__立__、__雄__伟__壮__观__。_________ 2.找出每段写方位的词语,在词语下面画“_____”。 3.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天__安__门__广__场_______,赞美了 __天__安__门__广__场__的__建__筑__物__的__巍__峨__庄__严_____,抒发了 __作__者__对__天__安__门__和__祖__国__的__热__爱_____之情。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件1(共60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件1(共60张PPT)

第三部分“大典后”
典礼结束后的情景是怎样的?
代表游行队伍。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 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怎样理解“光明”?
借喻
除了光亮,还象征 着人民解放了,摆脱 了黑暗社会的统治, 前途一片光明。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 一天起,中国人民终于翻身解放,真正当家做主,过 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 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倍加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永远富强。
统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 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擎.起(qínɡ)
诞.生(dàn)
B.宾.客(bīng)
政.府(zhènɡ)
C.电钮.(niǔ)
瞻.仰(zhān)
D.姓聂.(niè)
日臻.完善(zhēn)
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宣布典礼 开始
奏国歌
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升国旗
群众游行
阅兵式
宣读中央人民政 府的公告
第一部分“大典前”
典礼开始前,会场是怎样的情形?
这部分介绍了大典的时间、地点、参 加人物,还介绍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群众进场等情况。
时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课后练部分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1.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1)郊区的农民是五更.(ɡē—nɡ ɡènɡ)天摸着 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 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 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 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4.根据要求写四字词语。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 洋……”我能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人多: __人__山_人__海___ 、_人__流_如__织___。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5.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 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2)群众差.(chā
chà)不多把嗓Biblioteka 都喊哑了, —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jiáo
jué)得不能 —
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版《开国大典》优秀课件1
2.读句子,写词语。 (1)yuè bīnɡ( 阅兵 )式开始了,英武的战士们 lónɡ zhònɡ( 隆重 )登场,观众席上bào fā ( 爆发 )出热烈的掌声。 (2)学习委员代表同学们在鲜艳的qízhì( 旗帜) 下,用激昂的yǔ diào( 语调 )大声地xuān dú ( 宣读 )我们的誓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ppt完美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ppt完美课件.ppt
13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 钢铁巨人一样。
14
“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赳赳、气 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 坚强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 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 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强大安全保障。
15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 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27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 永远铭记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 华人 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 的建 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 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 个时代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 下的诗篇中描述的:在新的中国,人民的 中国 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 壮 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 诞生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22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朝着)主席台。
23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 “朝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 们热爱盼望见到毛主席的心 情。
24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 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1
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 的书籍或文章,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 的历史。
辛酸屈辱 丧权辱国
外忧内患
2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 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 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 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 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 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 “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 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 生了。

《开国大典》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开国大典》PPT课件人教部编版1

热烈拥护 政府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 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 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 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 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两段(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 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 了整个北京城。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 群众在阅兵式上,看到人民解放 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 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保 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的强 大,战士那样的威武,他们不断欢 呼,不断拍手,尽管嗓子都喊哑了、 手掌都拍麻了,他们还是觉得不能 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充 分表现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的人民, 在新中国成立时欢欣鼓舞的心理。 呼喊和鼓掌这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 心情的形式。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 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 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 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 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 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 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
里举行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 ( )阅兵式开始。
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 擎 舞 高呼 54门礼炮象征着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没有现在56个民族一说)。
数是多少?(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 4、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③ 阅兵式进行了( )钟头。 ( )阅兵式开始。 光明 光亮 本文是按___ ___ ___ 的顺序叙述的。
(这句话体现了群众热切的心情。)

开国大典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

开国大典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

听课文朗读
同学们!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
自读指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轻声朗读课 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问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从“入场,典礼,阅兵,游行”等四 个方面来写典礼的盛况。
盏栏汇 爆 泽渠宣帜
阅制阴凉通风地方的温 度最能 反映当 地的气 温,所 以我们 应该选 择合适 的地方 来测量 气温。
1.遇到不能办理的业务时,要向客户 说明情 况,争 取客户 的理解 和谅解 。 2.遇到户外作业时,最大限度地避免 或减少 危害群 众利益 。
3.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 预报包 含的信 息越来 越多, 制作过 程越来 越精密 。 4.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 不断深 入和发 展,人 们对天 气的预 测将会 越来越 准确。
5.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气象部 门制作 并发布 。 6.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 骤:数 据收集 、数值 天气预 报、气 象员做 出预报 、天气 会商、 发布天 气预报 。
7、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 回来。
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这开国大典是 1949年
在哪年哪月哪日吗?
10月1日
同学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国庆节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 步去领略开国大典的盛况吧!
1. 会写13个生字和本课词语。 (重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难点)
7 .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于海 丰
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
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顽强斗 争。八年抗战,多少中华儿女流血牺牲、顽强 抗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 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 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这美好的一刻。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场景
一、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 来。”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验场景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 “全国人民
一齐欢跃起来”中“欢跃”是欢腾跳跃的意思。毛主席的 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 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7、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 回来。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7、开国大典 群众进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点面结合)
课时作业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面 )旗帜
一( 阵 )掌声
一( 盏 )宫灯
一( 幅 )画像
一( 封 )书信
一( 座 )宝库
一( 片 )绿洲
一( 场 )虚惊
一( 簇 )礼花 一( 辆 )坦克 一( 朵 )兰花 一( 篇 )范文
“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 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中国的前途一片光明。
读写结合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 了70年,但这一天已经印 在了你的心里,刻在了我 的脑海中,千千万万的中 国儿女都为祖国母亲的独 立感到自豪。今天,我们 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
抒发情感
课时作业
二、词语连线。 排山倒海的 徐徐上升的 庄严雄伟的 五彩缤纷的
掌声 声音 礼花 国旗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 明天继续加油!!
1.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 度最能 反映当 地的气 温,所 以我们 应该选 择合适 的地方 来测量 气温。
1.遇到不能办理的业务时,要向客户 说明情 况,争 取客户 的理解 和谅解 。 2.遇到户外作业时,最大限度地避免 或减少 危害群 众利益 。
3.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 预报包 含的信 息越来 越多, 制作过 程越来 越精密 。 4.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 不断深 入和发 展,人 们对天 气的预 测将会 越来越 准确。
5.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气象部 门制作 并发布 。 6.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 骤:数 据收集 、数值 天气预 报、气 象员做 出预报 、天气 会商、 发布天 气预报 。
7.开国大典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课时目标
1.初步掌握点面结合描写场景的方法。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 叙的表达方法。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 回忆开国大典的活动流程,说说全文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群众进场、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 说说作者详写了哪些部分,略写了哪些部分。为什么要这 样安排? (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
抓住典型
如果作者是现场的摄影师,将阅兵式的盛况转播给全世界。 那他首先拍摄的是什么?
(现场全景: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 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抓住典型
随后镜头有什么变化? (镜头转向各个方阵:开头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 步兵一个师……)
抓住典型
接下来作者的镜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镜头集中在场内的一点上: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明确写法
远镜头给大家呈现的是一个全面的场景,特写镜头给大家展现 的是一个聚焦的点。一个好的作家就像一个好的摄影师,将镜头用 文字来表示。这种整体场景概括性描写和详细刻画关键点相结合的 写作方式被称为“点面结合”。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使文章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自主学习
• 任务1:快速默读“游行”部分,说说自己感受现场的什么气氛?从 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体验场景 二、发挥想象力,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例: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 天喜地。大家敲锣打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这声音传到农 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都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 门欢呼高喊,一个个激动万分,甚至热泪盈眶……
• 任务2:抓住人们的动作和语言,感受人们的激动心情。 • 任务3:带着理解朗读14自然段,读出现场的热烈以及人们的激动喜
悦之情。 • 任务4:说说对15自然段的理解,“光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有什么
含义?
自主学习
晚上9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 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抓住典型 镜头聚集在一点上,这被称为特写镜头。作者为什么
要选择这个作为特写镜头? (因为毛主席是场中的焦点,他深受群众们的爱戴,大
家的目光集聚在他身上。)
明确写法
呈现场景时为什么既要有远景也要有特写?
远镜头可以展现场景的全貌,拍摄范围较大可以让人感受整体 的氛围。但是会忽略很多细节。特写能够更加细微地表现人物形象, 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有更加细腻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