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PT课件
袁 世 凯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独裁复辟和军阀混战的相关 史实。 (2)通过时间轴养成时空观念,通过辩论和材料阅读进行 思考,提高历史解释和史 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认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及违 背历史发展规律终将被历史所淘汰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订正预习问题的答案,1 号组织讨论,时间3min,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班级解决。)
1.阅读课本P50-51,划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时间、领导人、结果。 2.阅读课本P51-52,划出袁世凯对内对外为复辟帝制所作的准备。 3.阅读课本P52-53,划出护国战争的爆发目的、时间、领导人、结果、胜 利原因,并完成P53第1个“材料研读”。 4.阅读课本P53“军阀割据”相关内容,划出主要军阀、表现,并完成P53 第2个“材料研读”。
外 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对外卖国:为复辟 帝制出卖国家利益
学习任务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 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称帝
学习任务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的护国战争
1、背景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 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学习任务二
二次革命
合作探究:为什么会被袁世凯所镇压?
材料一“赣省独立,总理(孙中山)电令粤省同举,胡都督认为时机未至;
电令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革命派力量涣散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
际控制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Βιβλιοθήκη 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2、爆发
(1)时间:1915年 (2)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护国三杰”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护国战争形势图
3.发展:
袁世凯围剿护国军但众盼亲离。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 消帝制,6月绝望而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第一任正式 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 宫太和殿就职。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在闹剧中登场
故宫太和殿内景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过程 结合教材思考:袁世凯如何进一步扫清复辟帝制的障碍?
1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乱,将有损之利益。 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③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绝望中死去
三、护护国国战战争争
问题探究: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破灭?有何启示?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
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①民主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派的反对、北洋嫡系的阳奉阴违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

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革命派力量涣散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
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 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1913年3月,孙中山召集会议,发动二次革命 。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
是——

湖口
二次革命形势图
不同北到洋两军个交月战,时南,方国民各党省缺国乏民统党一军指挥队,全只被有袁李军烈 打罪钧候独和,立垮名黄四的,严兴川地失令分的区败通别国人。 缉在 民 采孙 ,湖党取中 被口人观和也望山 迫南做态、 流京了度黄 亡组一。兴 海织些等 外抵抵被 。抗抗,;以稍而“晚其乱一余党些宣”时布
北洋 政府
是指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8年),以袁 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 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民主
独裁
限制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
1912年宋教仁组成国民党,并在 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 。
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 ;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 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破坏责任内阁制 ,建立独裁统治 。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 1913年春,袁世
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 凯为阻止国民党组
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 织责任内阁,派人
,外交、内务、陆军、海军 、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0张PPT).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0张PPT).ppt

4.结果:① 中南 山北 被军 排阀 挤最 出终 军政达府成;了妥协,孙
等人)
②1918年,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四.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分离的表现
直系军阀
袁世凯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浙系
段祺瑞
直系 皖系 奉系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东北
新课引入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
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
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我要民主
我要 专制
一桩 谋杀案
一场 皇帝梦
一段 混乱史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1912
1916
1928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种亲递降表的感觉”。国耻面前,凡国人当身 同感受。”

➢ 思考:这些内容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 丧权辱国的条约。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复辟帝制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通过地图等材料,了解 二次革命的概况及过程;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概况及结果,分析其复辟失 败的原因; 3.通过地图等,了解护国战争与军阀割据的相关概况,理解军阀割据 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4.通过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理解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 不懈追求和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 愈勇的革命精神。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PPT优质课件1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PPT优质课件1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 据PPT 优质课 件1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 据PPT 优质课 件1
1912—1928年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 据PPT 优质课 件1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这个 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1912年4月,袁世 凯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北洋军阀政权 的建立。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 据PPT 优质课 件1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 据PPT 优质课 件1
•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
• 反A、映袁的世历凯史就事任件正是式(大总)统D
•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 C、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 D、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混战
人教部编版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 据PPT 优质课 件1
农户 耕地 荒地 陆军 军费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9 1916——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增加92万多人 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上述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 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显国优民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党。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19,13民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
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教政仁治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经1查91,3 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
年被暗杀于上海。
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3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3张PPT)
概况: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
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 黄兴被迫流亡海外。
原因:这次革命保卫民主共和,反 对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次革命形势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排一排:阅读教材P53—P54,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具体措施,排排下列图 片顺序。
一、二次革命 ——背景
(3)导火索:宋教仁遇刺(“宋案”)
50万现大洋 (折人民币1个亿)
重金收买

袁世凯 不为所动 宋教仁
时间: 1913年春
概况: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 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影响: (1)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 (2)引发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一、二次革命 ——概况
时间:1913年
孙中山的态度
反对袁称帝,认为其破 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
民心,号召讨伐袁。
讨袁檄文——孙中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 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超过国人容忍的限度,过多过大 的变化让国人无所适从。
民众的态度
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五族共和,有道理! +1 忽而临时总统,……忽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 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 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
外交总长 陆征祥 北洋派系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同盟会 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事,
内务总长 赵秉钧 北洋派亲袁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同盟会 指使北洋将领通电反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北洋派亲袁 工商总长 陈其美 同盟会 对,并不经内阁副署而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北洋派亲袁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无党派 发布了改王芝祥为南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材料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人91口4~锐1减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荒地
11经9911济44~~破11坏991188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军费
11战9911事46~~不11断991198
增加92万人 增加5000多万
2.危害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 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 争的动乱之中。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为“拯吾民”维护共和,革命党人展开了哪一斗争? 发动护国战争
贰 · 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
⑴导火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⑵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梁启超、蔡锷离京策划讨袁事宜 ⑶时间:1915年底—1916年6月 ⑷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⑸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材料二:据统计 , 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
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
。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
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
……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 , 内阁变
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场”。
——陈旭麓材《料近三代:中民国国社时会期的军新阀陈混代战谢列》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外: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图谋日本支持
⑴“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⑵影响:①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中日矛盾日益加剧; 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等。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912
1916
1928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两条主线:专制独裁VS民主共和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 对内:独裁专制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出卖国家利益。
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者 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持续、坚决的斗争。
一、议席之争——宋案与二次革命
1.背景(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
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 广泛支持和拥护。
响于身体之病也。”
八上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概念解析
北洋军阀: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
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此北军洋事:集山团东通以常北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1912年至1928年由袁世的凯沿和海其地他区北洋军阀将领控制
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知识拓展】怎样理解这次革命被称为“二次革命”?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 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 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袁世凯早有布置······安徽、江西、广东、南京、上海, 均因兵力薄弱失败。湖南、福建两省,则自行取消独立。二次革命 遂告失败。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启示?
材料1: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
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 ①根本原因:违背民主共和 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 的发展潮流。
动,肯定是短命。
——毛泽东
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
材料2:“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 念深入人心,讨袁斗争得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共1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共13张PPT)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袁世凯失败原因: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 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 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的统治 (1912-1928)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1)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言,你认为他的誓言与 后来的行为一致吗?
资料:孙文为辞职引退致参议院咨(1912年2月13 日)…….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 不能更改;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 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 汇编》
结合资料,看看袁世凯的做法是否遵从了孙中山的意见?请举 例说明
没有遵从。表现为: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到北京;废除《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根据教材中的例子,说一说袁世凯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独揽大权?
改组内阁,削弱革命派力量,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镇压 革命党人,控制国会(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等
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希望中国富强起来 不同点: (1)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达到自强求富;维新派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 主张 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三权分立 总统由选举产生
宪法由国会制定
12月28日 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 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3)谋帝制
①谋求帝国主义支持
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
条”
卖 “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国 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
求 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的影响: 1.损害了中共主权,助长了日本军国主 义的气焰 2.加剧了中日民族矛盾,激发了中国人 民的反日斗争。 3.加速了袁世凯的倒台。
启 ①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示 ②任何违背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
③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④学习孙中山先生坚持不懈革命精神
三、军阀割据VS继续探索(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江苏、江西 安徽、浙江、山 东
湖北等省
东、福建等省 北
奉系 皖系 直系
我扩张而相互攻占,毫无逻
辑、理智可言。
陆荣廷 国家—四—分徐五中约裂《,中陷国近入代军史阀》割据的局面
四、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依附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直、苏、赣、鄂

洋 军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鲁、闽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英、美 日 日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唐继尧 陆荣廷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课堂总结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
袁世凯 北洋军阀 “宋案”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混战
1913 1914 1915 1916
革命党人 二次革命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美、英 美、英
五、军阀割据 4.影响:
①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 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 样……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
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军阀割据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 败因: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什么那么快就破灭
②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讨袁
了?有何启示?
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启示:违背民主共和历史潮流必败
四、护法运动(1917 7——1918 5) 1.原因:
①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②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象征,为维护共和
2.过程:
①1917年 广州开展护法运动 ②南北军阀达成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阀
政府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 段祺瑞出任总理,恢复“约法”, 张勋在1917年7月1日为溥仪复辟, 1917年7月初,张勋拥清废帝溥仪 复辟,孙中山极为愤怒,即偕廖 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 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 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
4.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
1912-1916年
北洋政府: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 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1912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28年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理解 “二十一条”的内容和影响。 3.掌握护国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4.认识军阀割据的形成,了解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说明:民主共和已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 (袁世凯创立)
湘 军 淮 军
袁世凯
清末新军→ 北洋新军 水师 陆军
地方新军
西南军阀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冯国璋
段祺瑞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陆荣廷
唐继尧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
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 晋系军阀……
2、目的和手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列表
军阀 代表 派系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曹锟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目手的段::争出夺卖地国盘 家和 利巩 益固 ,政 依权 附帝滇系国主唐义继尧。 美、英
一、二次革命
合法斗争: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参加选举。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上:
• 迁都北京; • 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
量; • 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 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
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2.袁世凯的统治: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 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 五大民族之同臻乐利。
②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中国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具有对帝 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的特点。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性质,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革 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 他国。 •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 开矿等项特权。 • ③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 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未经国会审议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对内 并镇压反抗的革命党人;胁迫国会选举他为
岁。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军阀混战
1.概况:
袁世凯死后,北 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 系军阀、皖系军阀和 奉系军阀三大派系, 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 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 激烈角逐。
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为“五色旗” ,寓意“五族共和”。五色旗最早源
于1906年同盟会本部的国旗草案 ,认为五色在中国传统中的五行学说 中有所反映,且与五德等中国文化使 用五数的习惯相符合。代表五个民族 的五色可以缓和种族革命的意义,亦 是政治清明的象征
北洋军阀与军阀混战
军阀?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 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2)新总统到南京受任后,本大总统始行解职; (3)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
孙中山提出这三项条件的目的是为
孙中山
了什么? 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
保留辛亥革命的成果
袁世凯又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来突 破这三项条件的限制的?
1.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 2.改组内阁,委任亲信为内阁总理
袁世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 活动:数一数,民 国初年的主要军阀 派系有哪些?在地 图上找出各个军阀 控制的范围?
从地图上, 分析一下中 国当时的局 面?用一次 词形容。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类为三大派 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张作霖
冯国璋
段祺瑞
二、军阀割据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势力范围 江苏 湖北 江西 直隶
陕西 山东 安徽 福建 浙江
东北地区
陆荣廷
派系
代表人物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皖系
段祺瑞
奉系
张作霖
滇系
唐继尧
桂系
陆荣廷
唐继尧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美、英 日 日 美、英 美、英
2.影响:
①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 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是(
)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
其统治权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
C.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D.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
4.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北洋军阀?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 各省的统称。
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 装政治集团。
北洋政府
1.建立: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 北京,并改组内阁,开始一步步独揽大权,中国历史进 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的成立
(1)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已由各省代表议定,不 能更改;
练习
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孙中山宣布解职
C.责任内阁成立
D.溥仪下诏宣布退位
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
取的措施有( )
①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②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③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
④想办法削弱革命
派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对外
为了在恢复帝制上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接 受了日本提出侵占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条”。
民主对独裁的斗争
袁世凯独裁统治 孙中山继续革命
专制
生死 较量
共和
3.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概况: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 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
年为洪宪元年。
简要过程
1915年接受帝制,改号中华帝国。 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全国各阶层群起而功之,云南、贵州两省率先独立,发 动护国运动,并迅速席卷南方多个省份 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署的《二十一条》十分不满。 1916年6月 “在位“83天的袁世凯抑郁而亡,享年57
第3课时时期的国徽为“十二章国 徽”,又称“嘉禾国徽”,设计者为 鲁迅、钱稻孙和许寿裳。“十二章国 徽”的图案来源于中国古代天子礼服 绘绣的十二种图象以及汉代《五瑞图》 石刻上的图案,结合了传统十二章中 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 彝、藻、火、粉米、黼、黻,象征着 稳重、忠孝、洁净等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依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 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不同: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 革命的革命果实虽然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但它毕竟推翻 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②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
③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 民生活困苦不堪。
注意: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 阀统治时期最显著 的特点是军阉割据 混战、国家四分五 裂。
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时期。
B.帝国主义放弃
支持袁世凯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不
得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