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碰撞理论的优点: 对基元反应的描述直观易懂,突出了反应过程须经分子
碰撞和需要足够能量以克服能峰的特点,所以能定量解释质 量作用定律, 及阿伦尼乌斯定律 的Ea 和 A。对于了解基元反 应细节有帮助,对简单分子估算有一定准确性。
碰撞理论的缺点: 但由于模型太简单,使计算结果有较大误差,并且 概率因子
q ε εc的活化碰撞数
碰撞数
由分子运动论可知:
q eEc/RT
10.8.6
其中: Ec L εc ,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Ec 为摩尔临界
能,简称临界能。
(4)反应速率
将以上公式总结在一起,就得到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 掉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表示的速率方程为:
dCA dt
(rA
rB )2 ( 8π
b
rBC
a
c
f
d
[A BC]
A与B更近,将成键而未成, B – C键更拉长,将断而未 断。(形成活化络合物)
o
b
ea
rAB c
d
形成活化络合物后,若系统继
续沿 acb 源自文库底曲线移动,则BC
键继续拉长而断裂,AB键继续
缩短而加强。系统更为稳定,势
能逐步减小,多余的势能转化为
b 系统的动能,系统走向下坡路。
(1)碰撞理论的速率常数 k
首先,以异类双原子分子反应 A + B 产物为例,因为
CA = L cA , CB = L cB ,将此两式代入( 10. 8. 8 ), 得:
dcA dt
L (rA
rB
)2 (
8π
kBT μ
1
)2
e Ec/ RT
cAcB
10.8.10
设
zAB
Z AB LcAcB
L ZAB CACB
103.0 0.16
2NO2 2NO+O2 2ClOCl2 +O2 K+Br2KBr+Br H2+C2H4 C2H6
2.010
9
6.3107 1.01012 1.24106
4.01010 2.51010 2.11011 7.31011
111.0 510-2 0.0 2.510-3 0.0 4.8
180. 1.710-6
d 由上可以看出,整个反应途径即是
势能最低的曲线 acb 。沿acb 作一
切面,再“拉直”,即得左下图。
b f
b
AB + C
可以看到,系统必须克服一个势垒, 通过马鞍点c , 才能生成产物。
系统最初碰撞运动的动能若足够 大,当它沿 ac 运动时,动能就转化 为势能,并足以穿越 c 点,生成产 物。 若碰撞运动的动能不够大,则 系统将回到 a 点。这即是弹性碰撞 的情况。
由上表可知,多数反应的 P < 1, 即指前因子 A 小于碰撞 频率因子 zAB 。这可能是由于以上的简单碰撞理论将反应只看 成是硬球碰撞,忽略了分子的内部结构,单纯地认为只要碰撞 能量大于临界能即可发生反应。实际上,分子不是无结构的硬 球,碰撞部位不同,效果可能不同。
化学反应往往是特定的化学键的重新组合,若碰撞不是发 生在这样的特定部位,尤其当这些部位被其它原子团掩蔽时, 即使碰撞能量高于临界能,也可能不会发生反应。因为这时有 一个分子间和分子内的能量的传递过程,能否将能量传递到特 定部位,是一个问题。在此传递过程中也会与其它低能分子碰 撞而丧失过剩的能量。如此等等原因,都可能使碰撞变为无效, 使 P < 1。
8kBT πμ
10.8.3
其中:kB 为玻耳兹曼常数; 为两个分子的折合质量,即:
μ mAmB mA mB
10.8.4
mA 和 mB 分别为分子 A 与 B 的质量。
所以得到碰撞数
ZAB (rA rB )2
8π kBT μ
CACB
10.8.5
碰撞的一对分子称为相撞分子对(或分子
对),相撞分子对的运动可分解为两项:一是
过渡状态理论的着眼点是:是两反应物分子的旧键断裂与新 键形成如何实现。它的核心概念:活化络合物(反应中新旧键交 替过程中经历的过渡状态。)
1.势能面
现在研究一个原子 A 沿双原子分子 BC 的 B-C 键方向 与它碰撞,生成新分子 AB 及原子 C 的过程。这个过程 可认为有以下几个阶段:
A
B–C
当这个以 A 的中心为圆心的碰撞截面,沿A的前进方向运动时,
单位时间内在空间扫过一个圆柱形体积: π(rA rB )2 uAB
B
rB
B 不能相撞的B
rA
A
B
B
能相撞的B B
凡中心在此圆柱体内的 B 球,都能与 A 相撞。如图。
因此,一个 A 分子,单位时间内,能碰到的B分子的次数, 即碰撞频率ZAB ,等于圆柱体体积与B 的分子浓度(单位体积内
A
B–C
A与BC迎面运动
ea
rAB c
rBC
a
c
d
A 越靠近 B,势能越大,所以这是 一个爬坡的过程。而谷底曲线也向 右偏转,说明 A 靠近 B 时,BC键 b 拉长,rBC 变大。
f
A BC
d
A与B相接近,B –
C键略拉长而减弱
o
b
ea
rAB c
d 到 C 点,BC键拉长到即将 断裂,A B键即将形成。 ABC 三原子松散地结合 在一起。这就是过渡状态,或 活化络合物。
的分子个数) CB 的乘积。 ZAB π(rA rB )2 uABCB 单位 s1
若 A 本身的分子浓度为 CA ,则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分 子与 B 分子的碰撞数为:
ZAB π(rA rB )2 uABCACB 10.8.2
由分子运动论可知,气体分子 A 与 B 的平均相对速率为:
uAB
kBT
1
)2
μ
e Ec/ RT CACB
10.8.8
对于同类双分子反应 A + A 产物, 速率方程是:
dCA dt
16rA2
(π
kBT
)
1 2
mA
e C Ec/RT 2 A
10.8.9
(5)与质量作用定律的对比
式(10.8.8) 及式(10.8.9) 都是按碰撞理论导出的双分子基 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它们的形式都是:
A与BC迎面运动
A BC
A与 B相碰撞,BC键略拉长而减弱
[A BC]
A与 B更近,将成键而未成, B-C键更拉长,将断而未断。 (形成活化络合物)
A BC
A-B成键, A-B与 C 将分离。
AB
C
A – B与 C 分离。
以上五个阶段,实质是在A、 B、C相互间距离的改变过程 中,碰撞动能转化为原子间的 势能,反应之后,多余的势能 又逐渐变为动能的过程。
dCA dt
k'(T )CACB
这与原来对基元反应应用的质量作用定律,完全一致。
2. 碰撞理论与Arrhenius方程的比较
阿伦尼乌斯方程与实验基本相符,所以将理论的速率方 程与它比较,既可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也可理解阿伦尼乌 斯方程中 Ea与 A 的物理意义。
为便于比较,首先将碰撞理论的结果化为与阿伦尼乌斯 方程相似的形式:
ea rAB
c
o
rBC
a
c
b
d
将 da (或db ) 平行向内移动,
情况也类似,所以势能面上有ac
与 bc 两条相连的山谷(见左下方
立体图)。沿 acb 势能最低,是
两条山谷的谷底,谷底两侧都是较
b 高的山坡。两条山谷越靠c 越高,
c为最高点。由d 到a ,等势线较稀,
f
表示山坡缓和;由a到 e 等势线较
A
vA
v质心
分子对作为整体的质心运动,一是在以共同质 心为原点的座标(质心座标)中两个分子的相
vB v相对 B
对运动。整体的质心运动与反应无关;而只有 它们的相对运动的平动能才能克服两个分子间 的斥力以及旧键之间的引力转化为势能,从而
翻越反应的能峰。
(3)活化碰撞分数 q 即相撞分子对的碰撞动能ε≥ εc的活化碰撞数占碰撞数的分数。
C
态,所以势能较高,d 点相当于
一个山顶。由d 点向 a 点移动,表示 rAB 固定于一个很大的值, A-B间作用可忽略不计。rBC 减小,即原子 B 与 C 逐步靠近,
ea
rAB
rBC
E e
a rBC
d 由于它们的未成对电子的吸引,势 能也随 rBC 减小而下降。在ad 线上势 能的变化情况,如左下图的Morse 势 曲线一般。
为碰撞频率因子,单位
意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一个分子A与一个分子B的碰撞次数的L倍。
m3 mol s
1/2
所以得:zAB
L rA
rB
2
8πkBT μ
10.8.12
比较
dcA dt
kcAcB
(由质量作用定律得)
及
dcA dt
L (rA
rB
)2
(
8π
kBT μ
1
)2
e Ec/ RT
cAcB
P 不能计算,要靠实验测定。
§10.9 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
碰撞理论只告诉我们,只有碰撞动能大于临界能才能起反 应。至于碰撞动能如何转化为反应分子内部的势能,两反应物 分子的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如何实现,如何翻越反应能峰等细 节,它都没有涉及。
首先看一下三原子系统的势能面,它能给予我们关于这些 问题的清晰图象,并提出过渡状态的概念。化学平衡+过渡状 态概念过渡状态理论。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又一种反应速率理 论。
d 密,表示山坡陡峭。
整个势能面如同一个马鞍, 其靠背在原点方向, c 为马鞍点 。
ea
d
rAB c
b
rBC
a
c
f
d
o
b
2.反应途径
以下应用势能面来说明上述基 元反应的五个反应阶段。
图中 a 表示 A 原子,与稳定分 子 BC。沿 ac 移动,表示 rAB 减 小,rBC几乎不变,即BC键不变, BC仍为稳定分子。只是 A 向B 靠 拢。
10.8.10
有
kL
(rA
rB )2 ( 8π
kBT
1
)2
μ
e Ec/ RT
=
z e Ec/RT AB
10.8.13
对比阿伦尼乌斯方程 k AeEa/RT 10.4.4b
两者形式相同。
(2)Ec与 Ea 的关系
1
将
k
L(rA
rB
)2
8π kBT μ
2
eEc / RT
10.8.14
rBC
a
c
f
d
A BC
A – B成键, A – B 与 C将分离。
o
b
ea
rAB c
rBC
a
c
d
系统达到 b 点,生成稳定分子 AB,及原子 C, 完成了反应全 过程。这就是基元反应的“详细 机理”。
b
f
AB
C
d
A – B与 C 分离。
o
b
ea
rAB c
rBC
E
马鞍点 c
[ABC]
a
A + BC
下表列出一些气相反应的指前因子、碰撞频率因子加以对比。
其中 P 为方位因子( 或概率因子) : P = A/zAB ( 10.8.17 )
反
应
2NOCl2NO+Cl2
A dm 3 mol1 s1
zAB dm 3 mol1 s1
Ea k J mol1
P A z AB
1.01010
6.31010
作图才可保持直线关系。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 EC >>RT/2 ,∴ 可认为 Ea≈ EC
对比
1
k
L(rA
rB
)2
8π kBT μ
2
eEc / RT
和 k AT BeE/ RT
有 B=½, (3)zAB 与 A实验 的关系
10.8.14
经实验验证: Arrhe nius方程中指前因子A实 验 zA B
两边取对数后再对T取导数,得
dlnk dT
1 2T
Ec RT 2
RT 2
Ec
RT 2
10.8.15
按 Arrhenius 活化能 Ea 定义
1 Ea 2 RT Ec
10.8.16
d lnk dT
Ea RT 2
所以 Ea 应当与 T 有关。事实上以 ln k 对 1/T 作图,在温度
范围很大时,确实偏离直线。此时只有用 ln k/ T 对 1/T
应用量子力学能对这个系
a
d
统计算出它的势能数值。右
边的 图 10.9.1 的各条曲线代
表势能面上的等高线在 xy 平
面上的投影,称为等势能线。 rAB 曲线上的数字代表势能。数
字越大,则势能越高。
图中的 d 点,rAB、 rBC都较
大,代表A、 B、 C 三个原子彼 此距离较远,都处于自由原子状
rB
反应途径 acb 为势能最小途径,也 是可能性最大途径。
E
E0
图中Eo代表 [ABC] 基态与反应物基 态能量之差,即活化能,(或0 K时反应 的活化能)。
b
在a 点势能最低,说明BC形成了稳 定分子,a 点对应的 rBC 是这个分子的
f 键长 。由a 再向 e 移动,表示稳定分
子BC的核间距缩短,由于斥力迅速增
大,势能也很快上升。
d
由d 向 b 移动,情况与上类似。只
是表示 A 与 B 逐渐接近,C与B距离很
远。到 b 形成稳定的AB分子,势能最
低,AB键长为 b 对应的rAB 值。继续 接近,势能很快上升。
若设ABC在同一条直线上, A、B间距离为 rAB、 B 、C间距 离为 rBC ,则系统分子总势能:
E f (rAB , rBC)
若用横轴 x 表示 rBC ,纵轴 y 表示 rAB ,用 z 轴表示势能 E 。则在 xy 平面上的任一点,代表原子 A、B 、 C 间一定的 相对位置。而在空间有一定的点 E 与之对应。所有的 E 汇成 一个曲面,称为势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