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国际间的经济互补现象越来越正常和普遍,可以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彼此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本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市场对各国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是各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新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和快速的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创新
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实现的,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发挥着其他市场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世界各国金融市场越来越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2007年美国因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资本的世界流动性已经将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今国际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资产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规模影响的扩大,尤其是伴随全球流动性过剩局面中的财富效应和资产收益,国际金融的刺激、拉动以及带动作用逐渐上升、加快,不仅产生资本效应动力,刺激资本市场地位、作用以及格局发生变化,并且带来巨大的国家、国民财富收益和财富繁荣。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金融自由化的主张在危机后被国家强有力的干涉逐步取代。因此,国际金融市场作为联动各国金融市场的枢纽在金融危机后也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和调整阶段,呈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呈现的新的特点
1.全球股票市场发生较大震荡,股票市值大幅度缩水。次贷危机引发的银行倒闭、重组等一系列事件导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作为金融市场反应最为敏感的股票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股票价格下跌,股民对股票市场失去信心,股票市场发生重大震荡,股票市值大幅降低。
表1 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收盘)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数据整理
与2007年底总市值相比,截至2011年9月底,全球股市市值均大幅缩水,其中欧洲股市市值缩水幅度最大,市值缩水43%,纽交所市值大幅缩水33%,东京交易所和伦敦证交所市值分别缩水18%和19%,而上海和孟买证交所市值缩水分别高达33%和34%,巴西股市市值亦缩水16%。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出现了近几年指数最高位,但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2008年,上证综合指数瞬间从5261.52滑落到1820.81,深证综合指数也未能逃此厄运。从我国股票市场上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后,国际股票市场发生很大转变,股票市值大幅缩水,所以经过三年的发展,到2010年股票市场依然未能恢复到2007的水平,可见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深。
2.股票市场的活跃度大幅降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遭受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为严重的一次震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失业率上升,国民经济增速放缓,有的国家甚至负增长,广大的投资者生活水平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为了资金安全,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纷纷保持观望态度,股票市场的活跃度大幅降低。与2007年相比,截至2011年l0月底,伦敦、泛欧、纽约和东京证交所日均成交额分别下降了71%、60%、36%和35%,香港和新加坡证交所分别下跌25%和21%。新兴市场国家表现差异较大,上海日均交易额基本恢复到2007年平均水平,巴西则比2007年平均水平上升59%,而印度孟买证交所日均交易额则下跌53%。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较为活跃的市场,但总体上看,股票市场与2007年相比,活跃度大大降低。
3.价格风险已经逐渐转变为制度风险。由美国房地产市场连接次级债的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就是将金融市场风险转化为金融监管制度风险,是从价格表现的风险转变为金融信
用风险,市场恐慌导致金融机构的信用失控。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混业的不加限制导致的金融混乱。房地产抵押贷款形式的不断创新,如资产证券化家族,在制度上的缺陷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风险,进而危及银行业的金融安全,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国际金融市场新趋势
1.美元将持续贬值。2007年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的房地产行业陷入萧条的境地,并伤及到国内经济肌体,进而迫使美联储最终终止了收缩性货币政策,并一下将基准利率从5.25%下调到4.75%,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了刺激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弥补财政赤字,美国在无法通过本国国内自行恢复的前提下,势必会将目标锁定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于是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2.各国经济复苏的放缓将使得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回升速度减慢,持续低迷状态。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9月已将2011、2012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4.0%,世界贸易组织在2011年11月的预测中也将2011年全球出口增长预期从6.5%下调至5.8%。可见,世界经济组织对未来经济发展并不是十分乐观,会受到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依赖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和速度,快速的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要量比较大,能带动资本市场的繁荣,而低迷的经济发展则不利于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放缓会减少资本的需求量,进而使资本市场发展缺乏动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受到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各国经济的不景气自然也会反映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减缓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回升。
3.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金融危机的巨大危害性使各国认识到金融市场在一国和世界经济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由于市场存在的缺陷以及政府允许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便会强烈爆发,而2007年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便是一个契机。为了控制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发挥金融市场在国内和国际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各国便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甚至采用行政措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4.金融市场仍将继续振动,新型市场存在资本外逃的风险。从2008年以后的股市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