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课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体育课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体育教学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其娱乐性、趣味性倍受学生青睐,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优势,通过体育活动使
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经验及在运动中与他人的交往,对其包括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在内的自我认识的形成会具有重要的影
响作用。在体育动作教学中,创设轻松自由的活动场景,通过中小学生独立的观察、模仿、相互学习、探求、发现、纠正等方式,学习正确的行为动作,有利于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体育活动中培养、促进中小学生的自信心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从实践中我们发现运动中的孩子都是具有坚持性和自信心。
一、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中小学生锻炼自我,磨练自我
中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期,他们可塑性强,随意性大,
正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充满自信地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避免陷进自卑心理的泥潭而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体育教师要了解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体育课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尽量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经常利用表扬的话语
和赞美的目光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育课堂为中小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体育课中锻炼自我,磨练自我。在体育课堂中让中小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从而使中小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体育课上,积极要求每个中小学生来当体育委员。老师教会全班中小学生做体育委员的口令、占位和集合队伍的要领。谁来做体育委?首先让中小学生自己要毛遂自荐,要大胆,要像个指挥官一样站在队伍的前面,整队口令准确、响亮。其次,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把全班的队伍集合起来,整齐划一地站好。通过老师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全班中小学生人人都来争做体育委员的高潮,让班级里的中小学生每人都能轮到当一周的体育委员,这样就大大地训练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些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讲话的中小学生也能来尝试了,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声音响亮了,在众人面前不害羞了。有些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的中小学生也能上课积极表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来争当体育委员。这样,每位中小学生都得到战胜自己的惧怕心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的锻炼,体育课变成了中小学生们展示自信心的乐园。
二、创造竞赛的的气氛,激发中小学生以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当中小学生感受到被别人接受时,可以直接地增强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体育活动时,创造接受的气氛,主要从教师和中小学生两方面入手。教师要根据每个中小学生的活动水平,设计和安排难
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让中小学生做跨越式跳高活动时,教师可在设计不同的高度,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中小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教师的接受和首肯。实践表明,学生个人经验和他们在与周围的成人交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那种准确的信息之间的和谐的结合,这是学生认识自己的有效条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取的成功以及教师对其成功的肯定的评价,有益于使学生产生自信的信念。中小学生,特别是同龄的中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评价也是构成中小学生认识自己本身的基础之一。
通过尝试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自身潜力。我们认为在学龄前期,中小学生的个人经验就已开始成为其获得关于自己本身和自身潜力的知识的重要方式了。中小学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是学生自发的好动性。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
三、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和思考
在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我们更多注重的不是示范,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如果学习活动只是机械模仿,那么学生只是一个任务的执行者,仅仅只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所作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些什么,但是却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了解为何去学。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依
赖性,影响其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的方法是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而是让中小学生在比较轻松自由的体育活动情景中来进行学习。例如,在玩小型体育器械的活动中,我们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去发现和掌握多种玩法。以跳绳为例,一开始,教师并不马上作示范,而是让学生先自由发挥进行跳绳练习,教师启发学生动脑筋,问学生:“跳绳还可以怎么玩?要和别人玩的不一样。”由此会引出多种饶有童趣和创造性的跳绳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出一难题:“几个人结合进行跳绳”以后,学生自由结组尝试集体跳绳,在几经失败后获取了成功。他们获得了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的经验,增强了自信心。我们认为,当中小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时候,正是他们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达到最高潮的时候。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斯所揭示的那样:“儿童是争取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人的典型。”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创造性,引导中小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问题,那么,这样的学生在自信心方面将是那些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儿童所不可比拟的。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增强社会适应力。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机能的完善,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中关注和加强中小学生自信心
的培养。
总之,在体育课上,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征等设定具体的、明确的,适合学生个体心理特点的目标,并由低向高,由易到难的逐步推进,使学生既能克服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又能主动、自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愉快的完成目标,受到肯定的评价,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又能强化学生自信的良性暗示,有利于学生
自信心的形成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