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阀的自动控制与运行doc-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合集下载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标准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标准

《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课程名称: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所属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水电站方向)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总学时:128(52+28+44+4)(52学时为讲练一体,28学时在水电站仿真机上训练,44学时在校内水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中心完成,4学时为课程结业综合考核)课程教学模式: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练一体。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教改试点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课程体系,《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能力和解决运行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贯穿水电行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要求,以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的各个控制系统为载体构建项目,围绕水电站发电生产工作过程,瞄准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水电厂自动装置检修工两个工种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按项目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序化,形成基于水力发电工作过程的项目式学习领域课程。

整个课程按照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先是学中做,后是做中学,分为7 个学习情境。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水电站机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双证书课程”,与・・・・・“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水电站自动装置检修工”职业标准所要求的核心知识、技能相对应,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水电站运行值班员、维护工等岗位无缝对接。

是学生对前续课程的综合和专业落脚点之一,是走向本专业岗位学习的必经之路。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包括:《水电站》、《PLC控制技术》、《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发电机与电气一次设备》,为后续课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与维护》 服务。

本课程除水电站机组自动化系统认知外包括:水轮发电机辅助设备油、水、气 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的自动化运行,调速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励 磁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公用设备的自动化运行,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等 6 大部分。

油系统的主要作用主要有机组的润滑、散热及液压操作。

水轮机主阀(球阀)自动控制

水轮机主阀(球阀)自动控制

2013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水轮机主阀(球阀)自动控制院-系:工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及职称:2013年4月2013 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Hydraulic turbine main valve (ballvalve) controlDepartment:engineering instituteMajor: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Grade:Student’s Name:Student No.:Tutor:April, 2013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为了满足水电站机组运行与检修的需要,在水电站的引水系统和水轮机的过流系统中,不同位置应装设相应的闸门或阀门对水流加以控制,如进水口的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尾水管出口的检修闸门和水轮机蜗壳前的阀门等。

通常将装设在水轮机蜗壳前的阀门称为主阀(又称进水阀)。

水轮机进水球阀是水轮发电机组的取水咽喉所在,对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概念,了解其重要性,以及认识不同类型的自动装置。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3. 熟悉常见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类型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定义和作用;2.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3.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结构类型;4. 常见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应用实例;3. 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兴趣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基本概念的理解;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知识掌握;3. 课程报告: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六、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分类;2. 掌握各种自动装置的功能和特点;3. 能够分析不同类型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按功能分类的自动装置:如保护装置、控制装置、测量装置等;2. 按工作原理分类的自动装置:如电磁式、电子式、固态式等;3. 按应用领域分类的自动装置:如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设备、分布式能源等;4. 各种自动装置的功能和特点分析;5. 不同类型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种自动装置的分类及其特点;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自动装置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各类自动装置的优势和局限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分类的理解;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各种自动装置功能和特点的记忆;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自动装置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主断路器控制电子教案

主断路器控制电子教案

2、FZJ得电自持电路
230(+)→1ZK →231 →1.2DSK→ 401→ 1.2ZKZ2→404 →LWZJ正→405 →(QDK正+FZJ 正)→409 →FZJ线圈 →300
FZJ得电后,通过FZJ正、 FZJ反使各种故障信号 清除。尤其是:401 → FZJ正→411 →1、 2ZJDJHF线圈→300
为什么会合不上呢? 如何应急处理? 复习:机车主断路器 的作用是什么?
新课讲授:一主断路器合闸支路各联锁作

1. 2. 3. 4. 5. 1、2ZKZ2:自复式合闸扳钮,按下不松手时闭合,松 手后自动返回断开。 LWZJ正:保证合闸时各调速手柄均在零位,才允许合 闸。 FZJ反:防止故障重合闸。 QDK反:防止人为重合闸 2FYJ:确保总风风压在450KPa以上时才能分合闸。
复 习 小 结
• 回忆讲课思路,提出重难点。 1、主断路器合闸支路各联锁的作用。 2、主断路器合闸控制过程。 3、主断路器合闸电路故障的应急处理。
作业
1.画图识记主断路器合闸控制支路。 2.说明主断路器合闸的条件。 3.写出按下合闸扳钮不松手的合闸控制过 程。
二、主断路器合闸的条件
• 1各调速手柄均在零位,LWZJ线圈得电 • 2总风风压大于等于450KPa,2FYJ正闭合 • 3主断路器处于正常断开位,QDK反闭合
三按下合闸扳钮1、2ZKZ2不松手 时的电路
• 1、230(+)→1ZK →231 →1.2DSK→ 401→ 1.2ZKZ2→404 →LWZJ正→405 →FZJ反 →406 →QDK反 →408 →QDH线 圈→407 →2FYJ正→300 QDH线圈得电后,主断隔离开关闭合, QDK 反联锁断开QDH线圈;QDK一正联锁闭合接 通402-403为分闸作准备,另一正联锁闭 合接通405-409使FZJ得电并自持。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课程名称:电气运行与控制二、课程代码:EEC三、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四、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100学时,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理论学习:60学时,分为6个模块,每个模块10学时。

实践操作:40学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电气运行与控制的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

五、课程目标:1.了解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2.掌握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3.能够进行简单的电气故障排除;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内容和重点:1.模块一:电气原理基础(10学时)-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构造和分析方法;-电气设备的分类和功能;-安全用电和电气事故的预防。

2.模块二:电气设备与仪表(10学时)-电气控制设备的分类和特点;-仪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典型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模块三:电气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0学时)-电气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注意事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4.模块四:电气安全与应急处理(10学时)-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电气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5.模块五:PLC控制与编程(10学时)-PLC原理和编程基础知识;-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常见PLC控制方案和应用案例。

6.模块六:电气安装与调试(10学时)-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和步骤;-电气系统的调试流程和技巧;-计算机辅助维护和管理方法。

七、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阶段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2.实践操作阶段采用实验室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解决问题;3.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促进互动交流。

八、教材参考:2.相关的电气设备和仪表相关技术手册。

九、考核方式:1.理论知识考核:以笔试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60%;2.实践操作考核:以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40%;3.实践操作过程的纪律和安全表现也作为评价的参考指标。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授课内容: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任务:(1)保证电能质量:频率、电压、波形。

通过有功功率的调节保证频率;无功功率的调节保证电压。

(2)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

通过计算机程序化的事故预想,能够实现对系统当前的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的安全分析,确定具有足够承受事故冲击能力的运行方式。

(3)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一旦电力系统中发生事故,迅速正确地处理事故,是减小事故损失、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的保证。

通过安全自动装置实现局部的故障处理。

(4)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

在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用户有合格电能质量前提下,整个电力系统是处在最经济的运行状态,其发电成本是最小的。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包括的内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1、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包括:1)保证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的自动并列装置;2)保证电压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的自动调节励磁AER ;保证系统频率水平且使系统负荷在同步发电机之间实现最优经济分配的自动调频;3)反事故安全自动装置自动重合闸ARD;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ATS;自动按频率减负荷AFL及自动解列、电气制动、水轮发电机自动起动及自动切负荷、火电厂事故减出力、水电厂事故切机等,如图1-1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图1-1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配置示意图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1)对实时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保证电能质量,保证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

2)对事故的实时预想以选择合理的最优运行方式;系统事故发生后,提供正确的事故处理措施。

因此,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一项效果显著、经济效益高、提高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的技术措施。

三、主要学习内容及计划课时1、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装置(10+2课时)保证了并列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而且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并列操作的过程。

ZZQ-5 自动准同步装置;数字式并列装置2、同步发电机的自动调节励磁装置AER(18+2)调整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励磁电流维持发电机机端电压;分配并列运行发电机间无功功率,保证系统运行时的电压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3、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4)通过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自动平衡,使系统频率在规定范围内变动。

第一章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及其自动化概论

第一章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及其自动化概论
第一章电力系统运行控 制及其自动化概论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内容提要
一.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复杂性 二.运行控制目标及分级体系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四.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五.智能电网与智能电力系统
2
一.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复杂性
1.1 电力系统是复杂的大系统
1.1.1 以销定产,即发即用,功率平衡
2.4.1 负荷预测 2.4.2 编制运行方式* 2.4.3 指挥倒闸 2.4.4 指挥事故处理 2.4.5 电网经济调度 2.4.6 综合计划
27
2.4.1 编制运行方式(P8-10)
(1)制定发电计划 (2)制定检修计划 (3)做好能源安排 (4)制定接线方式 (5)进行潮流计算 (6)进行安全分析
10
电网调度
通信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数据采集和传输
RTU
RTU
RTU
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
调速器(PG)、发动机励磁调节器(QG) 、调相机励磁调节器(QO) 、 变压器分接头(V2) 、断路器(C, PL) 、静止补偿器(QO)等
11
二.电网运行控制目标及分级体 制
2.1 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目标
动态 稳定
环取有效措施
未考虑低压电网故障对稳定的影响
15.7 14.8 5.7 8.6
合计
71.9
12
美加8.14大停电事故简介(1)
2003.8.14 美、加大停电范围卫星图
13
美加8.14大停电事故简介(2)
停电地区包括美国密西根、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纽约、康涅狄格、 新泽西北部、马萨诸塞、佛蒙特8州和加拿大安大略、魁北克2省等 14

1主阀的自动控制与运行doc-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1主阀的自动控制与运行doc-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液压系统由液压站(有2台油泵,5个储油罐),阀体(包含活门、旁通阀、锁定3个接力器),4个单控电磁阀、3个双控四通电磁阀等其它液压部件构成。
液压系统的工作有两个任务,一是操作蝶阀、旁通阀和锁锭接力器,二是保持液压站的油压压力、油位正常。VY1为总供油电磁阀,在操作接力器时,VY1打开。液压站提供的压力油通过双控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实现蝴蝶阀、旁通阀和锁锭的开启与关闭。这里采用带有定位机构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直流电磁铁操作,可以防止误操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阀门控制信号:就地开、关阀信号,远方开、关阀信号。由4个按钮实现,需要开入点4个。
液压站的控制需要知道油泵的控制方式、运行状态和回油箱油位等信息,需要如下输入信号作为控制和监测信号:。
油泵的控制方式:1、2#油泵手动、自动方式(如即不在手动方式,也不在自动方式,则为停止方式),采用二位选择开关来实现,需要开入点4个。
油泵的运行信息:1、2#油泵的主接触器、旁路接触器、软启动装置的状态信息,共需要8个输入点。
4.你可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PLC,考虑液压系统的油泵电机的控制方式?
共需要输入信号32个,根据PLC控制系统设计要求,要求输入点数有一定冗余,因此选择CPU226模块和EM223开关量扩展模块。
三相电源经过空气开关QF,连接主回路交流接触器KM,然后接至软启动装置ATS-48D38Q的L1、L2、L3端,软启动装置ATS-48D38Q的T1、T2、T3端输出到电机,在软启动装置的驱动电源输入和输出之间并联了一个旁路接触器,在电机启动前,旁路接触器断开,在电机启动结束后,旁路接触器接通。虽然此时部分电流从旁路接触器流至电机,但软启动装置对电机仍具有各种保护作用。
控制方式信号:触摸屏控制、控制柜按钮控制、远方控制、本地控制。控制方式采用二位选择开关来实现,需要开入点4个。

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应用 - 教案

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应用 - 教案

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应用教案一、引言1.1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1.1电气控制:利用电气元件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1.1.2自动化: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减少人工干预1.1.3应用领域: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智能家居等1.1.4发展趋势: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1.2教案的目的和意义1.2.1提高学生对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认识1.2.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1.2.3满足社会对电气控制与自动化人才的需求1.2.4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1.3教案的结构和内容1.3.1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1.3.2教学方法的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1.3.4教学资源的整合:教材、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二、知识点讲解2.1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1.1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核心部件2.1.2执行器:实现控制动作的部件2.1.3传感器:检测系统状态,为控制器提供反馈信息2.1.4信号处理: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为控制器提供决策依据2.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2.1开环控制: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直接控制执行器2.2.2闭环控制: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控制动作2.2.3PID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策略2.2.4自适应控制:根据系统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2.3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2.3.1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机床控制、电梯控制等2.3.2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工业、智能家居等2.3.3综合应用:智能电网、无人驾驶汽车等2.3.4发展前景:新能源、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三、教学内容3.1理论教学3.1.1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1.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3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3.1.4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3.2实践教学3.2.1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3.2.2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3.2.3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3.2.4实验室实践和校外实习相结合3.3教学方法和手段3.3.1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3.3.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3.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3.4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掌握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1.2理解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4.1.3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2能力目标4.2.1具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4.2.2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能力4.2.3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3素质目标4.3.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4.3.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3.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电气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5.1.2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性和实践性5.1.3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相关教材6.1.2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6.1.3实验设备:电气控制实验箱、自动化设备等6.1.4教学软件:自动化控制仿真软件、电路设计软件等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电脑或纸质笔记本6.2.2学习资料: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6.2.3实验工具:万用表、螺丝刀、导线等6.2.4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6.3教学资源整合6.3.1教材与网络资源的结合6.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6.3.3实验室资源与校外实习资源的结合6.3.4教学资源的更新与优化七、教学过程7.1理论教学过程7.1.1引入新课:介绍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应用7.1.2讲解知识点:讲解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7.1.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应用案例7.2实践教学过程7.2.1实验演示:演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7.2.2学生实验: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和调试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7.2.4实验交流与讨论:学生之间进行实验交流与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7.3教学方法的应用7.3.1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7.3.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7.3.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7.3.4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八、板书设计8.1知识框架的呈现8.1.1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8.1.2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8.1.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1.4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8.2教学重点的突出8.2.1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8.2.2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技术8.2.3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8.2.4相关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8.3教学互动的设计8.3.1提问与解答环节的设计8.3.2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8.3.3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8.3.4教学反馈与评价的环节设计九、作业设计9.1课后作业9.1.1理论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9.1.4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9.2小组作业9.2.1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作业9.2.3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9.3创新性作业9.3.1设计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9.3.2编写自动化控制程序9.3.3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电气控制与自动化问题9.3.4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1.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10.1.3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关注环节1.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互动的设计3.作业设计与创新性作业的布置4.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单作用式空压机原理图
-活塞;2-气缸;3-吸气阀;4-排气阀
在活塞式压缩机中,气体是依靠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
)自动操作
机组在停机过程中,当其转速降低至规定值(通常为额定%)时,由转速继电器控制的电磁空气阀DKF 压缩空气经常开阀门1和 2进人制动闸,对机组进行制动。

经过一定时限(由时间继电器整定的时间)后,电磁空气阀
,制动闸内压缩空气与大气相通,压缩空气排出,制动完毕。

排气管最好引到厂外或排水沟,以免排气时在主厂房内产生噪音和吹起灰尘以及排出污油。

)手动操作
制动装置并联一套手动操作阀门3和4,以便在电磁空气阀
油压装置充气用压缩空气系统
该系统为二级压力供气,空压机的工作压力选用4 MPa,贮气罐QG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JYF降压后供压力油罐使用,压力油罐的额定压力为2.5MPa。

空压机的启动和停止由压力信号器lYX~3 YX自动控制。

为了防止过热,在空压机排气管上装设温度信号器1WX~。

高职电气运行教案模板范文

高职电气运行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电气运行技术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气运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运行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1. 电气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2. 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电气运行设备、工具和仪表。

3. 实训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电气运行?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电气运行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检修和维护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管理活动。

二、讲授新课1. 电气运行的基本原理- 介绍电气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等。

- 分析电气设备的工作流程,使学生了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

2. 电气运行操作流程- 介绍电气运行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启动、运行、停机、检修等环节。

-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等。

3. 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分析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如过载、短路、接地等。

- 介绍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排除故障的基本技能。

三、实训教学1.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气运行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故障排除能力。

2. 实训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电气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机、检修等操作。

- 模拟故障,让学生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

3. 实训要求:-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训指导书中的相关习题。

2. 撰写一篇关于电气运行操作流程的总结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子教案及讲义

第一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概述1.1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定义1.2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作用1.3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分类1.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保护装置2.1 保护装置的概述2.2 保护装置的分类2.3 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2.4 保护装置的应用案例第三章:自动控制系统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述3.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3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3.4 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第四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运行与维护4.1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4.2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维护保养4.3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故障处理4.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运行与维护案例第五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开发5.2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设计流程5.3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开发工具5.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案例第六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工程应用6.1 工程应用概述6.2 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应用6.3 自动控制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6.4 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调试与测试7.1 调试与测试的基本概念7.2 保护装置的调试与测试7.3 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测试7.4 调试与测试案例分析第八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8.1 常见问题分析8.2 保护装置的问题与解决策略8.3 自动控制系统的问题与解决策略8.4 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技术改进与创新9.1 技术改进与创新的重要性9.2 保护装置的技术改进与创新9.3 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进与创新9.4 技术创新案例分析第十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发展趋势10.1 发展趋势概述10.2 保护装置的发展趋势10.3 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0.4 发展趋势案例分析第十一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故障分析与诊断11.1 故障分析与诊断的重要性11.2 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与诊断11.3 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11.4 故障分析与诊断案例分析第十二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可靠性评估12.1 可靠性评估的基本概念12.2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评估12.3 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评估12.4 可靠性评估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节能与环保13.1 节能与环保的意义13.2 保护装置的节能与环保措施13.3 自动控制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13.4 节能与环保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通信技术14.1 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的应用14.2 保护装置的通信技术14.3 自动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14.4 通信技术案例分析第十五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5.1 未来挑战概述15.2 保护装置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5.3 自动控制系统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5.4 未来挑战与机遇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相关知识,包括概述、保护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应用、调试与测试、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技术改进与创新、发展趋势、故障分析与诊断、可靠性评估、节能与环保、通信技术以及未来挑战与机遇。

机电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机电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机电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一、课程简介机电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

本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自动化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场景。

2. 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学习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停机检修技术;- 强调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并介绍常见故障的快速排除方法。

3. 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分析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和特点;- 学习使用故障诊断工具和方法;- 强调故障排除的系统性和方法论。

4.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团队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技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认知。

2. 实验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自动化系统,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3. 讨论互动法: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对自动化系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的参与情况。

2. 课程作业:布置与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相关的实践作业,考察学生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考察其实验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高职电气运行教案模板范文

高职电气运行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电气运行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气运行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教学内容:一、电气运行基础知识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2. 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3. 电气运行的基本规程和安全操作二、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1.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2. 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3. 变压器运行与维护4. 断路器、隔离开关运行与维护三、电气设备故障处理1. 电气设备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2.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3. 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电气运行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电气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操作。

二、讲解与演示1. 讲解电气运行基础知识,如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等。

2. 通过实物或视频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

三、案例分析1. 分析电气设备故障案例,讲解故障原因、诊断与处理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进行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的实践操作,如变电站运行、输电线路巡检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操作规范、安全。

五、总结与反馈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气运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4. 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教学资源:1. 电气运行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

2. 电气设备实物或视频资料。

3. 实验室设备。

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周:电气运行基础知识2. 第二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3. 第三周:电气设备故障处理4. 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教学PPT课件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教学PPT课件
白勺最优运行方式。
(4)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应具备常规控制和紧急控制能 力, 全面改善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特别是在电 力系
统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紧急控制的作用能避免系统
1. 3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目的和内容
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是一个多目 标和 多约束的复杂优化问题,不同的运 行状态,其 目标条件是不同的。
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参数的实时数据 采集、 处理和控制, 对电力系统进行在线的安全监视, 具有参数越限和开关变位告警、显示、记 录、 打印制表、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 统计计 算及历史数据存贮等功能
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远方操作和调节
V
SCADA (广义远动系统)
电力系统远动: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对电 力系统实施的实时远方监视与控制
远动终端
电力系统


通信通道

人 机 联 系 设 备
调 度 计 算 机
远 动 终 端 接
n











调度所(中心) 至上级调度中心<

通信通道



图16»4 SCADA系统框图
运行状态

和参数

电力设备

RTU


控制和 自动装置

调节命令
发电厂
运行状态 调





调节命令
变电站(所)
件,包括SCADA软件,自动发电控制和 经济运
行软件,安全分析和对策软件等。
2.人机联系子系统
完成显示、人机交互、记录和报警等任务。 主 要设备有彩色屏幕显示器、动态模拟屏、 打印 机、记录仪表和拷贝机以及音响报警 器等。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教案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教案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 理解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3. 掌握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4. 设计和规划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a. 电力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特点b. 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组成部件c. 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2.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a.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定义和目标b.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作用和意义c.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挑战和需求3.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a. 电力系统负荷管理与调度b. 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控制c. 电力系统故障和事故处理d. 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4.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策略设计和规划a.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b.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的分类和应用c.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的评估与改进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法;3. 实践法:提供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平台或者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运行控制过程;4. 案例研究法:以实际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案例为基础,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1.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教材:推荐教材《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原理与应用》;2. 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平台:提供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平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掌握相关技能;3. 实际案例:收集并整理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4. 计算机软件:使用专业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和实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3.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4. 学生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策略设计和改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力运行控制课程设计

电力运行控制课程设计

电力运行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力运行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描述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

2.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3.运用电力运行控制技术,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和故障处理。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1.熟练操作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设备。

2.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分析和模拟。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1.认识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工作认真负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电力运行控制方法、电力系统故障处理和电力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和运行方式。

2.电力运行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调度控制、保护控制和自动化控制等。

3.电力系统故障的类型、原因和处理方法。

4.电力运行控制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5.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具体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设备的操作技巧。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运行控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授课序号:1
课题
主阀的自动控制与运行
教学方式
引导文法
教具
PPT、PLC、主阀模拟程序
教学
目标
掌握主阀的类型、适用电站、控制方式
能描述主阀及其旁通阀的控制流程;
能设计简单的主阀控制装置的硬件及PLC程序,进行模拟调试;
能分析判断主阀系统的一般故障;
重点
难点
重点:主阀及其旁通阀的控制流程,主阀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及PLC控制流程。
旁通阀和锁锭的操作和上述过程类似
3.任务单附图1中要检测哪些输入开关量、要输出哪些开关量 ?
主阀的控制系统需要如下输入信号作为控制和监测信号:
位置信号:主阀全开,主阀全关,旁通阀全开,旁通阀全关,液压锁锭拔出,液压锁锭投入,机械锁锭拔出,机械锁锭投入。上述位置信号采用各式接近传感器实现,共需要开入点8个。
控制方式信号:触摸屏控制、控制柜按钮控制、远方控制、本地控制。控制方式采用二位选择开关来实现,需要开入点4个。
压力信号:油压下限油泵启动信号,备用泵启动信号(主泵启动工作后,油压仍然下降,这时启动备用泵),油压上限油泵停止信号,事故低油压信号,滤油器堵塞信号,主阀平压信号。油压信号采用电接点压力表或其它压力开关实现,需要开入点6个。
液压系统由液压站(有2台油泵,5个储油罐),阀体(包含活门、旁通阀、锁定3个接力器),4个单控电磁阀、3个双控四通电磁阀等其它液压部件构成。
液压系统的工作有两个任务,一是操作蝶阀、旁通阀和锁锭接力器,二是保持液压站的油压压力、油位正常。VY1为总供油电磁阀,在操作接力器时,VY1打开。液压站提供的压力油通过双控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换向实现蝴蝶阀、旁通阀和锁锭的开启与关闭。这里采用带有定位机构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直流电磁铁操作,可以防止误操作,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图 油泵电机的软启动控制
5.画出你的硬件系统图,画出你的软件框图?
略,见PPT
6.去实训室编点小程序试试吧?
学生分小组做吧
7.汇报展示与点评
引导文法、六步教学法、加上适当的讲授
讲授,与学生一起讨论方案
实验法
展示法
水电站综合实训中心、PPT、PLC实训室
PPT
1.5学时
0.5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附图 一
难点:主阀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及PLC控制流程。
作业
简述按自动开启的操作顺序直接手动操作各电磁阀开启蝴蝶阀的过程。
预 习 内容
课后
记载
学生听教师讲授时的表现:
学生交流活动中的表现:
今后要注意事项:
检查
意见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
方法
教学地点和教具
时间
1.主阀的类型有哪些? 适用的电站?作用是什么?你了解它们的结构吗?
阀门控制信号:就地开、关阀信号,远方开、关阀信号。由4个按钮实现,需要开入点4个。
液压站的控制需要知道油泵的控制方式、运行状态和回油箱油位等信息,需要如下输入信号作为控制和监测信号:。
油泵的控制方式:1、2#油泵手动、自动方式(如即不在手动方式,也不在自动方式,则为停止方式),采用二位选择开关来实现,需要开入点4个。
当有蝴蝶阀的开启命令时,双控四通电磁换向阀VY2线圈励磁,压力油通向蝴蝶阀接力器的开启侧,蝴蝶阀开启,一直到蝴蝶阀完全打开,全开的限位开关动作,这时VY2线圈失磁,阀门开启保压电磁阀VY6动作。
当有蝴蝶阀的关闭命令时,双控四通电磁换向阀VY3线圈励磁,压力油通向蝴蝶阀接力器的关闭侧,蝴蝶阀关闭,一直到蝴蝶阀完全关闭,全关的限位开关动作。
主阀分为两种类型:球阀、胡蝶阀。
蝴蝶阀一般适用于水头在200m以下。
球阀常用于管道直径在2~3m以下,水头在200m以上的水电站
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1)岔管引水的水电站,构成检修机组的安全工作条件。
(2)停机时减少机组漏水量和缩短重新启动时间。
(3)防止飞逸事故的扩大。
结构见PPT
2.你能分析任务单附图1的主阀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功能?
油泵的运行信息:1、2#油泵的主接触器、旁路接触器、软启动装置的状态信息,共需要8个输入点。
4.你可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PLC,考虑液压系统的油泵电机的控制方式?
共需要输入信号32个,根据PLC控制系统设计要求,要求输入点数有一定冗余,因此选择CPU226模块和EM223开关量扩展模块。
三相电源经过空气开关QF,连接主回路交流接触器KM,然后接至软启动装置ATS-48D38Q的L1、L2、L3端,软启动装置ATS-48D38Q的T1、T2、T3端输出到电机,在软启动装置的驱动电源输入和输出之间并联了一个旁路接触器,在电机启动前,旁路接触器断开,在电机启动结束后,旁路接触器接通。虽然此时部分电流从旁路接触器流至电机,但软启动装置对电机仍具有各种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