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的琢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面宝石的琢型与审美

摘要据相关资料统计,刻面琢型宝石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大约要到公元11世纪。到了20世纪,随着加工机械的不断改进,钻石的规则化越来越明显,出现了58个面的圆明亮式琢型。琢型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圆明亮型、祖母绿型、橄尖型、心型、梨型、垫型、雷蒂恩型、椭圆型、公主方型成为大众琢型。刻面宝石的审美从光学角度和美学角度发展,旨在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消费者在选择刻面琢型宝石时的思路。

关键词刻面宝石琢型历史溯源审美

刻面宝石在近年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随着钻石消费量的急剧上升,中国钻石消费量已经成功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所以国民在宝石消费中的盲目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理性选购刻面宝石珠宝首饰?希望通过对琢型的简单介绍,起到指导购买的作用。

一、刻面琢型的历史溯源

据相关资料统计,刻面琢型出现的确切时间已经无法考究,但根据市场的推断,最早的刻面琢型宝石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大约要到公元11世纪。刻面琢型的演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尖琢型。尖琢型是钻石最早的刻面琢型,大约出现于14世纪。这种琢型基本保持钻石

的八面体晶体原形,只对晶体进行简单的打磨提高对称性、光泽和透明度。

2、桌形琢型。桌形琢型大约出现在15世纪。这种琢型在尖琢型的基础上打磨掉了一个角

顶,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台面,这种琢型的出现标志着钻石规则琢型的出现。

3、玫瑰琢型。该琢型从正面看似一朵盛开的玫瑰花,玫瑰琢型大约出现于15世纪或16世

纪中叶。玫瑰琢型基本形状是上部有若干个三角小面,下面一个大平面。玫瑰琢型样式较美,但会使钻石的火彩、亮度欠佳。

4、圆多面形琢型。圆多面形琢型是由桌形琢型发展而来,开始的圆多面形琢型为单琢型,

类似现在的八面形琢型,后来渐渐过渡到圆。大约在17世纪法国主教推动单琢型向双多面形琢型演变。

20世纪初期,随着加工机械的不断改进,钻石的规则化越来越明显,出现了58个面的圆明亮式琢型。比利时的托尔可夫斯基通过计算推出了一套能充分展示钻石火彩和亮度的标准比例,称为托尔可夫斯基琢型,又称美国理想琢型。

“八心八箭”是当今最标准的圆多面形琢型。1977年日本的Shigetomi首次推出“八心

八箭”,这种切工要求切磨比例和对称度极高,所以成品率只有35%。标准“八心八箭”从亭部可以看见八个对称的心,从冠部可以看见八个对称的箭。

梅花琢型于2004年由我国真诚美公司设计推出,此款共有81个刻面,从亭部观察时呈现形似梅花的图案。

5、花式琢型。花式琢型指单明亮琢型和圆形明亮琢型之外的任何琢型。花式琢型可以追溯

到16世纪,当时多为阶梯型。20世纪50年代以后,花式琢型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式琢型。

6、混合琢型。混合琢型指同一颗宝石的冠部和亭部切磨成不同类型的款式。该琢型对冠高、

亭深等比例关系无具体要求,只要能使宝石出彩,适用于钻石和多种有色宝石,尤其是中低档宝石或彩色宝石。

在此就不再赘述宝石的刻面琢型溯源,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琢型陆续不断的出现,不仅提高透明宝石的成品率,也更好地迎合了每一位消费者求新、求异的要求。

二、宝石琢形的概述

宝石的琢形是指宝石的造型,是宝石原石经琢磨后所呈现的式样,也称宝石的切工或款式。

宝石琢形的种类繁多,可分为刻面型、弧面型、珠型、异形等四大类型,其中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最为复杂,也是宝石琢形设计与加工研究中的最重要对象和内容。

不同种类的宝石琢形,其形状构成有一定差别。以圆明亮式琢形为例,说明刻面宝石琢形一般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宝石琢形的三要素:

1、琢形比例:指琢形的各部分的长度(或高度)相对于腰部直径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来

表示。以圆明亮式琢形为例,各部分比例关系,包括台宽比、冠高比、腰厚、亭深比等,均是相对于腰部直径为100%的比例。但对于花式琢形来说,如果腰部存在长径和短径两个方面的腰径,则一般以腰部短径的宽度为100%。

2、琢形角度:指琢形的各个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其中冠部主要刻面与腰棱平面之

间的夹角称为冠角,亭部主要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亭角。

3、圆周分度:指琢形的各个刻面在琢形圆周上的分布方位,也称分度或分度指数。圆周平

面平行于琢形的腰棱平面,一般将圆周划分为96、80、72、64、48、32等分度表示法,加工时以相应的分度轮来控制。

从理论上讲,利用刻面角度和圆周分度两项数据,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精确指示或控制各个刻面在琢形上分布位置。

三、刻面宝石的九种琢型

宝石的琢型式样繁多,但常见的琢形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弧面型、刻面型、念珠型、雕件及异型。在这里我只就其中的两种进行讨论,一种是弧面型,一种是刻面型。而在这两种中,刻面宝石琢型将是我逃润的重点。

弧面琢型是指表面凸起的、截面呈流线型的、具有一定对称性的琢形宝石,其底面可以是平的或弯曲的,抛光的或不抛光的。主要用与不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变彩、猫眼、星光等效应),或含有较多包裹体或裂隙等宝石材料的加工。

刻面琢型由许多刻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成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对称的多面体。适用于所有的透明宝石(无色或有色),其优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宝石的体色、火彩、亮度和闪烁程度。

正如我前面所论述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琢型已经出现,并且还在增加,想要面面俱到,怕是捉襟见肘。在此特选出了九种常见琢型:圆明亮型、祖母绿型、橄尖型、心型、梨型、垫型、雷蒂恩型、椭圆型、公主方型。这九种琢型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宝石琢型,国际宝石学院IGI将这九种琢型定为学院课程重点讲授。

1、圆明亮型。一种圆明亮式琢型的钻石,包括冠部、腰棱和亭部,所述冠部上切割有

一个正八边形台面、八个冠主面、八个星小面、十六个上腰小面,在亭部上切割有八个亭主面、十六个下腰小面,八个亭主面相交于底尖,有时是一个平行台面的很小刻面,目的是为了避免亭尖部位破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