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净化 组合 千屈菜 香蒲 灯芯草
白色
蓝紫色 黄褐色 绿色
8-12 月
7-8 月 5-8 月 6-7 月
耐水湿、耐热
耐水湿、耐热 耐水湿、耐热 耐水湿、耐热
泽泻
综合净化 组合 石菖蒲 金鱼藻 睡莲
白色
绿色 绿色 多种
6-8 月
4-5 月 12 月、3-4 月 5-9 月
对硫、钾吸收能力强
对氮、硫吸收能力强 对氯的吸收能力强 对硫、钾吸收能力强
银杏
枫香
重阳木
皂荚
榉树
黄连木
早熟禾
狼尾草
细叶芒
白三叶
种植设计
2.生态防护带
防护隔离带用于划分、隔离喧嚣的城市与安静的生态区,避免人类对生态区造成太大影响。同时 增加横向景深,完善纵向的种植层次与天际线。选择观赏性好、浓密、吸附力强抗盐碱性强的乔木、 可有效隔离外界噪音,过滤汽车尾气,净化环境。
乔木:意杨、榆树、朴树、刺槐、柽柳、泡桐、楸树、毛白杨、构树、梓树等 地被:野花组合
种植设计
1.种植原则
适地适树原则:尽量保留现状长势良好的杨树等乔木,在此基础上从本地自然植被中选择 优良植物品种开展植物配置,具有成活率高,管理粗放,少后期养护少等优点,同时可体现地 方特色。 生产性原则:选用当地果树,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打造生产性景观,增加场地的趣味性和 归属感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生物多样性原则:努力打造种类多样、层次丰富、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为各种昆虫、鸟 类等生物营造安全、舒适的栖息地,实现生物多样性。 塑造空间原则: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营造不同空间,满足场地不同功能区的功能、景观 的需要。 四季有景原则:强调植物季相性变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注意各类植物的花期在 时间上的连续性,注重秋色树在造景上的搭配,如银杏、枫香等。
垂柳
芡实
萍蓬菜
石菖蒲
水杉
睡莲
荸荠
香蒲
蒲苇
种植设计
湿地植物净化组合
类型 名称 香蒲 重金属净 化组合 石菖蒲 莎草 水葱 花色 黄褐色 绿色 红紫色 绿色 花期 5-8 月 4-5 月 5-8 月 6-8 月 习性 对氮、硫、钾吸收能力强 对氮、硫吸收能力强 对氮、硫、钾吸收能力强 喜水、抗性强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芦苇
该区域基本上是农林联网地区,区域用地类 型为:农业旱地、灌溉水田、灌木林地、养 殖水面、坑塘水面等。
种植设计
1.广场种植区
行道树和广场树应选择枝干端直、分支点较高、姿态优美的树种,以适合扬州地域特色的乡土树 种为主。该区构建乔草组合的植物群落,乔木选用较高大荫浓,树姿挺拔的乡土品种,行列式种植形 成树阵,林下种植较耐旱草花和乡土观赏草,形成大气、简洁、视线通透的入口景观。 乔木:银杏、枫香、重阳木、皂荚、鹅掌楸、榉树、黄连木等 地被:早熟禾、狼尾草、细叶芒、白三叶等
朴树
楸树
杨树
构树
梓树
刺槐
毛白杨
野花组合
野花组合
种植设计
3.农田湿地区
为营造农田—湿地系统涵养水源,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与生境类型。农田种植采用果树、农作物、 生产性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突出植物的季相性还可体现出植物的枝、花、果 实等特征以及生产性景观丰产效果增强景观观赏性。 选择保留现场长势良好的植被,如果树、水稻田、蔬菜地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不同空间种 植相对应的植被。 果树:板栗、核桃、柿树、枣树、桃树、李树、枇杷、拐枣、香橼、樱桃等 农田:水稻田 耐湿花卉:油菜花、大花萱草、向日葵、郁金香、马蹄莲、金鸡菊、莎草等 水生蔬菜:菱角、荸荠、慈姑、莲、西洋菜、菰(茭白)
陆 生 蔬 菜
种植设计
5.内河湿地区
该区依托较为稳定的水位,构建以湿生、水生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维持水体的自净能力,营造 湖塘湿地风貌。岸边种植根系发达、耐淹耐旱的植物品种,发挥水土保持、护岸固土的功能。植被群 落主要为芦苇群落、野艾蒿群落、莲子草-野菱群落、菰-浮萍群落、竹-桑群落等。水生植物泡以湿 地植物群落组合为主。 乔木:池杉、水杉、垂柳、河柳、旱柳等 挺水植物:芦苇、菰、黄菖蒲、香蒲、茭白、水烛、水葱、荸荠、慈菇、雨久花等 沉水植物:眼子菜、金鱼藻、黑藻、苦草、水毛莨等 浮水植物:空心莲子草、野菱、芡、萍蓬菜、水鳖、莲等
果 树
柿树
板栗
枇杷
核桃
桃树
花 卉
大花萱草
油菜花
向日葵
水 生 蔬 菜
菱角 荸荠(马蹄) 慈姑 莲藕
西洋菜
菰(茭白)
水稻
种植设计
4.都市农业区
选择保留现场长势良好的植被,依托场地现有实验田营造都市新型农业示范区。选择耐旱耐湿的 乡土植物,通过乔木、农作物、生产性地被植物的搭配,丰富场地的生物多样性。 地被:旱地农作物等 小麦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