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统计指数【实用参考】
统计学教案——统计指数
![统计学教案——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4725cc86bb68a98270fefa63.png)
第八章统计指数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各种指数的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和应用条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总指数的综合形式,总指数的平均形式,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等。
难点:各种指数(指数体系)编制的基础、编制的原则、编制的方法和应用的条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重点:主要讲授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与分类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广义上说,指数是指用来反映研究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相对数。
狭义上说,指数是指用来综合反映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相对数。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按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按所表明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数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总指数按其所采用的指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按比较对象不同,统计指数可分时间性指数、地区性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在指数数列中按所采用的基期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三、统计指数的性质1.综合性。
2.代表性。
3.相对性。
4.平均性。
四、指数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1.综合地反映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2.分析在现象总体的变动中,各构成因素影响的大小。
第二节综合指数一、综合指数的概念及计算的一般原理指数方法论主要是研究总指数的计算问题,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综合指数,二是平均指数。
两种方法有一定的联系,但各有其特点。
综合指数是对两个时期范围相同的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在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被研究因素以外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被研究因素的变动,这样编制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是它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所研究的现象总体总的变动程度和随之产生的绝对数效果。
它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
其编制方法是:首先引入同度量因素,解决复杂总体在研究指标上不能直接综合的困难,使其可以计算出总体的综合总量;其次,将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最后将两个时期的总量对比,其结果即为综合指数,也就综合地反映了复杂总体研究指标的变动。
第七章--统计指数
![第七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2fa713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2.png)
8240
Q1P1
1 kp
Q1P1
10400
8240
2160元
【例2】计算甲、乙两种商品旳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 名称
计量 单位
销售额
(万元) 基期 报告期
销售量比上年 增长(%)
甲 •件
20
25
10
乙 • 公斤 30
45
20
合计 — 50 70
——
K Q
Q1P0
Q1 Q0
Q0 P0
1.1 20 1.2 30 116%
到同度量 和权数 旳作用
基本编制原理
根据客观现象间旳内在联络,引入 同度量原因; 将同度量原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 原因变动旳影响; 将两个不同步期旳总量指标对比, 以测定指数化指标旳数量变动程度。
一般编制原则和措施
⒈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旳编制:
—采用基期旳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原因
KQ
Q1P0 Q0 P0
统计指数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旳变 动情况和对比关系旳一种特有旳分析措施。
指因为各个部分旳不同性质 而在研究其数量时,不能直 接进行加总或对比旳总体
从广义上讲,指数是指反应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数量变动旳比较指标;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指反应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数量变动情况和对比关系旳特殊相对数。
《统计学》第七章 统计指数
对象 指数
销售额 销售量 价格 指数 指数 指数
(总动态指数)
原因 指数
指数体系旳基本形式
⑴ 相对数形式:——对象指数等于各个 原因指数旳连乘积
Q1P1
Q0 P0
k PQ
Q1P0 Q0 P0
K Q Q1P1 Q1P0
统计学原理——统计指数
![统计学原理——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aecccdff9b6648d7c1c746b2.png)
指数化因素 指在指数分析中被研究的指标
同度量因素
指把不同度量的现象过渡成可以同度量的媒
介因素,同时起到同度量 和权数 的作用
指数化因素
Iq
q1 p0 q0 p0
I p
p1 q1 p0 q1
同度量因素
I p
p1q p0q
拉氏公式(Laspeyres) 帕氏公式(Paasche)
2.从价格综合指数(相对数)看,三种产品的价格报告期 比基期综合上涨了3.82%;或者说由于价格上涨使总产 值增加了3.82%。
3.从绝对差额(绝对数)看,由于价格的上涨使总产值增 加了6万元。
**价格综合指数的优点
不仅说明多种产品价格综合变动的相对程度, 而且还从绝对量上说明了由于价格的变动对总 产值产生的影响。
20
60
61.2
61.2
丙 件 8 000 6 000 110 100
88
60
66
合计 — —
—
—
—
173
163.2 157.2
解题步骤
(一)三种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甲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KP
P1 P0
70 50
140.00%
乙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KP
P1 P0
20 20
100.00%
丙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104.8
41.92
90.0
54.00
110.5
5.53
116.9
56.11
111.2
30.1
100.1
4.00
95.0
9.5
8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2858c42a284ac850ac02422e.png)
K p
p1
q0
2
q1
p0
q0
q1 2
p1 q0 q1 p0 q0 q1
Kq
q1
p0
2
p1
q0
p0 p1 2
q1 p0 p1 q0 p0 p1
将例1资料带入公式,可得:
k p
p1q0 p0q0
p1q1 26120 38600 64720 108.59% p0q1 23800 35800 59600
在选择指数形式时,主要考虑指数的经济意义,还要考虑 实际编制工作的可能性及对指数分析性质的特殊要求。
(一)工业生产指数 编制过程:
首先,对各种工业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不变价格标准,记为P0 然后,逐项计算各种产品的不变价格产值,加总起来就得到全部工 业产品的不变价格总产值 最后将不同时期的不变价格总产值加以对比,就得到相应时期的工 业生产指数
与马埃公式一样,虽然从数量上不偏不倚,但缺乏经济意义,所 用资料较多,计算困难。
是对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直接进行平均(型交叉)的结果,公式 为:
kp
p1q0
p1q1
p0 q0
p0 q1
kq
q1 p0
q1 p1
q0 p0
q0 p1
将例1资料带入公式,可得:
k p
p1q0 p0q0k p
统计学统计指数
![统计学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ff9aae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e.png)
x 用于加权算术平均数中
不常用
用于加权调和平均数中
二、算术平均数
指数
1.计算个体指数。ip
p1 p0
,iq
q1 q0
。
2.搜集权数p q 的资料。 00
3.按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形式求得总指数。
(x
xf f
)
I
p
ip p0q0 p0q0
p1 p0
p0q0
p0q0
p1q0 p0q0
Lp
Iq
销售额 销售量 价格
变动 变动 变动
销售额指数 销售量指数 价格指数
总成本指数 总产量指数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2.作用:
➢ (1)利用指数之间旳联络进行指数推算。 ➢ (2)原因分析。
二、原因分析
(一)连锁替代法:在被分析指标旳原因结合式中和相互联络 旳数量关系,将各个原因旳基期数字依次以报告期旳数字替代 ,每次替代后旳成果与替代前旳成果进行对比从相对数和绝对 数两方面分析各原因对现象总体旳影响。
第九章 统计指数
▪ 第一节 统计指数及其种类 ▪ 第二节 综合指数 ▪ 第三节 平均指数 ▪ 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原因分析 ▪ 第五节 统计指数旳应用
▪ 最早旳指数起源于18世纪欧洲有关物价波动旳 研究。后来,逐渐扩大到产量、成本、劳动生 产率等指数旳计算。由最初计算一种商品旳价 格变动,逐渐扩展到计算多种商品价格旳综合 变动。
q1
300 18 100 2500
360 20 130 2000
2400 84000 24000
510
2600 95000 23000
612
p0q0
7200 15120 24000 12750
销售额(百元)
统计学统计指数
![统计学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374875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统计学统计指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社交学科、自然科学、商务经济学及工程学等学科的学科。
通过合理地运用统计技术,我们能够更加客观、科学地分析和解读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在统计学中,有许多指数和统计量,它们可以有效地反映、衡量和比较实际问题的各种性质和特征,使得问题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今天,我们将主要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数。
一、基本指数基本指数是我们最常用、最基础的几个指标。
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最大值与最小值。
平均值:属于高频使用指数之一,是指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总数。
它是用于反映数据集合中心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平均值对于研究数据的趋势或规律,特别是用于对比两个或多个数据集时很有用。
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不同,是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上的数。
它的好处在于不会被极端值影响以及能够不失客观地反映数据的中间水平。
众数:众数与平均值和中位数不一样,是数据里出现最多的数字。
通常用于从大量数据中检测出明显的模式,帮助研究者了解整体数据的分布特征。
最大值与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是这组数据集合所包含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数据研究分析中,它们可用于参考不同数据之间的分布情况。
二、分散指数分散指数是用于衡量数据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其中包括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方差是数据集与其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总数的操作得到的指数。
方差越大,表示这组数据离散程度较大。
反之,越小则表明数据离散程度较小。
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算术平方根的结果。
反映了数据集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平均偏差值,是常用的反映数据集的离散程度的客观指标。
三、相关指数相关指数是用于度量数据的相似程度或关联程度。
其中包括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相关性或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之间,值越接近+1表示越正相关,值越接近-1表示越负相关。
当相关系数为0时,两个数据集之间无关联性。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 统计指数_OK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 统计指数_OK](https://img.taocdn.com/s3/m/f8d8ebcdaf45b307e9719798.png)
2021/7/22
28
其他权数形式的综合指数的编制
在指数编制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除了拉斯贝尔和派许 提出了以基期和报告期为权数以外,还有不少统计学家曾提出 或采用过其他形式的权数计算总指数的综合形式。
2021/7/22
29
(1) 采用平均权数。即在研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 因素质量指标以拉式和派式指数分析法中的基期和报告期 的质量指标的简单算数平均数为权数;而在研究质量指标指 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数量指标也以拉式和派式指数分析法中 的基期和报告期的数量指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为权数。
2021/7/22
20
(1) 采用基期权数。即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以基期的 数量指标作为权数。则销售单价的综合指数公式为:
这个指数公式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Laspeyres)在 1864年提出的,简称拉氏指数公式。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p1q0 为基期的销售量(数量指标)按报告期销售单价(质量指标)计算 所得的销售额,分母∑p0q0是基期的销售额。
2021/7/22
5
指数分析法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综合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2) 分析和测定现象的各个构成因素对现象发展变动的影响程度和
绝对效果 3) 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2021/7/22
6
6.1.3 统计指数的种类
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统计指数有很多种类: 按照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021/7/22
16
从上表可知,可以编制三个总指数,即销售量总指数、价格 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
在分析该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变动时,只要把报告期的 销售额与基期销售额直接进行对比。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da64f0e64a7302768f99397b.png)
第 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以下表:销售量 ( 公斤 ) 销售价格 ( 元 / 公斤 )品种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白菜550 560黄瓜224 250萝卜308 320西红柿168 170合计1250 1300 ────⑴ 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⑵ 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 =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注明符号,并利用Excel 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以下:销售价格销售量 (公斤 )品种(元 /公斤 )q0p0 q0p1 q1p0 q1p1 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q0 q1 p0 p1白菜550 560 880 990 896 1008 黄瓜224 250 2 448 500 475 萝卜308 320 1 308 320 288 西红柿168 170 3 504 408 510 合计1250 1300 ──2124 2281 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L qq1 p0 2124 104.16% ,q0 p0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L pq0 p1q0 p0107.73%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P qq1 p1 2281q0 p1103.83%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P pq1 p1 2281q1 p0 107.39%2124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胸襟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花销价格,因调整增减的本质购买量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花销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以致本质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统计学原理——统计指数
![统计学原理——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369770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c.png)
统计学原理——统计指数统计指数是一项重要的统计学原理,它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群体或变量之间的相对差异。
通过统计指数,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了解不同群体的差异以及其对总体的贡献。
在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数有多种,其中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协方差等。
这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首先,平均数是最常见的统计指数之一、它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中心位置。
平均数可以通过将所有数据值相加并除以数据的个数来计算得到。
通过计算平均数,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总体特征和整体水平。
其次,标准差是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波动性的指数。
它衡量数据的每个数据点与平均数之间的距离,并计算这些距离的平均值。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分布越分散;标准差越小,表示数据的分布越集中。
另外,相关系数是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性的指数。
它可以告诉我们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取值范围从-1到1、当相关系数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相关系数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相关系数接近于0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此外,协方差是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总体变化趋势的指数。
它可以告诉我们两个变量之间的总体变化方向和程度。
当协方差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协方差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协方差接近于0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几乎没有线性关系。
这些统计指数对于统计学原理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的解释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指数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比较两个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布情况;我们可以使用相关系数和协方差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广告投资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总之,统计指数是统计学原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统计指数
![统计学-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bc5a86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d.png)
q1z 0 298 100% 115.95% q0 z 0 257
q1z 0
q0 z 0 298 257 41万元
单位成本总指数:
q1z1 285 100% 95.64% q1z 0 298
q1
z 1
q1z 0 285 298 13万元
总成本指数:
q1z1 285 100% 110.89% q0 z 0 257
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 商品销售总额
所研究的指数化指标 同度量因素 价值量指标
当研究价格的变动时,商品价格是质量指标,则与 之相联系的数量指标——销售量,就是同度量因素
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价格 商品销售总额
1 - 1同7 度量因素 所研究的指数化指标 价值量指标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综合指数的编制思路是“先综合,后对比”
1 - 20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指数化指标
Kq
q1 p0 q0 p0
KP
p1 q1 p0 q1
同度量因素
指数化指标
指在指数分析中被研究的指标
同度量因素
指把不同度量的现象过渡成可以同度量的现
象的媒介因素,同时起到同度量 和权数 的
作用
1 - 21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综程合指数的计算形式和常用公式
1 - 13
经济、管理类
基础综课程合指数和意义:通过同度量因素,把不
统计学能直接相加的现象数值转化为可以直接
加总的价值形态总量,再将两个不同时 期的总量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得到相应的 相对指标,以测定所研究现象数量的变 动程度。
依据所测定的指标性质不同,综合指 数可分为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 指标综合指数。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10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bf73338f227916888586d744.png)
第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qp = q×p于是,对已知表格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 10002124104.16% , 2039.2q q p L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0102196.8107.73%2039.2p q p L q p===∑∑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11012281103.83% 2196.8q q p P q p===∑∑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 1112281107.39%2124pq p P q p===∑∑ 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 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消费价格,因调整增减的实际购买量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
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购买的四种蔬菜,因销售量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实际购买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11101()()212422814405103.9896%2039.22196.84236q q pp q p q p E q pp q p q p++==+++===+∑∑∑∑∑∑采用理想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3.994869%q F ===采用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1011000111()()22104.16%103.83%104.00%2q q q q p q p B L P q p q p =+=++==∑∑∑∑与拉氏销售量指数和帕氏销售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q q q q q L B F E P >>>>即拉氏销售量指数最大,鲍莱销售量指数次大,理想销售量指数居中,埃奇沃斯销售量指数较小,帕氏销售量指数最小。
统计学第9章 统计指数
![统计学第9章 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b10d9fe5cc175527062208d7.png)
桶 90 100 15.2 16.3 1368
袋 200 180 1.7 1.9 340
-
-
6 1467 380
2117.6
pq 01
315 1520 306
2141
pq 11
330 1630 342
2302
精品文档
拉氏指数的计算
q p =21I4q1/19q616p.03=1.0888=108.88%
I p
p1q p0q
Iq
q1 p q0 p
加权综合指数:根据同度量因素时期选择的分类
1、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由德国的拉斯
拜尔(speyres, 1864年)提出,称为拉
斯拜尔指数或拉氏指数:
Ip
p1q0 p0q0
Iq
q1 p0 q0 p0
2、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德国的派许
精品文档
帕氏指数的计算
=2I3q02/21qq11 7pp.16=1.0871=108.71% 01
销售量总体增长了8.71%。因销售量的变动而使 销售额增长=2302-2117.6 = 184.4元。 pq
= 2I3p02/2p114q11=1.0752=107.52% 01
价格总体上涨了7.52%。由于价格的变化而使销 售额增加2302-2141 = 161元。
反映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程度的指数称为总指数 (Composite index number) ,也译为综合指数。
例如,我国2005年消费价格指数为101.8%,表示 我国2005年4月比2004年4月总体消费价格上涨了 1.8%。这个价格波动既包括实物商品,又包括服 务价格。
精品文档
数量指数、质量指数、和价值指数
统计学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指数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538213844769eae009eda5.png)
第十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狭义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3.指数按其所标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4.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
5. 指数是在简单现象总体条件下存在的,指数是在复杂现象总体的条件下进行编制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
7.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8.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指标,同度量因素是与之相联系的指标。
9.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一是选择与指标相联系的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10.拉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派氏指数对于任何指数化指标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
11.编制指数的一般方法是:指数是按拉氏指数公式编制的;指数是按派氏指数公式编制的。
12.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后。
13.编制综合指数时,与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素称,还可以称为。
1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
15.平均指数是先计算出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指数,然后再进行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
16.在编制平均指数时,算术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调和平均数指数多用为权数。
17.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和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而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计算结果和综合指数一致。
18.编制数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19.编制质量指标平均指数,一是掌握,二是掌握。
20.在零售物价指数中,K表示,W表示。
21.平均指数既可依据资料编制,也可依据资料编制,同时还可用估算的权数比重进行编制计算。
22.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
23.总量指标二因素分析是借助于来进行,即当总量指标是两个原因指标的时,才可据此进行因素分析。
24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二是结果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统计学第九章--统计指数
![统计学第九章--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f42b3f294b73f242336c5f52.png)
编制综合指数可以分别按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来进行 数量指标指数选用相应的基期质量指标为权数。并采用比重形式。 质量指标指数选用相应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为权数,并采用比重形式。
先综合,后对比。
p 价格指数 I p 1 p0 q 销售量指数 I q 1 q0
同度量因素
1 1 P 0 1
1 1 0 1
计算结果说明,三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平均下降了7.5%, 由于价格下跌,使商店减少销售额36元,或居民少支出 36元。
根据表2,我们采用拉氏公式和帕氏公式计算销售量综合指数: ①拉氏销售量综合指数为: I q
pq pq
0 1
0 1
0 0
480 120 % 400
2004
0.25 0.4
2005
0.2 0.36
2004
400 500
2005
600 600
丙
kg
0.5
0.6
200
180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到三种商品销售量与销售价格资料如表2
商品 计量 名称 单位
甲 乙 丙 合计 支 件 个 -
销售量
400 500 200 600 600 180 -
价格(元)
综合指数
• 5 按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不同
平均指数
综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编制的指数
四、统计指数的性质
(一)综合性
(三)相对性 (四)平均性
指数的作用
• 一、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 状态 • 二、分析测定复杂现象总体的总变动中受 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 三、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的长期变动趋 势 • 四、综合评价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 变化
第六章、统计学统计指数
![第六章、统计学统计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b0ae1dca2cc58bd63186bdd3.png)
16
解:各种商品的个体物 量指数:
q1 k q 100% q0 p1 k p 100% p0 q1 p1 k qp 100% q0 p0
17
各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 数:
各种商品的个体销售额 指数:
2015-3-21
商品名 计量 称 单位 彩电 台
个体物 量指数 112.50
2、按反映指标的性质的不同 数量指标指数 是说明总体或个体在规模、水平方面变动的相对数 质量指标指数 指说明总体或个体内涵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3、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 动态指数 指同一总体两个不同时间同类指标数值对比形成的 相对数 静态指数 指相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数。
1 1 0
3324000 100% 104.68% 3175500
2015-3-21
30
(二)平均指数法 平均数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它 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 平均数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它是 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 而计算的总指数。 计算平均数指数的基本方式是“先对比,后 平均”
294000
1008000 357000
西服 套 1200 自行 辆 1000 车 合计 - -
3114000 3324000
2015-3-21
27
答:
kq
qp q p
1 0
0 0
3175500 100% 3114000 101.97%
20合指数是反映多种现象质量指标综合变化 程度的指数。如:成本指数、价格指数等
p1 p0 kp
kp
qp q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
统计指数的历史与应用
指数的编制是从物价的变动产生的。16世 纪到18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 段,欧洲各国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开展国 际贸易,并奉行重金主义。由于金银大量 流入欧洲,导致物价飞涨,引起社会不安, 于是产生了反映物价变动的要求,这就是 物价指数产生的根源。
统计指数的历史与应用
综合 通过解决不同度量单位的问题, 来解决综合的问题。
解决方法:
找到与所分析的指数化指标相联系的因 素,使得指数化指标与这个因素的乘积 成为价值量指标。这个与指数化指标相 联系的因素就是同度量因素。
例如:研究多种商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综合 变动情况
当研究销售量的变动时,销售量是数量指标,则与 之相联系的质量指标——价格,就是同度量因素
变动的相对数;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数量综合变动 的相对数。
例如:要说明一个国家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情况,由于 各种商品的经济用途、规格、计量单位等不同,不能 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简单对比,要解决这种复杂经 济总体各要素相加问题,就要编制统计指数综合反映 它们的变动情况。
指数的性质
• 依据所测定的指标性质不同,综合 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 量指标综合指数。
第二节 统计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综合指数的编制思路是“先综合,后对比”
基本编制原理 根据客观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引入同度 量因素;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因素 变动的影响;
综合指数的编制思路是“先综合,后对比”
对比 通过解决同度量因素的时期,来解 决对比的问题。
解决方法:
指数分析是利用价值量指标的形式,分析 其中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 分析的方法就是将引进的同度量因素的时 期固定,即假定同度量因素不变,从而通 过对比反映所研究指标的变动情况。
如前例: 设:销售q量 ,为 价格p, 为 下标 1表示报告 0表 期示 ,基期
• 同度量因素: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为 可以相加计算指标的因素。在指数公式中,被 固定的因素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被研究的因素 指标为指数化指标。
• 综合指数和意义:通过同度量因素,把 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数值转化为可以直 接加总的价值形态总量,再将两个不同 时期的总量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得到相应 的相对指标,以测定所研究现象数量的 变动程度。
例如:消费品价格指数,生活费用价格指 数,同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 等,直接影响人们的投资活动,成为社会 经济的晴雨表。
空气污染指数、紫外线等级指数
指由于各个部分的不同性质
指数的定义 而在研究其数量时,不能直
接加总进行对比的总体
从广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
统计指数是比较的数值 统计指数是综合的数值 统计指数是表示不同场合变动的数值 统计指数是平均的数值 统计指数是具有代表性的数值
指数的作用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在数量上变 动的方向和程度; 根据现象之间的联系,利用指数体 系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编制指数数列,反映现象变化的长 期趋势。
指数起源于人们对 价格动态的关注。
今天的面包价格 个体价格指数
昨天的面包价格
今天的面包、鸡蛋、牛奶等等价格 综合价格指数
昨天的面包、鸡蛋、牛奶等等价格
钢产量上升2% 水泥产量上升5% 煤产量下降1% 电视机产量上升3%
机床产量下降8%
指数是解决多种不能直接相加 的事物动态对比的分析方法
指数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与现 实关系最为密切的方法和指标,应用于 生产、生活、投资等社会经济领域。
• ③数量指标指数选用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基期。
• ④质量指标指数选用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报告期
第四章 统计指数
• 本章重点:指数编制的方法以及指数体系的运 用。
• 本章难点:各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利用指数体 系进行因素分析。
•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指数的分类, 掌握各种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会依据现象 的不同特点选择运用合适的指数分析问题。
1
第四章 统计指数
4.1 统计指数概述 4.2 综合指数 4.3 平均指数 4.4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4.5 常用经济指数
指数的种类
个体指数
1.按反映对象象的范围不同分为
组指数 总指数
个体产品产量指数
Kq
q1 q0
Q代表产量 Z代表单位产品
成本
个体产品成本指数
Kz
z1 z0
下标1代表报告期 下标0代表基期
总指数:工业总产量指数、零售物价总指数
指数的种类
2.按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指数
商品销售量指数、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p0 q0 p0
q1 p1 q0 p1
反映多种商品销售价格变动的指数公式有:
q0 p1 q0 p0
q1 p1 q1 p0
•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的特点:
• ①首先要从现象之间的联系中,确定与所要 研究的现象有关联的同度量因素。
• ②将引进的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测定指数化 因素的变动,从而解决对比问题。选择不同 时期的数值作为同度量因素,结果不同,经 济意义也不相同。
质量指标指数
物价指数、产品成本指数
3.按总指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分为
综合指数 先综合,后对比 平均指数 先对比,后平均
指数的种类
4.按所采用基期不同分为 定基指数 环比指数
5.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 动态指数 表态指数
第二节 统计指数的编制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 综合指数:总指数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总量 指标对比形式的指数,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 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 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仅观察其中 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这样的总指数称综 合指数。
商品 商 销品 售销 量 商 售 品 价 销
所研究的指数化指标 同度量因素 价值量指标 当研究价格的变动时,商品价格是质量指标,则与 之相联系的数量指标——销售量,就是同度量因素
商品 商 销品 售销 量 商 售 品 价 销
同度量因素 所研究的指数化指标 价值量指标
综合指数的编制思路是“先综合,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