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认识实习(环境工程)
课程代码:050601Z1
课程名称:认识实习(环境工程)
英文名称:Cognitive Practice
学时/学分:2周/2学分
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概论,工程制图
适应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课程简介
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环节。认识实习的基本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感观上认知城市污水处理的实际工程,增强环境工程专业感性认识,较全面了解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各个环节,加深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认知和专业的认同。认识实习是一次实践性很强、内容丰富的教学过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全的计划、充分的准备、良好的纪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完成实习任务。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开始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前,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一次实地考察和认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学生为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进一步学习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城市污水进出水水质和排放标准,城市污水的各种处理方法,
2.掌握活性污泥法中的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3.培养理论联系实践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污水特性分析
了解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进厂水质指标、出厂水质指标,污水的检测技术以及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优劣比较。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从整体上了解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工作原理以及处理效果,并对各处理单元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较初步的认识,如格栅、初沉池、泵站、二沉池、污泥脱水设备等,并绘制各处理单元的示意图。
(3)氧化沟工艺技术
了解氧化沟工艺技术的特点和设计规定,对水质要求和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并绘制主体设施的结构图。
(4)污泥的处置与利用
了解污泥的产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污泥的处理流程(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脱水和污泥处置),掌握污泥浓缩、脱水的原理、方法,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途径,污泥浓缩、脱水设备结构示意图。
(5)污水厂管理
了解污水厂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人员安排、职责分析等。
四、实验要求
本课程无实验。
五、课程学时分配
实习时间:两周,时间具体分配如下表:
时间实习内容
第一周安全教育,了解污水处理全工艺;
在氧化沟、调节池、沉淀池、污泥处理车间、中控室等进行
实习
第二周在化验室等地进行实习;
绘制工艺流程图、氧化沟结构示意图
攥写总结报告、总结,测评
六、考核方法
实习成绩由三个方面考核评定,以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分制评定总成绩。其中:
(1)平时考核成绩(着重在平时的表现及纪律)(35%)
(2)实习报告(35%)
(3)实习结束时的考核(30%)
七、制订执笔者:杨卫春
审核者(教研室主任或研究所所长):彭兵批准者(教学院长):王志兴
生产实习(环境工程)
课程编号:050602Z1
课程名称:生产实习(环境工程)
英文名称:Production Practice
学分与学时:4周/4学分
先修课程要求: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
适应专业:环境工程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实现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需的实践教学过程。也是增进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实习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及调研,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对存在的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加以分析和讨论,大幅提升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建立初步工程观念,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及社会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课程教学大纲
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对实习企业的运行管理、生产现状及技术装备水平的现场调研,以及与工厂一线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的沟通、学习,促进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深入了解生产过程污染控制基本原理、处理工艺及设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基本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建立工程技术观念;同时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活跃思想,开拓思维,培养吃苦耐劳的意识,并提升社会沟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的三废排放的种类和数量、控制指标、分析方法及排放标准,了解典型污染物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的基本情况。
2、工艺流程。在掌握实习车间(或工段)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析工艺条件的选择,熟悉实习场所的主要设备和名称,主要工艺管线的走向,各控制点上的位置及生产控制指标。
3、生产设备。通过现场观察设备、听取工人讲解、查阅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等方式,了解设备内部的结构及技术指标。
4、控制方法与手段。认真了解实习场所生产线中各种温度、压力、液位、组成等各种操作参数的检测、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应调节手段。
5、存在问题。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新出现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三、实习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1) 水污染控制:了解实习企业水污染控制的主要对象及其处理原理,水资源利用的管理方法及控制技术,废水处理的技术工艺及其设施,废水中有价资源回收利用情况。
(2)大气污染控制:了解实习企业生产过程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工艺及相关设施,掌握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典型除尘装置的原理、结构及技术指标,掌握高/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处理设施的原理、结构及技术指标等。
(3)固废处理与处置:了解实习企业生产过程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危害情况,了解企业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现状及技术工艺,掌握企业现有固废处理设施的原理、结构及技术指标。
(4)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了解实习企业的清洁生产实施现状及水平,了解污染治理工作中的管理方法等。
重点:
实习企业污染控制现状及处理水平,典型污染物的处理原理、技术工艺及设施,有价资源的回收利用原理、技术工艺及设施。
难点:
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四、实习要求
1、由学院统一组织,确定实习时间,教研室制定具体实习计划,教研室及实习企业按实习计划协商安排实施。
2、重视实习动员,强调生产实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生产学习的重视程度,要求学生多问、多想、多看,多向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学习。
3、采用听技术报告及现场解说、实地参观、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实习企业的生产过程、三废污染控制现状及其技术工艺与设施情况,分析讨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使学生对环境污染控制建立较完整的工程观念。
4、学生必须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习。认真收集有关所需的技术资料,为编写实习报告做好充分准备。
5、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服从实习单位的领导、工人和指导教师的安排,严格自觉遵守企业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关系,维护学校荣誉。
6、切实注意实习期间安全,确保人身与财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