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公式:a.n(H+)=n(OH-)b.C(H+)V(H+)=C(OH-)V(OH-)3.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②气泡;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④指示剂选择不当;⑤杂质的影响;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具体分析如下:(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4)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5)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高)(6)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7)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8)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9)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10)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11)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12)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

(偏高)(1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操作正确,无影响)(14)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15)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16)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以上所指偏高偏低抑或无影响是指待测酸碱浓度)分析技巧:1.分析不当操作对公式中四个变量其中一个或多个的大小影响,2.根据公式,分析对V标准液的影响,V标准液比理论偏大,则待测液浓度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反之亦然。

滴定误差分析

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对待测液浓度的分析)1、来润洗过程产生的误差:①、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析:因标准液被附在滴定管内壁的水珠稀释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多了,所以结果偏高。

②、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析:因待测液被附在滴定管内壁的水珠稀释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析:因瓶内壁附着待测液,故锥形瓶内的待测液多了,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④、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就加入待测液或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水冲洗析:实际参与中和反应的待测液的总量没变,实际消耗的标准酸液也就不变,故结果不变。

2.取待测液过程产生的误差:①、有待测液沾在锥形瓶内壁上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析:使得能与标准液反应的待测液减少,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②、若滴管尖嘴部分悬挂一滴液体,未用锥形瓶“靠”入瓶内析:使得实际加入锥形瓶内的待测液少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③、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析:实际加入锥形瓶内的待测液体积为读出来的待测液体积 --- 气泡体积, 即待测液量少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也少,所以结果偏低。

④、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析:实际加入锥形瓶内的待测液体积为读出来的待测液体积+ 气泡体积,即待测液量多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⑤、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时读数偏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体)A、先俯视或后仰视(即:先俯视后平视或先平视后仰视)析:量取待测液的实际体积偏小,消耗的标准液也少,所以结果偏低。

图略B、先仰视或后俯视(即:先仰视后平视或先平视后俯视)析:量取待测液的实际体积偏多,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图略3、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①、指示剂加多了,会消耗一定量的酸或碱,会是结果偏高或偏低。

②、滴定终点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外挂有一滴标准液的液珠未滴落析: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为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 + 尖嘴外挂的这滴标准液的液珠的体积,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偏大了,故结果偏高。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待人实在太诚了。”又道,“她自有花儿庇佑,你理她则甚?”明秀只是抿嘴微笑。宝音借了几本书走,老太太去看太守夫人新还 愿给寺里的织锦袈裟,并晚饭也在外头食斋了,并不回来。云华要与明秀去福家看场戏的事儿,告诉了嘉颜一声,嘉颜更无阻拦的道理, 洛月自与乐韵侍侯宝音梳洗换装,仍是双髻,多插一对短苏琼钗、耳畔换了对秋水绿翡翠坠子,坎肩换个桃花红滚青辫儿褙子,添了条秋 香罗绣带系着,又另带了件水青绫子斗篷备晚上起风时披。宝音往明秀这边来,看明秀也换过了,着的乃是萱色薄蝶衫、水绿牡丹滚蔷薇 纹天青裙子,系了掺金珠线的如意绦带,螺髻插着鸾首衔珠紫金簪子,好生光艳,又不失亲切。姐妹俩携手登车,宝音只是托腮发呆不语, 明秀问:“在想什么呢?”第三十章 梦惊戏台见神仙(3)宝音道:“你说七妹妹为什么这样恨我?”明秀原以为她在想云剑,这个答案 倒出奇不意,“咦”了一声,旋即笑道:“真真的疯话,她恨你何来。”“看来六妹妹死得果然蹊跷。”宝音自顾自道。明秀把脸沉下去: “笙妹妹怎么又说这样的疯话了。”“可我以前想的,有地方不对呢。”宝音道。明秀道:“哦?”说明韩毓笙以前真想过苏六姑娘病死, 是七姑娘明蕙害的,而且告诉过明秀。六姑娘云华的生母方三姨娘,与明蕙的生母刘四姨娘很不对盘,针尖遇麦芒,明着撕破脸扯头发啐 口水相打都打过的,明蕙护母,精乖伶俐,云华却软弱愚蠢。明蕙欺负云华,还用说吗?真欺负死也是有可能的。宝音忽而就笑了:“最 不对的地方就是,我只跟四姐姐商量得透彻过,七妹妹若为这个恨我,难道是四姐姐告发的我?”明秀脸色一变,淡淡道:“你满篇疯话, 我早就你不要说了,告发你则甚?”宝音同意道:“真是疯话,或者我外头自己漏了风,七妹妹察知我起这种疯念头,讨厌起我来,也未 可知。”笑起来,“以后我听姐姐的话,全改过了。”明秀看她笑容,全无破绽,放下心,又忍不住问:“怎么忽然想通的呢?”宝音道: “前几天我病得这么重,七妹妹又这样讨厌我,若有本事除去六妹妹,自然原样施为,把我也除了。我既没死,也没见七妹妹对我怎样, 看来她也不会对六妹妹怎样。”明秀啐了一口:“真是疯人疯想头!以后再不许提了。”掩着耳朵,“你再提,我也不听了。”宝音道: “我不提了。”再无他话,便到了福家,福珞是个甜美可爱的姑娘,比明秀要小两岁,矮下两个头,粉粉的小圆脸,一笑便两个深深酒涡, 与宝音打了个招呼,立刻紧拉着明秀的手,唧唧哝哝说个不住,将宝音晾在一边,这且不题。台上唱的并不是蝶宵华的戏,他压轴的,还 要两出才上场。但他也不在后台等着。他根本还没来福家。管事的已经急坏了。原来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精品文档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精品文档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
俯视 B •••A C
仰视
“仰大俯小”
1、观察滴定管俯视液 面看高,读数偏小, 测量值<实际值。
2、观察滴定管仰视液 面看低,读数偏大, 测量值>实际值。
误差分析
紧扣公式:C待=C标V标/ V待 关键是V标的变化,确定其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V待:实际值
V标:测量值
操作 仪器 引起误差原因 待测液 标准液 v标 C待
↑↑ ↓↓

用量过大

强酸滴弱碱用酚酞
剂 强碱滴弱酸用甲基橙
↑↑ ↓↓ ↓↓
误 差 分 析 (C待=C标V标/ V待)
操作 仪器
引起误差原因
待测液 标准液 v标 C待

滴 定
酸式滴定管活塞控制 不当,活塞处漏液
管 碱式滴定管挤压不当,放手
时空气进入管口形成气泡

锥 形
振荡不当,液体飞溅


未振荡
终点 判断
指 示 剂
半分钟内恢复原色 半分钟后恢复原色

↑↑

↓↓
↓↓ ↓↓
↓↓ ——
查 滴定管
漏液


滴定管 水洗未润洗

涤 锥形瓶 水洗后润洗

↓↓

↑↑


↑↑
↑↑
误 差 分 析 (C待=C标V标/ V待)
操作 排气泡ຫໍສະໝຸດ 放液加指 示剂仪器
引起误差原因 待测液 标准液 v标 C待
滴定管
开始尖嘴有气泡 结束后无气泡

↓↓ √ ↑↑
滴定管
放前待测液悬于尖 嘴部,放后无液滴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3、放液前俯视(或仰视) 、放液后平视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四、读数操作 (2)标准液度数 1、滴定前平视、终点俯视(或仰视) 2、滴定前俯视(或仰视) 、终点仰视(或俯视)
3、滴定前俯视(或仰视) 、终点平视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0.1mol/L的盐酸溶液,如 果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一滴氢氧化钠溶液(一滴 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稀释至50mL,所 得溶液的pH为多少?
如果是少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呢?溶液pH又为多少?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பைடு நூலகம்
误差分析
三、滴定操作
1、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气泡消失 2、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有气泡 3、滴定过程中部分标准盐酸滴出锥形瓶外 4、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5、滴定到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出悬挂一滴液体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四、读数操作 (1)待测液度数 1、放液前平视、放液后俯视(或仰视) 2、放液前俯视(或仰视) 、放液后仰视(或俯视)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一、洗涤操作 1、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2、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 3、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4、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二、取液操作 1、放出待测NaOH溶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 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5)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 )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分析:V标偏大,
滴定前
导致C待偏大






思考:若是测量V(待)? 滴定后
1.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 溶液,滴定过程中,标准液读数:先俯视,后仰视. ①V(标)是偏大还是偏小? ②c(测)是偏大还是偏小? 归纳提纲,对比标准液、待测液分别利用滴定管, 度数时先仰视后俯视对于结果影响有何不同?
2.消耗等体积等浓度的HCl,消耗Na2O和NaOH的 质量如何? 用含Na2O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 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对有何影响?
结合提纲分析以下问题
①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是否润洗对 结果c(测)的影响?
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先俯视,后仰视,对 c(测)的影响?
(
)
(2)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3)取待测液时,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
洗。(
)
(4)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
(5)如用Na2S2O3滴定碘溶液终点时现象? (6)如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终点时现象?

(7)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0.1 × V标 C待= —————
0.02(V待)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V标偏小, 导致C待偏小。
滴定前




值 滴定后值
误差产生的原因:读数不规范
例: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 2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高二化学科学习资料·学法指导系列 高二化学科学习资料·学法指导系列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1.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若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盛放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小。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用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多,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可知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

所以滴前仰视V(前)偏大,滴后俯视V(后)偏小。

这样V 标准液(=V 后—V 前)的值就偏小,导致c(待测液) 的值就偏小。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分析:同理推知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的 c(待测液)值偏大。

2.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 标准液的体积读大了,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了。

(反之相反)3.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小,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之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部分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增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6.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及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及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及分析岐山职教中心刘娟妮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阶段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学生操作实验,在各种考试中也都成为考察的重点。

但是由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欠缺和对实验主旨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操作和应试中常对误差不知道如何进行克服和处理,现将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一、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②气泡;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④指示剂选择不当;⑤杂质的影响;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二、具体分析如下:(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4)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5)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高)(6)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7)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8)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9)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10)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11)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12)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

(偏高)(1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操作正确,无影响)(14)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15)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16)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三、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学生做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①取一支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②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记录液面刻度读数;③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置于未经标准酸清洗的洁净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④加入两滴酚酞试液(锥形瓶内);⑤滴定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⑥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时,即停止滴定;⑦记录液面刻度读数;⑧根据两次滴定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详细解释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详细解释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没用标准液润洗,其中内壁有水分,导致标准液浓度降低,标准液的体积用量增多,所以待测液浓度就偏高了
2.未用待测液洗涤移液管或所用的滴定管,其内壁有水,所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含有的溶质变小,滴定所需的标准液体积就会减小,所以待测液浓度就偏低了。

3.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之后,或多或少留下一些待测液,那么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变多,要加的标准液要多加,所以偏高
4.滴定的时候计算的是消耗的酸或者碱的物质的量,如果里面残留了水,物质的量浓度是会降低,但是物质的量还是不变的。

因此对结果没有影响
5.读数时会把气泡的体积当做标准液的体积,导致消耗的标准液大于实际值
6.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那么气泡体积会使液面上升,所以我们代入计算的标准液体积就减小了,所以C待偏低。

7.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导致V标偏小,C待偏低
8.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仰视,导致V标偏大,C待偏高
9.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V标偏小,C待偏低
10.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导致V标偏小,C待偏低
11.滴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偏多,结果偏高。

12.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一滴,导致V标偏大,C待偏高
13.溅出待测液,就是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少了。

消耗的V标偏小,结果偏低。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一.用已知摩尔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摩尔浓度的NaOH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试说明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标准液进行滴定.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4.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误用盐酸润洗.5.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6.待测液在振荡时溅出锥形瓶外.7.滴定前平视刻度,滴定到终点后仰视读数.8.滴定前平视刻度,滴定到终点后俯视读数.9.滴定前仰视读数,终点时平视.10.滴定前仰视,终点时俯视.11.滴加盐酸,橙色不足半分钟即褪色.12.滴加盐酸时,溶液变红色.13.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14.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15.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有一滴液体.16.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后,就用来吸取待测液.17.将移液管尖嘴处的液体吹入锥形瓶.18.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19.滴定过程中,标准液有少量外漏.二. 测定结果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1.用含NaCl杂质的NaOH配制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定盐酸的浓度?2.用含Na2O杂质的NaOH配制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定盐酸的浓度?3.用含Na2CO3杂质的NaOH配制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定盐酸的浓度?4.用含NaHCO3杂质的NaOH配制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测定盐酸的浓度?三.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和碱恰好中和时,其物质的量一定相同B 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一定等于7C 酸和碱中和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结合生成盐D 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氢离子与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2.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正好A 由黄色变成红色B 由橙色变成红色C 由黄色变成橙色D 由红色变成橙色3.已知[NH4Cl]<0.1mol/L时,溶液pH>5.1,现用0.1mol/L HCl滴定10mL 0.05 mol/L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A 10 mLB 5 mLC 大于5 mLD 小于5 mL4.某溶液当滴入甲基橙试液时显黄色,当滴入石蕊试液时不变色,则此溶液的pH范围是A 0~3.1B 3.1~4.4C 4.4~8D 5~85.用0.1mol/L的盐酸滴定加有几滴酚酞试液的10mL 0.05 mol/L氨水,当红色刚好消失时,滴入盐酸的体积是A 5mLB 多于5mLC 5~8mLD 少于5mL6.将1mL pH=3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L,然后滴加甲基橙试液呈A 紫色B 黄色C 红色D 橙色7.一只规格为A mL的滴定管,其尖嘴充满液体时,管内液面在m mL处,当其液面降到n mL 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流出溶液的体积为(m-n)mLB 流出溶液的体积为(n-m)mLC 管内溶液的体积多于(A-n)mLD 管内溶液的体积多于n mL8.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进行,当向10mL pH=2的某酸溶液中加入10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滴入石蕊试液时,溶液显红色,则此酸是A 一元强酸B 二元强酸C 弱酸D 任何强酸9.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 量取盐酸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B 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C 锥形瓶内壁还有水珠就用来装氢氧化钠溶液D 滴定终了时俯视观察滴定管液面读数10. 有五瓶溶液分别是: ①10mL 0.60 mol·L-1NaOH水溶液②20mL 0.50 mol·L-1 H2SO4水溶液③30mL 0.40 mol·L-1 HCl水溶液④40mL 0.30 mol·L-1 HAc水溶液⑤50mL 0.20 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①>⑤D ⑤>④>③>②>①四.填空题(1)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mL.(2)图Ⅱ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A 是amLB 是(50-a)mLC 一定大于amLD 一定大于(50-a)mL。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6)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半滴尚 ) 未滴下,或一滴标准液附着在锥形瓶内 未滴下, 壁上未流下。 壁上未流下。
分析:这样使标准液用量增大,所以会造成 分析:这样使标准液用量增大,所以会造成C 测的值偏大。 测的值偏大。 思考:在滴定接近终点时, 思考:在滴定接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 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处的标准液至锥形瓶中, 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处的标准液至锥形瓶中,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思考: 思考: 若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若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C测 测 是否有影响? 是否有影响? 答案: 答案:无影响
2.读数不规范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V标偏小,导致 测 标偏小, 分析: 标偏小 导致C 偏小。 偏小。
滴定前
实 际 值 读 出 滴定后 值
(2)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 ) 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 测减小 所以会使V标减 测减小, 分析:这时实际n测减小,所以会使 标减 导致C 小,导致 测减小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 ) 测液润洗。 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 标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 标液的用量增加,导致 测增大
酸碱中和滴定 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 中和滴定过程中, 个方面是:
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②气泡; 气泡; 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 体积读数(仰视、俯视) ④指示剂选择不当; 指示剂选择不当; ⑤杂质的影响; 杂质的影响; 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湖南省澧县一中余志宏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定量实验,而其误差分析又是一个难点。

那么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如何分析?下面就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标准液放在滴定管中的情况进行探讨一下: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①、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析:因标准液被附在滴定管内壁的水珠稀释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多了,所以结果偏高。

②、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析:因待测液被附在滴定管内壁的水珠稀释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③、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析: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为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 气泡体积, 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读多了,所以结果偏高。

④、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析:读出来的待测液体积为实际量取的待测液体积+ 气泡体积, 即待测液量少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也少,所以结果偏低。

2、来自锥形瓶产生的误差: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析:因瓶内壁附着待测液,故锥形瓶内的待测液多了,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②、锥形瓶未洗净,残留有与待测液反应的少量物质,故消耗的标准液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③、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就加入待测液或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水析:实际参与中和反应的待测液的总量没变,实际消耗的标准酸液也就不变,故结果不变。

3、来自读数带来的误差:①、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时A、先俯视后仰视(先俯视后平视或先平视后仰视)析:量取待测液的实际体积偏小,消耗的标准液也少,所以结果偏低。

B、先仰视后俯视(先仰视后平视或先平视后俯视)析:量取待测液的实际体积偏多,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②、用滴定管量取标准液时A、先俯视后平视析: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为V终-V始,而俯视时V始读小了,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偏大了,所以结果偏高。

B、先仰视后平视析: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为V终-V始,而俯视时V始读大了,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偏小了,所以结果偏低。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及原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及原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及原因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化学课堂中经常进行的一种实验,它能用来确定一种溶液中某一特定元素或离子的含量,是一种相当精确的实验方法。

一般情况下,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很少会出现误差,但实验者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误差进行分析,以便知晓其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首先,要进行误差分析,需要了解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原理。

根据实验步骤,溶液会经历中和反应,即酸和碱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稳定的盐和水,使电导率发生变化,这时可以测定溶液中某一特定元素或离子的含量。

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一般可以归结于量等因素。

首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我们要用到酸、碱和滴定液,误差的可能性存在于量的控制,如果把量控制的不准确,计算出来的数据就会存在偏差,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如果量控制不准确,还会给滴定溶液带来误差,这是由于在稀释时,溶液的比容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环境条件应该稳定,如温度会影响溶液的滴定过程,如果温度波动过大,滴定溶液则很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误差,由于实验者可能控制不到住所有的变量,差错也可能由子出现。

此外,在数据分析中,亦有可能出现误差,实验者可能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
记录严格合理,力求结果准确,有利于减少误差。

以上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及原因,通过此次实验,可以了解到会出现误差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正,以便达到精确结果。

高考-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高考-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的滴定为例因C标、V定分别代表标准液浓度、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定值,代入上式计算。

但是实际中C标、V定都可能引起误差,一般可把各因素引起的误差转嫁到V读上,若V读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若V读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故通过分析V读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滴定的误差。

引起误差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1)视(读数)注意:①滴定管中液体读数时精确到0.01mL ②一般需滴定2-3次,取其平均值(2)洗(仪器洗涤)正确洗法:二管二洗——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注意:一般滴定管装标准液,锥形瓶里装待测液。

错误洗法导致结果:①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定变大,V读变大,结果偏大。

②移液管仅用水洗,则待测液变稀,所取待测液溶质物质的量变少,V读变小,结果偏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量偏多,V读偏大,结果偏大。

④第一次滴定完后,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如何。

(3)漏(液体溅漏)①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②终点已到,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液滴,则V读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4)泡(滴定管尖嘴气泡)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管中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现气泡。

如滴定开始有气泡,后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

若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则结果偏小。

(5)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指示剂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

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

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6)杂(标准物含杂质)用于配制标准液的固体应该是纯净物。

但其中有可能混有杂质,称量时又按需标准物固体质量来称取的,帮一般均会产生误差,在此杂质又分两种情况:①杂质与待测液不反应如NaOH中含NaCl,所配的NaOH溶液浓度变小,滴定盐酸时,NaCl不参与反应,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测定结果偏大。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 行完全。计算盐酸的浓度时,应计算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因三次 实验中NaOH标准液浓度及待测液的体积一样,故只算NaOH溶液 体积的平均值即可。根据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可知,弯曲其橡胶管
即可将管中的气泡排除。
2.(重庆市诊断题)取相同体积(0.025 L)的两份0.01 mol· L- 1
的体积(mL)
1 2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0.10 0.10 22.62 22.72 20.00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
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①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偏高。③石蕊 不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颜色变化不明显。⑤酸式滴 定管必须润洗后再注入标准酸溶液。⑦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D
1.(2008· 全国理综Ⅱ)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 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等质量的Na2CO3消耗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
B选项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实际使盐酸浓度变稀, 需要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大,所以使 c(NaOH)偏高。C选项是正确 操作,无误差。D选项固体NaOH中含KOH杂质,因为等质量的 KOH消耗盐酸比NaOH少,所以使滴定结果偏低。 标准答案:B
烧杯 (或表面皿) _、________ 码、镊子)、 ___________ 药匙 。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 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 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影响
滴定过程中,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偏高
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瓶中。
无影响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
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
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偏高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刻度读数。
偏低
操作不当
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高
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
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
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
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引起误差的原因
操作
c(待)结果
仪器润洗不当
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
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
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
无影响
读数不当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