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育的作用、目的与途径
〈1〉教育作用: “白板论” 从反对“天赋观念”的“白板论”出发,
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 《教育漫话》一开始:便写道:“我们常见 的人中,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 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人类之所以 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评价:
1、如果把教育以广义的意义来理解,其观点是正确 的,是唯物主义的;完全不同于“遗传决定论” 和“天赋观念论”等唯心主义主张。
英国近代的教育思想
——洛克与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研究
一、洛克的教育思想—— “绅士教育”
洛克在历史上何以受到重视?
(一)英国感觉论的关键人物 (唯物主义哲学家) (二)西方近代教育史第一个提 出“教育万能”思想 (三)十七、八世纪英国形式教 育的代表人物 (四)提出“绅士教育”理论, 影响英国两个世纪。
d.行为习惯上,要锻炼,冰水洗脚洗手;学会游泳,多过 露天生活,冬天少烤火。
e.他认为,体育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加强身体锻炼。击剑、 骑马、跳舞是很好的身体锻炼的方法。
洛克的体育思想是对经院主义教育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 育锻炼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
(2)德育
意义:他认为在健全体魄的基础上,必须 有健全精神的发展,健全的精神集中体现 为完美的德行。
他认为:在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 中,德行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德行, 他在今世来世都得不到幸福。有了德行, 他就会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自我喜悦。
内容:
A、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
让儿童服从理性,自我克制 培养青年人的知耻、谦虚、重名誉 防止喜好虚荣和暴躁、不诚实的品格
B、尤其重视培养青年绅士具有良好礼仪,他认为:通晓 事故,举止文雅,气质温和,娴于礼仪,这是一个有教养 的绅士所不可缺少的外在与内在的品质。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使他发出光芒的则是 良好礼仪。”
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健康。” 健康的标志是能吃苦耐劳。
洛克提出的体育保健措施
B、为了锻炼出未来的“绅士”
a.服饰上,不要穿太紧,要宽大,冬天不宜穿戴过暖,不 要戴帽子、手套。
b.饮食上,宜粗茶淡饭,不许饮酒,不要用药物预防疾病。
c.起居上,睡眠充足,早睡早起,睡硬床,睡醒即起。反 对用羽绒被,认为那是“孱(can)弱的原因,短命的先 兆。”
(一)生平与著述
约翰.洛克(John﹒Locke 1632-1704),生活的
年代正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受其所处时代影响,洛克的思想中具有双重性。 马克思说:“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
阶级的代表。” 恩格期称其为“一六八八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
(一)生平与著述
洛克出身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名律师。 他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结识了辉格党(代表英 国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党派)领袖沙夫茨别 利伯爵。担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后为其秘书。
育、体育。 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将其分别贯穿在三育的实
施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的事业、生活, 尤其是获取个人幸福的要求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 论体系,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利。
(1)体育
A、从唯物论出发,提出健康和体育应占的重要地位 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身体健康问题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他认为这是对幸福人生的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要能忍耐
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较中世纪禁欲主义 要进步得多。
<3>智育
广泛的学科内容:阅读、图画、书法、国 语、外国语、地理、历史、几何、算术、 自然哲学、伦理学、天文学、法律、簿记 的基本知识,以及骑马、舞蹈、击剑等的 知识与技艺。
德行:上层社会所理解的道德思想与行为。 智慧:有开拓资本主义事物的能力、机敏性、自
信力。——与人交往中的技巧、狡诈之术 礼仪:善与人交住,在社交场合有高贵的、文明
的礼貌与仪态。 学识:有多方面学识,足智多谋。
2、 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方法:锻炼法 首次将教育明确区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
他进一步推导出:道德原则决非天赋,而是由人 来形成的。
(唯心主义)他认为经验有两种,
一为外部经验即直觉; 二为内部经验即反省,不依赖于对外物的感觉。 “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个来源。……这一套观
念是不能从物取得的”。
(三)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 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是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 级分子。洛克便是“绅士”的典型代表。
2、但洛克没能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辨证 关系,更没能认识到教育受经济、政治制约的本 质,致使其教育观带上了教育万能论的色彩。
3、教育万能论为打击强调等级差别的遗传决定论, 为政治平等,教育民主提供了理论依据。
<2>教育目的
“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 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
1683年,由于英国各党派之间的矛盾斗争,洛克曾 避难于荷兰。1688年回国,任法院院长和工商殖民 部大臣,1704年病逝。
1693年,发表著名教育论著《教育漫话》
(二)洛克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1、社会政治观 他反对君主专制,也反对共和政体,而拥
护大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政体。
政治观上,他反对“君权神授说”; 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社会
洛克要求将在英国社会生活中盛行Hale Waihona Puke Baidu贵族道德传统,纳入 绅士教育体系。
方法:
A、及早实践,及早管教 从儿童很小就开始进行教育,并建立通过实
际道德行为训练来培养德行。 B、树立“榜样”
他认为榜样的影响超过任何说教。 C、奖惩法。总体上讲,洛克反对体罚。
“奴隶的纪律形成奴隶的性格” 以追求个人幸福快乐为基础,重视理性和自我克
契约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制度。这显然是历史唯 心主义的观点,是完全为资产阶级的需要而提 出的、为君主立宪制寻找的理论依据。
(二)洛克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2、哲学观 (唯物主义)洛克的哲学观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
唯物主义经验论。提出“人心如白纸”的“白板 论”。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
“知识归根到底导源于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