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3.水肿 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随着尿蛋白的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增加和血清白蛋白的降断治低疗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5.肾功能异常 DN 的肾功能不全与非DN 肾功能不全比较,具 有以下特点: (1)蛋白尿相对较多; (2)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 (3)肾体积缩小不明显;
糖尿病肾病的发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断治疗
在2型糖尿病中微量白蛋白尿 预示了肾脏病变的危险性
病人组和研究
常规定义的MA Tanaka et al., 1998 Ravid et al., 1993 Ahmad et al., 1997
观察时间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10.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断治疗
肾脏病理改变
DN 的基本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 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包括弥漫性病变、 结节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早期表现为肾小球 体积增大。典型患者可见K-W结节。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4)贫血出现较早;断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依据如下,可疑病人需肾活检确诊(金标准)。
(1) 确诊糖尿病时间较长,超过5年;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常早于糖尿病肾病发生)。 (2) 持续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μg/mg 或尿白蛋 白排泄率〉200μg/min或尿白蛋白定量> 300mg/d 或尿蛋白定量 〉0.5g/d。早期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 主要依据) (3) 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疾病。
糖尿病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生理病理PPT课件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和坏死,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高血糖环境下,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 增加,导致基底膜增厚。
肾功能改变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肾小球 滤过率逐渐下降,导致体内代谢
废物排除障碍。
蛋白尿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 蛋白质漏出,形成蛋白尿。
水钠潴留
肾功能受损后,水钠潴留加重,引 起水肿和高血压。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血流量增加
高血糖刺激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血流 量增加。
肾内微循环障碍
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内微血管病变,血 流灌注不足,引起肾脏缺血缺氧。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异常
• 高血糖环境下,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异常,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 的发生和发展。
吸烟
吸烟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 发展,戒烟有助于减缓病 情。
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肾脏损伤。
脂质代谢紊乱
血脂异常可引起肾脏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03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的肾毒性作用
01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肾小球滤 过率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细胞外基质增多等,进而引发糖 尿病肾病。
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调整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为主,避免过度摄入高嘌呤、高磷、高钾的 食物。
生活方式改变
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降糖、降压、降脂 、抗凝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 展。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基底膜增厚
微量白蛋白尿
超滤过
肾脏超负荷
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
时间 (年)
0
5
20
30
糖尿病开始
蛋白尿开始
终末肾病
结构改变 (肾小球基底膜增夺取系膜扩展)
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进程
明显肾病
(Scr,升高 GFR降低)
初期肾病 (高滤过,微白蛋白尿,血压升高)
临床前的肾病
分期
时间
特点
I
增生高滤期
诊断糖尿病2年以内
Estimated prevalence (millions)
1995
2000
20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Africa
America
Europe
Southeast Asia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in world regions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高 在美国和欧洲, 糖尿病是ESRD最常见的单一原因 DM的患病率(尤其T2DM)不断增加 DM患者的寿命更长 DM伴ESRD者更多地接受正式的ESRD治疗 美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在过去10年增加了150%, 新ESRD 病人中糖尿病肾病占40% 糖尿病肾病治疗费用高 1997年糖尿病肾病伴ESRD的费用超过156亿美元, 糖尿病 肾病透析费用约为51000美元,比非DM高12000美元。
Incidence Rates of Reported ESRD by Primary Diagnosis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2000 Annual Data Report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摘要】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传统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或透析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还是有很多患者饱受疾病之苦。
目前,临床上开始推广中医疗法,即针对患者的气,血以及五脏六腑状况,利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治疗,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进行一些简略的概括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辨治,经验分析糖尿病肾病是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饱受糖尿病和肾病困扰的患者数目也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患者就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继续恶化就会导致尿毒症,因此,不断创新和探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而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或许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因为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中约有40%~50%的患者会有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有20%~3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这种情况应该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的一种并发症,因此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会发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的灌注和滤过明显增高,增加了肾脏负担,而且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常会导致肾脏代谢异常,使肾组织的局部代谢明显紊乱,终末代谢产物堆积,严重损害肾功能,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尿毒症。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原发病变部位在肾,但病变却涉及五脏六腑,病变的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指的就是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标实指的是血瘀,痰浊,湿热,浊毒等。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认为,病变起始于肝肾,造成人体气血两虚,随着病变的进展和病程的拖延,身体阴阳受损,脾肾变虚,肾脏气血瘀滞,到了病变晚期,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失去代谢排毒功能,人体五脏六腑都受到严重损害,机体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身体状况日益下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糖代谢紊乱、 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 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严重威胁 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2、中药复方
2、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DN的常用方法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能 够有效地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尿蛋白等指标,延缓病情进展。例 如,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作用,能够改善DN患 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肾功能。
3、针灸疗法
3、针灸疗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此外,一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也得到了临床验证。例如,采用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和血 肌酐水平,改善肾功能;采用中药联合透析治疗能够缓解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改善生活质量等。
四、结论与展望
四、结论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通过发挥中医和 西医的优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目前对于中西医结 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未来需 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佳方案和作 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也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推广和 应用,提高广大患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一、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DN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 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常见的证型包括肝肾阴虚、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等,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肝肾阴虚型可采用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可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可采 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
糖尿病性肾病的概述及ACEI和ARBs在其治疗中的作用
受 体( AGTIR) 基 因 等 几 种 [3]。 1.2 糖代 谢异常 主要通过 糖基化 终产物( AGFs) 、细 胞
内传导系统蛋白激酶 C( PKC) 等几个途径引起肾脏的损害。 1.3 血流动 力学的改变 肾小 球的入球小动脉血管 阻力
参考文献 1 周静.脉 络宁注 射液致 过敏性 休克 1 例[J]. 医学通 报, 2003, 22( 6) :
424 2 刘安祥, 乔国梁, 程晓军, 等. 脉络宁注射 液致过敏性休克 1 例[J].药
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0 , 2( 4) : 66 3 郭昆华.复方胆 通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 反应杂志, 2000, 2( 4) :
2000, 2( 4) : 259 16 田桂 英.清开 灵注射液 致过敏性休 克 1 例[J]. 中国 医院药 学杂志 ,
1997, 17( 2) : 91 17 张洁.足叶乙苷( VP- 16) 致过敏性休克 2 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
1999, 19( 8) : 504 18 游丽华, 张蕴辉.大黄藤素针致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 1 例[J]. 中国
秦 鸣 1 张 莉 1 邓 宇虹 2
( 1 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 江西 上饶 3 340 00) ( 2 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 南昌 3 300 00)
糖尿病性 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由 于糖尿 病引 起的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小球硬化症,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 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 DN 的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攀升, 美国透析患者的 30%为 DN, 日 本 为 28%[1], 而 我 国 孙 氏 2001 年 报 告 为 45.8%[2]。据 统计 终 末 期 肾脏病( ESRD) 中因 DN 引起者年修正发 病率占 ESRD 总年修 正发病率的 38.5%。因此, 加强对 DN 的认识已成为 21 世纪内 科 医 生面 临 的 一 个 重 要 问 题 。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危险因素和预后
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其中,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KD发 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和肾小球 硬化。
预后
DKD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措施及患者自身状况 等。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可延缓DKD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若进展至ESRD阶段 ,则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 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5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 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 专家共识解读 • 临床实践指南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水平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 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本共识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 式,提高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水平,减少患者的病痛和经济 负担。
西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
01
02
03
控制血糖
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 岛素等方式,将血糖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 脏负担。
控制血压
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将 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 助于保护肾功能。
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优 质动物蛋白为主,同时控 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肾脏 负担。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 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 血管并发症之一。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解决方法详情
菏泽市中医医院2010年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
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蛋白尿,继之出现临床蛋白尿,最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中医学中虽无糖尿病肾病的名称,但按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消渴”、“虚劳”、“腰痛”、“水肿”等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消渴病肾病(TCD编码:BNV068)(二)西医病名:糖尿病肾病(ICD-10编码:E14.2)二、诊断(一)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病证部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标准: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特征性临床症状。
2、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
但若中年以后发病,且嗜食醇甘厚味,以及病久可并发水肿,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3、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故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二)西医诊断目前对糖尿病肾病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又没有除肾活检以外特异诊断方法,而肾活检也不可能普遍进行。
因此,临床诊断,在确诊为糖尿病的前提下,排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20ug∕min < 白蛋白尿的排泄(UAER)< 200ug∕min ,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肾功能障碍,即可考虑糖尿病肾病之诊断。
丹麦Mogensen 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五期分类,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早期预测提供了依据。
但Ⅰ、Ⅱ期目前一般的诊断方法难以发现,因此,我们依据临床实际出发,把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临床期、肾衰期。
早期:尿微蛋白排出率(UAER)增加,三月内连续尿检有三次UAER>20 ug∕min ,但﹤200 ug∕min(30—300 mg∕24h)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的UAER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023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术语、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的指导意见。
本指南适用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指南供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综合医疗机构的肾病专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相关科室及基层各级医疗人员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10]《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12]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糖毒(Sugar Poisoning):“糖毒”,是血糖异常升高所产生的毒邪[13,14],为人体水谷精微代谢异常所致,属内生邪气之一。
“糖毒”为阳邪,其性火热,易伤阴耗气,也易产生疖肿痈疡,更易伤人脏腑经脉[15]。
“糖毒”是导致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也是糖尿病诸多变证的内在始动因素[16]。
“糖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进一步损伤人体脏腑经脉的功能和结构,影响气血津液代谢,伤阴损阳,致瘀生痰,壅滞血脉,痹阻经络,无处不侵,变证丛生,如出现眼、心、脑、肾、足等部位的并发症。
(2)消渴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消渴病肾病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病名,继发于消渴病(即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以及肾功能不全,是消渴病并发症中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3)肾络癥瘕(Miniature Mass of Renal Collateral):肾络微型癥瘕[17,18],简称肾络癥瘕,是国医大师吕仁和提出的用于解释糖尿病肾脏疾病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学说,是当代络病学说的主要理论之一。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针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它是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肾脏损伤,最终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的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和分子机制。
首先,糖尿病的高血糖状况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因素。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各种代谢异常,包括糖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异常。
这些代谢异常对肾脏产生毒性影响,从而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
其次,高血糖状态会促使肾小球高滤过状态的出现。
高血糖加速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导致滤过膜的压力升高。
长期高滤过状态会引起滤过膜的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
第三,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异常分泌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糖尿病的肾脏中,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受到异常调控,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内皮素系统、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炎症因子。
这些因子的异常分泌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
此外,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高血糖环境下,氧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肾小球基膜增厚以及肾小管细胞凋亡等,最终促进肾脏损害的发生。
最后,遗传因素和遗传易感性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一些肾脏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变异可能会导致肾脏对高血糖状态的损伤更敏感。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层面的生物学和分子机制。
长期高血糖状态、肾小球高滤过、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异常分泌、氧化应激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对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研究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为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 针灸治疗,如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等穴位 。针灸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脏血液 循环,从而减轻肾脏损害。
拔罐治疗
在患者背部或腰部相应穴位进行拔罐治疗, 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对改善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帮助 。
定义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指由 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是糖 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
发病机制
DKD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 高血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激活、氧化应激、炎症反 应等多个方面。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DKD的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 损害和肾衰竭。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四诊合参,进行辨证分型, 针对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扶正
即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 力。正气包括气、血、阴、阳等 ,通过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平衡 等方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
善全身状况。
祛邪
即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病理产 物对机体的损害。病邪包括痰浊 、瘀血、热毒等,通过化痰逐瘀 、清热解毒等方法,改善肾脏微
因时而异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 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长期随访与调整策略
长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肾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情况。
调整策略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等,以保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一、概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于肾脏的结果。
糖尿病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病(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描述。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肾两虚、气阴不足、瘀血阻络等病机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祛邪扶正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制定《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旨在规范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疗行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广大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有效的中医防治方案。
1.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由长期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也被称作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它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全球统计,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约为2040,且呈现上升趋势。
在我国,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血糖控制、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肥胖等。
遗传因素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高血压、肾小球高滤过、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等因素也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研究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 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后。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意义
中药作用机制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可通过调节血糖、血脂 代谢,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证据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减少 蛋白尿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对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02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 分析
病因分析
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之品,损伤脾胃,致脾胃运 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迁 延日久导致糖尿病肾病。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 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 津而发为消渴,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中医辨证分型
肝肾阴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 、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 数等。治宜滋补肝肾之阴。
阴阳两虚型
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无华 或萎黄、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 长或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等。治宜滋阴温阳补肾。
气阴两虚型
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渴喜饮 、小便频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等。治宜益气养阴生津。
长期用药安全性
长期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明显损害。
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相比,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可降低治疗风险 。
05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 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399·药品评价 Drug Evaluation 2021,18(07)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张艳秋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 300042[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比较高,可造成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从而避免肾功能持续损伤。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发挥明显作用,结合文献报道内容,现对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此病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慢性肾功能衰竭DOI: 10.19939/ki.1672-2809.2021.07.04Progres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ZHANG YanqiuTianjin Public Security Hospital, Tianjin 300042, China.[Abstract]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The incidence rate is high, which can cause chronic renal failure. It will not only aggravat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ut also increase the risk of death.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and intervene in time, so as to avoid the continuous damage of renal function. At present,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Combined with the content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ronic renal failure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因素比较多,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肾单位损害,治疗包括肾移植、透析治疗和非透析疗法。
糖尿病肾病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
患者教育与管理
知识普及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患 者的认知水平。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血糖监测、记 录饮食和运动情况等。
定期随访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治疗情况。
社区支持
利用社区资源为患者提供支持,如健康讲座、 义诊等。
新型治疗方法临床试验
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新型治疗方法临 床试验,以评估这些方法在糖尿病肾 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前景与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精准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还需要 加强病因研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降低展
新型药物研究
01 02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药物正在不断研发中,包括新型的免疫抑制剂、 细胞因子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新型药物临床试验
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新型药物临床试验,以评估这些药物在糖尿病肾病 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2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观察尿液中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 等异常情况。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了解糖尿病控制情况,判断是否与糖尿病肾 病有关。
肾功能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肾 脏功能。
其他相关指标检测
如血脂、尿酸、钙磷代谢等指标,有助于全 面评估患者情况。
影像学检查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引用格式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引用格式知识专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脏疾病诊疗指南1. 引言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中西医结合诊疗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全面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疗指南,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话题。
2. 中医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认识2.1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在中医看来,糖尿病肾脏疾病是肾气虚衰、气阴亏虚,湿浊内生所致。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待糖尿病肾脏疾病,必须以“肾为主”来治疗。
2.2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诊断糖尿病肾脏疾病,并结合尿常规、肾功能检测等现代医学手段进行诊断。
3. 西医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认识3.1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西医认为,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的损伤,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并且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展进程分为五个阶段。
3.2 西医的诊断方法西医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尿常规、肾功能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尤其重视肾脏病的分期。
4.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4.1 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强调保护肾脏功能、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治疗原则,提倡治未病、阻断病变发展。
4.2 药物治疗中医常用补肾、养阴等中药治疗,而西医主要侧重于降糖、降压等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中西医药,可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4.3 营养指导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还提倡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指导,保证患者身体的营养均衡。
5. 个人观点与总结我的观点是,中西医结合诊疗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的治疗思路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通过相互协同的方式,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降低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诊疗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 参考文献-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疗指南》-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以上就是本文关于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可见,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激发患者的积极性,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给予疏导、关心和鼓励,能增加患者自信心,提升自身健康能力,增进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减轻疲乏症状,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应对遇到的问题,为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努力,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有报道[15]显示,癌症患者更容易出现消极、抑郁等情绪,缺乏积极治疗的信心,更渴望得到社会的支持、帮助,而聚焦解决模式是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能改善老年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的癌性疲乏症状,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1]王立芳.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的观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4):156-157.[2]操志宏,周国保,余运品.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0):1477-1478.[3]高宛红.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227-228.[4]赵颖,闫荻,徐一丹.认知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84-285.[5]蒋秀婵,陈超,潘毓鸣,等.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下尿路症状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1111-1113.[6]卞伟峰.聚焦解决模式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依从性影响[J].上海护理,2012,12(5):15-17.[7]Shun SC,Beck SL,Pett MA,et al.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ree Chinese fatigue instruments in Taiwan[J].J Pain Symptom Management,2006,32(2):155-167.[8]张晓丽,乔够梅,杏玲芝,等.膀胱肿瘤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2):889-890.[9]乔够梅,张晓丽,陆皓,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4):77-79.[10]王丹,张国莉,李楠.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4):279-280.[11]于平川.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10-612.[12]全翔凤,姚莉,唐冬媛,等.膀胱癌术后早期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5):82-84.[13]朱铮,张士更,朱红卫,等.膀胱灌注化疗的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945-1948.[14]屈惠琴,陆云,朱勤芬.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焦虑抑郁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730-732.[15]康洁,王云,孙红.聚焦解决模式对癌症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5):82-85.收稿日期:2018-02-27作者简介:李梅(1982—),女,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
△通讯作者:刘颖赵(1979—),男,硕士学位,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骨科和外科创伤类疾病的诊治。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刘玉栋1,孟祥云2,3,程涛2,郭树明3,任亚平4,王永胜2,31清水县中医院,甘肃天水741400;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3甘肃省中医院;4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摘要]从糖尿病肾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方面入手综述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由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进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以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等因素引起,治疗以控制血压、血脂及抗炎为主;中医特色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属“消渴”“肾劳”“水肿”范畴,糖尿病肾病开始于气阴两虚,引起脾肾两虚,因此该病以虚证为本,气滞、瘀血、湿毒、痰湿为标。
虚实寒热、阴阳俱损,气血双亏多种病理机制交织,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与针刺、灌肠、埋线等中医外治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852(2019)07-0134-05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病变主要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因肾脏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弥漫性及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或完全性玻璃样改变,导致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中医学中没有“糖尿病肾病”这一概念,《三消论》中提到“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饮一溲二,其小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传变”,与糖尿病肾损害临床表现相似,并且诸多临床表现与“消渴”“尿浊”“眩晕”“水肿”等相关[1]。
因此,中医将糖尿病肾病归于“水肿”“关格”“肾劳”等范畴。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逐年增多,中、西医研究人员在DN 发病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期望为DN 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DN 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DN 提供理论参考。
1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1.1糖、脂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体内蛋白质、脂类、核酸能够与葡萄糖在非酶促条件下,经Schiff 碱基反应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GEs)[2]。
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堆积会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结构,肾脏细胞外基质沉积,产生蛋白尿、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3]。
有文献[4]报道,糖基化终末产物能够诱发炎症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释放,引起肾脏损伤。
此外,在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增多,肾脏细胞外基质(ECM)出现高表达,使用蛋白质激酶(PKC)抑制剂后能抑制该现象的发生。
说明PKC 可上调高糖状态下TGF-β和ECM 的过度表达,促进糖尿病肾小球病变。
临床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蛋白激酶,如高血糖时通过多元醇通路作用增加NADH/(NAD+)比值,会使组织细胞内二脂酰甘油(DAG)增多,激活PKC [5]。
并且PKC 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的重要信号传导途径。
除糖代谢出现障碍外,还伴有脂代谢异常[6]。
高血脂能促使胰岛素抵抗,损伤胰岛素细胞。
当机体脂代谢发生紊乱时,大量脂肪沉积于肾小球,被肾小球单核或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大量泡沫细胞,引起肾小球硬化。
其次,肾内脂酸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引起肾内血管紧张素大量释放,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7]。
此外,高脂血症往往引起血管内壁炎症改变及血流运行异常,血小板沉积在损伤的管壁上,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形成血栓。
1.2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等的大量产生,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能力,氧化与抗氧化间失去平衡。
病理状态下ROS 的产生增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增加了氧化应激对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的损伤,细胞结构、生理和代谢机制破坏和调节异常,最后引起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个生物体出现病理生理学改变[8]。
高血糖诱导机体产生过量ROS ,机体无法及时清除。
大量ROS 激活多元醇通路,AGEs 形成,PKC 活化等途径能使肾脏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减少;同TherapeuticOverview andthePathogenesisofDiabeticNephropathyfrom IntegrativeMedicineLIU Yudong 1,MENG Xiangyun 2,3,CHENG Tao 2,GUO Shuming 3,REN Yaping 4,WANG Yongsheng 2,31Qingshui TCM Hospital,Tianshui 741400,China;2Gan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3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4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LanzhouCityTherapeutic method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N)based on integrativemedicine are reviewed from the pathogenesis of DN in Western medicine,TCM cause and pathogenesis and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modern medical studies think that DN is triggered by the disorder of glycolipid metabolism,oxidative stress causing a series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renal hemodynamic abnormalities and others,the treatment should control blood pressure,blood lipid and fight against the inflammation.According to TCM -featured theory,D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Xiaoke ,kidney labor and edema,DN starts from Qi and Yin dual deficiency,which could cause spleen and kidney dual deficiency,therefore,deficiency pattern is the root cause,Qi stagnation,blood stasis,damp toxin and phlegm damp are the symptoms,the pathogenesis of DN is intermingled by deficiency,excess,cold and heat,the depletion of Yin and Yang ,dual depletion of Qi and blood,variou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re intertwined,therapeutic methods contai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erbs,acupuncture,enema,embedding catgut and other TCM externalmethods.diabetic nephropathy;pathogenesis;integrative medicine;review时ROS还可诱导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紧张素相关物质的产生,改变肾小球内血流动力,促进DN的发生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