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上传《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3.2 洁净手术部(室)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room)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3.3 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3.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3.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ai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device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4 管理及卫生学要求4.1 空气净化管理要求4.1.1 医院应根据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2 医院应对空气净化与消毒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知识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版《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解读

版《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解读
制定清洁消毒制度
医疗机构应制定空气净化设备的 清洁消毒制度,定期进行清洁和
消毒。
卫生制度建立
建立空气净化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确保设备卫生状况良好,防止污染 和交叉感染。
人员培训与考核
对空气净化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进 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规 范操作和维护方法。
监督与监测机制
监督机制建立
建立空气净化设备监督机制,定 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
气质量符合标准。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要求
01
02
03
04
定期检测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空气净化效 果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
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包括颗粒物、气态污 染物、细菌、病毒等,以全面
评估空气质量。
检测机构
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检 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
果准确可靠。
问题整改
当检测结果出现不达标时,应 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对整改
意义。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和 公众对环境卫生要求的提高,医 疗机构空气净化管理面临着新的
挑战。
规范概述
《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空气净化工作,提高空气质量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而制定的一项法规。
规范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卫生室等。
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的基本要求、设备选择、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版《医疗机构空气净化管理 规范》解读
汇报人:
2023-11-18
• 引言 • 管理规范解读 • 实施与应用 • 讨论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场所,其环境 卫生与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密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空气净化是一种技术或方法,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水平。

洁净手术部(室)是采取一定的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自然通风是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为了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规范性文件,包括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主要起草人包括李六亿、李卫光、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邵丽丽和贾会学。

Air Cleaning and n DeviceThe air cleaning and n device is designed to remove anisms。

particles。

and gaseous pollutants from the air supply of centralized air ning and n systems.Management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4.1 Air 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4.1.1 Hospitals should develop corresponding air n management systems based on relevant laws。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 求的提高,医院空气净化管理逐渐受 到重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的和意义
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提高 空气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 员的健康。
通过空气净化管理,减少医院 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和患者满意度。
有助于提升医院形象,增强医 院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新风系统
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经过 滤后送入室内,确保室内 空气流通。
紫外线消毒灯
用于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 病毒,提高室内空气洁净 度。
空气质量检测与评价
定期检测
对医院各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定 期检测,包括细菌总数、病毒种
类等。
数据评价
根据检测数据,对医院各区域的空 气质量进行评价,确保符合标准。
不合格处理
设备选型
在选择新的空气净化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医院的 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性能稳定、效率高、易于 维护的设备。
05
医院空气净化安全与环保
空气净化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
01
确保空气净化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包括滤网
清洁或更换等。
安全操作
02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避免因误操作
定期对空气净化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医院空气 质量的要求。
及时调整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保证最佳的净化 效果。
空气净化设备的更新与升级
1 2 3
设备更新
根据医院的需求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及时更 新医院的空气净化设备,以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和效率。
技术升级
对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进行技术升级,如增加紫 外线消毒功能、改进过滤器材料等,以提高设备 的净化能力和消毒效果。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4月5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李卫光、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邵丽丽、贾会学。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净化air cleaning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3.2洁净手术部(室)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room)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3.3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3.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净化air cleaning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3.2洁净手术部(室)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room)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3.3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3.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3.5空气净化消毒装置ai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device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4管理及卫生学要求4.1空气净化管理要求4.1.1医院应根据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2医院应对空气净化与消毒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知识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54页】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54页】
使用方法
➢ 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产品使 用说明,在规定的空间内正确安装使用。
7/25/2024
五、空气净化方法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注意事项
➢ 消毒时应关闭门窗。 ➢ 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 ➢ 用湿布清洁机器时,须先切断电源。 ➢ 消毒器的检修与维护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 消毒器应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7/25/2024
五、空气净化方法
——空气洁净技术 设计要求 维护与保养要求
7/25/2024
五、空气净化方法
——空气洁净技术
设计要求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的设
计应遵循GB50333的要求。
7/25/2024
五、空气净化方法
——空气洁净技术
维护与保养要求
➢ 空气处理机组、新风饥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 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d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
四、管理及卫生学要求
——空气净化卫生要求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 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 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 求。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 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 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80%(体 积比)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 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 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 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 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1术语和定义2管理要求3消毒、灭菌基本原则4清洗、消毒与灭菌方法5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6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7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8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方法9皮肤与黏膜的消毒10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11 清洁用品的消毒12 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主要内容介绍一、术语和定义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表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

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的概念:二、消毒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2)接触完整的皮肤、黏膜二、消毒的管理要求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应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具有高二、消毒的管理要求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空气净化卫生要求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

2、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3、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标准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标准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3.0.2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医疗空气4.1.1 一般规定医疗空气可以由气瓶或空气压缩机供应,其品质应满足本规范第医疗空气与器械空气如共用压缩机组,则系统压力露点温度应满足本规范第医疗空气严禁用于非医用场所。

医疗空气机组一般包括进气消音器、压缩机、后冷却器、压缩空气储气罐、空气干燥机、空气过滤系统、减压装置、止回阀等。

医疗空气机组应设置至少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应仍能满足设计流量。

医疗空气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机组应设有防倒流装置,能自动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停止运行的压缩机。

4.1.2 压缩机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1)空气压缩机宜选用无油润滑类型;(2)选用油润滑压缩机时,压缩机的选型应满足设备的最小加载时间要求,否则机器应安装有油加热器;(3)医疗空气机组宜使用同一机型的压缩机。

4.1.3 压缩机进气应满足下列条件。

进气口应设在远离污染的地方并符合以下要求:(1)室外进气口离本建筑物的门、窗、进排气口或其它开口的距离应大于3米,且高于室外地面5米;(2)室内进气口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同等或优于室外,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a)该质量的空气应能连续供应;(b)进气点不应设在电机风扇或传送皮带的附近位置。

进气管应采用防腐金属材料,并按设备要求配备进气过滤器。

如多台压缩机进气合用进气管,该管径应保证总进气流量要求。

每台压缩机进气端应设置隔离措施;室外进气口应有保护措施并耐腐蚀。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4.1.4 后冷却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后冷却器作为压缩机部件时,每台压缩机均应配置;(2)独立后冷却器应至少配置两台,且最大流量的单台后冷器故障时,其余后冷器应满足设计流量;4.1.5 储气罐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 150或相应国际标准;(2)应使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3)应设有安全阀、压力显示,且应安装自动与手动排水阀门;4.1.6 医疗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下列条件。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04
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意识与行为对医院空气 净化管理效果也有一定 影响。
对策建议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制 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规程

定期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维护 和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运行正常。
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教 育,提高其对医院空气净化管
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医院空 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监督与检查
建立空气净化管理的监督 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医院 空气质量进行抽查,确保 管理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持续改进
根据监测结果和实际运行 情况,对空气净化管理规 范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提高医院空气质量。
04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实施 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空气质量指标
患者满意度指标
包括PM2.5、PM10、细菌、病毒、真菌等 含量,用于评估空气净化效果。
目的和意义
制定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旨在提高医院空气质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 更加安全、健康、舒适的治疗和工作环境。
通过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保护医 护人员的职业健康,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目录
• 引言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现状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制定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实施效果
评估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医院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 员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一、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与安装1.医疗机构应根据使用的不同区域和需求,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细分设计。

决定使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和过滤等级。

2.医疗空气净化设备应具备粉尘,细菌,病毒等过滤能力,并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

3.医疗机构内的通风系统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能够确保空气流通和新风补充。

4.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要注意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并保证设备的维护和清洁方便。

二、空气质量监测与控制1.医疗机构应配备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

2.医疗机构应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与数据管理系统,能够存储和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检查过滤器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滤器的更换周期。

4.医疗机构应建立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对检测出的超标污染物进行治理,确保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医疗区域空气管理1.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空气净化要求和措施。

2.手术室、ICU、病房等关键区域的空气应建立负压或净化通风系统,确保空气内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的控制。

3.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对医疗区域的空气进行定期消毒,并建立相应的消毒程序和记录。

4.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医疗区域的环境清洁和无菌状态。

四、空气质量教育与培训1.医疗机构应对医护人员进行空气质量管理的培训,包括空气污染的内容、危害和防护措施等。

2.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空气质量教育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空气质量意识,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测试。

3.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空气质量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空气质量安全意识。

总结起来,医疗空气技术规范主要包括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空气质量监测与控制、医疗区域空气管理以及空气质量教育与培训等方面。

这些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提升医疗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健康。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绿色环保
推广环保型的空气净化技术,如光触媒、臭氧消毒等,降低能耗 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个性化服务
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空气净化方案,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失败案例分析
某县级医院
未重视空气净化管理,导致院内空气质量较差,患者感染率上升,影响了医院 声誉。
某乡镇卫生院
缺乏空气净化设施,医疗设备落后,导致院内细菌、病毒滋生,给患者带来安 全隐患。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医院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智 能调控,提高空气净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01
02
03
04
微生物指标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通 过采集空气样本进行检测。
尘埃粒子数
测量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数量, 判断空气洁净度。
臭氧浓度
臭氧具有杀菌作用,但过高浓 度对人体有害,需合理控制。
空气流速与均匀性
确保空气流通且无死角,防止 细菌滋生。
评估结果的应用
1 2
空气质量报告
定期发布空气质量报告,向患者及家属公示。
设备维护与更新
根据评估结果,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或 更换。
3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的措施
加强监测
增加监测点位和频次, 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升级
引入更先进的空气净化 技术,提高净化效果。
培训与教育
对医护人员进行空气净 化知识培训,提高他们
的意识。
反馈机制
建立患者及家属反馈渠 道,及时了解并改进空
气质量。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air cleaning technique in hospitals ICS 11.020C 0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4月5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李卫光、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邵丽丽、贾会学。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3.22洁净手术部(室)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room)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3.3自然通风 natural ventilation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PPT课件

通风
自然通风
通过开启门窗等自然方式,实现室内外 空气交换,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和 污染物浓度。
VS
机械通风
借助通风设备如排风扇、送风机等,实现 室内外空气交换,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
通过空调机组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加湿、过滤等处理,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风管送至各房间。
空气消毒
对于需要控制院内感染的 病房,可采用紫外线灯照 射或臭氧消毒等方法对空 气进行消毒。
空气净化
对于需要更高空气质量要 求的病房,如无菌病房等 ,可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 对空气进行净化。
手术室空气净化方法
层流净化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净化方式,确保手术室内空气 洁净度符合相关标准。
正压通气
手术室应采用正压通气方式,防止室外污染空气 进入室内。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指洁净手术部内,除洁净手术间外 、与洁净手术间相关联的其他洁净 用房。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 换气。
通风量
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或排出房间的空气体积,单位是m3/h。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 、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 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 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 仪器仪表的总和。
空气净化区域
规范涉及医疗机构内所有需要空 气净化的区域,如手术室、重症 监护室、产房等。
空气净化管理重要性
医疗环境保障
空气净化管理是保障医疗环境安全、 卫生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患者健康 。
感染控制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目录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医用气体源与汇4.1 医用空气供应源Ⅰ医疗空气Ⅱ器械空气Ⅲ牙科空气4.2 医用氧气供应源Ⅰ一般规定Ⅱ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Ⅲ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汇流排供应源Ⅳ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供应源Ⅴ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供应源Ⅵ对其它专业的要求4.3 医用氮气、医用二氧化碳、医用氧化亚氮、医用混合气体供应源4.4 医用真空汇Ⅰ医用真空汇Ⅱ牙科用真空汇4.5 麻醉或呼吸废气排放系统Ⅰ一般规定Ⅱ独立真空机组Ⅲ共用医用真空机组Ⅳ粗真空风机排放机组Ⅴ射流式排放系统4.6 医用气体储存库5 医用气体管道与附件5.1 管材与管件5.2 管道设置5.3 阀门与设置5.4 其它管道附件5.5 医用气体颜色和标识6 医用气体供应末端设施6.1 医用气体终端组件Ⅰ医用压缩气体和真空的终端组件Ⅱ麻醉废气排放终端组件6.2 医用气体低压软管组件6.3 医用供应设备6.4 设置规定7 医用气体系统监测报警7.1 医用气体系统报警7.2 医用气体计量7.3 医用气体系统集中监测与报警Ⅰ一般规定Ⅱ监测及数据采集7.4 医用气体传感器8 医用氧舱气体供应8.1 一般规定8.2 医用压缩空气供应8.3 医用氧气供应9 医用气体设计计算9.1 一般规定9.2 气体流量计算与规定9.3 管路阻力损失10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10.1 一般规定10.2 医用气体管道安装10.3 医用气源站安装及调试Ⅰ医用压缩空气站安装及调试Ⅱ医用真空站安装及调试Ⅲ医用液氧贮罐站安装及调试Ⅳ医用分子筛(PSA)制氧站安装及调试Ⅴ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安装及调试11 医用气体系统测试与验收11.1 一般规定11.2 施工中进行的检验测试11.3 医用气体工程系统的验收附录 A医用气体终端组件的设置要求(资料性附录)附录 B医用气体的流量计算用表(资料性附录)附录 C医用气体终端组件测试方法附录 D医用气体低压软管组件测试方法附录 E医用供应设备机械强度测试方法附录 F医用气体工程施工主要记录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2 Terms and definitions3 General Requirements4 Supply System for Medical Gases4.1 Supply System for AirⅠ Medical AirⅡ Instrument AirⅢ Dental Air4.2 Supply System for Medical OxygenⅠ GeneralⅡ Bulk Cryogenic Liquid Source for Medical OxygenⅢ Manifolds for Medical Cryogenic Liquid ContainerⅣ Manifolds for Medical Oxygen CylinderⅤ Medical Oxygen Concentrators (PSA)Ⅵ Requirements for Other Specialty4.3 Supply System for Medical N2/ CO2/ N2O/Mixed Gases 4.4 Supply System for Medical VacuumⅠ Medical Vacuum PlantⅡ Dental Vacuum Plant4.5 AGSS or Waste Respiratory Gas Disposal SystemⅠ GeneralⅡ Dedicated Vacuum PlantⅢ Combined Plant with Medical VacuumⅣ Dedicated BlowerⅤ Venturi System4.6 Storage for Medical Gases5 Medical Gas Pipings and Accessories5.1 Material and fittings5.2 Piping Design Requirement5.3 Valves and Design5.4 Other Piping Accessories5.5 Colour and Labeling for Medical Gases6 Medical Gas Supply Units6.1 Terminal Assemblies for Medical GasesⅠ Terminal Unit for Compressed Medical Gases and Vacuum Ⅱ Terminal Unit for AGSS Disposal System6.2 Low-pressure Hose Assemblies for Use With Medical Gases 6.3 Medical Supply Units6.4 Design Requirement7 Montoring and Alarm for Medical Gas System7.1 Alarm for Medical Gas System7.2 Measurements for Medical Gases7.3 Central Montoring and Alarm for Medical Gas System Ⅰ GeneralⅡ Montorning and Data Collection7.4 Sensors for Medical Gases8 Supply for Oxygen Hyperbaric Chamber8.1 General8.2 Supply for Medical Compressed Air8.3 Supply for Medical Oxygen9 Design and Calculation for Medical Gases9.1 General9.2 Flow Calculation and Requirements9.3 Pressure Loss for Pipings10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or Medical Gases10.1 General10.2 Installation for Medical Gas Pipes10.3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Equipment in Medical Gas Supply StationⅠ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Equipment in Compressed Air Supply StationⅡ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Equipment in Medical Vacuum Supply StationⅢ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Equipment in Bulk Cryogenic Liquid Medical Oxygen Supply StationⅣ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Equipment in Medical Oxygen Concentrators (PSA) RoomⅤ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Equipment in Medical Gas Manifolds Room11 Test and Verification for Medical Gas System11.1 General11.2 Test for Installer11.3 Verification for Medical Gas Engineering SystemAppendix A Design for Terminal Assemblies for Medical Gases (Informative Appendix)Appendix B Table for flow for Medical Gases (Informative Appendix)Appendix C Test Methods for Terminal Assemblies for Medical GasesAppendix D Test Methods for Low-pressure Hose Assemblies for Use With Medical GasesAppendix E Test Methods for Medical Supply UnitsAppendix 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Record for Medical Gases1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医院建设的需要,规范与提高医院集中供应医用气体工程的建设水平,使之达到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合理,运行、管理与维护方便,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参照国际通用标准与作法,制订本规范。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3.0.2医疗空气一般规定医疗空气可以由气瓶或空气压缩机供给,其品质应满足本标准第3.0.1条的规定。

医疗空气与器械空气如共用压缩机组,那么系统压力露点温度应满足本标准第3.0.1条器械用空气的规定。

医疗空气严禁用于非医用场所。

医疗空气机组一般包括进气消音器、压缩机、后冷却器、压缩空气储气罐、空气枯燥机、空气过滤系统、减压装置、止回阀等。

4.1.1.5 医疗空气机组应设置至少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应仍能满足设计流量。

医疗空气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4.1.1.7 机组应设有防倒流装置,能自动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停止运行的压缩机。

4.1.2 压缩机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1〕空气压缩机宜选用无油润滑类型;〔2〕选用油润滑压缩机时,压缩机的选型应满足设备的最小加载时间要求,否那么机器应安装有油加热器;〔3〕医疗空气机组宜使用同一机型的压缩机。

4.1.3 压缩机进气应满足以下条件。

4.1.3.1 进气口应设在远离污染的地方并符合以下要求:〔1〕室外进气口离本建筑物的门、窗、进排气口或其它开口的距离应大于3米,且高于室外地面5米;〔2〕室内进气口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同等或优于室外,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a〕该质量的空气应能连续供给;〔b〕进气点不应设在电机风扇或传送皮带的附近位置。

进气管应采用防腐金属材料,并按设备要求配备进气过滤器。

如多台压缩机进气合用进气管,该管径应保证总进气流量要求。

每台压缩机进气端应设置隔离措施;室外进气口应有保护措施并耐腐蚀。

4.1.4 后冷却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后冷却器作为压缩机部件时,每台压缩机均应配置;〔2〕独立后冷却器应至少配置两台,且最大流量的单台后冷器故障时,其余后冷器应满足设计流量;4.1.5 储气罐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 150或相应国际标准;〔2〕应使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3〕应设有平安阀、压力显示,且应安装自动与手动排水阀门;4.1.6 医疗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

{技术规范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主要内容1术语和定义2管理要求3消毒、灭菌基本原则4清洗、消毒与灭菌方法主要内容5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6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17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8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方法主要内容9皮肤与黏膜的消毒10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2与消毒11清洁用品的消毒12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主要内容介绍一、术语和定义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3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一、术语和定义4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5一、术语和定义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表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6和便器等。

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的概念:二、消毒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7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2)接触完整的皮肤、黏膜二、消毒的管理要求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8应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具有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二、消毒的管理要求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与监测,及时总9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从事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空气净化卫生要求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10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2
医疗空气
4.1.1 一般规定
4.1.1.1 医疗空气可以由气瓶或空气压缩机供应,其品质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

4.1.1.2 医疗空气与器械空气如共用压缩机组,则系统压力露点温度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器械用空气的规定。

4.1.1.3 医疗空气严禁用于非医用场所。

4.1.1.4 医疗空气机组一般包括进气消音器、压缩机、后冷却器、压缩空气储气罐、空气干燥机、空气过滤系统、减压装置、止回阀等。

4.1.1.5 医疗空气机组应设置至少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应仍能满足设计流量。

4.1.1.6 医疗空气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4.1.1.7 机组应设有防倒流装置,能自动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停止运行的压缩机。

4.1.2 压缩机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1)空气压缩机宜选用无油润滑类型;
(2)选用油润滑压缩机时,压缩机的选型应满足设备的最小加载时间要求,否则机器应安装有油加热器;(3)医疗空气机组宜使用同一机型的压缩机。

4.1.3 压缩机进气应满足下列条件。

4.1.3.1 进气口应设在远离污染的地方并符合以下要求:
(1)室外进气口离本建筑物的门、窗、进排气口或其它开口的距离应大于3米,且高于室外地面5米;
(2)室内进气口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同等或优于室外,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该质量的空气应能连续供应;
(b)进气点不应设在电机风扇或传送皮带的附近位置。

4.1.3.2 进气管应采用防腐金属材料,并按设备要求配备进气过滤器。

4.1.3.3 如多台压缩机进气合用进气管,该管径应保证总进气流量要求。

每台压缩机进气端应设置隔离措施;
4.1.3.4 室外进气口应有保护措施并耐腐蚀。

4.1.4 后冷却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后冷却器作为压缩机部件时,每台压缩机均应配置;
(2)独立后冷却器应至少配置两台,且最大流量的单台后冷器故障时,其余后冷器应满足设计流量;
4.1.5 储气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 150或相应国际标准;
(2)应使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
(3)应设有安全阀、压力显示,且应安装自动与手动排水阀门;
4.1.6 医疗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下列条件。

4.1.6.1 医疗空气干燥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设计流量内医疗空气露点均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
(2)应设有备用医疗空气干燥机,常用与备用干燥机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

4.1.6.2 医疗空气过滤器及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安装在医疗空气机组减压阀的进气侧;
(2)应设有不少于两级的过滤器,系统的过滤精度不应低于1μm且效率应大于98%;
(3)每级过滤应设有备用过滤器,常用与备用过滤器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
(4)过滤系统的末级宜设置细菌过滤器;
(5)每个医疗空气过滤器应设有滤芯寿命监视措施。

4.1.6.3 医疗空气机组中如使用了一氧化碳转换为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适当放宽第4.1.3.1条的要求。

4.1.6.4 医疗空气机组如使用含油压缩机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缩机出气侧应设油过滤器且应安装滤芯寿命监视仪表;
(2)医疗空气过滤器末级应设活性炭过滤器并有备用。

4.1.7 设备的管道连接、阀门设置及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4.1.7.1 每台压缩机、后冷却器、储气罐、干燥机、过滤器间均应设阀门,储气罐应有备用或安装旁通。

4.1.7.2 压缩机进、排气管的连接宜为柔性连接。

4.1.7.3 医疗空气减压装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5.4.7条的规定。

4.1.7.4 医疗空气机组气源出口应安装总阀门,并在其进气侧设气体取样口。

4.1.8 控制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气源机组中的每台压缩机应能逐台自动投入运行;
(2)压缩机自动切换控制应能满足运行时间的均匀分配;
(3)每台压缩机应设独立的继电器或其它控制电源;
(4)控制回路应确保某一台压缩机故障停机时不影响其它压缩机的运行;
(5)断电恢复后压缩机应能自动启动;
(6)吸附式干燥机宜使用压力露点控制再生方式。

4.1.9 医疗空气机组控制面板应设有每台压缩机的运行指示;机组内应有运行时间指示。

4.1.10 其它相关要求
(1)压缩机进气口如设在站房内时,医疗空气机组不得与医用真空汇、牙科真空汇及麻醉废气排放系统设在同一站房内。

(2)机组四周应留有不小于800mm的维修通道。

(3)每台压缩机、干燥机应根据设备或安装位置的要求采取防震措施,机房噪声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的要求。

(4)机房内应有通风或空调措施,机房内温度不应超过机器允许的环境温度。

(5)医疗空气机组的供电应同时接入医院应急备用电源。

(6)其它要求应符合《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的规定。

II 器械空气
4.1.11 一般规定
(1)器械空气品质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

(2)器械空气由空气压缩机系统供应,机组组成应符合本规范第4.1.1.4条规定。

(3)器械空气同时用于牙科时,不应与医疗空气共用压缩机组。

(4)非独立器械空气不得用于各类工具的维修、吹扫、非医疗气动工具、密封门等的驱动;
(5)器械空气机组应至少设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仍应能满足最高设计流量。

(6)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7)机组内应设有防倒流装置,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不运行的压缩机。

4.1.12 器械空气的压缩机出口压力不应小于0.9MPa。

4.1.13 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下列条件。

4.1.13.1 器械用空气干燥机应设有备用,常用与备用干燥机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需求。

4.1.13.2 过滤器及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组如使用有减压装置,则器械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机组减压装置的进气侧;
(2)应设两级或两级以上过滤,系统过滤精度不应低于0.01μm且效率应在98%以上;(3)每级过滤应设有备用过滤器,常用与备用过滤器均应能满足设计流量需求;
(4)每个器械空气过滤器应有滤芯寿命监视措施;
(5)如使用含油压缩机,器械空气过滤器末级应设活性炭过滤器。

4.1.14 其它规定
(1)后冷却器应符合本规范第4.1.4条规定;
(2)储气罐应符合本规范第4.1.5条规定;
(3)设备的管道连接、阀门设置及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4.1.7条规定;
(4)控制系统与运行显示符合本规范第4.1.8-4.1.9条规定。

4.1.15 其它相关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1.10条规定。

4.1.21 其它规定
(1)压缩机进气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规定;
(2)储气罐应符合本规范第4.1.5条规定;
(3)储气罐排气侧宜设湿度计及含油量显示装置。

4.1.22 其它相关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1.10条(1)-(4)及(6)款的规定。

医用空气源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如下检验:
(1)压缩机以1/4额定流量连续运行满24小时后检验气源取样口的医疗空气,空气质量应满足本规范表3.0.1的规定;
(2)压缩机自动切换及自动投入运行功能检验;
(3)制造商与本规范要求的其它功能及报警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