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09c2212a76e58fafab00375.png)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玉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玉文化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
但是按照统治阶级使用玉的用途来分,中国玉的发展可以分为神玉、王玉、民玉。
按种类来分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和在清朝慈禧后盛行的缅甸“翡翠”。
旧石器时代到周时期,玉都是被人们奉为巫玉,它被当作一种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
玉具有通灵的法力,因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
因此玉在我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可谓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推动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力量就是神明。
那时候的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祭祀天神。
所以这个时期的玉被认为是神玉的存在。
而后的封建皇朝里,玉成为了王玉。
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
这时候的玉是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的宠儿。
玉不再只是用于祭祀天神,玉成为了封建礼制里德的载体。
统治阶级给玉赋予了非常多的美好寓意。
玉是“石之美者”,玉有“六德”。
这使得玉得到了王权和士大夫儒士的喜爱。
将玉来表达自身的品德的高尚,代表国家的形象。
在清朝时英吉利使者访华,清朝就赠了玉如意给使者。
这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也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爱玉之国。
同时,玉也是皇权的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而且玉也是政治的象征,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随着朝代的更迭,人民不变的不仅仅有中华的文化,还有中华人民对玉的喜爱。
因为玉代表了“六德”是儒士的风雅之物,同时玉也有吉祥祥瑞之意。
人们认为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
玉饰发展史
![玉饰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92fcd2cbd64783e09122b97.png)
创新器: 创新器:出廓壁 出廓壁突破了传统玉璧单纯“ 的结构,出廓部分, 出廓壁突破了传统玉璧单纯“圆”的结构,出廓部分,大多运 用了透雕的工艺,使壁形式更为多样, 用了透雕的工艺,使壁形式更为多样,从而大大丰富了玉壁的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
柿蒂出廓饰壁( 柿蒂出廓饰壁(汉)3-1
阴面(汉代) 双龙白玉挂件 阴面(汉代)3-2
兽形玉玦1-1 兽形玉玦
玉龙1-2 玉龙
2、良渚文化玉器 、
距今大约5000年,是中国东南部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 年 距今大约 的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 的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工 艺精湛,极具特色,成为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 艺精湛,极具特色,成为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相 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原始和粗犷,良渚文化玉器更为细腻、 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原始和粗犷,良渚文化玉器更为细腻、繁 是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发展的高峰。 缛,是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发展的高峰。 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 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玉器中装饰 品有: 带钩、鸟形佩、鱼形饰、人形佩、 品有:珠、管、璜、镯、带钩、鸟形佩、鱼形饰、人形佩、冠 状器等。 状器等。
典型器: 典型器:玉组配 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玉器的佩戴 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 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就 是组配。 是组配。即将许多不同的 语玉器组合起来佩戴。 语玉器组合起来佩戴。主 要有玉璜、 要有玉璜、玉瑗以及珠等 等。用丝线将各种玉佩连 缀起来,佩戴在身上。 缀起来,佩戴在身上。组 配中最重要的是玉璜, 配中最重要的是玉璜,在 其中其平衡作用, 其中其平衡作用,另有玛 瑙或绿松石珠负责连缀。 瑙或绿松石珠负责连缀。 因为西周重礼仪规范, 因为西周重礼仪规范,所 以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需 佩戴不同规格的组配。 佩戴不同规格的组配。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72a329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a.png)
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的玉器制作:中国玉文化的繁盛时期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玉文化繁盛时期。
汉朝统一了中国,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成为汉代社会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介绍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和风格,探讨汉代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汉朝玉器制作的技艺1. 玉石的选材汉朝时期,玉石的选材非常讲究。
汉代人对于玉石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尤其青睐白玉、青玉和琥珀。
这些玉石质地坚硬,色彩纯净,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玉匠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在采矿、评估和采购优质的原料上。
2. 制作工艺的发展汉朝玉器制作工艺积累了前代的经验基础,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技艺。
汉代玉器的制作多采用“勾勒”和“刻画”的技术。
勾勒是通过用特制的镐在玉石上点画线条,然后再用锥永、磨砂机等工具进行雕刻和打磨的过程。
刻画则是直接用利器在玉石表面刻划图案,符号或文字。
这种技术在汉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汉朝玉器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3. 镶嵌和烧制在制作玉器时,汉朝还经常使用镶嵌和烧制技术。
镶嵌是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或其他宝石镶嵌在玉器上,增添了玉器的华丽度。
汉代玉器通常采用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来镶嵌,使得它们更加显眼和美观。
烧制则是将玉石放入高温的炉中进行烧烤,使其表面产生一层云纹或倒刮痕迹,增强了其艺术韵味。
二、汉朝玉器的风格1. 古朴典雅的风格汉朝玉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
玉匠们通过把握玉石的天然纹理,雕刻出各种动物、花鸟、人物和几何图案。
他们注重勾勒线条的流畅和简洁,力求在简单中体现美的意境。
同时,他们还利用不同的工艺和材质,使玉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和质地。
2. 崇尚自然的主题汉朝玉器的主题也多与自然有关。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态度在玉器中得到了诠释。
例如,在汉代玉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葫芦、葵花、莲花等自然图案。
玉佩的历史
![玉佩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e279e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9.png)
玉佩的历史玉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自古以来,玉佩作为一种装饰品,不仅在外表上展现出华丽与典雅,更在精神层面上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将从玉佩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一同走进玉佩的神秘世界。
古代玉佩的起源古代玉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而玉佩作为其中一种形式,则是在青铜器时代逐渐兴起并流行开来。
最早的玉佩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一定的几何图案或纹饰,代表着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崇拜与敬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玉佩逐渐成为贵族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佩在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玉文化达到了巅峰,玉器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玉佩也逐渐成为当时社会中权贵阶层独有的奢侈品。
玉佩不仅在外观上更加精美华丽,而且在雕刻工艺和纹饰设计上也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随着礼制文化的兴起,玉佩作为一种礼物被广泛运用于各类重要场合,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及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玉佩随着秦汉帝国的统一和唐宋盛世的兴起,玉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与发展。
在这一时期,玉佩不仅在宫廷贵族中流行,也逐渐渗透到平民百姓中。
人们开始将玉佩作为一种护身符或者幸运物来佩戴,相信它能够带来好运和平安。
同时,在宗教信仰和风水观念影响下,玉佩也被赋予了驱邪避凶、辟邪镇宅等神秘功能。
现代玉佩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现代玉器制作技艺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现代玉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制和纹饰,在设计风格上更加注重融合时尚元素和个性特色,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审美追求。
同时,在文化产业兴起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玉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与弘扬。
结语总而言之,玉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符号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代玉璧的发展演变
![古代玉璧的发展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03e14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3.png)
古代玉璧的发展演变古代玉璧的发展演变(上)自古以来,玉璧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玉璧是以玉制成的一种圆形玉器,被誉为“玉饰列国、终古传世”。
它不仅拥有美观的外观,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玉璧的发展演变展示了中国玉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漫长历史。
中国玉石的挖掘和应用可以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们开始发现玉石的美丽与独特,将其作为宝贵的工艺品使用。
玉璧的初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它成为贵族和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最早的古代玉璧外形简单,通常由玉石制成,形状如同一个平坦的圆盘。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璧逐渐演变并发展成为更加精致的艺术品。
在商、周时期(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256年),玉璧的形状变得更加复杂,不再是简单的圆盘形,而是开始出现刻有纹饰的方形和圆形玉璧。
这些纹饰常常代表着吉祥、祈福和权力等寓意,成为人们崇拜和追求的对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玉璧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
这一时期的玉璧呈现出更加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更多元的造型。
在这个时期,雕工常常将动植物的图案刻在玉璧上,同时也开始使用轧法等更复杂的制作技术。
玉璧因其精美的外观和珍贵的材质逐渐成为统治者之间的外交礼品,以示交好和尊重。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玉璧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的玉璧制作更加精细而细致,经常以镌刻的方式来展示神话和历史故事。
此外,这一时期的玉璧还添加了更多的饰物和镶嵌的宝石,使其显得更加豪华和璀璨。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玉璧在唐宋时期(公元618年至1279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这个时期的玉璧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比如在玛瑙和玉石上雕刻五彩花鸟、山水和人物的图案,以及镶嵌珍贵的宝石。
它们不仅成为了贵族和皇室的珍藏品,也成为了宫廷礼仪和文化交流的关键。
到了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玉璧的制作工艺进一步细腻和精湛。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ae0df2700abb68a982fbbe.png)
玉雕的发展历史介绍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1、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两枚绿松石鱼形饰物;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2、玉石工艺时期--商、周、春秋、战国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品。
从新石器晚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种类较多。
商代出现了玉鸟佩、人首佩、人洛佩等。
玉璜是一种弓形弧状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琐的造型优美,如春秋白玉龙纹璜、战国黄玉龙首璜。
3、装饰盛行期--汉、唐时代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
4、飞跃发展期--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
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
5、鼎盛期--明、清时代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
6、近代玉雕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近代国玉雕人材虽多,但高精艺人少。
今后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中外结合是玉雕界当务之急。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21c0c4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c.png)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玉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玉文化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
但是按照统治阶级使用玉的用途来分,中国玉的发展可以分为神玉、王玉、民玉。
按种类来分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和在清朝慈禧后盛行的缅甸“翡翠”。
旧石器时代到周时期,玉都是被人们奉为巫玉,它被当作一种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
玉具有通灵的法力,因为它是神灵、天地、祖先神奇法力的象征。
因此玉在我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可谓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推动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力量就是神明。
那时候的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祭祀天神。
所以这个时期的玉被认为是神玉的存在。
而后的封建皇朝里,玉成为了王玉。
是封建礼制的一种工具。
这时候的玉是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的宠儿。
玉不再只是用于祭祀天神,玉成为了封建礼制里德的载体。
统治阶级给玉赋予了非常多的美好寓意。
玉是“石之美者”,玉有“六德”。
这使得玉得到了王权和士大夫儒士的喜爱。
将玉来表达自身的品德的高尚,代表国家的形象。
在清朝时英吉利使者访华,清朝就赠了玉如意给使者。
这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也代表了中国是一个爱玉之国。
同时,玉也是皇权的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而且玉也是政治的象征,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随着朝代的更迭,人民不变的不仅仅有中华的文化,还有中华人民对玉的喜爱。
因为玉代表了“六德”是儒士的风雅之物,同时玉也有吉祥祥瑞之意。
人们认为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
一、玉器的起源及发展
![一、玉器的起源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c9102735acfa1c7aa00cce9.png)
中国玉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第一件玉器具的发现距今已经超过一万年,根据已经出 土的玉器及相关古文献史料,我们可以将万年中华玉文化史 分为玉文化的起源(巫器)、玉文化形成时期(神器)、玉文化发 展时期(礼器)及玉文化成熟时期(佩饰)四个历史阶段。
(一)玉文化的起源
在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玉器产生所具备 的三个条件逐渐满足,直接导致了玉器的出现。这三个 条件是: 1、人类美感的出现。2、美石的发现。3、制作工艺 的成熟 当这三个条件成立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祖就进入了 “玉器时代”,大量玉器开始出现。 这个阶段人们重视的是玉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玉文化形成时期
在以巫文化为基础的玉文化中,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 4500-3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或稍 后的山东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齐家文化以及石家 河文化
(三)玉文化发展时期
中国在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促进玉文化发展时期:商周时期 ,东周时期, 战国以后(铁器), 两汉时期
(四)玉文化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采运玉石原料更为便利,新疆和 阗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以礼器、装饰为主的儒家用玉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扶 持。 隋唐时期,人们对玉器已不再觉得神秘,大量的玉器变 成王宫贵族的私家收藏,这促使当时的玉雕制品出现以 珍玩、装饰为主的格局。 宋代时期 玉器呈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 气息,造型选取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进行现实主义创作, 迎合社会消费心理 元代时期:元代玉器沿着宋代开创的世俗化、装饰化方 向发展,技艺更加成熟,作品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独特 风格。
明代时期:世俗化、装饰化成了玉雕的主流,玉器皿是
【精】玉文化发展史
![【精】玉文化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9d6c4f1aef8941ea76e05dd.png)
华夏祖先选择美石磨制玉器,最早见于2000年前的内蒙古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白色玉块表明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在我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
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社会地位。
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更加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鸟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工匠陆子冈所制作的玉佩,开创了图文并茂、构图新颖、做工精湛的玉佩饰物之先河,至今仍被推崇备至,俗称“子冈佩”。
它为玉的文化添增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美玉得到我们东方人的万般垂爱。
东方人往往用玉来比喻人的德性,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等。
我国出土资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玉器。
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
但我国玉器的起源,应当比这更早。
玉器脱胎于石器的母体,远远超越了石器。
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
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
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
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
玉器不仅要求光洁度比石器高,有的还要镌刻各种花纹图案,这是出于人们审美的需要,是非实用的艺术装饰。
这在石器上很少见。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玉斧、玉铲、玉刀、玉戈等生产工具和武器,用作装饰品的有玉环、玉球、玉镯、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
玉璧发展历程简述
![玉璧发展历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f9725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2.png)
玉璧发展历程简述玉璧是一种传统中国玉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是由玉料雕刻而成的一种瑰宝,被视为吉祥和财富的象征。
玉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宝玉文化。
在中国古代,玉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贵族身份的象征。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器物。
到了商代和西周时期,玉璧成为了贵族社会身份的象征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璧的工艺和样式逐渐发展。
到了战国时期,玉璧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
这一时期的玉璧形态多样,有的呈磬形,有的呈圆形,还有的呈方形。
很多玉璧上刻有精美的纹饰,象征着吉祥和福气。
汉代是玉璧发展的高峰时期。
在汉朝,玉器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玉璧成为了宫廷和贵族的重要藏品。
同时,玉璧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有的呈饼状,有的呈椭圆状,还有的呈二合形状。
一些玉璧上刻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寓意着对吉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玉璧的地位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在明清时期,玉璧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中产阶级和士人的收藏品。
玉璧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细致精湛,纹饰更加丰富多彩。
进入现代社会,玉璧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特魅力。
玉璧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珠宝首饰等领域。
同时,随着玉石的稀缺性和珍贵度的增加,玉璧的市场价值也呈现出飙升的趋势。
总的来说,玉璧作为一种传统的贵重文化艺术品,它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通过不同时期的变迁和演变,玉璧逐渐从贵族社会的身份象征转变为广大民众的珍藏品。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玉璧都是一种独特而令人向往的宝物。
和田玉文化起源和发展史
![和田玉文化起源和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045df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3.png)
和田玉文化起源和发展史和田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遗产,是中国特有的玉石工艺品之一。
和田玉之所以能在中国的玉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其起源和发展史密不可分。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和田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史。
一、和田玉的产地和资源和田玉的产地是指位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
和田地区是在地壳运动和后期地壳变化中形成的,其主要物质基础是云南-贵州地区地壳深部的大量物质向上熔融,并且在深部岩浆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疆的一部分瑰宝——和田玉。
作为国际瑰宝之一的和田玉,主要含有一氧化硅、镁、铝等组成成分,其天然的质地和乳液布局被誉为“天人合一”。
二、和田玉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和田玉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最早的和田玉遗址在新疆喀什、克孜勒苏河流域,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特别是在新疆这个东西方交界的地区,和田玉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精湛的玉雕技艺,和田玉文化不断地打破地域的限制,成为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和田玉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的和田玉文化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和田玉器具制作技艺特别初级,多为原始工具打制出来的。
在汉代,和田玉的工艺品质和玉雕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工艺十分精湛的和田玉器。
唐代的和田玉文化达到了顶峰,连唐太宗李世民也赏赐过有关和田玉器的文献记载。
明清时期,和田玉文化的工艺品质又经过了进一步提高,玉雕更为细致,透光透彻。
如今,和田玉继续发扬光大,并成为了中国玉器文化的代表性物品。
四、和田玉文化的传承和田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发扬。
传统的和田玉文化已经成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尽可能地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欣赏和田玉文化,让和田玉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融入世界文明的瑰宝盛典之中。
总之,和田玉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史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
![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18f3b7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4.png)
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
一、玉器的起源
嘿,同学们!咱们来聊聊中国玉器那超级有趣的发展历史哈!要说玉器的起源,那得追溯到远古时期啦。
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玉石这种美丽又特别的石头,觉得它神秘又迷人。
刚开始,可能就是简单地把玉石当成装饰品,戴在身上臭美一下。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哦!它慢慢地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意义和象征。
比如说,可能被认为能带来好运,或者和神灵沟通啥的。
二、玉器的发展高峰
到了商周时期,玉器的制作那可是越来越厉害啦!工匠们的手艺那叫一个绝,各种精美的玉器层出不穷。
像那些玉制的礼器,什么玉璧、玉琮,那可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呢。
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风格变得更加多样化,雕刻的图案也越来越复杂精美。
这时候的玉器,不仅仅是实用的东西,更是艺术的杰作!
到了汉代,玉器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什么金缕玉衣,那可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三、玉器的普及和多样化
唐宋时期,玉器不再只是贵族们的专属啦,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而且,玉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什么玉佩、玉簪,花样百出。
到了明清时期,玉器的工艺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无论是小巧玲珑的玉坠,还是大气磅礴的玉山子,都让人爱不释手。
四、现代玉器的传承与创新
如今呀,玉器依然深受大家的喜爱。
一方面,我们传承着古老的玉器制作工艺和文化;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创新,让玉器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同学们,咱们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是不是超级精彩呀!这可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咱们得好好珍惜和传承哟!。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4fb41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a.png)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玉、尚玉的国度,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玉器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贯穿了整个文明史。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玉器的追求和赞美从未停止。
玉器的起源、发展、繁荣和衰落,与中国文明史的发展紧密相连,也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
一、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至夏朝新石器时代,约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人们开始制作简单的玉器。
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主要由手工完成,技法简单,数量较少,主要作为祭祀、记事等活动的礼仪用具。
到了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玉器的制作和使用逐渐繁荣起来。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等,表明夏朝的玉器制作技艺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商周时期:商朝至春秋战国商周时期,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221年,玉器制作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的玉器和复杂的组合玉器。
商朝的玉器多以动物形象为题材,如玉龙、玉虎等,富有神秘色彩。
周朝的玉器则更注重礼仪和教化,如玉圭、玉琮等。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士人的兴起和学术环境的宽松,玉器制作也呈现出自由化、个性化的趋势。
三、秦汉时期:秦朝至三国秦汉时期,约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19年,玉器制作逐渐统一化和规范化。
秦朝的玉器多为礼仪用具,如玉玺、玉璧等。
汉朝的玉器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如玉杯、玉砚等。
同时,汉朝的玉器制作还融合了外来文化元素,如胡人形象、佛教题材等。
四、隋唐至明清时期:隋朝至清朝隋唐至明清时期,约从公元581年到公元1912年,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精湛,样式繁复华丽,功能也逐渐转向了装饰和陈设。
隋唐时期的玉器以生活用品为主,如玉杯、玉盘等,工艺水平高超。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玉器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
同时,由于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审美趣味的转变,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更注重精细的工艺和繁复的装饰。
五、近现代至当代:1912年至今近现代至当代的玉器制作则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17338c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e.png)
浅谈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汉代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玉器工艺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玉雕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主要工艺品之一。
本文将从汉代玉雕的发展及时代背景出发,对汉代玉雕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汉代玉雕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汉代玉雕的发展历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时期,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措施,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大力发展。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玉器工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当时的流行工艺品之一。
汉代玉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1. 前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前汉时期,玉雕技艺逐渐成熟,工艺水平得到了提高。
当时的玉雕作品多为玉璧、玉琮、玉圭等礼器,这些器物主要用于奉祭和礼仪场合,具有明显的宗教和礼仪属性。
玉璧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神灵的一种器物,它的制作讲究对称和规整,代表了当时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玉琮、玉圭等礼器的制作也十分精湛,大小、形状、纹饰都非常讲究,展现了当时玉雕工匠的精湛技艺。
西汉时期,汉代玉雕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的玉雕作品更加注重装饰和纹饰,制作工艺进一步精细。
在这一时期的玉雕作品中,除了礼器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动物、神话题材等多样化的题材。
比如《雕龙纹玉佩》、《玉鸮纹玉璋》等作品,都展现了当时玉雕艺术家对于形象的塑造和纹饰的创新。
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当时玉雕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而且工艺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珍贵的玉雕作品,如《玉玺》、《玉玛瑙佩》、《玉觥-鸟文灌》等,这些作品在造型和纹饰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社会的珍贵工艺品。
二、汉代玉雕的时代背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玉雕工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这与当时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各时期玉器概述
![各时期玉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0a6dfa700abb68a982fb0a.png)
各时期玉器概述史前玉器概述史前玉器概念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中期,也就是整个夏及商代早期这么一个漫长的区间。
这个时期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时期,它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前期是缓慢的、不明显的,这一阶段包括从旧石器起至商代早期;而其后期则是跳跃式的,飞速发展的,这一阶段包括商代晚期及至西周。
在古玉器栏目的概说里面我们已经提,到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
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
由于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
又由于它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
还由于它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
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
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工具如玉刀、玉斧、玉针。
然后就出现玉礼器(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宗、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
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
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幕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
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
及至到了青铜时代的全盛时期,也就是周早期,由于受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冲击,玉器已不能像在原始社会那样,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继续占主流或垄断地位了。
但它在美身、祭祀、礼仪、殓葬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商代妇好墓的玉器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艺术品以及杂品等七类,反映出当时玉器的用途甚广、地位至尊的历史面貌。
其中肖生玉器占很大份量。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陶瓷工艺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陶瓷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690cd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5.png)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陶瓷工艺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之一,以其独特的玉器与陶瓷工艺而闻名于世。
玉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的瑰宝,而陶瓷工艺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器与陶瓷工艺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玉器的特点及发展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这些玉器在玉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玉器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玉器以其温润光洁的质感和华丽的装饰纹样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次,玉器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人们视玉为吉祥之物,认为它具有驱邪避凶、保平安的功能,因此在各种重要场合中经常使用玉器。
再次,中国古代玉器的工艺精湛。
手工雕刻、琢磨玉石的工艺在中国古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玉器艺术品。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最早的玉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主要以玉石饰品和玉石器具为主。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代和西周时期的玉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成为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到了战国时期,玉器艺术更加繁荣,琢玉技艺进一步提高,制作出的玉器更加精美。
秦汉时期,玉器成为皇室和贵族的专属品,制作技艺更加精湛。
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到了唐代以后,玉器逐渐流布到民间,民间玉器的制作范围和数量也大大增加。
二、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特点及发展中国古代陶瓷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中国陶瓷的特点在于窑炉的使用、釉色的运用以及器型的创新。
中国古代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研发了各种类型的窑炉,从而为陶瓷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釉色的运用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独特之处,通过运用不同的釉料和烧制技术,制作出了各种华美的釉色效果。
此外,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家们还进行了大胆的器型创新,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陶瓷器型,丰富了陶瓷的形式语言。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这个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陶瓷工艺逐渐成熟。
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
![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829ee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d.png)
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中国的珠宝首饰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从最早的玉器、金器,到后来的珍珠、宝石等,中国的珠宝首饰发展经历了独特的演变过程。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史吧。
古代中国的珠宝首饰主要以玉器为主。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使用玉石制作的装饰品。
这些玉器多以玉龙、玉玦等为主题,寓意着祈求祥瑞和长寿。
而到了商代,玉器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权力象征的重要标志,如商纣王的「玉帝杖」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随着历史的进程,金器也逐渐成为珠宝首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金器制作达到了巅峰,晋文王墓的金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些金器多以动物和鸟兽纹饰为主题,形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珠宝首饰开始多样化发展。
在东周时期,玛瑙、玉石、珍珠等也开始在珠宝首饰中大量使用。
并且,在这个时期,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玻璃器皿也开始被加工成珠宝饰品。
随着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珠宝首饰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汉代的珠宝首饰的造型独特,技术精湛。
国内出土的大量汉墓里,都能够发现各种形状独特而华丽的珠宝首饰,如玺玉、金佩等。
这些珠宝首饰不仅代表着贵族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珠宝首饰的造型开始趋向于简约大方。
玉石的使用更加普遍化,一些以琢玉为主题的笔墨用具也成为独特的珠宝饰品。
这些珠宝首饰在形式上更加注重简洁,但在工艺上依然精湛。
元明清时期,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珠宝首饰开始融合了西方的元素,形成了中国独有的风格。
元代的珠宝首饰造型多样,金器、玉器之外,还出现了大量以珍珠、宝石为主的装饰品。
明代将珠宝首饰制作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峰,清代则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近代以来,中国珠宝首饰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不仅继续保留传统工艺,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的设计理念,并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
现代的中国珠宝首饰在造型上更加多样化,材质上也更加丰富多样。
珠宝首饰不再仅仅是贵族的专属,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缀与搭配。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daea7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c.png)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以下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 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这一
时期的玉器以玉璋、玉琮、玉璧等为主,主要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代使用玉器进
一步发展,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环、玉戈、玉琮等。
玉器的造型和纹饰上也出现了不少创新,如塑造人物形象的玉面具和玉雕。
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
的玉器制作技术更加精湛,纹饰更加繁复。
玉器种类增多,包括玉佩、玉璜、玉钺等,玉佩成为显贵身份的象征。
4.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玉
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
玉器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包括玉镯、玉圭、玉琮、玉佩等。
玉器的装饰纹饰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汉代风格。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玉器的制作
技术进一步改进,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玉器作品。
这一时期的玉器以饰品为主,如玉佩、玉簪、玉珮等。
6.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这一时期,玉器
的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玉器种类繁多,从饰品到器皿都有。
尤以明清时期的玉器最为精美,玉瓶、玉盘、玉镜、玉桌等成为贵族收藏和使用的珍品。
以上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对于古代玉器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和技术,也为懂得中国古代社会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度申报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企业专业人员考试《法律法规》试题(A卷)一、不定项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2分,共10分)1、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以下选项中可以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的有:()A、古玩城B、经批准的文物商店C、文物产权交易所D、经批准的文物拍卖企业E、经批准设立的民营博物馆2、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文物拍卖标的的有:()A、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B、物主处分权有争议的文物C、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或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实物、手稿、图书资料及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D、从文物商店购买的文物E、国有文物购销经营单位收存的珍贵文物3、文物拍卖企业聘用的高级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A、离、退休人员B、非国家、省、市级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C、丰富的文博专业知识及学术成就D、非参与文物拍卖标的、文物商店销售和文物出入境审核的人员E、非受聘于两家(含)以上拍卖企业的人员4、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最迟应在拍卖公告前()个工作日,将文物拍卖标的审核意见和资料报送至国家文物局备案。
A、15B、7C、14D、20E、105、具有第二、三类文物拍卖资质企业申报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需具备如下条件:()A、依法成立、连续正常经营且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B、具有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第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企业专业人员考试合格证明的文物拍卖专业人员(包括陶瓷器类、玉石器类、金属器类)C、《文物拍卖许可证》年度检验合格D、年文物拍卖标的成交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E、取得第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3年以上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1、国家对文物拍卖企业拍卖的珍贵文物拥有优先购买权,国家文物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定向拍卖,竞买人范围不限. ()2、文物拍卖企业违反规定,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由工商机关吊销许可证书。
()3、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申领文物拍卖许可证,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4、可移动文物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5、文物收藏单位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文物商店或者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6、文物拍卖企业在境外征集的文物拍卖标的办理临时进境后,在境内滞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
()7、博物馆管理藏品总登记帐的人员不得兼管藏品库房。
()8、拍卖文物时,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时,文物行政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为其保密。
()9、公民可以买卖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10、如符合法定条件,文物商店也可以设立文物拍卖公司。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修复、展览、销售、鉴定等原因的文物,经加封后,报审核、登记。
2、《文物拍卖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国家文物局对取得的拍卖企业和取得的人员进行年审。
3、藏品应有固定、的库房,专人管理。
库房建筑和保管设备要求、坚固、、经济。
4、《关于对申领和颁发文物拍卖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文物拍卖经营范围按品种分为以下三类:(一);(二);(三)。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记录或者未将所作记录报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禁止设立、和的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指出,文物工作贯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的方针。
8、《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在文物出境前填写,报审核。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剥除、更换、挪用或者损毁、。
10、《关于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的拍卖企业,均应具备文物拍卖资质。
其文物拍卖资质范围不同的,应当按照资质的一方认定文物拍卖资质。
四、案例分析题(20分)甲省A文物拍卖公司拟在乙省举办“A公司0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乙省B文物商店与A 公司协商,将其持有的部分文物交由A公司拍卖,A公司也将以B文物商店提供的拍品为主组织本场拍卖会。
为方便拍卖活动的开展,明确权利,双方决定本场拍卖会由在乙省的B文物商店具体实施,并在拍卖图录上标明“B文物商店协办”字样。
试分析:本场拍卖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如何开展此类活动?五、论述题:(25分)请阐述对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备案工作的认识。
一、不定项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2分,共10分)1、BD2、ABCE3、ABDE4、E5、ABCE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1、╳2、╳3、√4、╳5、√6、╳7、√8、╳9、╳ 10、╳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临时进境、海关、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2、文物拍卖许可证、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证书3、专用、安全、适用、4、(一)陶瓷、玉、石、金属器等;(二)书画、古籍、邮品、手稿及文献资料等;(三)竹、漆、木器、家具、纺织品等。
5、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文物、责令改正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7、保护为主、合理利用8、文物出境申请表、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9、文物出境标识、文物临时进境标识10、联合拍卖文物、最低四、案例分析题:(20分)答案要点:1、本场拍卖会存在的问题有:(1)、B文物商店参与文物拍卖经营活动,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的规定;(3分)(2)、A文物拍卖公司与无拍卖资质的单位联合举办文物拍卖活动,不符合联合拍卖文物,需要双方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且资质从低的要求;(3分)(3)、A文物拍卖公司异地拍卖,未经甲省文物行政部门委托乙省文物行政部门进行文物拍卖标的的审核,不符合异地拍卖的有关规定;(2分)(4)、乙省文物行政部门未将标的的审核情况,在要求的期限内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2分)2、应按照如下的方式开展此类活动:B文物商店可将其拍品委托A文物拍卖公司进行拍卖,但B文物商店不得参与本场拍卖会的组织和实施,且在宣传图录等资料上不得宣传该文物商店;(4分)A文物拍卖公司报甲省文物行政部门申请标的审核后,甲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委托乙省文物行政部门进行拍卖标的的审核;(3分)乙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在拍卖公告发布前10个工作日将标的审核意见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3分)五、论述题:(25分)答案要点:1、加强文物拍卖标的的审核备案工作意义重大。
是《文物保护法》的明确要求,维护法律尊严;(3分)打击拍卖经营出土盗掘文物的行为,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不受损害,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4分)依法监督管理,规范文物经营行为,促进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3分)2、加强拍卖标的的审核备案工作,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规定不得作为文物拍卖标的的一律不得上拍;(3分)(2)联合拍卖文物,需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且资质从低;(3分)(3)异地拍卖,需由文物拍卖企业向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请拍卖标的审核,企业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可委托拍卖举办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进行审核;(3分)(4)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进行拍卖标的的审核后,最迟在拍卖公告发布前10个工作日,将审核意见及申报图录资料等报国家文物局备案;(3分)(5)文物拍卖企业在拍卖结束30天内,应将本场拍卖会的拍卖记录报核准其拍卖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3分)2009年度申报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企业专业人员考试《玉石器基础知识》(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元代玉器具有雄健豪放的时代风格,最具代表性而且体量最大的作品是现存北京团城的。
2、元代玉器材料大致有:、青玉和杂色玉等多种,这时青玉和杂色玉用量很大,使用的比例似乎要比青玉少得多。
3、广东佛山石湾窑仿均釉中,以一种俗称“”的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葱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一场暴雨似的。
4、新石器时代位于东北地区的和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代表了中国史前文化南北方玉器的最高水平。
5、明清时期的玉器制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从玉雕艺术史上来讲,代表十六世纪以来玉器制作水平的还是要推,特别是所谓的“乾隆玉”,是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最后的辉煌。
6、唐代采用的玉材,以青、白为主,将视作名贵素材,而白中近本色的玉材很多,另有白色烧料代替白玉饰板也时有发现。
7、战国时期的玉龙形佩,充满了勃勃生机,龙的躯体大多呈型,上面多琢有精致细腻的、等装饰。
8、通常所说的我国的四大名石是指:、、和。
9、战国玉组佩的主要由、、、觽、龙凤佩、管珠等组合穿缀而成。
10、“”、“”是契丹族、女真族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佳作。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单项或多项选择)1、从()中后期开始,玉琀和玉握的形制逐渐定型,玉琀作扁平无穿的蝉形,玉握则为长方体卧猪形。
A、西周B、春秋战国C、西汉D、东汉2、按古代的概念,狭义的玉是专指()。
A、软玉或和田玉B、翡翠或硬玉3、据现在已知考古知识,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使用的是()。
A、岫岩玉B、和田玉4、下列属于陈设类玉器的有()。
A、山子B、佩C、花插D、璜5、煤精又称煤玉,是一种()。
A 、人工宝玉石 B、天然珠宝玉石6、鸡血石的红色是由于含有()。
A 、红色矿物赤铁矿 B、朱砂(辰砂)7、玉带钩是服饰用玉之一,它最早出现和使用是在()。
A、元代B、明代C、新石器时代D、战国时期8、清代记述的痕都斯坦,其主要部分应该在今()境内。
A、印度B、中国新疆C、阿富汗 D 、巴基斯坦9、葬玉是专用来为死者送葬的玉器,除了镶玉棺之外,主要有()。
A、玉衣B、玉口含C、玉握D、玉窍塞10、乾隆年间,历时10年雕琢而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玉器,堪称玉石之王。
A、会昌九老图玉山子B、渎山大玉海C、仙人出行玉山子D、大禹治水山子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1、在我国,翡翠进入宫廷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2、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表面大多装饰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饰。
()3、在剑或剑鞘上以玉作装饰,古称“玉具剑”。
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是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国墓地出土的一把铜柄铸剑。
()4、某些同一器物在组合使用时与单件器物的名称,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如成对的玉觽在组玉佩中称为冲牙。
()5、深、凸雕的细工碾磨技法,是元代玉雕的主要特点。
()6、考古资料证明,玉质的佩饰始见于距今约七八千年的内蒙古地区兴隆洼文化遗址。
该遗址玦多成对置于墓主人左右耳部,当是一种耳饰。
()7、西汉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基本上继承战国技法,不仅变化不太大,而且在品种上也没有有新的器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