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异常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第二节:解离症和性心理异常
解离症 解离症的心理成因 性心理异常
离dissociation:防御痛苦或冲动进入意识。 丧失了自我统合。
心因性失忆症,心因性迷游症(癔症性漫 游)。
多重人格,双重人格。
18
二、解离症的心理成因
9
一、焦虑症:强迫症
强迫思维(观念)和强迫行为。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
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
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
脱。
10
二、焦虑症心理成因:精神分析
潜意识 人格结构 防御机制
11
二、焦虑症心理成因:行为主义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 观察学习
12
二、焦虑症心理成因:认知论
认知是情绪和行为的中介
13
三、体化症(somatoform disorder)
心理问题转化为身体上的症状,无器 质性病变。 虑病症(hypochondriasis) 心因性疼痛(psychogenic pain disorder) 转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
为等); (7)睡眠减少; (8)性欲亢进。
28
情感症的心理成因
精神分析:早年丧失,补偿,易感挫折,内 化。
行为主义:习得无助。 认知论:负性认知。
29
第四节:精神分裂症
一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 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精神活动不协调 多在青壮年发病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正常 病程迁延、反复加重
降;或食欲增加、体重明显增加; 9.性欲明显减退。
26
躁郁症与躁狂症
躁郁症: 是指目前发作符合躁狂或抑郁标准,
而以前有过相反状态的发作(至少1次); 或患者处于躁狂—抑郁混合发作状态, 双相障碍。
27
躁狂症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镜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神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或不断改变计
有反复发作倾向,发作后可缓解,但也可能残 留某些症状。
24
抑郁症
以情绪(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 至少伴有下列4项症状: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
可达妄想程度;
25
抑郁症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之念,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体重明显下
心理异常及其成因
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张海音
1
概念
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精神病学,精神病理学,精神医学。
2
心理异常的标准
常态分配 社会规范 生活适应 心理成熟
相互补充
3
心理异常的分类体系
CCMD DSM ICD
4
大致分类
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现实检验能力损害。 神经症:以往称神经官能症。有现实检验能力
7
一、焦虑症:恐慌症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 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 现实解体、频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 苦体验。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惊恐发作( panic attack)
8
一、焦虑症:恐惧症(phobia)
特点:无现实危险,仍难以克制。
单一型(特定)恐惧 惧空旷症(场所恐惧) 社交恐惧
30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
遗传 心理
1、精神分析:退行到本我(不能区分现实) 2、行为:逃离现实,获益 3、认知:信息处理异常
31
第五节:人格异常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与一般人的感知、思维、 情感,特别是待人方式上有极为突出或明显的 偏离;
行为模式相对稳定(持续性); 主观苦恼及社会功能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
精神分析:1-3岁(依赖),3-5岁(防御)。 行为主义:习得的。养育方式。
22
三、性心理异常:性变态
恋物症 异装症 露阴症 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恋童症
23
第三节 情感症 Mood Disorder
又称心境障碍。
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双相障碍(躁郁症)。
心境障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特 征,伴有思维和行为改变。
精神分析:童年早期痛苦经验受压抑,成年 后受类似境遇触动,以象征性方式出现。
行为主义:为避免童年痛苦经验,以伪装来 应对现实困境。逐渐形成习惯。
19
三、性心理异常:性别认同障碍 生理:受孕,青春期。 心理:2-7岁。自我观念。
20
三、性心理异常:换性症
性别认同障碍的具体表现
21
换性症的心理成因
仅少数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
展至成年或终生。
32
反社会型人格异常
严重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可表 现在工作、学习、社会方面;
行动无计划性或有冲动性; 不尊重事实,如常撒谎、欺骗,获取个人利益; 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济义务、赡养子女或父母; 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 容易责怪他人,或对自己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对挫折耐受性低,很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或暴力;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获得经验教训 18岁以前有品行障碍。
14
三、体化症:转化症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运动和感觉障碍。 情感反应相对漠然,有时症状会消失。 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癔症(Hysteria),常见于青春和更年期女性。
15
转化症的心理成因
精神分析:潜意识中原始冲动受压抑,症 状是妥协的产物。
行为主义:操作条件作用,再度获益 (secondary gain)。
和求助愿望。 人格异常
5
第一节 焦虑症与体化症 anxiety disorder somatoform disorder
6
一、焦虑症:泛虑症
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 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 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 张,及运动性不安。
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第二节:解离症和性心理异常
解离症 解离症的心理成因 性心理异常
离dissociation:防御痛苦或冲动进入意识。 丧失了自我统合。
心因性失忆症,心因性迷游症(癔症性漫 游)。
多重人格,双重人格。
18
二、解离症的心理成因
9
一、焦虑症:强迫症
强迫思维(观念)和强迫行为。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
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
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
脱。
10
二、焦虑症心理成因:精神分析
潜意识 人格结构 防御机制
11
二、焦虑症心理成因:行为主义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 观察学习
12
二、焦虑症心理成因:认知论
认知是情绪和行为的中介
13
三、体化症(somatoform disorder)
心理问题转化为身体上的症状,无器 质性病变。 虑病症(hypochondriasis) 心因性疼痛(psychogenic pain disorder) 转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
为等); (7)睡眠减少; (8)性欲亢进。
28
情感症的心理成因
精神分析:早年丧失,补偿,易感挫折,内 化。
行为主义:习得无助。 认知论:负性认知。
29
第四节:精神分裂症
一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 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精神活动不协调 多在青壮年发病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正常 病程迁延、反复加重
降;或食欲增加、体重明显增加; 9.性欲明显减退。
26
躁郁症与躁狂症
躁郁症: 是指目前发作符合躁狂或抑郁标准,
而以前有过相反状态的发作(至少1次); 或患者处于躁狂—抑郁混合发作状态, 双相障碍。
27
躁狂症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镜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神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或不断改变计
有反复发作倾向,发作后可缓解,但也可能残 留某些症状。
24
抑郁症
以情绪(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 至少伴有下列4项症状: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
可达妄想程度;
25
抑郁症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之念,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体重明显下
心理异常及其成因
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张海音
1
概念
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精神病学,精神病理学,精神医学。
2
心理异常的标准
常态分配 社会规范 生活适应 心理成熟
相互补充
3
心理异常的分类体系
CCMD DSM ICD
4
大致分类
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现实检验能力损害。 神经症:以往称神经官能症。有现实检验能力
7
一、焦虑症:恐慌症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 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 现实解体、频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 苦体验。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惊恐发作( panic attack)
8
一、焦虑症:恐惧症(phobia)
特点:无现实危险,仍难以克制。
单一型(特定)恐惧 惧空旷症(场所恐惧) 社交恐惧
30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
遗传 心理
1、精神分析:退行到本我(不能区分现实) 2、行为:逃离现实,获益 3、认知:信息处理异常
31
第五节:人格异常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与一般人的感知、思维、 情感,特别是待人方式上有极为突出或明显的 偏离;
行为模式相对稳定(持续性); 主观苦恼及社会功能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
精神分析:1-3岁(依赖),3-5岁(防御)。 行为主义:习得的。养育方式。
22
三、性心理异常:性变态
恋物症 异装症 露阴症 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恋童症
23
第三节 情感症 Mood Disorder
又称心境障碍。
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双相障碍(躁郁症)。
心境障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特 征,伴有思维和行为改变。
精神分析:童年早期痛苦经验受压抑,成年 后受类似境遇触动,以象征性方式出现。
行为主义:为避免童年痛苦经验,以伪装来 应对现实困境。逐渐形成习惯。
19
三、性心理异常:性别认同障碍 生理:受孕,青春期。 心理:2-7岁。自我观念。
20
三、性心理异常:换性症
性别认同障碍的具体表现
21
换性症的心理成因
仅少数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
展至成年或终生。
32
反社会型人格异常
严重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可表 现在工作、学习、社会方面;
行动无计划性或有冲动性; 不尊重事实,如常撒谎、欺骗,获取个人利益; 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济义务、赡养子女或父母; 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 容易责怪他人,或对自己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对挫折耐受性低,很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或暴力;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获得经验教训 18岁以前有品行障碍。
14
三、体化症:转化症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运动和感觉障碍。 情感反应相对漠然,有时症状会消失。 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癔症(Hysteria),常见于青春和更年期女性。
15
转化症的心理成因
精神分析:潜意识中原始冲动受压抑,症 状是妥协的产物。
行为主义:操作条件作用,再度获益 (secondary gain)。
和求助愿望。 人格异常
5
第一节 焦虑症与体化症 anxiety disorder somatoform disorder
6
一、焦虑症:泛虑症
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 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 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 张,及运动性不安。
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