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七、偏见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能够减少偏见?
1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 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刻板化——是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的每一个人,
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 刻板化并不一定是一种恶意的行为, 它常常只是简化
2 社会化: 学会宽容不仇恨 3 群体间平等直接接触: 熟悉的益处 4 再分类: 重新划分“我们”和“他们”的界限 5 社会影响: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营造良好
的助人气氛
*偏见的影响
1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 性别刻板印象与差别尊重 性别刻板印象: 关于男性和女性所拥有的特质的刻板印象 女性容易低估自身的能力, 女孩更多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
社会态度
一、什么是态度
1 含义: 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 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包含 认知、情感、意向三个要素。
2 态度的特点 具体对象性 系统性 相对稳定性 内在性 社会性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 行为与态度一致吗?
正题阶段:态度是行为的预先倾向、内在准备状态, 因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
3 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人的 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 个体完全从内心里相信并 接受了他人的观点, 并把它纳入了自己已有的价值 体系, 成为自己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时, 态度就 比较稳固, 不易改变了。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 各种
3 偏见与媒体
• 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 • 媒体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画 • 影响: 人们容易相信或接受经常目睹的事物, 如果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03
社会影响与群体压力
社会影响的类型
01
02
03
直接社会影响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受到他 人的直接行为或言语影响, 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 为。
间接社会影响
个体通过接受他人的暗示、 感染或模仿等间接方式, 逐渐接受某种态度或行为。
群体压力
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群体规 范和群体成员的期望,从 而产生压力和从众行为。
刻板印象和偏见。
积极接触
鼓励不同群体之间进行积极接 触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尊
重。
自我反思
个体需要自我反思,意识到自 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努力
克服和改变。
培养多元文化能力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 值观,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和能
力。
05
社会态度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定义与形成
定义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看法或评价,通常基于偏见或 先入为主的观念。
形成
刻板印象的形成通常源于人们的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交流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影响与后果
影响判断
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人或事 物的判断和评价,导致不客观
、不准确的认知和行为。
社会偏见
刻板印象是导致社会偏见和歧 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阻碍了 人们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决定行为
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其行为,例如对环保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会选择 使用公共交通。
行为改变态度
通过实践和体验,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改变其原有的态度。例如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 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社会心理学第7章社会感情.
二、 情绪、情感与发展
(四)情绪成熟的指标
防卫机制
1、合理化 3、压抑
2、逃避 4、代替
5、表同
6、投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反向 9、升华
8、幽默
三、社会感情及其功能
(一)概念: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 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
三、社会感情及其功能
(二)功能:
1、动力功能:增力或减力 2、强化功能:巩固或改变行为和认知 3、信号功能:传递信息 4、感染功能:施加影响 5、迁移功能:爱屋及乌
(2)想象调节法
想象的力量有时超过意志的力量。用想象的方法来 对付挫折引起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也是很有效果的。 用想象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三种
①视觉形象想象法 使紧张和松弛相互作用的想象。闭眼,注意身体上 的紧张点;稍停。把你体验到的紧张或痛苦想象成某一 样东西,稍停。将松弛想象成另一样东西,稍停。让这 两样东西相互作用,使紧张消除(例如将紧张想象为一 块粗糙的冰团,把松弛想象为慢慢融化冰块的太阳)。
第四节 社会感情的调适
一、情感智商 二、情绪感知等级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情感智商:D. Goleman
1、了解自我 2、驾驭情感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二、情绪感知等级:C. Steiner
解读情绪的能力:感知自己、感知 他人、管理控制、弥补伤害、有效互动
100% 高
1发展出某些技巧以应付挫折情境2能重新解释与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不会一直自我防卫能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3知觉某些情景会引起挫折可以避开并寻找替代目标以获得情绪满足4能找出方法缓解不愉快5认清各种防卫机制的功能6能寻求专家的协助四情绪成熟的指标1独立不依赖父母2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减少对外界接纳的渴望3去除自卑情结个人主义及竞争心理4适度的社会化与教化能与人合作并符合个人良心5成熟的性态度能组织幸福家庭6增进适应避免敌意与攻击7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8具有弹性以及适应力四情绪成熟的指标防卫机制1合理化2逃避3压抑4代替6投射7反向8幽默9升华一概念
社会心理学态度演示文稿
社会比较与态度形成
通过与别人观点作比较以判定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点是否正 确的过程。如果观点一致,则更倾向于认为观点是正确的。
听别人陈述对某个团体的负面态度会消极影响你对该团体的 态度。
态度受遗传影响:同卵双生子研究
涉及内体偏好态度(偏爱某一音乐食物等)比本质上认知型 更强的态度更多受到遗传影响。高遗传性的态度比低遗传性 的态度更难改变,对行为影响更大。
让健康人更健康
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持有正确的观点
定义: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导致积极 结果或者避免消极结果的反应会被加强。
例:父母通过给与孩子微笑、赞许或拥抱等奖赏来肯定孩 子“正确的”观点。
父母的赞同在塑造小孩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观察学习:向榜样学习
定义: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 通过观察他人而习得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
特异性:态度针对具体客体而不是普遍事物的程度。
特异性越强预测效果越差
态度如何影响行为
态度通过两种机制应影响行为 一、当我们可以认真考虑我们态度时,态度的意向就强烈的
预测行为。 合理行动理论:认为做出一特定行为的决定是通过理性
思考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 种结果,然后作出行动与否的决定。因此这个决定反映了行 为的意向,而且对个体的外显行为产生强烈影响
社会心理学态度演示文稿
(优选)社会心理学态度
本章结构
一、态度形成:如何发展、为什么会形成 二、态度与行为的联系:态度如何影响行为 三、说服的完美艺术:使用信息改变态度 四、当态度改变遭遇失败:对说服的抵制 五、认知不协调:为什么有时行为能影响态
度?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O 态度的另一个人
.
X 态度的某个对象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 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
认知的主体
P
态度的另一个人
O
态度的某个对象
X
.
② 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
关系,即肯定或否定态度。
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不平衡关系: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P
+ 表示喜欢
测量反应时
中性单词或不呈
没有呈现出启动
现启动刺激
效应
.
潜伏期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呈现概念词 呈现属性词
联合呈现
实验结果
实验1 实验2
黑人名字 (左) 白人名字 (右)
黑人名字 (左)
白人名字 (右)
快乐意义词 (左)
非快乐意义词 (右)
非快乐意义词 (左)
快乐意义词 (右)
黑人名字—快乐意义 词(反应时)
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高 建立在亲身经历、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态度 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具体态度
.
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
单一行为 or 多重行为? 及时行为 or 长久行为?
.
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
态度与个体的关联程度 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控能力的高低
.
环境压力
社会舆论、风气和时尚 个体的角色身份参与 团体及特定情境场合的要求
白人名字—非快乐意 义词(反应时)
黑人名字—非快乐意 义词(反应时)
白人名字—快乐意义 词(反应时)
黑人名字— 非快乐意 义词以同 一个键代 表;白人 名字—快 乐意义词 以同一件 代表,反 应时快。
.
社会心理学讲义社会态度 PPT
3、 菲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 菲斯汀格认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 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
② 他认为,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心理上 发生不愉快,有时有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解 除这种不协调状态;认知因素之间失调强度越大, 则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机也愈强烈。
态 度 变 化
低
中
高
宣传恐怖程度
③ 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
哈夫兰特的宣传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关于教育程度低的士兵来说,单方面的宣传容易 转变他们态度,他们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关于文化程 度较高的士兵来说,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的效果好。
士兵最初的态度和宣传者所强调的方面一致时, 单方面宣传有效;若最初态度与宣传者的意图相矛盾 时,双方面宣传更有效。
3、 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
宣传者的威信
宣传效果与宣传者威信的关系:宣传者本身威信高 则其宣传效果好;宣传者威信不高则其宣传效果差。 宣传者威信的高低与其效果是成正比的。这种正 比例关系发生在较短的时期内。
时间一长,不管是有威信的宣传者依然无威信的宣 传者,两者的宣传效果无多大的差异。
宣传者的威信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专业性与可信性。
第二,假如宣传者要求人们能够延长一段时间改 变态度,则不必过分强调危险,因为恐惧心理会随时 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但人们理智上却是清楚的,而 且会逐渐占上风,认识到应该重视它,转变原先的态 度。情绪性作用和理智性作用关于态度的转变随问 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宣传恐怖程度和人们的 态度变化呈倒“U”形的关系,参看下图。
社会心理学课件之社会态度
四、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 态度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 社会环境因素
– – – – – 大众传媒 家庭 学校 同伴 团体规范
• 自我控制因素 • 同化和内化的心理过程
五、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 1、三阶段理论(H.C.Kelman,1958) • 1) 服从(obedience):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社会规 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 励避免惩罚。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 2) 认同(identification):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态度,
使自己与他人一致。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依赖于他人对
个体的吸引力。 • 3)内化(internalization):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 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
2、态度变化理论
(一)认知平衡理论 也叫P—O—X模型,由心理学家海德提出。 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几种评价态度或感情之间 有趋向一致的压力。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 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认知处于不平衡时就力求 趋向于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 加一种新的认知,以校正不平衡。
题序 分值 1. 4. 6. 9. 14. 18. 项目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正义,战争是必要的 战争是没有道理的 战争通常是维护国家荣誉的唯一手段 战争徒劳无功,甚至导致自我毁灭 国际纠纷不应以战争方式解决 无战争即无进步
(7.5) (0.2) (8.7) (1.4) (3.7) (10.1)
B、 李凯特量表
– 情感(Affect):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情感体验。 – 行动倾向(Behavioural tendency ) :行为前的一种心
《社会心理学》全套课件 态度
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一)态度的功能 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或理解
(二)态度的作用 社会性判断、耐力、学习效果、工作效率
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 形成后起着更好适应环境的作用
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 到贬抑时来保护他们自己
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 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满意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
态 值
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价值就是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
经济的价值。认为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财产的得失。 理论的价值。力求在知识系统内发现新东西。 审美的价值。把美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 权力的价值。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支配他人。 社会的价值。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增进社会福 利。 宗教的价值。把精力放在追求神秘的东西上。
态度
attitude
主要内容
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态度与外显行为
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一)态度的定义
(二)态度决定于价值
情感因素
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也 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向因素
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 的准备状态
分析
三者发生矛盾,起主要作用?
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实 施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
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2、态度影响耐力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哈斯托夫
2、态 度 影 响 耐 力
兰伯特等
效忠态度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_社会态度
三、功能主义理论
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
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
(一)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
态度反映了个体的内在需要—行为主义强化论
(二)自我防御的功能
态度能帮个体回避难以正视的现实,维护心理健康—精神分 析理论
(三)认识的功能
28
(二) 个体的学习
1.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巴甫洛夫
2. 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斯金纳
3. 模仿与观察学习---班杜拉
29
二、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宣传法
1.传播者的特性 2.信息的传播 3.被劝说者的因素 4.情境的因素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三)内化
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 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22
第三节
态度的测评
(一)等距量表 (二)总加量表法 (三)语义分化量表
一、量表法
二、问卷法 三、投射法 四、行为观察法
五、生理反应法
23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 和不平衡关系。
A. B. C. D. 有关系 有关系 无关系 无关系 且 且 且 且 喜欢(平衡) 不喜欢(不平衡) 喜欢(不平衡) 不喜欢(平衡)
P
认知的主体
O
态度的另一个人
X
态度的某个对象
13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一.社会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
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
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
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社会判断理论(霍夫兰德和谢里夫)把人的态度分成了三个区域: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拒绝的区域。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授课
系别:人文学院 年 级 : 2004 级
对 象 班级:心理专业
章节题目
本单元
课程
(章节) 3
学时数
类型
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大 课(√ ) 实验课( ) 讨论课( )
1、了解态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 目的
2、熟悉态度的定义、成分及功能等; 3、掌握态度形成及改变的理论、态度改变的方法。
述的地位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接近的关系。例:
根据自己的信念,我愿意一个刑满释放的人员
——做我女儿的男朋友
1
——同我女儿来往
2
——作为我的邻居
3
——不歧视他
4
——远远避开他
5
4、语义分析量表
用于测定态度对象对于个体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实验者根据所要测的问题设计一套双极
形容词来制定量表,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在适当的刻度上划圈,然后将每题所得分
实验的结果显示出两种有趣的现象: (1)同一个人,当他用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获得较好的评价。他用英语朗读时,
被判断为个子高、风度好,较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时,则被认为有幽默感。 (2)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更高估用英语朗读的对象。 (3)这一实验清楚地说明,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态度的差别影响了
(1)开放式态度测量法。即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看? (2)投射法: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 是让被试叙述一副模糊的图画,或是续完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被试在叙述的时候,不知不 觉就把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投射进去。 (3)语句完成法:事先准备好了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人们将其写完, 从中反映出他的态度。例如:假如我父亲。。。从所填的句子中,我们可推知他对父亲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名词解释篇一:社会态度这东西啊,就像是咱们心里头的一个小指南针。
啥是社会态度呢?其实啊,就是咱们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事儿、物的一种评价和倾向。
比如说,你对某个明星是喜欢得不得了,还是觉得他演技特差,看他就烦,这就是你对这个明星的社会态度。
这社会态度啊,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咱这个人的价值观和喜好。
你想啊,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做公益,每次看到那些志愿者在大街上帮助别人,他心里就热乎乎的,觉得这些人可真棒。
那这就表明这个人自己可能也很善良,重视帮助他人这件事儿。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朵花,觉得它美极了,那是因为你心里就有对美的一种向往和喜爱。
社会态度它还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就像天气一样,有时候会变来变去。
你可能小时候特别讨厌吃香菜,闻到那味儿就皱眉头,心里想这东西怎么这么难吃啊。
可是呢,等你长大了,有一次不小心吃到了一点,突然发现,哎,好像还挺香的。
这时候你的社会态度就发生了改变,从讨厌香菜变成了能够接受甚至有点喜欢香菜了。
这就像你本来对某个地方的人有偏见,觉得他们都不好相处,可是当你真正去那个地方,跟那里的人打交道之后,你发现他们热情又好客,你对他们的态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
咱们的社会态度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你身边的朋友都在追捧某个新出的手机,整天在你耳边说这个手机多好多好,功能有多强大,外观有多时尚。
一开始你可能没太在意,可是听得多了,你也会开始对这个手机产生兴趣,觉得可能真的不错。
这就像一群羊在草原上,只要有一只羊朝着某个方向走,其他的羊很可能也会跟着走一样。
咱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里,很难不受别人的影响。
社会态度还会影响咱们的行为呢。
要是你对环保这件事儿特别上心,觉得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那你出门的时候就会主动带个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相反,如果你觉得环保这事儿跟自己没多大关系,那你可能就不会在意这些细节。
这就好比你要是觉得锻炼身体很重要,你就会经常去运动,要是觉得无所谓,那可能就整天躺着不动弹了。
沙莲香第三版第七章社会态度
C
认知
以认知为 基础
A
情感
对态度对象的 情感体验
cognitive
affect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 基础;情感成分对 B 爱都对象起着人际 行为 距离调整作用,喜 欢或不喜欢、接近 态度的 或疏远等;态度的 反应倾向 行动成分对行为具 有动力性和指导性 behavior (意动效应)。
生活中对态度的认识:
我的态度是…… 老师对我态度很好/老师对我态度很恶劣 这个领导对下属态度很好 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生活态度积极 人生态度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态度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 切……
态度到底是什么?
一、社会态度 (一)态度概念的提出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 托马斯(A. Thomas)等人1918年的移民研究开 始的。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与个 人之间的关系,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他们认 为态度是“动作的趋向”。 米德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发端” 法里斯认为态度是“一种未完成的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社会态度及其形成 社会态度变化理论 态度的应用研究——工作态度
态度的界定、构成、功能、形成
认知理论(平衡论、协调论、和谐论),信息理论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七章社会态度本章学习目标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理论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偏见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
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更强化了态度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现代语言词汇中,“态度”(attitude)被用来指示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词汇的概念涵义是多重的。
英语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其含义一般包含两种:一是“适合”或“适应”,指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二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雕塑或绘画里人物的外在和可见的姿态。
前一种具有心理学上的涵义。
而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涵义的是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的判断依赖于所具有的态度和保持正确的态度。
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朗格(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
20世纪初,伴随着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态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态度的定义尽管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态度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总的来说可分为这样几类:1.将态度视为认知和评价组织或倾向,如罗佩奇(M.Rokeach),他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 第七章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七章第七章社会态度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1、社会态度剖析2、社会态度的测量3、态度的形成和改变4、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1/ 34第一节社会态度剖析态度为什么会成为不同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兴趣所在?这一概念不是哪个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派的私有财产,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研究者的不同要求;这一概念较好地摆脱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这一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单一或独立的个体意向,也可以适用于较为宽泛的文化模式,因此使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基点。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态度的界定第一类定义直接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心理学家洛开奇把态度看作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的认知体系,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连的信念的组织”。
第二类定义倾向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并主张由此来界定态度。
比如爱德华兹就认为,态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
” 第三类定义则更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从朗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类定义力图能够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
第五类定义关心的不是特定个人对特定事件的特定反应,不是在这种反应之中包含的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是组成群体成员的每一位成员所普遍采取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一)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二)社会化的影响 (三)群体间缺乏了解与沟通
三、偏见的消除
(一)社会化
(二)增加接触
(三)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
(四)消除刻板印象 (五)大众传媒的给1美元的被试 比给20美元的被试更积 极的评价此项工作。
努力理由研究 ------当一个人作出很大努力达到某 个目标,却发觉它并不如期望中那 样好,这时就会产生失调。减少失 调的方法即:提高对目标的评价, 使自己相信,令他作出努力的目标 是值得的,是重要的。
不足阻碍研究 ------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阻止 一个人的行动会导致其失调,而威胁 的程度越高,越严重,与行为的一致 性越强,越能充当行为的理由,从而 引起的失调越少,态度改变就越小。 所以,在温和威胁的条件下,态度改 变会更大。
(二)平衡理论 海德:人有普遍的需要,即平衡或一 致的需要。人们在认知上有了不平衡 性和不一致性时,就产生了紧张与焦 虑,从而促使其向平衡或一致的方向 转化。
(三)认知失调理论 第一:人的认知由许多认知元素组成的。 三种关系: 不相干 协调 不协调
第二:个体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矛盾的认知元素,便出现不协调,产 生心理不愉快及紧张感。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 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 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具有对象性; 态度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行为倾向成分
认知成分 觉察 信念 观点 理解 知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七章社会态度本章学习目标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理论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偏见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
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更强化了态度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现代语言词汇中,“态度”(attitude)被用来指示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词汇的概念涵义是多重的。
英语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其含义一般包含两种:一是“适合”或“适应”,指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二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雕塑或绘画里人物的外在和可见的姿态。
前一种具有心理学上的涵义。
而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涵义的是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的判断依赖于所具有的态度和保持正确的态度。
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朗格(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
20世纪初,伴随着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态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态度的定义尽管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态度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总的来说可分为这样几类:1.将态度视为认知和评价组织或倾向,如罗佩奇(M.Rokeach),他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2.偏重于情绪情感的态度定义,如爱德华(A.L.Edwards)将态度视为“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
把态度看作是情感的标志,衡量态度就是衡量赞成与不赞成、好与恶。
3.把态度看作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强调的是态度的行为意向方面,如G.奥尔波特、格根(K.Gergen)等人。
奥尔伯特认为,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
这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4.把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纳入态度中,试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内容,如弗瑞德曼(G.Fridman)、梅尔斯(D.G.Myers)、安德鲁(H.Anderw)。
弗里德曼等人指出:“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体系。
”这一定义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界所主要采用的定义。
5.偏向社会学的定义,即强调组成群体的每一位成员所采取的普遍态度。
这是为社会群体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看法,对社会生活所取作用越大,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越会发展和体现这一态度。
社会学取向的态度涉及的是社会文化的主观层面,而不是个人层面。
根据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以及之前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我们将态度定义为: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对此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与个体有关联的他人、他事、他物以及个体自身等具有社会意义的存在物。
2.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仅由多种成分组成,而且呈一定的结构。
正因为如此,态度才具有一定的职能,对人的内潜心理和外显行为起着动力作用。
3.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
态度的这种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在一定的程度上态度是稳定的。
4.作为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反映和体现了个体所持有的对某事物的内在态度,但这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
(二)态度的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几种特性:1.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个体在其后天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接受周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习染而逐渐形成其对他人、他事、他物的一定态度。
态度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变化充分体现了态度的社会特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个体的意识世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世界,它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一定的观念形态而存在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他各种思想观念;另一种则是经验的世界,它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一定的经验形态而存在的认识、判断、评价及各种体验和感受。
态度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一方面它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保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常常反映个人所持有的各种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
因此,态度本身就具有了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着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充分理解是人们对一个事物、一个现象形成一定态度的一个前提,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认知,那么态度的形成也会是模糊的,可信度较低。
态度的认知成分具有倾向性和组织性,这种倾向性和组织性会成为一种头脑中的既定模式或刻板印象,使人倾向于按照类属思维的轨道类认识态度对象,并对其进行思考。
因此,态度的认知成分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
态度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紧密相关,社会心理学家认可态度具有认知成分的观点,但同时他们又相信,通常人们以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接受或拒绝、选择或不选择为典型的态度反应方式,并属于情感反应。
不过,态度的反应或选择并不单纯是情感的反应,而是兼具有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综合性的态度反应。
一切态度的反应即便是看起来是情感的反应,其也必定有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一般地说,尤其是从理论上来看,态度构成中的这三种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了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其间的协调一致。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就并不如此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和不一致。
此外,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这三种成分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也不尽相同。
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
由此可见,在三种成分中,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更高些,与其他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较小。
三、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分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
然而,这几个概念之间毕竟有着确定的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谈。
(一)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value idea)是一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域。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准则。
这种准则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而一种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世间各种事物,概括地说具有如下几种价值:理论的价值、实用的价值、审美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权力的价值和宗教的价值。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因而态度受价值的调节。
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亦即该事物所具有的价值。
而价值观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
相应地,人们的各种态度也被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系统中心的价值核心,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的核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大。
同时,价值观和态度之间又是相互支持的,价值观会被用作防卫和证实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而态度的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价值观。
(二)态度与信念信念(belief)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信念往往是高于价值之上并影响价值的,它为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但在现实生活中,信念又常常受价值的调节和影响。
信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信念,即关于今生今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假的认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种是理想信念,又称信仰,是关于来生他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假的认识,如“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等。
这两种信念均与态度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第二节态度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态度的理论研究可以按照其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而大致划分为如下四个类别:一、强化论观点所谓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度布(L.W.Doob)认为态度是有关社会重大事件的某些特定刺激与具有动因性反应之间的强化联系而成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往往以对社会现象的好坏评价而表现出来。
态度即是对于社会对象进行好坏评价的倾向性,它通过学习强化而获得,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可区别为三种。
(一)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度布等人用古典条件反射学说解释态度的形成与变化过程。
他们认为,如果把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态度。
斯戴兹(A.W.Staas)在对被试提示不同国家名称的幻灯片的同时,让其反复听带有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的单词(如快乐、痛苦等),然后测定被试对各个词语的态度。
结果发现对于肯定性单词的态度多具肯定性,而对于否定性单词的态度则多具否定性。
后来斯戴兹将作为无条件刺激的单词换成电击和噪音,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