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材生产中的环境问题 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包括生态、大 气、水质、土壤,防止化肥、农药、有 毒物质、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对废 弃的农药、化肥等包装材料必须正确处 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污染水源、不 污染土壤、不玷污产业。严禁用硫磺粉、 洗衣粉、漂白粉、洗洁精等有毒有害物 质浸泡、加工药材,严禁用硫磺及高毒 高污染农药熏制和贮藏药材。 2.2 中药材品种问题 应用优良品种是药材生产获得高效 的基本保证。品种退化问题;不合理的 选留种问题;三年变两年,当归尤为严 重;中药材质量问题。 2.3 出苗率问题 中药材育苗中出苗率低的问题是一 个普遍性问题,造成对生产资料、土地 资源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其中黄芪、芫 荽(老虎菜)、羌活、柴胡出苗率较低, 提高出苗率是育苗成功的关键。 2.4 中药材生产中的施肥 目前药材生产中盲目施肥现象日趋 严重,一味追求高产施肥量严重超标, 造成对土壤、环境、产品的严重污染, 施肥效果不明显、增产效益不显著、经 济效益不高。 2.5 农药安全及有效施用 施药不合理问题 目前,有的农户 在农药施用上安全意识淡薄,只注重防 治效果,忽视施药安全问题。我们对曾 经发生过的当归兆秆毒牛事件,“3911” 超量施用事件应引起教训。
业方可加工炮制中药材。 1.4 建立规范化药材生产基地、
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培植种植大 户等,以质量及规模取胜,打好品牌优 势战略。
1.5 当好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 忠实卫士
一是对外大力宣传中药材产业的优 势(资源、品牌、道地性);二是建设 美好的生产环境(中药材生产要全面实 现规范化,施肥、施药要安全合理); 三是引导、帮助农民积极创建农民专业 合作社,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1.2 当归品种简介 岷归 1-5 号。岷归 1 号、岷归 2 号、 分别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岷归 4 号 荣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岷归 3 号育 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岷归 1 号 可作为当归新品种的对照品种。归 2 号 品种来源于集团选育,质量符合《中国 药典》标准。岷归 3 号 质量符合《中 国药典》标准。岷归 4 号 质量符合《中 国药典》标准。岷归 5 号品种来源于系 统选育,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1.3 逐 步 以 规 范 化、 企 业 化、 集 团 化 取 代 小 农 经 济 式 的 生 产 模 式。 进 一步发展壮大制药企业 GAP 基地建设 的作用。用 GAP 认证与否来规范中药 材的市场准入,有 GAP 认证的中药材 GMP 厂家方可采购,有 GSP 认证的企 业方可经营中药材,有 GPP 认证的企
1 中药材质量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状
1.1 基本情况。岷县由于地理位 置优越,地处甘肃南部中心地带,国道 212 线纵贯南北、国道 316 线横贯东西, “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途经县境, 是通往兰州、陇西、陇南、甘南和四川 必经之地。自古就有“西控西海,南通 巴蜀,东去三秦”之说,商贸活跃,享 有陇原“旱码头”美称。全县总土地面 积约 3500 多平方公里,岷县是驰名中 外的“千年药乡”及“中国当归之乡”, 1964 年 3 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展 会 甘 肃 馆 内 为 岷 归 题 词“ 发 扬 祖 国 医 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89 年“岷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县内盛 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大黄、贝 母等中药材 238 种,素有“当归之乡”、 “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驰名 中外,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
农 业 科 学 NONGYEKEXUE
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
王夏莹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县的朝阳产 业、特色产业、强势产业,传播规范化 生产技术,对“千年药乡”的创新和持 续发展具有实质性作用。我县在中药材 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是 生产技术落后,农药污染超标,缺少中 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等。笔 者从我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出发,对行业 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解 决对策。
3.2 农药安全施用原则 。保证中 药材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生产 者在施用中,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 责,对产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严格执 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GAP 农药施用规 定。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及明令禁用的 农药。严格掌握用药浓度、次数及间隔 时间。
3.3 规范化生产问题 我 国《 中 药 材 生 产 质 量 管 理 规 范 (GAP)》于 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其内容有十章五十七条,包括从产前, 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要遵循规范, 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管理体系。 人类追求、崇尚自然与绿色的脚步 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 质量和自身的健康,中医药产业将是人 类步入自然与绿色倍受青睐的新宠儿, 正如专家所言,面对当代不健康者、“亚 健康”者和老年病患者等 40 亿人的庞 大群体,中医药将是吸引力最强、发展 最快、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
3 提 高 中 药 行 业 质 量 监 管 的 对策建议
3.1 中药材生产中的施肥科学施 肥。根据药材需肥特性(每生产 1kg 当 归 干 品 需 N25.9g、P5.04g、K13.21g; 每 生 产 1kg 党 参 干 品 需 N14.9g、 P3.664g、K9.18g:每生产 1kg 黄芪干品 需 N24.3g、P3.84g、K9.42g )、土壤供 肥水平、生产目标、经济合理、高产高 效的施肥技术。要求做到氮、磷、钾合 理配施,严格掌握用量及配比;巧施微 肥,因品种、土壤、需求而言;正确施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严禁施用硝态化肥 (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禁止施 用 壮 根 灵、 膨 大 素( 黄 瓜 在 冰 箱 里 由 100g ~ 1000g 的 启 示) 在 成 药 期, 收 获前 100d 避免追施化肥。避免肥料施 用过于集中,防止烧苗,防止药材中游 离态元素超标。施肥量 亩施纯量要小 于 15kg(N+P2O5+K2O)『联合国粮农 组织规定』,防止影响药材质量,污染 土壤。
2.1 中药材生产中的环境问题 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包括生态、大 气、水质、土壤,防止化肥、农药、有 毒物质、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对废 弃的农药、化肥等包装材料必须正确处 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污染水源、不 污染土壤、不玷污产业。严禁用硫磺粉、 洗衣粉、漂白粉、洗洁精等有毒有害物 质浸泡、加工药材,严禁用硫磺及高毒 高污染农药熏制和贮藏药材。 2.2 中药材品种问题 应用优良品种是药材生产获得高效 的基本保证。品种退化问题;不合理的 选留种问题;三年变两年,当归尤为严 重;中药材质量问题。 2.3 出苗率问题 中药材育苗中出苗率低的问题是一 个普遍性问题,造成对生产资料、土地 资源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其中黄芪、芫 荽(老虎菜)、羌活、柴胡出苗率较低, 提高出苗率是育苗成功的关键。 2.4 中药材生产中的施肥 目前药材生产中盲目施肥现象日趋 严重,一味追求高产施肥量严重超标, 造成对土壤、环境、产品的严重污染, 施肥效果不明显、增产效益不显著、经 济效益不高。 2.5 农药安全及有效施用 施药不合理问题 目前,有的农户 在农药施用上安全意识淡薄,只注重防 治效果,忽视施药安全问题。我们对曾 经发生过的当归兆秆毒牛事件,“3911” 超量施用事件应引起教训。
业方可加工炮制中药材。 1.4 建立规范化药材生产基地、
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培植种植大 户等,以质量及规模取胜,打好品牌优 势战略。
1.5 当好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 忠实卫士
一是对外大力宣传中药材产业的优 势(资源、品牌、道地性);二是建设 美好的生产环境(中药材生产要全面实 现规范化,施肥、施药要安全合理); 三是引导、帮助农民积极创建农民专业 合作社,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1.2 当归品种简介 岷归 1-5 号。岷归 1 号、岷归 2 号、 分别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岷归 4 号 荣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岷归 3 号育 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岷归 1 号 可作为当归新品种的对照品种。归 2 号 品种来源于集团选育,质量符合《中国 药典》标准。岷归 3 号 质量符合《中 国药典》标准。岷归 4 号 质量符合《中 国药典》标准。岷归 5 号品种来源于系 统选育,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1.3 逐 步 以 规 范 化、 企 业 化、 集 团 化 取 代 小 农 经 济 式 的 生 产 模 式。 进 一步发展壮大制药企业 GAP 基地建设 的作用。用 GAP 认证与否来规范中药 材的市场准入,有 GAP 认证的中药材 GMP 厂家方可采购,有 GSP 认证的企 业方可经营中药材,有 GPP 认证的企
1 中药材质量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状
1.1 基本情况。岷县由于地理位 置优越,地处甘肃南部中心地带,国道 212 线纵贯南北、国道 316 线横贯东西, “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途经县境, 是通往兰州、陇西、陇南、甘南和四川 必经之地。自古就有“西控西海,南通 巴蜀,东去三秦”之说,商贸活跃,享 有陇原“旱码头”美称。全县总土地面 积约 3500 多平方公里,岷县是驰名中 外的“千年药乡”及“中国当归之乡”, 1964 年 3 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展 会 甘 肃 馆 内 为 岷 归 题 词“ 发 扬 祖 国 医 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89 年“岷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县内盛 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大黄、贝 母等中药材 238 种,素有“当归之乡”、 “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驰名 中外,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
农 业 科 学 NONGYEKEXUE
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
王夏莹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县的朝阳产 业、特色产业、强势产业,传播规范化 生产技术,对“千年药乡”的创新和持 续发展具有实质性作用。我县在中药材 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是 生产技术落后,农药污染超标,缺少中 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等。笔 者从我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出发,对行业 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解 决对策。
3.2 农药安全施用原则 。保证中 药材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生产 者在施用中,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 责,对产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严格执 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GAP 农药施用规 定。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及明令禁用的 农药。严格掌握用药浓度、次数及间隔 时间。
3.3 规范化生产问题 我 国《 中 药 材 生 产 质 量 管 理 规 范 (GAP)》于 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其内容有十章五十七条,包括从产前, 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要遵循规范, 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管理体系。 人类追求、崇尚自然与绿色的脚步 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 质量和自身的健康,中医药产业将是人 类步入自然与绿色倍受青睐的新宠儿, 正如专家所言,面对当代不健康者、“亚 健康”者和老年病患者等 40 亿人的庞 大群体,中医药将是吸引力最强、发展 最快、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
3 提 高 中 药 行 业 质 量 监 管 的 对策建议
3.1 中药材生产中的施肥科学施 肥。根据药材需肥特性(每生产 1kg 当 归 干 品 需 N25.9g、P5.04g、K13.21g; 每 生 产 1kg 党 参 干 品 需 N14.9g、 P3.664g、K9.18g:每生产 1kg 黄芪干品 需 N24.3g、P3.84g、K9.42g )、土壤供 肥水平、生产目标、经济合理、高产高 效的施肥技术。要求做到氮、磷、钾合 理配施,严格掌握用量及配比;巧施微 肥,因品种、土壤、需求而言;正确施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严禁施用硝态化肥 (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禁止施 用 壮 根 灵、 膨 大 素( 黄 瓜 在 冰 箱 里 由 100g ~ 1000g 的 启 示) 在 成 药 期, 收 获前 100d 避免追施化肥。避免肥料施 用过于集中,防止烧苗,防止药材中游 离态元素超标。施肥量 亩施纯量要小 于 15kg(N+P2O5+K2O)『联合国粮农 组织规定』,防止影响药材质量,污染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