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卫六
土卫六
土卫六(Titan,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

由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发现后发现的第一颗卫星。

由于它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因此被视为一个时光机器,有助我们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况,揭开地球生物如何诞生之谜。

简介
惠更斯简单的把这颗他发现的卫星称为Saturni Luna(“土星的卫星”)。

之后,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为了表达对国王路易十四的敬意将发现的四颗卫星(土卫三-特提斯、土卫四-狄俄涅、土卫五-雷亚以及土卫八-伊阿珀托斯)命名为''Lodicea Sidera(“路易之星”)。

天文学家依据习惯把这五颗卫星以数字加以编号。

其他的卫星则被称“惠更斯卫星”或“土星的第六颗卫星”(从当时知道的距离土星远近排列,土卫一美马斯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在1789年被发现)。

土卫六
土卫六的英文名称“Titan”和其他另外七颗当时已知的土星卫星的名称来自约翰·赫歇尔爵士(约翰·赫歇尔是威廉·赫歇尔爵士之子,威廉·赫
歇尔本人发现了土卫一和土卫二)。

约翰·赫歇耳在1847年出版的《在好望角天文观测的结果》一书中把这颗新卫星命名为泰坦,泰坦在神话中是克龙(即希腊神话中的萨坦-Saturn-土星)的妹妹。

[1]
据英国媒体2010年6月5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表示,他们已经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泰坦上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某种未知生物正呼吸着提坦的大气,并以地表的燃料为食。

NASA的研究结果主要建立在由美方和欧洲航天局主持进行的针对土星的“卡西尼·惠更斯” 号科学考察任务。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利用先进的红外光谱技术对土星及其卫星的地表特征、大气层、光环和磁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2008年7月发现泰坦南极地区存在一个比北美安大略湖还要大出许多的湖泊。

这样泰坦就成为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也是目前已知与地球最为相像的行星。

报道称,“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深入分析了提坦表面的化学成分,最终发现有机化学物质遍布这个面积比月亮大1.5倍的星球。

不过科学家称,泰坦湖泊里的液体不是水,而是甲烷,因此他们估计曾经生活在泰坦上的生命是以甲烷为基础的。

对于是否存在生命这一点,NASA在报告中指出,首先,泰坦大气中的氢气在吹拂到星球表面时就没有了,这表明氢气是被“泰坦虫子”呼吸掉了;其次,“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现提坦表面缺少一种特殊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因此认为这些化学物质是被某种生命消耗掉的。

NASA天体生物学家克里斯·麦凯称:“如果我们发现的这些信息真的是生命存在的迹象的话,那简直是太令人激动了。

因为这预示着宇宙中还存在着除水基生命外的另一种以甲烷为基础的生命形式。


科学家相信,泰坦的化学组成非常适合生命的进化和成长,再过40亿年,地球就会被膨胀了的太阳吞没,不过到那时,泰坦已然会发展为另一颗适合地球生命生存的星球,成为第二个人类理想家园。

结构
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大于行星水星的体积(虽然质量没有水星大), 在太阳系中它的大小仅次于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

但观测也显示其浓密的大气可能使人们过高估计了它的直径, 如同许多其他的卫星一样,土卫六比小行星134340(原冥王星)的质量和
土卫六北半球一条大湖的闪耀光芒
体积都要大。

[2]
土卫六平均半径2575千米,质量1.345×10^23千克,平均密度
1.880×10^3千克/米^3。

土卫六环绕土星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221850千米,偏心率0.0292,轨道平面与土星赤道面的交角为0.33°,公转周期15天22时41分24秒。

土卫六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这一点与月球类似。

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氮,表面大气压力1.5×10^5帕斯卡,表面温度-178℃。

土卫六质量与木卫三、木卫四、海卫一、小行星134340大体类似。

土卫六一半是水冰,一半是固体。

在多个不同结晶状冰层的3400千米下有一个固体核心。

其核心内部应该仍然炽热。

虽然土卫五以及其他的土星卫星也类似,但土卫六的核心密度更大,这是因为它体积巨大造成重力压缩其内部造成的。

[1]
编辑本段来历
惠更斯简单的把这颗他发现的卫星称为“Saturni Luna”(“'土星的卫星”)。

之后,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为了表达对国王路易十四的敬意将发现的四颗卫星(它们是土卫三-特提斯,土卫四-狄俄涅,土卫五-雷亚
土卫六
以及土卫八-伊阿珀托斯)命名为Lodicea Sidera(路易之星)。

天文学家依据习惯把这五颗卫星以数字加以编号。

其他的卫星则被称为惠更斯卫星或土星的第六颗卫星(从当时知道的距离土星远近排列,土卫一美马斯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在1789年被发现)。

土卫六的英文名称"泰坦"和其他另外七颗当时已知的土星卫星的名称来自约翰·赫歇尔爵士(约翰·赫歇尔是威廉·赫歇尔爵士之子,威廉·赫歇尔本人发现了土卫一和土卫二)。

约翰·赫歇耳在1847年出版的《在好望角天文观测的结果》一书中把这颗新卫星命名为泰坦,泰坦在神话中是克龙(即希腊神话中的萨坦-Saturn-土星)的妹妹。

编辑本段物理特性
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大于行星水星的体积(虽然质量没有水星大),在太阳系中它的大小仅次于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

但最近的观测也显示其浓密的大气可能使人们过高估计了它的直径,如同许多其他的卫星一样,土卫六比小行星134340(原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都要大。

惠更斯号拍摄的土卫六表面照片
土卫六平均半径2575千米,质量1。

345×1023千克,平均密度1。

880×103千克/米3。

土卫六环绕土星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221850千米,偏心率0。

0292,轨道平面与土星赤道面的交角为0。

33°,公转周期15天22时41分24秒。

土卫六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这一点与月球类似。

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氮,表面大气压力1。

5×105帕斯卡,表面温度-178℃。

土卫六质量与木卫三,木卫四,海卫一,小行星134340大体类似。

土卫六一半是水冰一半是固体材料。

在多个不同结晶状冰层的3400千米下有一个固体核心。

其核心内部应该仍然炽热。

虽然土卫五以及其他的土星卫星也类似,但土卫六的核心密度更大,这是因为它体积巨大造成重力压缩其内部造成的。

大气情况
土卫六是目前已知拥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其他的卫星最多只是拥有示踪气体。

大气的存在是1944年首先被杰勒德 P。

Kuiper 使用光谱望远
镜发现的,他发现土卫六大气的甲烷局部圧力达到100毫巴。

后来,旅行者太空船的观测也证实土卫六上拥有大气,事实上,土卫六的大气圧比地球还要大一点,星球表面的圧力是我们星球的1.5倍。

土卫六表面浓密的云层遮盖住了它的表面地貌。

人们一般认为土卫六表面是固态或液体乙烷。

最近从地球的雷达测量发现那里没有大范围的乙烷海洋,但是仍然有可能存在小的乙烷湖。

后来,科学家对卡西尼太空船最近发回的照片进行研究,认为土卫六上或许根本不存在液态甲烷海洋。

研究人员曾通过地面望远镜对土卫六进行观测,他们当时认为,种种迹象显示这一土星卫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海洋。

但是,科学家们对目前得出的结论仍有疑惑之处,因为以前的观测显示土卫六表面确有着闪烁的液体反光,尤其是几年前通过大型无线电望远镜观测的结果更证明极有可能存在液体海洋。

土卫六大气的94%是氮气—太阳系中唯一除了地球外的富氮星球—那里还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碳氢化合物残余(包括甲烷、乙烷、丁二炔、甲基乙炔、丙炔腈、乙炔、丙烷,以及二氧化碳、氰、氰化氢和氦气。

这些碳氢化合物被认为来自于土卫六上层大气中的甲烷。

当甲烷因为太阳辐射而发生反应就会产生浓密的桔红色烟云。

土卫六表面那像是被涂上了一层柏油的有机物沉淀叫做tholin。

土卫六没有磁场保护,所以当它有时运行在土星的磁气层外时,便直接暴露在太阳风之下。

这导致大气电离并在大气上层释放出一些分子。

在接近表面时,土卫六的温度大约是94K。

水冰在这种温度下会升华,所以大气中会有少量的水蒸气存在。

土卫六表面除了覆盖全球的迷雾之外也有各种不同的云。

云可能是由甲烷,乙烷或简单的有机物组成。

其他稀有的复杂化学物质是土卫六在太空外观呈现橙色的原因。

2004年11月卡西尼号飞越过土卫六照片中明亮多云的南极,但并未发现期望的甲烷存在。

这令科学家们困惑,対云成分的相关研究仍然在进行中,人们过去关于土卫六大气的知识可能需要重新书写。

2004年卡西尼号观测大气的结果发现土卫六大气"超级旋转",就像金星那样,其大气要比表面旋转快很多。

表面特征
卡西尼"首次近访土卫六
至2004年,人类对土卫六的表面地图的了解仍然是非常缺乏了解的。

无论如何,人类使用哈勃天文望远镜的红外线和卡西尼-惠更斯号拍摂到一个高亮度,有澳洲大小区域的图片。

这个区域的非正式名称是“Xanadu Regio”(世外桃源);没有人知道那里是什么样。

类似的哈勃太空望远镜、Keck望远镜和甚大望远镜还观测到土卫六上另外一片大小相近的深色区域,人们推测那里可能是液态的甲烷或乙烷海洋,但卡西尼号观测的数据发现可能是其他物质。

卡西尼号还发回大量土卫六高分辨率地貌图像,其中包括谜一般的线状条纹,一些科学家认为那可能是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

土卫六类似早期地球
2004年11月26日的一次飞越土卫六的观测,发现土卫六光滑的表面上只有很少的冲击环形山,这些环形山在光线的作用下明暗对比强烈。

这大概是土卫六烃雨或烃雪落入环形山或火山喷发活动活跃造成的经常地壳重构所致。

探测器的分光器发现亮区和暗区发射的太阳光波长一样,这就意味着它们可能由相同的物质组成(或者至少是覆盖着相同的物质)。

至于到底是什么物质,人们依然不清楚。

人们曾希望凭借探测器观测物体或液体反射光线而发现的烃湖或烃海并未被探测到。

这使得科学家怀疑土卫六表面可能是完全呈冰状或泥泞状态。

为了更好的了解表面地貌,卡西尼太空船在飞近土卫六时使用了雷达遥感测绘技术。

传回的第一张图片就展现地表是一个复杂,崎岖与平坦并存的区域。

这种地貌看来应该是由火山造成的。

火山可能喷发出水和氨水。

另外也发现了一些好像风蚀产生的条纹状地貌。

还有一些看起来是已经被填平的冲击环形山,其中的液体可能是液态烃。

湖中有或没有
卡西尼'首次近访土卫六
什么现在仍然无法确定。

另有一些区域返回的信号看来,可能是固体或液体,但其他的解释仍然存在。

土卫六看起来真的很光滑,表面没有高于50米的地貌。

地表温度
天文学家认为,土卫六上分布着众多由液体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湖泊,这颗卫星的寒冷程度超过南极洲。

科学家表示,虽然土卫六上更加寒冷,
但是它上面的风、雨和构造过程,使它成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像的天体。

虽然这颗卫星低达零下292华氏度(零下180摄氏度)的平均表面温度会使水始终保持固体状态,但是它表面存在液体甲烷和乙烷,这些物质可为生命提供一个栖息地。

大气情况
大气情况土卫六是已知拥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其他的卫星最多只是拥有示踪气体.。

大气的存在是1944年首先被杰勒德·柯伊伯(P. Kuiper)使用光谱望远镜发现的,他发现土卫六大气的甲烷局部压力达到100毫巴。

后来,旅行者太空船的观测也证实土卫六上拥有大气,事实上,土卫六的大气压比地球还要大一点,星球表面的圧力是地球的1.5倍。

土卫六表面浓密的云层遮盖住了它的表面地貌。

人们一般认为土卫六表面是固态或液体乙烷。

从地球的雷达测量发现那里没有大范围的乙烷海洋,但是仍然有可能存在小的乙烷湖。

后来,科学家对卡西尼太空船发回的照片进行研究,认为土卫六
土卫六大气层有雷电现象
上或许根本不存在液态甲烷海洋。

研究人员曾通过地面望远镜对土卫六进行观测,他们当时认为,种种迹象显示这一土星卫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海洋。

但是,科学家们对得出的结论仍有疑惑之处,因为以前的观测显示土卫六表面确有着闪烁的液体反光,尤其是几年前通过大型无线电望远镜观测的结果更证明极有可能存在液体海洋。

土卫六大气的94%是氮气——太阳系中唯一除了地球外的富氮天体
——那里还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碳氢化合物残余(包括甲烷、乙烷、丁二炔、甲基乙炔、丙炔腈、乙炔、丙烷,以及二氧化碳、氰、氰化氢和氦气。

这些碳氢化合物被认为来自于土卫六上层大气中的甲烷。

当甲烷因为太阳辐射而发生反应就会产生浓密的桔红色烟云。

土卫六表面那像是被涂上了一层柏油的有机物沉淀叫做tholin。

土卫六没有磁场保护,所以当它有时运行在土星的磁气层外时,便直接暴露在太阳风之下。

这导致大气电离并在大气上层释放出一些分子。

在接近表面时,土卫六的温度大约是94K。

水冰在这种温度下会升华,所以大气中会有少量的水蒸气存在.土卫六表面除了覆盖全球的迷雾之外
也有各种不同的云。

云可能是由甲烷,乙烷或简单的有机物组成。

其他稀有的复杂化学物质是土卫六在太空外观呈现橙色的原因。

2004年11月卡西尼号飞越过土卫六照片中明亮多云的南极,但并未发现期望的甲烷存在.这令科学家们困惑,対云成分的相关研究仍然在进行中,人们过去关于土卫六大气的知识可能需要重新书写。

2004年卡西尼号观测大气的结果发现土卫六大气“超级旋转”,就像金星那样,其大气要比表面旋转快很多。

[3]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近期,西班牙格拉那达大学和瓦伦里亚大学的物理学家们通过分析“惠更斯”探测器对土卫六的特殊观测数据,明确地证实土卫六大气层中存在着雷电风暴等自然电活跃性活动。

科学团体认为有机分子、早期生命形式可能形成于行星或卫星具有雷电风暴的高层大气层中。

自从1908年,西班牙天文学家乔西•科马斯•苏拉发现土卫六具有大气层以来,在其他卫星上未曾发现过大气层的存在。

他解释说,“在土卫六上形成着具有传递运动的大气云层,因此静态电场和暴风雨状况可以形成。

依据俄罗斯生物化学家亚历山大•奥帕金的理论和斯坦利•米勒的实验,土卫六具有雷电风暴活动性的大气层可能形成有机物质和早期生命形式,该条件下通过释放电量可从无机混合物中综合形成有机化合物
表面特征
惠更斯号拍摄土卫六地貌特征
至2004年,人类对土卫六的表面地图的了解仍然是非常缺乏了解的。

无论如何,人类使用哈勃天文望远镜的红外线和卡西尼-惠更斯号拍摂到一个高亮度,有澳洲大小区域的图片。

这个区域的非正式名称是''Xanadu
Regio''(世外桃源);没有人知道那里是什么样。

类似的哈勃太空望远镜、Keck望远镜和甚大望远镜还观测到土卫六上另外一片大小相近的深色区域,人们推测那里可能是液态的甲烷或乙烷海洋,但卡西尼号观测的数据发现可能是其他物质。

卡西尼号还发回大量土卫六高分辨率地貌图像,其中包括谜一般的线状条纹,一些科学家认为那可能是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

2004年11月26日的一次飞越土卫六的观测,发现土卫六光滑的表面上只有很少的冲击环形山,这些环形山在光线的作用下明暗对比强烈。

这大概
是土卫六烃雨或烃雪落入环形山或火山喷发活动活跃造成的经常地壳重构所致. 探测器的分光器发现亮区和暗区发射的太阳光波长一样,这就意味着它们可能由相同的物质组成(或者至少是覆盖着相同的物质).至于到底
是什么物质,人们依然不清楚。

人们曾希望凭借探测器观测物体或液体反射光线而发现的烃湖或烃海并未被探测到.这使得科学家怀疑土卫六
土卫六较黑暗地域像一只猫
表面可能是完全呈冰状或泥泞状态。

为了更好的了解表面地貌,卡西尼太空船在飞近土卫六时使用了雷达
遥感测绘技术.传回的第一张图片就展现地表是一个复杂,崎岖与平坦并存的区域.这种地貌看来应该是由火山造成的.火山可能喷发出水和氨水.另
外也发现了一些好像风蚀产生的条纹状地貌.还有一些看起来是已经被填
平的冲击环形山,其中的液体可能是液态烃。

湖中有或没有什么仍然无法确定.另有一些区域返回的信号看来,可能是固体或液体,但其他的解释仍然
存在.土卫六看起来真的很光滑,表面没有高于50米的地貌。

[4]
地表温度
天文学家认为,土卫六上分布着众多由液体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湖泊,这颗卫星的寒冷程度超过南极洲。

科学家表示,虽然土卫六上更加寒冷,但是它上面的风、雨和构造过程,使它成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像的天体。

虽然这颗卫星低达零下292华氏度零下180摄氏度的平均表面温度会使水始终保持固体状态,但是它表面存在液体甲烷和乙烷,这些物质可为生命提供一个栖息地。

[4]
探测历史
惠更斯号着陆地附近景观
旅行者号探测土卫六
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曾经检视过土卫六。

旅行者1号曾试图尽可能的接近土卫六;不幸的是,旅行者1号上没有仪器能够穿透土卫六上的迷雾,因为当时根本不知道上面有云层的存在。

多年之后,在对旅行者1
号桔色滤镜拍摄的图片进行复杂的数字处理后,虽仍然没有能够解释如世外桃源地区和镰刀地区明亮和黑暗地貌的成因,但从那时起,这些地区就开始被哈勃天文望远镜用红外线加以观测了。

旅行者2号只是粗略的检视过土卫六,旅行者2号团队必须从“调整轨道让旅行者2号详细检视土卫六”和“使用另外一个访问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中选取一个。

由于旅行者1号没有能够观测到其表面地貌,旅行者2号团队选择了后一个方案。

[5]
先驱者号探测土卫六
1979年9月1日,,“先驱者11号”飞掠土星,考察了土卫六。

不过,当“先驱者11号”考察土卫六时,正赶上一阵强烈的太阳风,严重地影响了发回的信息。

地面控制中心只收到它在35万公里处拍下的5张高分辨率的照片。

在照片上,土卫六呈现美丽的桔红色,像熟透了的桔子。

“旅行者1号”于1980年11月11日飞临土卫六。

它离云顶只有4000公里,探测取得完满的成功。

就是这次,测得土卫六的直径为4828公里,而不是过去认为的5550公里。

只有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三个探测器飞临土星进行过探测土星的活动。

1979年9月1日,先驱者11号经过6年半的太空旅程,成为第一个造访土星的探测器。

它在距离土星云顶20200千米的上空飞越,对土星进行了10天的探测,发回第一批土星照片。

先驱者11号不仅发现了两条新的土星光环和土星的第11颗卫星,而且证实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600倍。

9月2日第二次穿过土星环平面,并利用土星的引力作用拐向土卫六,从而探测了这颗可能孕育有生命的星球。

1980年11月12日,旅行者1号从距离土星12600千米的地方飞过,一共发回1万余幅彩色照片。

这次探测不仅证实了土卫十、十一、十二的存在,而且又发现了3颗新的土星小卫星。

当它距离土卫六不到5000千米的地方飞过时,首次探测分析了这颗土星的最大卫星的大气,发现土卫六的大气中既没有充足的水蒸气,其表面也没有足够数量的液态水。

1981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从距离土星云顶10100千米的高空飞越,传回18000多幅土星照片。

探测发现,土星表面寒冷多风,北半球高纬度地带有强大而稳定的风暴,甚至比木星上的风暴更猛。

土星也有一个大红斑,长8000千米,宽6000千米,可能是由于土星大气中上升气流重新落入云层时引起扰动和旋转而形成的。

土星光环中不时也有闪电穿过,其威力超过地球上闪电的几万倍乃至几十万倍。

它再次证实,土星环有7条。

土星环是由直径为几厘米到几米的粒子和砾石组成,内环的粒子较小,外环的粒子较大,因粒子密度不同使光环呈现不同颜色。

每一条环可细分成上千条大大小小的小环,即使被认为空无一物的卡西尼缝也存在几条小环,在高分辨率的照片中,可以见到F环有5条小环相互缠绕在一起。

土星环的整体形状类似一个巨大的密纹唱片,从土星的云顶一直延伸到32万千米远的地方。

旅行者2号发现了土星的13颗新卫星,使土星的卫星增至23颗。

它考察了其中的9颗卫星,发现土卫三表面有一座大的环形山,直径为400
千米,底部向上隆起而呈圆顶状,还有一条巨大的裂缝,环绕这颗卫星几乎达3/4周;土卫八的一个半球为暗黑,另一个半球则十分明亮;土卫九的自转周期只有9~10小时,与它的公转周期550天相去甚远;土卫六的实际直径为4828千米,而不是原来认为的5800千米,是太阳系行星中的第二大卫星,它有黑暗寒冷的表面、液氮的海洋、暗红的天空,偶尔洒下几点夹杂着碳氢化合物的氮雨等,这是人类了解生命起源和各种化学反应的理想之处。

[6]
卡西尼探测土卫六
为了进一步探测土星和揭开土卫六的生命之谜,美国与欧空局联合研制了价值连城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

1997年10月15日这个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为期7年的漫长旅途。

它预计2004年飞临附近空间,开展长达4年的环土星就近探测,并首次实现在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上着陆,进行实地考察。

卡西尼号直径约2.7米,总重达6吨,由轨道探测器和着陆器组成。

其轨道探测器取名卡西尼号,装有12种探测仪器;着陆器取名惠更斯号,装有6台科学仪器。

为了加快奔向土星的飞行速度,卡西尼号于1998年4月飞掠金星,获得第一次加速。

随后它绕太阳公转一周,于1999年6月再次飞掠金星,获得第二次加速。

同年8月,它在地球附近飞过,获得第三次加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