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路基工程)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指导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指导

第一章总论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路基路面具有的基本功能: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

路基路面的稳定性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路基土的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

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相似出发,将路面划分: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路面类型按面层所用的材料区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路基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

公路自然区划根据以下原则:(一)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二)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三)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路基路面的主要功能是长期保证车辆快速、安全、平稳地通行。

中国的道路车辆轴限为100KN,即10T。

表征土基承载力的参数指标有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

有两种承载板可以用于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即柔性压板与刚性压板。

路基的主要病害有:1)路基沉陷、2)边坡滑塌、3)碎落和崩塌、4)路基沿山坡滑动、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路面材料的力学强度特征: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应力-应变特性路基病害防治的措施: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2)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填筑路基、必要时对路基上层填土作稳定处理;3)采取正确的填筑方法,充分压实路基,保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4)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上升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6)必要时设置隔离层隔绝毛细水上升,设置隔温导减少路基冰冻深度和水分累积,设置砂垫层以疏干土基;7)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墙、土体加筋等防护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是:路堤、路堑、填挖组合。

路基设计的主要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 附属设施设计。

圆弧滑动面的边坡稳定计算方法

圆弧滑动面的边坡稳定计算方法

tan B

QB Q
tan

B
tan
用B代替进行稳定性验算
此法适用于全浸水路堤,是一种简易方法,可供粗 略估算参考。
2. 悬浮法
假想用水的浮力作用,间接抵消动水压力对边坡的 影响,即在计算抗滑力矩中,用降低后的内摩擦角 反应浮力的影响(抗滑力矩相应减少),而在计算 滑动力矩中,不考虑因浮力作用,滑动力矩没有减 少,用以抵偿动水压力的不利影响。
边坡稳定系数K值为:
浸水土条示意图
1-未浸水部分;2-浸水部分;3-降水线
第六节 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
1. 震害与震力 (1)决定路基边坡遭受震害影响轻重程度
的因素: (a)地震烈度; (b)岩土的稳定情况,包括岩土的结构
与组成; (c)路基的形式与强度,包括路基高度、
边坡坡度及土基压实程度等。
地震地区边坡稳定性计算图
a)直线滑动面;b)圆弧滑动面
(2)图解法
用力三角形的图解法,求各土条的法向力
和切向力,具体方法与非地震区的路基稳
定性计算基本相同,但考虑到地震角θ、土
条重力偏移方向,以合力Qs代替Q即可,
而且Qs=
f Ni cL Ti
Kmin≥1.5)。
(2)图解法
(a)在极限平衡条件下(K=1.0),计

I c
H
(b)查图
(c)查图确定任意高度H的边坡角α,或 指定α值时,确定H值;
(d)转换到所需求稳定系数K值下的边
坡角α’或高度H’:
'
K
H' H K
3. 圆弧滑动面的解析法
(1)坡脚圆法
分别计算和绘制关系曲线图,见下图:

邓学钧《路面路基工程》(第3版)(复习笔记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邓学钧《路面路基工程》(第3版)(复习笔记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载为 550kN); N 为并列车辆数,双车道 N=2,单车道 N=1;γ 为路基填料的重度(kN/m3);B 为
荷载横向分布宽度,表示如下:
B Nb () N 1 m d
式中,b 为后轮轮距,取 1.8m;为相邻两辆车后轮的中心间距,取 1.3m;d 为轮胎
着地宽度,取 0.6m。
二、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4-1-3)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图 4-1-3 直线滑动面的计算图式 式(4-1-3)可用来求路基边坡角 α 的 Kmin 值,亦可在其他条件固定时,反求稳定的 坡角 α(确定边坡)或计算路基的限制高度 H。
三、曲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1.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
(1)原理
条分法的基本原理是静力平衡。假定土质均匀,不计滑动面以外的土体位移所产生的
作用力,计算时取单位长度,将滑动体划分为若干土条,分别计算各土条对于滑动圆心的
滑动力矩 Moi 和抗滑力矩 Myi,取两力矩之比值为稳定系数 K,据以判别边坡是否稳定。
此时 K 值为 K
My 。 M0
1-K 值曲线;2-圆心辅助线;3-最危险滑动面 图 4-1-4 4.5H 线法确定圆心位置图式 表 4-1-1 辅助线的作图角值表
圆心辅助线亦可用 36°线法绘制,如图 4-1-5。
5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图 4-1-5 36°线法确定圆心位置图式
行车荷载是边坡的主要稳定性分析作用力之一,计算时将车载换算成相当于路基岩土
层厚度,如图 4-1-1 所示。其计算式如下:
h0
NQ BL

道路路基稳定速率计算公式

道路路基稳定速率计算公式

道路路基稳定速率计算公式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是指道路路基在承受交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或者变形的能力。

在道路工程中,对道路路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稳定的路基可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持久性。

为了评估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工程师们通常会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道路路基稳定速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道路路基的稳定速率。

道路路基的稳定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道路路基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速率。

这个速率通常是以车辆的重量和速度来表示的,也可以理解为路基的承载能力。

在道路设计和施工中,了解道路路基的稳定速率对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路基结构非常重要。

道路路基的稳定速率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公式来进行计算。

其中,最常用的是AASHTO公式和CBR公式。

AASHTO公式是由美国公路和交通官员协会(AASHTO)提出的,适用于评估不同类型道路路基的稳定性。

CBR公式则是加州型号法(California Bearing Ratio)提出的,适用于评估土壤的承载能力。

这两个公式都是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出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AASHTO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R = \frac{{W \times V}}{{(A B) \times L \times K}}\]其中,R代表稳定速率,W代表车辆的重量,V代表车辆的速度,A和B代表路基的宽度和厚度,L代表路基的长度,K代表修正系数。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类型道路路基的稳定速率,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CBR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R = \frac{{CBR}}{{100}} \times \frac{{W \times V}}{{A \times L}}\]其中,R代表稳定速率,CBR代表加州型号法的承载比,W代表车辆的重量,V代表车辆的速度,A代表路基的面积,L代表路基的长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评估土壤的承载能力,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和设计合理的路基结构。

路基路面工程04章路基边坡稳定性习题参考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04章路基边坡稳定性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一、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法: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不同土的类别及其所处状态下的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实际工程边坡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稳定边坡值作为设计值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2.圆弧法:假定滑动面为一圆弧,将圆弧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为若干竖向土条,依次计算每一土条沿滑动面的下滑力和抗滑力,然后叠加计算出整个滑动土体的稳定性性系数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3.力学法(数解):假定几个不同的滑动面,按力学平衡原理对每个滑动面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从中找出极限滑动面,按此极限滑动面的稳定程度来判断边坡稳定性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4.力学法(表解):在计算机和图解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成待查的参考数据表格,用查找参考数据表的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5.圆心辅助线:为了较快地找到极限滑动面,减少试算工作量,根据经验而确定的极限滑动圆心位置搜索直线。

二、简答题1.简述边坡稳定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1)边坡破裂面力学分析,包括滑动力(或滑动力矩)和抗滑力(或抗滑力矩);(2)通过公式推导给出滑动力和抗滑力的具体表达式;(3)分别给出滑动力和抗滑力代数和表达式,按照定义给出边坡稳定系数表达式;(4)通过破裂面试算法或极小值求解法获得最小稳定系数及其对应最危险破裂面;(5)依据最小稳定系数及其容许值,判定边坡稳定性。

2.简述圆弧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原理。

答:基本原理为静力矩平衡。

(1)假设条件:土质均匀,不计滑动面以外土体位移所产生作用力;(2)条分方法:计算考虑单位长度,滑动体划分为若干土条,分别计算各个土条对于滑动圆心的滑动力矩和抗滑力矩;(3)稳定系数: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比值。

(4)判定方法:依据最小稳定系数判定边坡稳定性。

3.简述直线滑动面法和圆弧滑动面法各自适用条件?答:直线滑动面法适用于砂类土。

砂类土边坡渗水性强,粘性差,边坡稳定主要靠内摩擦力支承,失稳土体滑动面近似直线形态。

邓学钧《路面路基工程》(第3版)(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邓学钧《路面路基工程》(第3版)(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填空题1.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对于砂类土用____法验算,粘性土用____法验算。

[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B卷]【答案】直线法;圆弧滑动法【解析】砂类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黏性差,边坡稳定主要靠其内摩擦力支承,失稳土体的滑动面近似直线状态,因此采用直线法。

由于粘性土具有一定的黏结力,因此边坡滑动面多数呈曲面,通常假定为圆弧滑动面,因此采用圆弧滑动法。

二、单选题1.砂性土路堤的稳定性验算通常采用()。

[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A卷]A.圆弧法B.直线法C.换算法D.递推法【答案】B【解析】由于砂性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黏性差。

边坡稳定主要靠其内摩擦力支承,失稳土体的滑动面近似直线形态,因此采用直线法进行路堤稳定性验算。

2.边坡稳定性验算时,()方法适用于砂类土。

[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A卷] A.圆弧法B.直线法C.条分法D.图解法【答案】B【解析】由于砂性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黏性差。

边坡稳定主要靠其内摩擦力支承,失稳土体的滑动面近似直线形态,因此采用直线法进行路堤稳定性验算。

3.软土地基的临界高度是指天然地基破坏状态下,(),所容许的路基最大填土高度。

[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A卷]A.采取加固措施后B.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C.对路基经行排水处理后D.增加支架结构后【答案】B【解析】软土地基的临界高度是指天然地基状态下,不采取任何加固措施,所容许的路基最大填土高度。

4.对浸水路堤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时,下面哪种填料填筑的路堤在洪水位骤降时,需要考虑动水压力()。

[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A、B卷]A.不易风化的岩块B.渗水性好的砂、砾石土C.中等渗水土,如亚砂土、亚粘土D.压实良好的纯粘土【答案】C【解析】水位变化对路堤的影响较大。

其中对路基边坡不利的为水流向外,如果落水迅猛,渗透流速高,坡降大,则易带出路堤内的细土粒,动水压力使边坡失稳。

亚砂土路堤及亚粘土路堤,浸水时的边坡稳定性较差。

简答

简答

第一章总论€路基路面的结构分层和各层位的主要功能2010分为面层、基层、路基垫层、和土基。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及土基。

路基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它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使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也可扩散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与变形,并可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

土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国公路用土如何进行类型划分?土的粒组又如何进行区分?2009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金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土的颗粒组成特征用不同粒径粒组在土中的百分含量表示。

巨粒组(大于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巨粒土;粗粒土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两种,砾粒组(2~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50%的土称为砂砾土;细粒组(小于0.075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总称为细粒土。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何为CBR?其反映材料的什么特性?2009CBR为加州承载比。

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他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反应路基承载力,即土基在一定应力级位下的抗变形能力。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应采取何措施?2009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行车荷载的作用不仅施加于路堤,而且施加于天然地基的上部土层,因此,天然地基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满足工作区的要求,均应充分压实。

€不同轴载通行次数要求按等效原理进行轴载换算,说明等效原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009按等效原理换算为某一标准轴载的当量通行次数,我国选用双轮组单轴100KN作为标准轴载。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知识讲解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知识讲解
O
R
βi
B d
c
A i Wi Ti Ni
i ab
i i
4.滑动面的总滑动力矩
C
T R R T iR W isiin
5.滑动面的总抗滑力矩
H
T R R fliiR itain cili
R (W icoitsain cili)

6.确定安全系数
KT TR RW i co W sisitig n iicili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 设计
第一节 概述
1、边坡失稳现象 路基边坡滑坍是公路上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在
岩质或土质山坡上开挖路堑,有可能因自然平衡条件 被破坏或者因边坡过陡,使坡体沿某一滑动面产生滑 坡。对河滩路堤、高路堤或软弱地基上的路堤,因水 流冲刷、边坡过陡或地基承载力过低而出现填方土体 (或连同原地面土体)沿某一剪切面产生坍塌。
2、圆弧滑动面的图式
重点:圆弧圆心确定
为了较快地找到极限滑动面,减少试算工作量,根据经验, 极限滑动圆心在一条线上,该线即是圆心辅助线。确定圆心辅 助线可以采用4.5 H法或36°线法。
4.5H法:过E向下作垂直
EF=H,过F作水平线FM=4.5H, 过E作一线EI与ES夹β1角,过S 作IS与水平线夹角β2,交于I点, 连IM作延长线,在其上取O1、 O2、O3点,求K1、K2、K3,取 小值。
例:路堤高12m,顶宽16m,土的c=10KPa,f=0.404,r= 16.8KN/m3边坡坡度1:1.5,用表解法分析K.
第四节 软土地基稳定性分析
软土是由天然含水率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 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主要有淤泥、淤泥质土及泥炭。
软土分为四种:河海沉积、湖泊沉积、江滩沉积、沼泽沉积

4.路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

4.路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

设作用于分条上的水平 总合力为Qi,则: 取滑面上能提供的抗滑 力矩为Mr,与滑动力矩M0之 比为安全系数k,则有:
其中:
15
瑞典法存在的问题: 滑面为圆弧面及不考虑分条间作用力的2个假设, 使分析计算得到极大的简化,但也因此出现一定误差: 1.滑动面的形状问题 现实的边坡破坏,滑动面并非真正的圆弧面。但大 量试验资料表明,均质土坡的真正临界剪切面与圆弧 面相差无几,按圆弧法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所得的 安全系数其偏差约为0.04。但这一假定对非均质边坡, 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2.分条间的作用力问题 无论何种类型的边坡,坡内土体必然存在一定的应 力状态;边坡失稳时,还将出现一种临界应力状态。 这两种应力状态的存在,必然在分条间产生作用力, 通常包括分条间的水平压力和竖向摩擦阻力。
根据这一假定滑动面上的抗滑阻力t根据图在滑动面上沿着x轴建立平衡式这时滑动面上的下滑力s当边坡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滑动面上的抗滑阻力与下滑力相等可根据上列两式相等的条件求得分条两侧边的土压力增值e21按竖直方向上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得滑动面上的法又根据水平方向的平衡条件可求得整个边坡的安全系数为
1
边坡滑坍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路基的稳定 性包括:①边坡稳定;②基底稳定;③陡坡上路堤整体 稳定。 这一讲主要介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此外,还 将介绍浸水路堤以及地震地区路基稳定性问题。
分析时,可按单向固结理论进行计算。当边坡上的地 表不存在附加荷载或附加荷载下地基已达到完全固结, 或者是计算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则不必考虑超水压 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渗透压力的计算比较麻烦,在工程设计中, 通常有2种作法,即精确解和简化计算法。 1.精确解 通过对流线的数学分析或 根据试验,计算出各点的流速, 可得到比较精确的解。但计算 比较麻烦,工程中通常不采用。 2.简化计算法 基于任一点的渗透压力等于静水压力来进行分析, 简化计算法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常被工程设计 18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公路工程是指修建、改建、维护和管理公共道路的工作。

在公路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涉及路基、路面、路基稳定性、沥青混凝土设计、交通流量、路灯照明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路基计算公式:-路基填筑量计算:填筑量=原地受体土方体积+路堤填筑体积-路基抛填体积-路基横断面积计算:横断面积=(路基宽度+2×路堤高度)×路堤长其中,路基宽度是指路基在设计车道宽度基线上的宽度,路堤高度是指路堤顶面与设计基线的高差,路堤长是指路堤在设计车道宽度基线上的长度。

2.路面计算公式:-路面厚度计算:沥青砼层厚度=设计剩余厚度+基层层厚+表层层厚其中,设计剩余厚度是指在道路设计寿命末期,沥青砼层磨损的厚度,基层层厚为基层厚度,表层层厚为表层沥青砼层厚度。

-路面工程量计算:路面工程量=(路面宽度+2×基层高度)×路面长度其中,路面宽度为设计车道宽度,基层高度为基层厚度。

3.路基稳定性计算公式:-路基稳定性指数计算:稳定性指数=CBR值×(层厚1)^0.1+CBR值×(层厚2)^0.1+...+CBR 值×(层厚n)^0.1其中,CBR值是路基层的承载力指数,层厚是路基不同层的厚度。

-软土地基立交桥承载力计算:立交桥承载力=软土地基承载力×立交桥自重其中,软土地基承载力是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

4.沥青混凝土设计计算公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计算:标准配合比=最大骨料粒径×(1-空隙率)×骨料配合比其中,最大骨料粒径是沥青混凝土中最大的骨料粒径,空隙率是骨料与沥青的体积比,骨料配合比是骨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比例。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计算:压实度(%)=(实测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最小密度)其中,实测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最小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最小允许密度,最大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允许密度。

路基工程教案3和4章

路基工程教案3和4章

3-3路基附属设施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路台、堆料坪、错车道 一、取土坑 1、平坦地区,如果用土量较少,可两侧设取坑取土。 2 、取土坑的深度、宽度应综合考虑,平坦区深度不大 于1m。 3、取土坑的边坡 — 靠路基一侧 1:1.5 另一侧不大于 1:1 。 4、取土坑的排水 —底宽较窄时,设2-3%的单向横坡, 底宽时双向横坡中间排水(P71图3-9)。 5 、在桥头引道或洪水淹没地段,路堤两旁不设取土坑。

二、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的设计参数
γ、С、Φ应事先实验测定。 多层土用加权平均法求得
n



i .hi
i 1 n
n
c
ci h
i 1 n
n
tan
h . tan
i 1 i
i

i 1
hi
hi
i 1
h
i 1
n
i

三、荷载当量高度计算 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 土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 高度 NQ
哈尔滨理工大学
《路基工程》讲义
宋高嵩
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1、 路基典型横断面及设计要点 2、 路基的基本构造与几何尺寸设计 3、 路基附属设施的设计。

本章重点: 一般路基断面设计 边坡坡度设计

3-1行车道及路基宽度


一般路基——是指一般地区,填方高度或挖方深度小于 规范规定高度或深度的路基,且有典型横断面和成熟的设 计规定。 一、 行车道数及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数:单车道、双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 和多车道 二、中间带与路肩宽度: 1、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及中央分隔带组成。 2、路肩宽度 l 高速,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硬肩路+土路肩 l 三级路及以下——土路肩 三、路基宽度——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高速、一级公 路包括中间带宽度)

路基路面设计复习题

路基路面设计复习题

路基路⾯设计复习题路基路⾯⼯程复习题第⼀章总论1.路基路⾯⼯程的特点承载能⼒、稳定性、耐久性、表⾯平整度、表⾯抗滑性2.影响路基路⾯稳定的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候条件(4)⽔⽂和⽔⽂地质条件(5)⼟的类别3. 路基⼟的分类我国公路⽤⼟依据⼟的颗粒组成特征、⼟的塑性指标和⼟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漂⽯⼟,卵⽯⼟)、粗粒⼟(砾类⼟,砂类⼟)、细粒⼟(粉质⼟,黏质⼟,有机质⼟)和特殊⼟(黄⼟,膨胀⼟,红黏⼟,盐渍质⼟,冻⼟)4. 公路⾃然区划区划原则:道路⼯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然⽓候因素既有综合⼜有主导作⽤的原则区划:I区—北部多年冻⼟区II区—东部湿润季冻区III区—黄⼟⾼原⼲湿过渡区IV区—东南湿热区V区—西南潮暖区VI区—西北⼲旱区VII区—青藏⾼寒区5. 影响路基湿度的⽔的来源(1)⼤⽓降⽔(2)地⾯⽔(3)地下⽔(4)⽑细⽔(5)⽔蒸⽓凝结⽔(6)薄膜移动⽔第⼆章⾏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学性质1.车辆的种类客车(⼩、中、⼤客车)和货车(整车、牵引式挂车和牵引式半挂车)2.标准軸载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设计规范中均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

3.在车轮荷载计算图⽰中,单圆图式和双圆图式的含义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侧的双轮⽤⼀个圆来表⽰,成为单圆荷载;如⽤俩个圆表⽰,则称为双圆荷载。

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和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D=2d4.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驶状态下的汽车除了施加给路⾯垂直静压⼒之外,还给路⾯施加⽔平⼒、振动⼒。

此外由于汽车以较快的速度通过,这些动⼒影响还有瞬时性的特性。

5.軸载作⽤次数等效换算的原则同⼀种路⾯结构在不同轴载作⽤下达到相同的损伤程度。

通过室内或道路现场的重复实验,可以建⽴荷载量级同达到相同程度损伤的次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这⼀关系,可以推算出不同轴载的作⽤次数等效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次数的轴载换算系数.6.轮迹横向分布系数通常取宽度为两个条带的宽度,即50cm,因为双轮组每个轮宽20cm,轮隙宽10cm。

第四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第四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第四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4.1概述 一、边坡稳定系数 边坡高度:土质边坡高度超过18m,石质边坡高度超过20m,一般要 进行稳定性验算。 边坡稳定系数: K 式中:R—抗滑力; T—下滑力。 K=1,边坡处于平衡状态。 K>1,边坡稳定。 K<1,边坡不稳定。 一般要求:K≥1.20—1.25 直线滑动面:适用砂类土(砂土、砂性土)、碎(砾)石土等 圆弧滑动面:适用具有一定粘结力的粘性土、粉性土等
其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按纵向1m计,下同)为
R Nf cL Q cos tan cL K T T Q sin
式中:R——沿破裂面的抗滑力; T ——沿破裂面的下滑力; Q——土楔重量及路基顶面换算土柱的荷载之和; ω ——滑动面的倾角; φ——路堤土体的内摩擦角; c——路堤土体的单位黏聚力; L——破裂面的长度。 在关系曲线上找到最小稳定系数值Kmin及对应的极限破裂面倾斜角。 (P74 图4-4)
Φ=20 °,土的粘聚c=10kN/m2 求(1)当开挖坡度角θ=60°,土坡稳定时的 允许最大高度 (2)挖土高度为6.5m时的稳定坡度θ。
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
组合式支护结
组合式支护结构
边坡稳定系数:
K
M y M S
圆弧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通过坡脚任意选定可能发生的圆弧滑动面AB,其半径为R,沿路线 纵向取单位长度1m。将滑动土体分成若干个一定宽度的垂直土条,
0.53
0.77 0.88 0.96 0.99 0.99 0.97 0.93
29.9
57.5 56 51 49.7 38.5 24 4.8
508
971 951 866 845 654 408 82

①4.5H法(图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工程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4.1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4.2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4.3曲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4.4软土地基的路基稳定性分析4.5浸水路堤的稳定性分析4.6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一、边坡稳定原理:力学计算基本方法是分析失稳滑动体沿滑动面上的下滑力T与抗滑力R,按静力平衡原理,取两者之比值为稳定系数K,即K=RT1、假设空间问题—>平面问题(1)通常按平面问题来处理(2)松散的砂性土和砾(石)土在边坡稳定分析时可采用直线破裂法。

(3)粘性土在边坡稳定分析时可采用圆弧破裂面法。

一、边坡稳定原理:⏹一般情况下,对于边坡不高的路基(不超过8.0的土质边坡,不超过12.0m的石质边坡),可按一般路基设计,采用规定的边坡值,不做稳定性分析;⏹地质与水文条件复杂,高填深挖或特殊需要的路基,应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据此选定合理的边坡及相应的工程技术。

一、边坡稳定原理:边坡稳定分析时,大多采用近似的方法,并假设:(1)不考虑滑动土体本身内应力的分布。

(2)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土体整体下滑。

(3)极限滑动面位置需要通过试算来确定。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一)土的计算参数:1、对于路堑或天然边坡取:原状土的容重γ,内摩擦角和粘聚力2、对于路堤边坡,应取与现场压实度一致的压实土的试验数据3、边坡由多层土体所构成时(取平均值)c = i=1n c i ℎii=1n ℎitanφ= i=1n ℎi tgφii=1n ℎiγ= i=1n γi ℎii=1n ℎi第一节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二)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的取值:对于折线形、阶梯形边坡:取平均值。

(三)汽车荷载当量换算:边坡稳定分析时,需要将车辆按最不利情况排列,并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以ℎ0表示:ℎ0=NQγBL式中:N—横向分布的车辆数(为车道数);Q—每辆重车的重力,kN(标准车辆荷载为550kN);L—汽车前后轴的总距;B—横向分布车辆轮胎最外缘之间的距离;B=Nb+(N-1)m+d式中:b—后轮轮距,取1.8m;m—相邻两辆车后轮的中心间距,取1.3m;d—轮胎着地宽度,取0.6m;三、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一般情况,土质边坡的设计,先按力学分析法进行验算,再以工程地质法予以校核,岩石或碎石土类边坡则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法,有条件时可以力学分析进行校核。

第一节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方法力学分析法数解法图解法或表解法工程地质法直线法适用于砂土、砂性土(砂类土)土的抗力以内摩擦力为主,粘聚力小,边坡破坏时,破坏面近似平面。

一、试算法:K=RT=N∗f+cLT=Qcosω∗tanφ+cLQsinωω—滑动面的倾角;f—摩擦系数,f=tanφ;L—滑动面的长度;N—滑动面的法向分力;T—滑动面的切向分力;c—滑动面上的粘结力;Q—滑动体的重力。

对于砂类土,可取c=0,K=tanφtanω二、解析法:K=2a+f cotα+2a(f+a)∙cscα>1.25a=2cγH,f= tanφ一、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圆弧法适用于具有一定粘结力的土,如粉性土,粉质粘性土等。

圆弧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土体划分为若干竖向土条(一般8~10段,每段宽度一般为2~4m),依次计算每一土条沿滑动面的下滑力和抗滑力,然后叠加计算出整个滑动土体的稳定性。

力学分析法圆弧法适用性:粘性土的路堤与路堑。

一、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圆弧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基本原理:将圆弧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为若干竖向土条,依次计算每一土条沿滑动面的下滑力和抗滑力,然后叠加计算出整个滑动土体的稳定性。

计算精度:主要与分段数有关,分段越多越精确。

基本假定:①一般假定土为均质和各项同性;②不考虑土体的内应力分布及各土条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③滑动面通过坡脚。

一、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圆弧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基本步骤:①通过坡脚任意选定可能发生的圆弧滑动面,半径为R,沿路线纵向取单位长度1m。

将滑动土体分成若干个一定宽度的土条(一般取2~4m)。

②计算每个土条的土重Gi,Gi分解为垂直于小段滑动面的法向分力和平行于该面的切向分力③计算每一小段滑动面上的反力,即内摩擦力和粘聚力。

④以圆心O为转动圆心,半径R为力臂,计算滑动面上各力对O点的滑动力矩和抗滑力矩。

⑤求稳定系数K值一、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再假定几个可能的滑动面,按上述步骤计算相应的稳定系数K,从中找出最小的稳定系数Kmin,对应的滑动面为极限滑动面,相应的稳定系数为极限稳定系数,其值应在1.25~1.5之间。

当Kmin小于容许稳定系数时,则放缓边坡,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稳定性验算。

为了尽快的找到极限滑动面,减少计算量,根据经验,极限滑动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一、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4.5H法确定圆心位置:边坡计算高度H=ℎ1+ℎ0,由A点作垂直线,取深度为H确定G点,由G点作水平线,取距离为4.5H确定E点,即4.5H法。

F点位置由角度β1和β2的边线相交而定,其中β1以AB’平均边坡为准,β2以B’点的水平线为准,如果不计荷载,则ℎ0=0,B’由B代替,β1和β2取决于路基的边坡率。

二、条分法的表解和图解:1、表解法K=f∙A+cγH∙B(已知φ、c、γ、m、H,由m可知A、B)2、图解法取K=1.0(极限平衡条件下),令I=cγHI=1−Af B一、临界高度的计算:1、均质薄层软土地基:H c =cγ∙N w(已知φ、c 、γ、m 、H ,由m 可知A 、B )2、均质厚层软土地基:H c =5.52cγ二、路基稳定性的计算方法1、总应力法K = S i + (S j +P j )P T P T = W i sinαi + W j sinαj +M/R2、有效固结应力法K = (S i +∆S i )+ (S j +P j )P T∆S i =W li U i cosαi tanφgi第四节软土地基的路基稳定性分析浸水路堤承受自重、行车荷载、水浮力和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

水的浮力取决于浸水深度,渗透动水压力则视水的落差而定。

浸水路堤及水的浸润曲线⏹浸水路堤:指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沿河路堤、河滩路堤等。

⏹浸水路堤的水的浸润曲线:由于土体内渗水速度远慢于河水,因此,当堤外水位升高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即浸润线)成凹形,当堤外水位下降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成凸形。

浸水路堤设计方法:◆合理选定路堤高度,(一般情况,H大于设计洪水位+安全高度0.5m,大河或水库路堤:H=设计洪水位+雍水高+波浪高+安全高度0.5m)◆浸水部分采用较缓的边坡◆设护坡道、防护加固、设置导流结构物◆边坡稳定性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前提(条件)?高天深挖,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指标和假设。

力学分析法(直线法,圆弧法)工程地质法稳定系数K=抗滑力/下滑力(K>=1.25)◆路基边坡稳定分析的参数选取和汽车荷载?路堑和天然边坡——原状土的参数值(c,φ,γ)路堤——压实土的参数值(c,φ,γ)换算成当量土柱高ℎ0◆直线法稳定性分析。

适用于砂土、砂性土试算法:K=RT =N∗f+cLT=Qcosω∗tanφ+cLQsinω解析法:K=2a+f cotα+2a(f+a)∙cscα◆圆弧法稳定性分析。

适用于粘性土稳定系数K = M yM s基本原理(条分法):将圆弧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为若干竖向土条,依次计算每一土条沿滑动面的下滑力矩和抗滑力矩,然后叠加计算整个滑动土体的稳定性。

◆圆弧滑动面圆心辅助线的确定方法。

4.5H 法(重点),36度法◆条分法的表解法K =f ∙A +cγH ∙BK ≥1.5软土地基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圆弧法圆弧滑动面与软土层底面相切1、总应力法K = S i + (S j +P j )P TP T = W i sinαi + W j sinαj +M/R2、有效固结应力法K = (S i +∆S i )+ (S j +P j )P T∆S i =W li U i cosαi tanφgi陡坡路堤及其稳定性(1)陡坡路堤:指修筑在陡坡(地面横坡大于1:2)上及不稳固山坡上的路堤。

(2)陡坡路堤的稳定性问题:路堤有沿陡坡或不稳定山坡下滑的可能性,涉及稳定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基底接触面较陡或强度较弱,路堤整体沿基底接触面滑动;②路堤修筑在较厚的软弱土层上,路堤连同其下的软弱土层沿某一滑动面滑动;③基底岩层强度不均匀,致使路堤沿某一最弱层面滑动。

(3)陡坡路堤稳定性分析:陡坡路堤产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横坡较陡,基底土层较弱或强度不均匀,因此,计算参数应取滑动面附近较软弱的土的实测数据,并考虑浸水后的强度降低。

一般可在基底开挖台阶时选择测试数据中较低的值并按受水浸湿的程度予以适当折减。

陡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假定路堤整体沿滑动面下滑,因此,稳定性分析方法可按滑动面形状分为直线法和折线法。

折线法当滑动面为基底的多个坡度的折线倾斜面时,可按折线滑动面考虑,将滑动面上土体按折线段划分成若干条块,自上而下分别计算各土体的剩余下滑力,根据最后一块土体的剩余下滑力的正负值确定整个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即:剩余下滑力=下滑力—(抗滑力)/K浸水路堤及水的浸润曲线⏹浸水路堤:指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沿河路堤、河滩路堤等。

⏹浸水路堤的水的浸润曲线:由于土体内渗水速度远慢于河水,因此,当堤外水位升高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即浸润线)成凹形,当堤外水位下降时,堤内水位的比降曲线成凸形。

渗透动水压力对浸水路堤的作用水位急速上升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下凹,土体除承受竖向的向上浮力外,还承受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内部,有利于土体稳定,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趋于平衡,不再存在渗透动水压力。

水位骤然下降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上凸,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外,这将剧烈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并可能产生边坡凸起和滑坡,不利于土体稳定,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也会趋于平衡,不再存在渗透动水压力。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的最不利情况一般发生在最高洪水水位骤然降落的时候,此时渗透动水压力指向路基体外。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最不利情况:最高水位骤然降落采用圆弧法进行浸水路堤边坡稳定分析K =M 抵抗M 滑动=f c N c +f B N B +c C L C +c BL B RT c + T B R+ D n S=f c N c +f B N B +c C L C +c B L BT c + T B + D n S/R悬浮法基本点:假想用水的浮力作用间接抵消动水压力对边坡的影响,即在计算抗滑力矩中,用降低后的内摩擦角反应浮力的影响,而在计算滑动力矩中,不考虑浮力作用,滑动力矩没有减小,用以抵偿动水压力的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