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渗透理论背景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了当地说,“观察渗透着理论”这个判断就相当于“理论已经渗透进入观察之中”,甚至可以说“不存在完全不受到理论因素影响的观察”。

这个论断对于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严格的”经验主义者而言可以说是生死大敌。因此,想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就要理解它的敌手——“严格的”经验主义的哲学纲领,尤其是其认识论立场。该纲领其实很简单,就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奠基于、来自于纯粹的经验(一般的“经验”概念可以作相当常识性的理解,比如感官获知的感知觉或科学观测仪器获取的数据等都可以算作经验。而“纯粹”的经验显然是一般经验的一个真子集)——这种“纯粹”的经验常常被称为"the given"。"the given"或“所予”这个说法是很彻底的:真正能够作为一切知识基础的经验就是我们人所希望获知的那个世界给予我们的东西,我们只是接受它而不会对它有任何意义上的改变和加工。因此,作为the given的经验独立于任何人的情绪、主观倾向与喜好、思考与修正等等造成的一切偏差,具备绝对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如果再加上严格的逻辑推理与分析手段,也就保证了以此为基础的一切知识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这其实也就是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纲领的最终目的。以逻辑经验主义纲领来看待科学知识(尤其是作为知识载体的各种科学中的命题)就有了以下的结论:科学中常用的各种语言要素(特指命题以及命题中包含的各种科学术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观察的,只用于表达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那些作为the given的经验;而第二类则是理论的,用于表达在科学知识中出现的那些并非只包含the given的其他东西。因此,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来说,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必定都是观察,而一切理论则都是根据观察结果的建构。于是,按照逻辑经验主义纲领,观察当然就是完全不受理论影响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它应该比理论更基本。

逻辑经验主义自一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几乎占据西方哲学界(尤其是英美两国)的大半壁江山,它对科学知识的上述看法也自然在科学哲学中占据了统治性地位。但到了60年代,它似乎一夜之间就遇上了无数强大的对手,从而迅速地崩溃没落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对手就是

Quine的"Two dogmas of empiricism"和Kuhn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这两大对手之所以杀伤力如此强大,就在于宣布了知识的基础就不可能是如同逻辑经验主义所寄望于的那种观察术语所表达的the given——Quine说明不可能对观察术语与理论术语作截然的二分,当然我们就更无法分辨出the given在理论或观察的什么地方了;Kuhn则说明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经验证据会受到范式的规约和调控,因此不存在真正的the given。还有Duhem-Quine 问题等等,都说明逻辑经验主义纲领的失败。总之,the given 就在这时逐渐消失了,观察和理论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可能像Kuhn所说的那样经验可以被修饰和改动(更极端的Kuhn派甚至会认为科学研究者的偏好倾向等会任意地直接影响到对经验的获取、理解和使用),这样的一系列情况都可以被概括为“观察渗透理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Quine、Kuhn等自身立场的影响,这句话中的“理论”一词就不再仅仅是指逻辑经验主义的那个“理论”了,它还包括各种背景知识或理念、实用的因素、主观的偏好、倾向等东西。因此,“观察渗透理论”这个说法最终想说明的是观察已经被渗透了、不再“纯洁”了,当然也就不是那么基本了…至于观察被什么东西渗透了,这些渗透者则可以大概地被概括为某种“理论”。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观察渗透理论”很有冲击力,但它的价值其实也未必有多大,而且到现在哲学也已经逐渐将这句话抛诸脑后。这种情况的根源也在于它只是打击了“严格”的经验主义。在先验哲学的支持者——比如柏拉图主义和康德主义——看来,知识的基础本来就不应该或至少不仅仅是经验(无论那是不是“严格”的经验),于是本来就应该是“观察渗透理论”。而在不“严格”的经验主义者——包括相对主义和大多数自然主义——那里,尽管确实有“观察渗透理论”,但他们本来就没有对经验有如此之高的要求(甚至相对主义还会很喜欢这种对经验的要求降低的情况),于是这也不会对他们造成致命打击。因此“观察渗透理论”这句话只会影响到整个哲学中的一部分立场、分支,但它不会产生什么全局性的影响。

还有,就算“观察渗透理论”这个判断在整体上是合理的,

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得到观察的中立、客观的检验”。其关键仍然在于此“理论”非彼“理论”。如果我们将“理论”泛化到所有的背景知识、信念、偏好等东西,那确实观察总会受到理论的调制。但是在科学研究方法中,需要得到观察检验的理论通常都是局部的、有比较有效而确切之经验预言的理论判断。这时,检验这种理论的观察会相对地独立于该理论(尽管它受到更宏观的背景“理论”调制),观察对理论的检验就是中立客观的。

众所周知,科学哲学的发展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化,经历了从科学主义运动到相对主义泛滥的演变,如何反思当下这种后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就成为在新世纪重建科学哲学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史研究已经证明:一个理论内涵的演变主要是由几个关键概念以及命题内涵的变化导致的,反观科学哲学近五十年的发展充分印证了这个推论。笔者在本文对广为流传的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提出了质疑,通过对观察概念内涵的历史演变的考察,进而力图揭示出科学哲学发生转向的深层原因。

一观察概念的内涵的历史演变

坦率地讲,观察是科学活动的基础,科学要想取得进展就一刻也离不开观察。虽然,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观察的对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成了从宏观、微观到宇观的

转变,观察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那就是观察仍是人类获得知识的基础。科学哲学家敏锐地看到了这点,所以大多科学哲学家都对观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正是以此来构建科学哲学的基础。早期的实证主义者大多认为观察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因此由观察得来的科学知识是客观的,并以此构建传统科学哲学的理论大厦,这也就奠定了上个世纪中叶以前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研究路向。那么,什么是观察呢?我们这里简要列举一些学者的定义,不难发现其中的主要理论旨趣。S.博尼施认为:观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对周围世界有明确目的性的积极的知觉行为。观察不是消极地感知周围世界,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把握人的具体实践活动所针对的物质对象。”[1]M.罗格温认为:“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外界事物和现象的活动方式。观察的能力只能解释为历史发展的结果。”[2]从这些学者的定义中可以发现观察的一个主要特点:即它是人类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虽然动物也有一定的觉察能力,不过,那还谈不上观察,只能是一种本能反应而已。观察根据是否借助于仪器,还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根据我们活动的目的不同,观察还可以分为记录性观察和检验性观察。通过上面的论述,对于观察的内涵,相信已经阐释的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另外,从科学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学科观察手段的完善也意味着学科进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的物理学的地位就是建基于其观察需要极其复杂的仪器设备,而一些传统依赖观察的学科如天文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如果想真正进入到科学的行列,必须使自己的观察手段得到科学化。从这里不难看出,观察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观察概念的发展进行一些梳理,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观察是和近代科学同步发展起来的。自十六世纪以来古典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F.Bacon)和洛克(J.Locke)等人就提出了“纯观察说”,如培根认为:“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应活动,它不受任何理论因素的影响,在观察中也应该排除任何理论的影响,纯粹客观地进行观察。洛克也把观察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纯感官的生理反应过程,认为观察和感觉是等同的,观察过程就是人们对客体的感觉过程。”[3]可以说,这种纯观察说,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纯观察说简化了人类观察过程的复杂性,仅把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