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主要风格
杜甫诗歌主要风格杜甫的诗啊,那风格可太有特点啦。
老杜这人啊,他的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惨状。
他的诗风那叫一个沉郁顿挫。
啥叫沉郁顿挫呢?就像是你心里头压着一块大石头,想喊却又喊不出来,只能在嗓子眼儿里哼哼唧唧的那种感觉。
你看他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诗,一下子就把贫富差距给揭露出来了。
那些达官贵人在豪华的宅子里吃着喝着,美酒佳肴都发臭了,而外面的穷人呢,都冻死在路边了。
这画面感多强啊,你读着的时候,心里就感觉特别沉重,好像那股子社会的黑暗就直接扑到你脸上了。
他写诗还特别细腻呢。
就像一个特别贴心的朋友,能把那些很微小的情感都给你揪出来。
比如说他思念家乡的时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露水在今夜变白了,他就觉得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亮。
你想啊,一个人漂泊在外,心里头念着故乡,看着天上的月亮,那种思乡之情就跟小虫子似的,在心里头挠啊挠的。
他把这种情感写得这么细致,就好像他在你耳边轻轻诉说自己的心事一样。
而且杜甫写诗还特实在。
他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写的都是真事儿。
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在诗里就把战争的残酷都给写出来了。
百姓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他自己也是到处漂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所以他写的诗就像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你读他的诗,就好像跟着他一起在那个乱世里摸爬滚打似的。
他的诗也有充满希望的时候呢。
虽然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但是他还是盼着国家能好起来。
就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希望有好多好多房子,能让那些穷苦的人都有地方住,都能开开心心的。
这时候你就会觉得,老杜这人啊,虽然自己过得不咋地,但是心里头还装着别人呢,多善良的一个人啊。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风格就像是一部人生的大书,有苦难,有悲伤,有细腻的情感,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他的诗就像一个老朋友,不管什么时候读起来,都能让你产生共鸣,让你对那个遥远的时代有更深的理解,也让你感受到他那颗滚烫的心。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是我国著名诗人,还被世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主要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歌风格,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的诗歌风格(一)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
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
浅谈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大家想必并不陌生,一提到杜甫,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这个词,并且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杜甫真的是恰到好处。
但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之前也从来是稀里糊涂的,今天要想写一首的鉴赏,又碰到了这个词,我觉得我不能再绕过去了,就去查了一下,网上的解释集中如下:"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皋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
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1)沉郁是指杜甫诗中情感的深沉蕴藉。
杜甫的诗歌中,鲜有个人的小情小爱,并不是说他没有个人情感,而是他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了一起,使得他情感更为深厚。
2)顿挫是指杜甫诗歌韵律的抑扬顿挫,表现手法的含蓄曲折。
首先是韵律的抑扬顿挫。
《春望》中,首联上联“破”、“在”,“春”、“深”,平仄相对,读起来声声金石,有极强的顿挫之感。
全诗以“en”为韵尾,读来如同人的呜咽,光从音调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悲凉的情感。
其次是情感表达的含蓄曲折。
我分析了一下,沉郁顿挫这个词是从杜甫诗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谈的,沉郁指诗的内容思想,顿挫指诗的艺术形式。
现以我正读的《登岳阳楼》为例来谈一下。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先这首诗的思想非常深沉丰富。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他出蜀一路漂泊到湖南,登上了耳闻已久的岳阳楼,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本来应该是欣喜与激动,但杜甫却立刻想到了国家的现状与亲人的萧条,再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孤独无助,他禁不住泪落满襟。
这首诗里杜甫抒发的感情复杂沉重,而个人的悲愁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诗中的感情是沉郁的。
四个字概括杜甫的诗歌风格
四个字概括杜甫的诗歌风格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可以用“沉郁豪放”四个字来概括。
首先,杜甫的诗歌充满了沉郁的情感。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这些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中。
他常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悲凉、忧郁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他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痛苦。
其次,杜甫的诗歌也展现了豪放的风格。
尽管他身处逆境,但他的诗歌却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昂的情感。
他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豪迈的诗句和奔放的语言,展现了他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既有沉郁的情感,又有豪放的气质。
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公,更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因此,我们可以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豪放”。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沉郁顿挫”是杜甫在天宝年间对自己作品的评价,那时他的许多代表作还没有产生。
这四字评价主要说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
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入蜀后的十余年,是杜诗“沉郁”风格发展的顶峰,写民生疾苦、自己的穷困潦倒。
感情深沉阔大。
《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
当时诗人病卧夔州,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杜甫诗的风格特点
杜甫诗的风格特点————————————————————————————————作者:————————————————————————————————日期:杜甫诗的风格特点杜甫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无论杜甫自己评论家,都公认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是就诗的思想内容来说的。
“沉”即“深”,“郁”即“积”,指诗歌内容的深刻、深厚、凝重。
“顿挫”则是就艺术形式而言,讲的是诗歌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即有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节奏音调的抑扬顿挫。
词评家陈廷焯说:“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上乘。
”不独是词,诗也如此。
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的“沉郁”通过“顿挫”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了解杜诗“沉郁”的思想内容,必须了解杜甫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思想倾向。
另外体会他诗歌“顿挫”的艺术特点,还应了解一点诗歌格律常识。
杜诗无处不在的忧国忧民的现实内容和诗人不惜牺牲自我的思想情情怀构成了他“沉郁”的诗歌风格,并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
他的风格特点是由现实主义内容所决定的。
首先,杜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人民百姓的关注和同情。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赴奉先咏怀》)不仅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刻同情,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百姓受剥削凌辱的现实。
他还在一些诗歌里为人民代言:“县官虑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活随百草。
”(《兵车行》)他甚至对统治者提出抗议:“君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出客》)在人民的痛苦生活前,他不惜牺牲自己。
屋漏天寒,稚子不嗳,彻夜难眠之时,他还发出这样的慨叹:“君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次,杜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人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紧密相连的。
安史之乱危及国家前途时,面对破败的山河,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他又“涕泪满耶裳”,在漫长的期待和奔走中他甚至“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苏联停浊酒杯。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吧!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歌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
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
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试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前人言杜甫的诗歌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试谈谈你的见解。
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理解为,沉郁指的是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分析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内容充实,关注社会民生。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为例,诗中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1、忧国忧民,情感深厚、浓郁。
杜甫的是个情真意切,诗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忧思,让人难以挥去,真挚感人。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
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
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2、语言凝练苍劲、通俗质朴,刚健有力。
杜甫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他十分注意意锤炼字句,增强了诗歌语言内涵和表现力。
他的诗歌既有精炼苍劲,深刻精警的特点,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丽等多样化的特征。
如《登高》这首作者晚年写的诗,时值九九重阳诗人扶病登台,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是诗人七言律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以景物为对象,用高度概括的笔法,写出了江边秋景的壮阔与悲凉。
诗人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意象,并且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从感觉、视觉、听觉、声音、色彩等角度加以描写形容,写得极为精巧工,形象性和节奏感极强,也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
浅谈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的论文(1)
浅谈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的论文(1)论文题目:浅谈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引言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后人称为“诗史上的巨人”。
他的诗作深受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其中尤以沉郁顿挫的风格为其重要特点之一。
本文试图探讨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的成因。
正文一、情感体验杜甫在他的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身处天下动荡、社会紊乱的时代背景下,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苦难和人类的无奈。
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出强烈的思想和情感的投入,从而产生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例如《春望》中,杜甫通过表现自己望春生情的感受和看到荒烟平地扫的现实景象,表达了对时局和生命的无奈和沮丧,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
这种情感的投入和表达方式,让杜甫的诗歌具有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生活经历杜甫的生活经历也是成就他沉郁顿挫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曾经历过数次边疆之旅,亲眼目睹了边疆的贫困和战争的残酷。
他也曾经历过数次的失业和贫穷,饱尝着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冷暖。
这些人生经历,让杜甫具有了深厚的生活感悟和对人性的洞察力,同时也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这些生活经历直接反映到了他的诗作中,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文化底蕴杜甫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他熟读《诗经》、《左传》等古籍,对汉唐文化传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他也有着深厚的佛教修养,对宗教信仰有着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这些文化底蕴和宗教修养,让杜甫在写作时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追求。
他在写作中借用了大量的古典典故和佛教禅理,让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
这种文化底蕴的内涵,也让杜甫的诗歌更具有沉郁顿挫的气质和艺术风格。
结论杜甫的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体验、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让他的诗歌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浓郁的情感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诗歌作品。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杜甫是我国著名诗人,还被世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主要是什么呢?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歌风格,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的诗歌风格(一)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
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综述“沉郁顿挫”一直被视为杜甫诗歌的典型风格。
本文认为“沉郁顿挫”确实是杜甫大部分诗歌的艺术风格,“沉郁”主要体现为杜甫诗歌之思想内容的博大精神和情感的深沉厚重,“顿挫”主要体现为结构的曲折开阖和音律的抑扬变化,内容的“沉郁”要求形式的“顿挫”,形式的“顿挫”也能加深内容的“沉郁”。
然而,对于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诗圣”,对中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诗歌——“史诗”,过于单一化、绝对化的评价又过于偏激,不够全面、客观,因此需要对杜甫诗歌做更细致、全面的阐述、揭示。
站在前面这个角度上,除了沉郁顿挫之外,本文又概括出杜甫诗歌的三种风格类型:清新自然、险怪奇拔、雄放俊逸。
杜甫诗歌之清新自然主要体现在他的草堂诗歌之中,表现了杜甫高雅的情趣和细腻的审美,流露出他热爱现实人生的赤子之情和忧民的博大胸怀;险怪奇拔的风格更是杜甫的首创,他崇高博大的诗心和奇诡波澜的诗艺深深影响后人李贺;雄放俊逸的诗风,从中可以窥见放旷不羁的一面,亦可理解为现实主义之外浪漫主义在杜甫身上的反映。
1 杜甫诗歌的总体特征——沉郁顿挫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一生创作诗歌近三千首,其特点历来被公认为“沉郁顿挫”。
清人方东树曰:“沉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杜公也。
”其实最早用“沉郁顿挫”四个字形容杜甫诗歌特点的不是他人正是杜甫本人,其《进雕赋表》曰:“自七岁所辍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之流,庶可及也。
”沉郁顿挫的确是对杜甫诗歌部分诗歌、尤其是一批最能体现杜甫诗歌水平的优秀诗歌风格的典型评价和概括。
2 杜甫诗歌的多样性杜甫,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歌,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其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的艺术景象令后人无比尊敬和崇拜。
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后人对其诗歌极力推崇、褒誉,并以最美好、最精炼、最经典的词语去称扬和赞颂杜甫及其诗歌。
试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总3页)
试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总3页)杜甫作为唐代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几乎遍及唐代诸子百家,确立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具有极强的诗意气质,其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
杜甫的沉郁顿挫诗歌风格体现在他对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下的认识方式中,他不追求特定的诗歌形式,而是以缓慢的节奏,集中的思辨,深沉的思想,理解当下历史本质,追求存在的真实状态。
杜甫所创作的诗歌均深具此类风格。
其中商山雨,致谢英雄等诗在抒写外貌的同时,更有深刻的隐喻,以其沉郁寡淡的节奏,轻盈抑郁的语言,谈及忧愁,祈祷,绝望等等沉郁顿挫的情绪,蕴涵出明显的苍凉与愤怒。
此外,杜甫的沉郁顿挫诗歌风格更多的运用表现手法如叙事、概括、回溯,以及用象征等手法,以表达其诗歌的意象。
叙事在其创作的诗中大量使用,不仅表现真实的情感活动,而且通过丰富的典型比喻,以及精巧的诗歌抒情,凸显了其忧虑焦虑思考的特点,增强动态效果,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同时,也表现出杜甫对诗中人物人性的深入把握,使内容更加丰富,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杜甫的沉郁顿挫诗歌风格商山雨,致谢英雄等诗运用老庄叙事体和苦难体的创作手法,以其清新脱俗的叙述特点,着力抒写历史,生活的变迁,可见其诗歌的沉郁顿挫情态。
其诗歌一句双句以凝重的节奏表达出无数忧伤之情,表现出人在历史经历沧桑变迁中,磨难折磨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的悲凉难言。
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杜甫自己的悲怆和绝望,更能感染住读者,让其重获精神勇气,提升生活境界。
总之,杜甫的沉郁顿挫诗歌风格在独特韵律和节奏感中,融合了叙述抒情、概括典型、回溯经历、运用象征等诸多手法,以寡淡抺态深入叙述历史长河中人生变化折磨,引人感受自己心灵沉郁苍凉,丰富诗歌的内涵,同时拉开当今时代的思想空间。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得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歌艺术特色,请参考!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得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得诗人之列。
他得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得时代得社会生活,而他得诗歌得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得颠峰。
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得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得艺术风格关于杜甫得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杜甫诗歌里得多种多样得形象都在“沉郁顿挫”得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得“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
“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得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
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得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得联系。
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得深沉郁勃。
“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得含义。
动乱得社会现实,长期得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得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
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得人,其郁结于胸中得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
这种回环往复得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得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
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得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得心情。
杜甫诗歌写作特点
杜甫诗歌写作特点
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风格通常以沉郁顿挫为主,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2.叙事和议论风格:杜甫的诗歌在叙事和议论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
有学者认为,他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受到了《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
3.仁政思想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杜甫的诗歌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以及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4.人道主义精神:有观点认为,杜甫的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总体来说,杜甫的诗歌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的疾苦,又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精炼的艺术技巧。
杜甫诗沉郁顿挫的含义
杜甫诗沉郁顿挫的含义
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是中国文学中珠玑一样的宝藏,其中有很多都是沉郁顿挫的,从这些诗歌中,人们可以看出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韵味。
杜甫的沉郁顿挫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他所创作的沉郁顿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形势的观察和感慨,他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遭遇的政治和文化困境。
其次,他的沉郁顿挫的诗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懂得的态度,即努力求变的态度。
杜甫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语言提出了社会变革的召唤,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声。
最后,杜甫的诗歌反映了他的强烈的情感,反映了他的悲剧的生活,表达了他的极度的沮丧。
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他的诗歌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智慧,鼓励人们对复杂变化中的社会生活进行深刻思考,以便从杜甫的精神中获得勇气与智慧。
总之,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形势的认知,更是一种社会变革的召唤,它为人们提供了启迪,也给人们带来了勇气和智慧,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思考,以及深入挖掘古典诗歌中的精神实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
“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
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
“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动乱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
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的人,其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
这种回环往复的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
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
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
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
动荡的江水,陡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历的画角,这些都是诗人心情的反映。
他的《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是这样写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里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诗里写到的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慨。
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很有名的两句诗。
诗里的那种雄浑苍劲的形象和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个战乱时代的气氛。
《秋兴》八首也是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而成为杜甫抒情诗里艺术性最高的一组诗。
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一片弥天盖地的秋色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表现了故国平居之思;又用绵绵不尽的回忆把今昔异代联结起来,表现了抚今追昔之感。
这组诗是很能够代表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以上说明了杜甫怎么样运用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所特有的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兵车行》这首诗是通过一个行人的话广泛地介绍了兵役的繁重、战争的艰苦,以及人民反对开边的情绪。
《石壕吏》是通
过老妪的一番话,介绍了这一个家庭的遭遇,同时也概括了千万个家庭。
杜甫不只是细致入微,他还能够通过入微的刻画达到雄浑壮阔的境界,这才是杜甫超出一般现实主义诗人的地方。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的描写,逐步地推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他的《春望》这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从大处着眼,写得很悲壮。
第三句和第四句角度改了,从小处落笔,用溅泪之花、惊心之鸟去点缀沦陷了的京城,同时也衬托出自己伤时之深。
〈〈登高〉〉集中反映了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特征,且语言凝练,字字精当,是博大浩瀚的思想内容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诗文上四句写浩荡无边的秋景,将无限悲凉贯注其中.四句诗无一写悲之语,描摹处景景含悲,无一感慨之声,点逗处声声慨叹,就语言艺术来说,诗文工对整饰,一气流转,语言精练准确,概括性强,由不多的意象给人以庞大的悲秋之景观。
诗文的后四句自卑身世,将一生流落,尽遣笔底。
其中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精妙,十四字含有他乡作客,万里作客,经年作客,潦倒作客;深秋登高,独自登高,多病登高,暮年登高等多层可悲之意,义丰词约,精练不说,意韵也丰厚深沉。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凄苦。
此时的杜甫政治理想已经破灭,再不见他豪情万丈得描幻未来。
这首诗通过叙写无边秋色,以及诗人的孤苦形象,抒发了诗人万里悲秋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