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科学认识的结构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价值与科学精神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本来就不能用定义来诠释…故而必须用一种阐明性的叙述来表达。——贝尔纳
1、作为知识的科学:“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
—知识:事实、规律、反映—知识体系:系统性
2、作为认识活动的科学:“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知活动。”
—知识生产—精神活动
“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泡利对上帝说,最终的答案——是“虚妄”的。
3、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门部门,是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一项国际事业。”
—组织化—社会化
“所谓科学,就是国家出钱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
二、科学的特性
•解释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可错性或可变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1、解释性:不但描述现象,而且要揭示现象的本质,制约现象出现的规律。
事实—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深刻性,超越常识
2、精确性—任何定律、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成立
—结论的表述要系统、严格、确切、明晰
3、可检验性:科学陈述的结果必须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区别于哲学与常识蕴含着批
判性。
我们当然只在一个理论体系能为经验所检验的条件下,才承认它是经验的或
科学的。——爱丁顿
4、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就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
5、系统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达出来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6、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和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
—在不同认识主体间交流、讨论
三、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
•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与证实原则密切联系在一起•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
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这个命题才有意义,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命题。后来用“可检验性”代替“可证实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纳普.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
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他提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
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
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是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的科学哲学理论。
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
看作是普遍命题. 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
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
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
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
•库恩:划界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难题的活动
•费耶阿本德: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区分
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范式即共同体,如科学家共同体、文学家共同体等等。
说白了点,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共同体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标准等等。合理性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从范式以外看到的明
显谬误在范式中却是合理的。这有点像相对主义,但比相对主义高明。范式虽然是
可比的,但是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别。
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原则。代表人物有夏佩尔和普特南。
第二节科学认识的结构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的结构•科学知识的构成
一,科学认识的结构
•科学认识主体•科学认识客体•科学认识中介
1、科学认识主体
•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规定•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规定•价值准则方面的规定
2、科学认识客体
•自身规定•与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
3、科学认识中介
•仪器和工具•符号和语言•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4、科学认识的过程
•“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5、科学认识的本质
•“能动地反映客体”。•“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静态结构: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动态过程:获取科学事实、形成科学定律、提出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A 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的正确描述。它既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也不是科学理论。而是科学理论与客观事实的结合。
‘不管鸟翼是多么的完美,但如果没有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向高空的。事实就是科
学家的空气,你们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苏联生理学家巴普洛夫
## .科学事实分为事实Ⅰ和事实Ⅱ
事实Ⅰ:客体和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等。因而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认识条件有关。
事实Ⅱ: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因而既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性能有关,也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
科学实验中的事实已丧失了日常事实的这种直接现实性。科学家从实验中获得的是一些由数据、照片、阴影、曲线等等表达的意义,在实验报告或者论文中这些有意义的“量”和“形状”往往又表现为抽象的命题。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数据所依据的概念及概念框架,你就根本无法给它赋予任何意义。
B ****科学事实的特点
第一,可重复性。科学事实应该可以在不同的观察和实验中重复出现,这是科学事实具有可靠性的保证。
第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任何科学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获得的,不存在独立于所有科学理论的科学事实。
第三,系统性。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系统的反映了客观事实,并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第四,个别性。科学事实是对个别事物的描述,所以形式上应当是单称陈述,这是科学事实与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
第五,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一旦被确认,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一,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
第二,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和依据。
2.科学定律的含义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通常是全称命题。
可分为经验定律和理论定律。
•经验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反映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具有描述性、直接实验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关。具有直接可判定或测量的经验内容。
理论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想象、直觉、灵感等得出的对客体本质的更深刻反映,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它不是直接源于经验概括,其中的抽象概念也不能从经验中导出。
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开普勒在前人的大量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天体运动的三大动律。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长半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比值相等。
科学定律的特征
第一,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经过了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在其适用范围之内是绝对真理;由于人们的实践水平具有历史局限性,这种经验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