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保护技术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微机保护监控系统在石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微机保护监控系统在石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仪表 控 制 与 自动 化
齐UPR, 86E3O Q石 化CMA4HLY I 油 工2I )N 3 L T H C T3~9 鲁 护监 控 系统在 石 化变 电站 中的应用
耿新军
( 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烯烃厂 , 山东淄博 ,540 2 50 )
供更多的系统运行 的信息量等优点 , 实现 了电网变 电站 的现代化管理 , 符合 电力 系统发 展要求 。
烯 烃厂 原 有 5套 6k V级 变 电站 。输 配 电控
制 回路至今仍 延用 2 O世纪 8 0年代 以前 的传统 继
电保护元 件 , 设备 老 化 , 能差 、 误 动 、 性 易 拒动 , 甚 至有些产 品生 产厂 家早 已停 止 供应 备 品 备件 , 给
2 系统 总体 的配置
变 电站的正 常运行带来 隐患 。随着 乙烯装 置的不 断扩容 改造 ( 一期 和二 期 ) 电气 设 备也 在 增 多 , ,
老 变电站容量有 限 , 能容 纳下新增 的 电气 设备 , 不
于是 陆续 上 了 4套控制 回路采 用微机 保护 监控 系
根据 选配要 求及 变 电站微 机保护 监控发 展 的
统, 是电网运行 管理中的一次革命 。与传 统保护相 比, 微机保护 具 有体 积小 、 接线 简洁 , 功能强 大 , 逻
辑判断清楚 、 确 , 正 调试 维 护方便 , 作可靠 性高 、 工 便于实现通讯 , 对输 人量一次采样 、 多次使用 , 能提
价 比高 、 功能适 合 、 护方便 。系统选 配 的基本 要 维 求 , 要包括 : 简单 易行 , 作维护方 便 ; 主 ① 操 ②所 带
后 的变 电站 中。
采用分散 式智 能综合 保护 单元和微机 监控 系统来

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的工作 。
1 1 微 机保 护 系统与 传统 电磁 式二 次 系统 的比较 .
体, 通过数字通信及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的一套 微机化 的二次设备及系统。代替 了常规的变 电站保
护、 表、 仪 中央信 号 、 远程 装 置 等 二 次设 备 , 过 变 电 通
传统 电磁 式二 次 保 护 系统 与 微 机保 护 系 统 的主
来采用一对一的常规保护相 比, 不直观 , 不符合运行 和维护人员的习惯 , 调试 和维护不方便 , 程序设计麻 烦, 只适合于保护算法 比较简单的情况。
要区别 , 在于用微机控制的多功能继 电器替代了传统 的电磁式继电器 , 并取消 了传统 的信号屏等装置 , 相 应 的信号都输入计算机。为便于集中控制, 采用集 中
式设 计一将 所 有 的控 制保 护单元 集 中布置 , 整个 变 电
站各种设备相互交换信息, 共享数据 , 实现对变 电站
维普资讯
第 5期
20 0 7年 5月

山 西 焦 煤 科 技
Sh n iCo n a ce c a x kig Co lS in e& Te h oo y c n lg
No. 5
Ma . 0 7 v20
技术经验 ・
变电站微机综合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控制, 向运行人员提供变 电站运行 的各种数据 、 并 接 线图 、 表格等画面 , 使运行人员可远方控制断路器分 、
合 操作 , 还提供 运行 和维护 人员 对 自动化 系统进 行 监 控 和干预 的手段 。变 电站 主 计 算机 系统 代 替 了过去
由运行人员完成的简单 、 重复和繁琐的工作 , 如收集 、 处理、 记录、 统计变电站运行数据 和变 电站运行 过程

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作者:李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相比于老式变电站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将相应建设的造价降低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本文主要对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要求;应用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1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被建立起来,它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环境,而变电站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发电设备与用电户之间的桥梁,它可以直接调整电能源,使其符合人民生活中的需要,虽然变电站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但是它本身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其工作效益,是广大电力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它的工作流程是: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时候,它处于闲置阶段,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有故障的元件时,即使该故障很小,它也会直接的将发生故障的元件去除,从而保障其他元件的正常工作,该装置能够快速的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智能化变电站概述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中大量运行光电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在二次系统中,信息应用的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各种电气量实现了数字化输出。

通过运用相关技术,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信息的交互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

在设备上,摒弃了常规的TA和TV,采用的是新型的数字化互感器,具有紧凑和低功耗的特点。

将电力系统中的运行量直接变换成数字信号,结合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以及传输系统,进行统一的信息建模。

主要的技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数字化的数据采集采用光电式互感器,实现采集信号的数字化,不仅能够有效隔离一二次系统的电气连接,而且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为信息的集成化应用提供保证。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在企业连续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应用在很多方面,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也正在逐渐替代旧有的继电保护,本文针对常规继电保护系统与微机综合保护系统的结构、要求和系统之间的优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微机, 综合保护系统,继电器前言目前我国电网建设处于快速发展壮大时期,现阶段建设的工厂变配电装置投资规模大,服务生产流程长,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多个生产工序,因此必须保证生产装置的连续运行与供电稳定,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然停电等事故会中断生产、设备损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较多的弊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短路、接地、超负荷、断线等现象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电气设备损坏,供电中断。

以往都是采用传统的继电器保护装置防护,但由于受继电器质量、调试水平的因素影响,常使继电器保护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已经不适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始尝试采用配置微机综合保护系统,来提高保护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实际应用证明,效果良好。

一、继电保护在供电系统中的要求1选择性:保护装置动运时,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清除,尽量缩小停电范围,以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系统可以继续安全运行。

2快速性:短路时快速清除故障,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减轻引起的破坏程度,减小对用户工作的影响,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3灵敏性: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在其保护范围内电路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越大,则保护的灵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4可靠性:可靠性是在电路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应该有拒绝保护动作,而在电路完好的情况下,它则不应该有误动的行为。

二、传统继电保护的不足:传统继电保护大多都是多个继电器组合所成,如:过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通过复杂的组合来实现电路保护功能,其不足之外在于:1由于其是多个装置的组合体,所以其占地空间大,安装也不方便。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新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新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新技术应用摘要:电力能源在我国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也是基础产业的能源基础。

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减小电力生产成本,使电力系统实现统一化管理。

现阶段,我国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调度当中时,不仅要提升运行自动化水平,还应当从电力系统调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入手,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

基于此,文章就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新技术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现状1.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电网调度的现代化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并完成系统操作的高效进行。

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确保了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了电能的充分供应,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将能源损耗达到最低,确保了供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了电能的节约。

1.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子站和光线终端组成的三层结构,配电系统网络化的发展,使通信传输的速度得到保障,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

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得到加强,大面积停电现象减少,电力供应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电网事故快速排除机制得到优化,科学的事故紧急应对机制得以建立,故障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的掌控能力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更加便利;常规的值班方式被打破,无人职守电站得以出现,工作人员的效率大大提高。

1.3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计算器和网络设备的信息收集与加工处理。

35kV变电站微机中继电保护的应用探究

35kV变电站微机中继电保护的应用探究

35kV变电站微机中继电保护的应用探究一、继电保护概述(一)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是一种能反应电力系统故障和不正常状态,并及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化设备。

其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组件,使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使故障部分设备免遭毁坏。

2、发现电气组件的不正常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动作于发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不同电气组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特征可能是不同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短路故障之后总是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发生变化等,利用正常运行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故障时的区别,可以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例如反应电流增大的过流保护,反应电压降低的低电压保护,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或阻抗)的距离保护,反应电流、电压间相位的方向保护等。

(三)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动作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经济上一般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选择性。

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组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2、速动性。

快速地切出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低电压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减少故障组件的损坏程度。

3、灵敏性。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对于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该是,在事先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发生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在何处,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应敏锐感觉,正确反应。

4、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该装置规定的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它不应拒动,而在任何其他不应动作的情况下,它不应误动。

因此可靠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可靠不拒动和可靠不误动。

二、微机继电保护的特点和软硬件构成(一)微机继电保护的特点微机保护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上的两个显著优势: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完备的存贮记忆能力,以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成熟的数据采集,A/D模数变换、数字滤波和抗干扰措施等技术,使其在速动性、可靠性方面均优于以往传统的常规保护,而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微机保护有许多优点,其主要特点如下: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正确动作率高。

DX5000系列微机自动化保护装置在高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DX5000系列微机自动化保护装置在高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科 苑 论I II 谈

D 50 X 0 0系列微机 自动化保护装置 在高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王 艳丽
( 大庆 油田 有 限责 任公 司天 然 气分 公 司 六大 队 , 黑龙 江 大 庆 130 ) 6 00
摘 要 : S0 DX 00系列 自动化微机保护装置 , 实现 了数据微机监控, 设备微机操作, 保护定值等参数微机设定 , 电量微 机计算, 警微机显示 , 报 报 表微机打印, 作记录、 操 报警事件微机储存。D S 0 X 0 0系列 自动化微 机保护装置在高压 配电系统上的应 用解决 了由于配 电系统存在的 隐患给人身和 设 备 带来 的 不 安 全 因素 , 高 了供 电的 安 全性 , 提 大大 降 低 了设 备 的故 障 率 , 减轻 了 维护 、 作 的 工作 量 。 操
的 3 2位 的 MS Vi a C + MSVi a B s 能模块 。 s l +及 u s l ai u c 系统 提供 了丰 富的人 机交互 界面 , 切操 一 又 节省投 资。 1 电保 护功 能 独立 ,安 全不 依赖 于通 讯 软 件编译 平 台 , 用 面向对 象 的设 计 思想 , 件功 作 规程 均可 在界 面上 进行 ,可显示 接线 图 、地理 _ 6继 采 软 能模 块可 重新 系统组 态 ,保 证 了系统的 可扩 展性 图 、 系统 图 、 曲线 、 流 图动 态 图 、 潮 报警 器件 闪烁 、 网, 仅通过 网络层 交换信 息 。 报警 确认 变色 、 图元 条件变 色等功 能。 可 以进行 还 1 _ 7友好 的 人机 界面 , 汉化 菜 单操 作 , 用 及可 维护性 。 全 使
种 硬件平 台( 括各 种体 系的 工作站 、 机及 小型 量 分 别 累计 在 5分 钟 、5分 钟 、 包 微 1 1小时 、 、 、 天 月 年 稳 定性和运 算 速度得 到保证 。 统 计 中, 以避 免误差 的 累积 。电度处理 对电度 进行 1 隔层 可集 中 组屏 也可 按站 内一 次设 备 机 ) 5间 。 41 .6系统 软 件 利 用 建立 在 A t e l ci X基 础上 峰谷平 段化分 , 以分别统 计 。4 . v 可 31 机界 面功 3人 分 布式 布 置 , 接安 装 于开 关 柜上 , 相对 独立 , 直 既

浅析微机“五防”系统在变电所的应用

浅析微机“五防”系统在变电所的应用

[ 摘 要] 微 机五 防 系统 是科 技不 断进 步 的产物 , 其在 变 电所 中有 着广 泛 的应用 , 可 以保证 变 电站安 全 、 稳 定 的运行 。 五 防系 统与变 电所 自动化 监控 系 统结 合 后, 可以实 现无人 值班 的 防误操 作 , 解决 了变 电所无 人值 班安全 生产 管理存 在 的问题 。 本 文对 微机五 防系统 在 变 电所 的实 际应用 情 况进行 了分 析 , 还 根据 用户 的需 求, 对变 电所 应用 的 微机 五 防系统 进行 了更 新 与维护 , 提高 了变 电所 无人 值班 的安 全 生产 管理 水平 。 [ 关键 词] 微机 五 防系 统 ; 变 电所 ; 应用 中图 分陈 类号 : T M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l 0 一 O 2
变 电站 是 电力行 业的 重要组 成 , 随着 社会 的不 断发展 , 人 们对 电能 的需 求 量在 不断增大 , 这 促进 了 电力 企业 的发展 , 电网的建设 规模在 不断 扩大 , 电力 设 备 的数量 在不 断增 加 , 这增 加 了电力 系统 运行 的安 全隐 患 , 相 关 工作人 员必 须 采取 有 效的措 施保 证 电网可 以安 全 、 稳定 的运 行 。 微机 五防 系统 是变 电所正 常 运行 的保证 , 其可 以检测 出系统存 在的故 障 , 可 以减少 电力 安全事 故 的出现 。 微 机五 防 系统 与继 电保护 回路 结合 后 , 可 以对 电力系 统进行 监 测 , 对 变 电所运 行 系 统有 着维 护 的作用 。 1 微机 五 防系 统概 述 微机 “ 五 防” 系统 主要 是针对 变 电站倒 闸操 作存在 的五 种 电气误 操作 事故 进 行有 效 的防治 。 变 电站 在运 行的 过程 中 , 倒 闸操 作容 易 出现五 种恶 性 电气事 故包 括 : ①带 负荷误 拉 、 误合 隔离开 关 , ②误 拉 、 误 合 断路器 ; ③带地 线或接 地 闸 刀合 闸; ④带 电挂 接地 线或合 接地 刀闸 ; ⑤误 入带 电间 隔。 微机 五 防系统可 以采 用 有效 的措 施 防止 这五 种恶 性 电气操 作事 故 的发 生 。 在变 电所 中, 应 制定 出完善 的五 防系统 , 防止变 电所 的工 作人员 出 现操作 失误 的情 况 。 变 电所运行 的 过程 中合理 应用 五 防系统 , 是保 证 变 电所 安全 稳定 运 行 的有 效措 施 , 其对 倒闸操 作有 着模 拟 以及逻 辑判 断的作 用 。 五 防系统 的完 善性 以及 运行 的可靠 性 关系这 电网运行 的质 量 , 做好 五防 系统 的完善 工作 , 可 以降 低电 网事 故 出现 的概 率 。 当前社 会 , 电网建 设的规模 在不 断扩大 , 用 户的用 电需 求也 在不 断增 加 , 为 了更好 的满 足用户 的需 求 , 变 电所 的相 关工作 人员需 要保 证系统运 行 的可靠性 , 还 要提高 系统 运行 的效 率 , 减少故 障检 修的次数 , 这 也使 得五 防 系统在 变 电所 中发 挥着 作用 越来 越重 要 。 为了达 到变 电所 五防 的要 求 , 相关设 计人员 在 电气设 备 中安 装了 闭锁装置 以及 故障提示 装置 , 这 些装置 可 以实 现 电气闭锁 、 机械 闭锁 以及微机 五 防闭锁 , 由于 相 关技术 不够 先进 , 而 且设备 的 稳定性 不高 , 所 以变 电所 恶性 五种误 操作 时有 发生 , 容易 引起 安全事故 当前社 会信息 技术越来 越发 达 , 计 算机 的普及率 也越 来越 高 , 这促 进 了微机 防误 闭锁 技术 的完 善与推 广 , 很 多地方 的变 电所 中 都应 用 了微机 防误 闭锁 装置 , 并且收 到 了 良好 的应用 效果 。 电力行 业在 不断 发 展 的过程 中 , 建 立 了较多 的智 能变 电站 , 应用 了微机五 防系 统与 自动化技 术 , 有 利 于实 现无 人值 班 站的 安全运 行 2 . 微机 五 防系 统应 用方 案介 绍 在建 造变 电所 时 , 设计 人员一 般都 采用 的是 微机五 防系统 , 该系统 主要 采 用 的是独立 五 防的类型 , 独立 五 防系统是 指微机五 防系统 独立于 变 电所 监控 系 统 为运 行 , 在 独立 五 防系 统 中 , 有 完 整 的全站 闭 锁功 能 , 还具 有 远程 操 作 的功 能, 可 以利 用微 机五 防系 统对 整个变 电所进 行 五种恶 性误 操作 行为 进行 控制 。 在 现场 操作 的过程 中 , 其 主要 是 由电脑钥 匙 以及锁 具进行 闭锁 的 。 下 面笔者 对 独 立五 防 系统 的优 缺点 进行 简 单的介 绍 , 以供参 考 2 . 1 独立 五 防系统 的优 点 独立 五 防系 统有 着较 多 的应用 优 势 , 该 系统在 不 断发 展 的过程 中 日趋 完 善, 与 一体 化五 防系 统相 比 , 其应 用的 时间 比较 长 , 而且运 行 的成本 也 比较低 。 独立 五 防系统具 有较 高的 完整 性 , 其是 由主机 、 机械 编码锁 、 电脑钥匙 等元 件组 成的, 结 构较 为完整 。 其 在实现变 电所 电力设 备 闭锁 功能 时 , 主要依靠 了 闭锁逻 辑 以及 现场锁 。 独立 五防 系统 还具有 较高 的安 全性 , 其 是独 立于 变 电所 监控 系 统的, 二者 的分 工 明确 , 而且 互相 干扰小 , 具 有 良好 的安全 性能 。 应用该 系统 可 以同时进 行多个 任务 , 实 现了多个 设备 同时操 作 , 有 效提 高了工 作 的效 率 。 微机 独立 五 防系统 与监控 系统 是两 个独 立的 系统 , 其有着 各 自的执行 终端 , 所以, 监 控 系统 出现 故 障后不 会 引起五 防系统 出现误操 作 , 安全 系数 较高 。 独 立五 防系 统 还具 有较 高 的便 捷性 , 其结 构 比较 简单 , 功 能也 比较 多 , 具有 操 作方 便 的优 点, 采 用不 同 的运行 方式 , 都 可 以保证 操作 的简便 性 。 另外, 五 防系统 的生产 厂 家 技术 比较 娴熟 , 可 以保 证系 统软 硬件 的正 常使 用 , 系统运 行 时可 以同 时进行 系 统的安 全维 护 , 在 换代升 级 时也较为 方便 , 不 会对变 电所其他 系统 造成影 响 。 2 . 2 独 立五 防 系统 的缺 点 独立 五 防系统 具有 成本 低 、 操作 简便 的优点 , 随着变 电所 自动化 程度 的不 断增 加 , 独立 五防 系统在 应用 的过程 中也显现 出 了较多不 足之 处。 首先, 在 运行 时具有 通信 不 稳定 的缺 点 , 该系统 由于 是独 立于 变 电所 自动化 系统运 行的 , 所 以通 信会 出 现较 多不 稳定 的情 况。 另外我 国通讯 接 口没 有形 成统 一 的行 业标

微机保护装置在10kV电力系统中的合理选用

微机保护装置在10kV电力系统中的合理选用

微机保护装置在10kV电力系统中的合理选用【摘要】通过对微机保护装置的性能特点的介绍,突出了微机保护装置在10kV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优越性。

在10kV电力系统中采用微机保护装置是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微机保护的价格比传统继电器高出了许多,但它能大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提高供电质量,有利于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无人或少人值班,以另一种方式大大大节约了成本。

列举了目前10kV电力系统中主要应用的微机保护型号和工程应用中的一些注意点,以期对10kV配电设备的设计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微机保护;电力系统;选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微机保护装置以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自检功能、使用方便、易于事故分析、节省了二次控制设备的安装空间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继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合理选好且用好微机保护装置,不仅关系到10kV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而且关系到变电所初期的投资成本和今后运行的经济效益。

1.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特点1.1 改善和提高保护性能,动作正确率高由于微型机的应用,可以采用一些新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常规保护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保护性能很容易得到改善和提高。

微机保护装置软件计算具有实时性特点,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暂态时期内,就能正确判断故障,当故障发生变化或进一步发展,也能及时判断和自纠,其运行正确率很高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1.2 可靠性高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之一。

微机保护可对其硬件和软件连续自检,有极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它能够自动检测出本身硬件的异常部分,配合多重化可以有效地防止拒动;同时,软件也具有自检功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错和纠错,即自动地识别和排除干扰,因此可靠性很高。

1.3 灵活性大由于微机保护的特性主要由软件决定,因此替换改变软件就可以改变保护的特性和功能,特别是进口保护以逻辑图管理的方式,用户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并编程,以实现过流、速断、重合闸、温度、瓦斯等等不同的保护功能,且软件可实现自适应性,依靠运行状态自动改变整定值和特性,从而可灵活地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

变电站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变电站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的经济 效 益。
叠 i 瑟黧 摘要:为 优化企业变电 站的供电 方式,
结合 某企业 变 电站 系统 的运 行模 式 ,对 目前 企业 变 电站微 机 保护 综合 自动化 系统给 予 分析 、总 结 并指 出发展 趋 势。
誊臻 键词 : 变电站 少人值守 微机保护 关
安 全 可 靠 经济运 行 Ab t c = Fr pmz gt upy f l t Sr t o t in e plo e r a oi i hs eci c
S b tto ” S e c i g t e c m p t r r tc i n a d u sa in k t h n h o ue —p o e t n o me s r me t tl f ea o to a dp i t u et n a u e n yeo ly c n rl n on th e d s r o t r
p we d u fco y i t d c es l n au e o r n me im t r,n r u et t ea df tr s i a o h y e o “ w e ti u sai n ” a d “ l lc rc f Ne Elcrc S b tt o n o d E e ti
一 一
动装置相配合 ,迅速切断故障 电流,保证系统的
E. 没有 自诊断系统 ,需靠运行人 员定期的巡
【 《 5 电力系统自 】 动化 水利电力出 版社,8年 7
o d v lp n f lcr w r u sain . f e eo me t ee t cp e b tt s o io s o
K sw rs 1 2deu m n n n ndt e oபைடு நூலகம் : n qi et ooe uy s f p , o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的相关分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的相关分析
3.2在蜘牛结构上
基于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装置下,不仅在硬件的构造上呈现出了自身的性能特点,同时在软件上同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微机继电保护软件的保护与管理功能上,在软件初始化过程中,主要是由初始化(一)、(二)和数据采集系统组件而成。在初始化一上,承担着对微处理器与扩展芯片的初始化功能,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实现对开关量出口的初始化,进而促使出口的初始值处于正常状态,为确保继电器实现可靠运行奠定基础。而初始化二则是针对采样定时器进行初始化,同时,还需要针对软件计数器等实现清零处理。此外,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初始化上,则要针对采样值存放地址的指针,实现初始化处理。通过这一初始化处理的实现,能够为促使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软件能够具备正常运行的状态,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实现自身功能作用的可靠发挥奠定基础,以此来提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准。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性能特点及功能
相比于传统的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调试、维护操作更加方便、简单,具备更完善的保护性能。
(2)技术水平先进,功能完备,逻辑回路可靠性高,动作正确率高。
(3)具备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并能远方监控,实现无人值守。
(4)装置能实现GPS卫星校时以及故障录波,提供完整的数据,方便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1.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功能
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的功能以进行分析,除了能够满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可靠性、快速性以及灵活性等基本要求之外,还具有一引起独特之处。
(1)通信功能。在微机保护中,通信接口是必要条件之一,它具备RS-232以及RS-424/485等标准接口,其中,前者可以转化为光信号,与远动装置的光纤相连并且与RTU相结合之后,能够实现远动保护的就地安装,在节省电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后者具有较强的搞干扰能力,并且具有较长的传输距离,使得微机保护既可以进行分散安装也可以进行集中组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由继电保护、就地监控(测量、控制、信号)、远动、故障录波等装援组成.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和在电力系统的普遍应用,近年来,这些装置都开始采用微机型的,即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微机远动等。

这些微机装置尽管功能不一,但其硬件配置却大体相同,装置所采集的量和要控制的对象许多是共同的。

但由于这些设备分属不同的专业,加上管理体制上的一些原因,在变电站上述各专业的设备出现了功能重复、装置重复配置、互连复杂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打破各专业分界的框框,从全局出发来考虑全微机化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优化设计,这便提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利用微机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构成了对变电站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

它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通讯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它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点。

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保护和监控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有的常规保护和监控系统渐渐不能满足要求;二是变电站现有的常规保护和监控系统设计本身具有很多缺点和不足。

1.对变电站保护和监控的要求的变化❖继电保护要求的变化当前的电力系统具有电网规模大、电压等级高和机组容量大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电网的经济性,电力系统越来越多地运行在其稳定极限附近。

这就要求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更快地切除故障。

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要求的典型故障切除时间≤30ms,严重故障时要求故障切除时间更短;母线保护要求内部故障切除时间≤10ms,能自动识别母线运行方式并作出相应调整,能在近端外部故障下抗CT饱和并可闭锁;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其关键问题仍是励磁涌流的鉴别.传统的办法是监测差流中的谐波成分,但是对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接长距离输电线或低压侧接无功补偿装置时,内部故障电流中也会含有丰富的谐波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判别故障还是涌流.❖自动监控装置作用的变化电力系统监控方面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对监控装置在降低发电成本和跳提高电网运行水平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将是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而微机继电保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进行了相关探讨,重点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功能的实现,确保了电网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 变电站;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传统监控系统;cpu 主系统;微机保护近年来,随着科学力量和电网现代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将是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对于配电网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站而言微机继电保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变电站正在进行微机化改造,即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所以对配电网变电站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是分重要的。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与类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是由“数据采集和控制”、“继电保护”、“直流电源系统”三大块构成变电站自动化基础。

“通信控制管理”是桥梁,联系变电站内部各部分之间、变电站与调度控制中心之间使其相互交换数据。

“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对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并向运行人员提供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数据、接线图、表格等画面,使运行人员可远方控制断路器分、合操作,还提供运行和维护人员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和干预的手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在结构形式上主要可分为集中式、分布集中式、集中和分散结合式、分散式四种。

1.1集中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中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按功能要求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及远动装置并安装在变电站的中央控制室内。

变压器、各进出线及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ct、pt、开关辅助触点由电缆传送到变电站的中央控制室的保护装置和远动装置内,经初步处理后送到i/o通信控制器进行数据格式的变换,并将变电站所有保护、测量、信号和控制信息统一处理,与当地的后台机和远方调度中心进行信息交换。

此种方式实际上是现有微机保护与微机远动的系统集成,但其组屏多,占地面积大,而且需敷设大量电缆,投资和工程量大,应用会越来越少。

全分散式户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全分散式户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2 一
波等功能。1 - . 8由于装于户外端子箱上, 2 显示 威 特 电 力 系 统 自 动 化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V S60 该 部分最好选用数码管。.9微机保护监控装置 D P一0F系统. 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在 1. 2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 具有抗共模 、 差模 、 电、 静 辐 恶劣 的环境下( 如低温 、 潮湿 、 强电磁场干扰、 有 射电磁场 、 快速瞬变等干扰能力 。..O微机保 害气体 、 1 1 2 灰尘等) 长期可靠运行通 合东北恶劣的 护 控装 置具有 较高绝 缘水平 和较 高耐压水 气 候 环 境 。 平, 证保护监控装置 长期可靠运 行。1 .1 以保 . 1 2 D P -0 F 专门为 变 电站进行 成套 设 V S 60 是 微机保护监控装置对变电所接地电阻无特殊要 计 的面向用户的开放式软硬件系统 、分布式安 求, 无需抗干扰端子。 装变 电站综合 自 动化系统。该系统分为变电站 1 通信网络选型原则 。1 . - 3 . 1通信 网络选 层 、 3 间隔层 、 通信 网络层; 系统突 出解决 了变电 用总线型通信网络, C N总线 、O 如 A L N总线 等。 站 间隔层微机保护监控装置OV 6 0 P 0 系列微机 满足标准规约, 直接构成分布式系统;3 1. .2通信 保护 监控装 置) 在恶劣环境下( 如低温 、 湿、 潮 强 网络具有高可靠性, 电磁 干扰能力强。 抗强 具有 电磁 场干扰 、 害气体 、 有 灰尘等) 长期可靠运 行 非破坏性总线裁决技术,即当一 台保护监控装 问题; 突出解决了变电站综合 自 化系统 中变 动 置通信故障时, 不能影 响整个通信 网络运行, 有 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通讯 网络的可靠性 、快速 故障保护监 控装 置 自动切断 同通信 网络联系, 性和多种规约的兼容性问题 。突 出解决了变电 同时将故 障信息送 向监控 主机 或调度 ;3 1. .3通 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 同地区电网调度 自动化系统 信 网络实时性能强, 即当现场发 生事 故时, 保证 之 间通讯的可靠性 、快速性和多种规约的兼 容 在重载情况下各种数据安全可靠传输到监控系 性 问题。 统 , 机。1 . 不死 .4通信网络具有很完整 自 3 检功 按每个功能单元( 间隔) 对应于一个小 机箱 能。 .5断路器控制必须能实现远方遥控跳合 设计, 1. 3 装置可下放到开关 场) 附近安装同 主机 闸, 跳合闸执行 正确率 必须 为 10 开关 之问 由 C N总线通迅 电缆联络 。统计表 明, 遥控 0%, A 发 就 地必须保 留手动的强 电控制回路。 .. 13 6通信 电厂, 变电站大量复杂 的二次连接 电缆接触 不 电缆选用屏蔽双绞线 。 .7通信网络对接地 电 良是造成发电厂, 电站发生恶性事故 的重要 13 . 变 阻无 特 殊 要 求 。 原 因之一。把监控保护功 能分散到就地独立完 1 . 4站控监控层选型原则。1 . . 1站控监控 成, 由普通屏蔽 双绞线 和主机联络, 只作 4 仅 主机 层分 为带 主机模式和不带监控主机模式。 带主 日 管理工作, 了以往将所有测量 、 常 避免 控制 、 机模式, 可建一小控制室, 面积为 l 平方 。不带 保护 、 0 信号线都接入主控 室, 极大地减 化了二次 监控 主机模式, 以不建主控制室 。1 . 同调 接线, 了投资 。 了系统可靠性及可维 护 可 .2 4 节省 提高 度 连接可通过监控 主机或网络 管理单元 连接, 性 、 减少了事故隐患 最好选用 网络管理单元同调度相连, 监控主机 结束语 只做 当地监控功能 。 .3监控主机或网络管理 1. 4 通过对全分散式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选 型原 单 同保护监控装置通过通信网络联络. 监控主 则描述.说明微 机保护监控装置安装 于户外端 机 只作 日常管理和监视工作;监控主机或数据 子 箱 上 是 完 全 可行 的 ,以全 分 散 式 微 机保 护 监 通信 控制装置 可通过 P L I G、 D 、 N 30 控装置为基础全分散式户外变电站 自动化 系统 O LN C T D P .、 u F I C 6 80 1 1 4 、E 一 0 7- 0 等规约通调度 相连,实现 是完全可行 的。 通过辽宁丹东 电业局白云 6 k 6V 远 方 调 度 集 中 监控 。 .. 监 控 软 件 必须 全 部 汉 变电所设备配置运行情况,证 明以分散式微机 1 4 4 化, 必须具有完整密码功能。 1 . _ 5监控软件功 保护监控装置为基础的全分散式户外变电站 自 4 能必须完整。 动化系统, 特别值得在城农 网中推 广应用, 符合 1 户外端子箱选型原则 。1 . . 5 . 1采用双层 变电站向小型化发展方 向。 5 结构, 为材料为不锈钢, 外层 内层选用 负离锌板 参 考 文 献 材 。 .2全面考虑户外端子箱的防雨 、 1. 5 防潮 、 抗 f1 刚, 1 扬 杨仁g , J郭喜庆. 电站 自动化 系统智能 9 变 J. 电 2 42 0 高温 、 低温能力, 能达 I5级。1 _ P . 3合理设计端 化 电 气设 备 的 实现 I1 力 系统 自动 化 , 0 ,8 5 子箱布置, 合理考虑检修 、 运行方便性 。 .4所 () 4 7 ,5 1. 5 3: - 68 . 7 有端子箱尽量设计标准 、 统一。 『 曲延滨, 2 1 王建平等. 基于 C N总线和 D P的 A S J 】 2 22 0 2全分 散式户外变电站 自 动化 系统在 白云 变 电站 监 控 系统 【.电 力 系统 自动 化 , 0 ,7

浅谈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在110kV变电所中的应用

浅谈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在110kV变电所中的应用
网通 讯 。
信号控制屏 已不堪重任 , 系统 已经不能再扩容 , 好多信号不能 接人监视 , 系统运行状态不能有效掌握 。
() 5 原系统扩展性能很差 。我矿正准备上矿井综合 自动化 系统 , 华聚 能源也准备远程监测我矿供电系统 , 这些都 需要 从 变 电所采集 电流 电压 、 开关 位置信号 、 事故 信号等 , 现有 系统 根本不具有接人条件 , 如果接入系统投资将非常巨大。
号煤矿 、 宁三号煤矿 、 济 周边五村的供 电任务 , 另外 , 还担 负济 二矿电厂 、 新村 电厂 5个回路的并网发电任务 。其安全运行水
平 对 整个 济 东 矿 区 生产 生 活 意 义重 大 。变 电所 从 1 9 投运 9 4年
() 7 由于变 电所 系统运行复 杂 , 行参数随 时变化 , 运 值班 人员记 录的运行 电流 、 电压 、 功率等根 本不可能在 同一时刻 , 给分析 系统运行状况, 全面有效掌握 运行特性带来 了难度。特
() 6 由于 原系统所 限 , 电所 的预告信 号 、 故信号未 能 变 事
全部做 出。例如 : 几十台 6 V高压柜的 “ k 控制 回路断线 ” 预告信 号 只有一个光字牌显示 ,报警后根本不能判断哪个高压柜 出 现故障 , 只能一个个查找, 误了故障处理时间。 耽
高、 规模最大 、 系统运行最复杂 的一个 变电所 。担负着济宁二
别是在故障状态下 , 现有 系统无故障录波功能 , 能实 时记 录 不 当时故 障情况及 系统运行参数 , 给事故分析带来难度 , 系统 的
运 行 缺 陷 也 很 难查 找 到 。
至今 已 1 , 5年 原有 的二次保护 、 计量 、 信号 、 控制 系统并未 已
经 明显 不 适 应 矿 井 生 产 生 活 的需 求 ,近 几 年 来 二 次 系统 中逐 步暴 露 的一 些 问 题 已 经 影 响 到 了 变 电 所 的 安 全 运 行 。因 此 对 变 电所 二 次 系 统 进行 改造 , 除 系 统 安 全 隐患 , 为 变 电 所 亟 消 成 需 解 决 的一 大 难 题 。 随着 计 算 机 技 术 、 络 技 术 及 通 信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 类 网 各 变 电站 综 合 自动化 系统 纷 纷 投 入 运 行 ,变 电站 自动 化 系 统 是 以计算机为核心而形成 的具备控制 、 号 、 信 测量 、 保护 、 自动装

微机五防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微机五防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1054 结语高压电缆线路存在很多薄弱点,无法一一克服和避免,布置回流线便成了相对较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为电缆线路布置回流线,达到消除感应电压、降低线路设备损耗的目的,从而提高高压电缆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1] 张新刚.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相关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2] 王东海.电缆改造引起的护层感应电压变化及其补偿[D].河海大学,2005.[3] 陈纪纲.带回流线的直线供电方式接触网防雷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4] 魏书荣,马宏忠,王东海.电缆线路改造引起的护层感应电压变化及其补偿[J].电线电缆,2004,(4).[5] 王健.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6] 牛海清,王晓兵,蚁泽沛,张尧.110kV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环流计算与试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5,(8). 作者简介:雷文东(1985-),男,湖北随州人,研究方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责任编辑:秦逊玉)1 概述“五防”是在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中防止五种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简称。

这五种恶性电气事故通常指以下五种:防止误入带电间隔;防止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接地开关(接地线)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合(挂)接地开关(接地线);防止误分合断路器。

我国电力系统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并以法规形式行文规定了电气的管理、运行、设计和使用原则。

每个变电站在投运前都应有一套完整、可靠并经过运行人员验收合格的五防系统,五防系统是变电站防止人为误操作,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所有正常的倒闸操作都必须经过变电站五防系统的模拟预演和逻辑判断。

所以五防系统的稳定和完善与否,大大影响电网事故的发生率。

随着广东电网的日益发展,用户用电量的逐渐增大,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格,五防系统的重要作用也显得尤为突出。

供电系统设计中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供电系统设计中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远动 功能 。各 间隔级单 元相 互独立 , 互相影 响, 能不依 赖于 站控计 算机 , 无 功 以增 强整个 系统 的可靠 性 。在上位 机 发生故 障或退 出运行 的情 况下 , 间隔 各 级保护功 能不受影 响 在通 讯网络 出现 故障时 I 各间隔级 保护功 能不 受影响 : 在
机控制 , 采用开放 式设计 , 以和任 意第 3 智能化 设备及上 级调度 管理 网对 可 方 接 , 真正 意义 上 的通用 综合 自动化 系统 。 是 2 1微 机保护装 置 的系统构成 . 微机保 护装 置主要 由微机监控 保护装 置 (A 90 T0 0系列) 、计算 机监控系
统 及 实时通 讯 网络 组成 微机 监控 系统 通过 现场 总 线方 式与 间隔 级 单元通
② 具有完 善的监控 功能 。由监控模块 、充 电模块等 构成 的分级集 散式控
制 系统 , 对 电源 系 统进 行全 面 管理 和 控 制。并具 备 “ 可 四遥 ” 功能 。 ⑨ 蓄电池严格 按照 充电 曲线 自动运行 , 成从充 电、 充、浮充到模 块投 完 均 切 的全 过 程 。
lk 配 电站站用 操作 电源 选用 6 D OV ZW型智能 高频开关 直流 电源 , 该装置优
点 如下 :
① 智能化 程度高, 能可靠, 性 操作使 用方便 , 显示、报警 功 能完善, 两路 交 流 电源 进 线 可 自动 切换 。
讯 。运 行员工 作站是系 统中主 要的人机 接 口, 也是整个 电站监控 的核心 , 它通
过通 讯 控制 器 与调 度 系统 进行 通 信,完成 遥测 、 遥控 、遥 调 、遥 信 等所 有
1工 程供 电系统 墟计 1 1布置方 式 . 新建 1 V 电站为独 立建筑物 , 用户 内式 2 0k 配 采 层布 置方式 : 层 为 l v 1 O k 开关柜 ( 开关柜 数量近 6 面)2 为 1 V电容器组 (段 母线 4 及 主控制 0 :层 Ok 4 组)

微机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微机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须 同时具备 低频 通信接 口 ( 包括载 波和 微波 ) 和A T M接入 及充分利 用 广域 网等 着两 个条件。 变 电站 自 动 化系统广泛 运用广域网—局域 网一 现 在 建立 局域网通信监控 系统 的基础上 , 变 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通 过 场总 线的结 构 , 因而 其具 备投 资小 、 安装简便 、 易于维护 、 组 态灵活 和 各种装置包括计算机保护装置、 自 动化装 置、 远动 装置的等采集各种 量化 高效可靠的特点 。 信号, 变电站 电气系统的监 控和调度工作的核J 是程 序, 程序是 由微 型计 2 . 2 建 立自动化通信 网络
荡意镁术
微机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电
【 摘要】 科技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变电站高压电气系 统自 动化的不断 特 征 。 因而, 近 几年来 , 变电站 电气 自 动化 的快 速发 展吸 引了大众 的注
完善, 电力系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更新。 高压电气系统 自 动化 监控 管理与 信息技 术 自 动化应用息息相关, 其 实计算 机技术 、 自 动化技 术的结合 体 ,
具有功能综合、 结构分布分层、 屏幕监控 、 智能管理等托 占 ’ 【 关键 词】变电站; 高 压 电气系统; 微机 自 动化 意, 因为功 能的 不断完善 , 因而其将 成为今后变 电站 的中心 , 变 电改 造 也得 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
2 、 自动化 信息 技术 的 应用 2 . 1 建 立变电站高压 电气系统自动 化
合显示 和故 障记录 、 位置测定 、 接地 选线 、 自 动调 整系统负荷、 电闸重启 区域网络 ( 简称局域 网L A N) 之 外, 还有计算 机交换 ( C B X ) 。 局域 网是 等的综合管理。 其高度的综合性是通过局域网集合统一成一个综合自 运用最 广泛的 , 它普及的原 因是实现 了互联 和通信 , 其有 四大因素也是 动 管理体系实现 的。 不可或缺的, 分别为拓扑结构 、 传输 介质、 传输 控制 盒通信 方式 。 ( 2 ) 系统结 构分布、 分 层化 : 高压电 自 动 化系统除 了其他职 能设备 局域 网的 传输 通道 有多样 , 其 中最 主要 的有 两种 , 分 为有线 和无 系统外 , 还有更 重要的微 机保护和 数据 采集 , 它们都 是以分布 的形式存 线, 有线用 的是双绞线 和同轴 电缆和 光纤, 其存 在通道传输 速度低的特 在的 。 每个 子系统 的多个 C P U是为满足各种功 能而设 的, 其数 量庞大 , 点, 其速度为每秒几兆特 比。 其适用于近 距离传输 , 并且成本低 。 电缆线 以便更 好 的满足这个 系统 的 有机综 合需 求 , 其 具备 完整 性 和高度 的协 的性 能比双 绞线好, 远 距离和大 容量 的运输都 比较 适合使用 电缆 线, 尤 调性 。 变电站 自 动 系统 的风 采 除了变电站 层之 外, 还 有 间隔层 , 变 电站 其是 他的抗干扰能力也比电缆线 。 层和间隔层围绕其系统做分层分布方 式分 散。 2 . 3 实现系统 自动化的技术支持 ( 3 ) 操作监控 屏幕化 : 变 电站的电气 自 动化需 要主控站 。 调度室 和 配备 电 自 动 化系统 最大 的问题 就是 通信 问题 , 这就 要求 网络载 波 彩 色屏幕 显示器三者 的协调作用 , 因此其 不需要人 员值 班和 操作 , 就可 通信技 术要跟 上时代 的步伐 , 不断加 强。 1 9 9 5 年, 配电载波 通信受 到大 以 全方位 监控和 操作设备和输 电线 路。 计算机 的C R T 显示器的主体作用 家的关注 , 这与I E C 发布的配电网自 动 化系统 的标准 ( 技术文件和报告) 明显 , 它除了能够观 测变电站的实时情况之 外, 还能够操作开 关设备。 有关。 I E C 标 准详细 描述了基于配 电载波通信系统 ( D L C ) 配 电网自 动化 ( 4 ) 通信局域 网络 化 : 计 算机 局域 网络技 术和 光纤 通信技 术在 电 系统 的系统 ( D A S ) 的系统构成 。 系统 的功能性 决定 了D A S 系统 的有效 气 自动化 系统 中得到广泛普及 。 因而, 这 种特 性使传 统变 电站 复杂的 电 结 构选择 。 缆得 以简化 , 这给 施工带 来了极 大的 便利 , 其抗 电磁干 扰能 力强、 数据 3 . 结 语 传送 速 度快 , 因而满足 了实时性 的需 求 , 其具 有组 态 灵活、 易于扩 展和 今天, 电力系统 的应 用离不 开电力网络 的 自 动化, 这主要 得益于科 可靠性大 高的特点。 技 的高度发展 。 变 电站 的职 责就是实现供 电网络和实 际用户之间的 电力 ( 5 ) 运行 管理智 能化 : 智 能化 体现在 功能和 自我诊断两方面。 功能 能 转换 , 因此其 实供 电系统中不可或缺 的部分。 而 变电站 中最 重要 的部 自动化指 的是 自 动 报警、自 动 报表 、 自动调 节 电压 无 功、 小 电流 接地 选 分是 高压电气系统 , 高压 系统 自 动化 给相关人 员的工作带 来了极大 的便 线、 事 故判 断和 处 理等 , 另一方面指 的是在 线 自诊断 , 并且将 结果 输送 利 , 也 提高 了 供 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和稳定性 。 自动化技 术和计算 机技 术 到远方的主 控的。 智 能性体现 在系统在 监测 设备的 同时 , 也 在时刻检 测 的不断发 展, 变电站 电气系统的 自 动化 和智能化 发展将成为 我国电力能 系统是否存在 故障。 资源的主 力军 。 ( 6 ) 测 量 显示 数 字化 : 变 电站 原 来的 指针 式 仪 表之 所 以会 被取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科技前沿Latest Technology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台 金光辉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王论衡摘要:本文介绍成都瑞科的RC3000系列智能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功能,具有功能强,体积小等特点,可连接成网络组成变电站总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分,保护继电器发展历程包括电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等阶段,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是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在供电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体现。

电力系统跨地区,超高压电网迅速发展,对继电器保护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装置的使用,为供电系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

1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1.1 微机综保装置简介传统继电器保护装置存在许多不足,保护配置多,使用继电器数量多,检修维护不便。

保护定值稳定性不高、误差大,装置动作易受到振动等外界干扰,无记忆功能,对系统异常与事故进行技术分析难度较大。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整定值设定方便的优点,可测量记录实时运行参数,发出各种保护动作的文字信息,微机保护仅需采用集线路上的电流数据,大大减少了界限,就地控制出口可仅通过一组继电器动作,微机保护在强电流攻击时,设备可建立自保。

具有CPU数据处理快,各元器件寿命长的优点。

可形成网络,将保护器检测数据与系统运行状态传输到上位机内,供管理人员随时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减少停电时间,合理调整系统的运行方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1]。

微机保护技术具有多种特殊功能,目前微机综合保护以其独特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微型综保装置的优点与传统的继电器保护装置相比,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优点体现在具备较完善的软件设计,具有自检异常报警功能,内部部件多采用软件连接技术,具有优越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可实现防止误动作及自动纠错等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工程0引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采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优化设计、重新组合,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全部运行情况及执行情况进行测量、控制、协调及检测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操作监视屏幕化、结构微机化、运行管理智能化、功能综合化等特征,它的出现为变电站的智能化、小型化、控制范围的扩大化、及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和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支撑。

1结构及类型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结构形式上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分散式、集中式、分布集中式以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式。

1.1分布式(分散式)系统分布式(分散式)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依照回路加以设计地,所有一次设备及开关柜上都会安装单回路的监控单元及微机保护单元,因此,一次设备及开关、微机保护单元、单回路监控单元同时安装在一柜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缆的联接量,同时抗干扰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此系统不用再对远动装置屏及继电保护进行设置,二次设备有效得到减少,也缩小了用地面积。

1.2分布集中式系统在分布集中式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将变电站的一设备和二次的整体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即设备层、单元层及变电站层等。

设备层划为0层,单元层划为1层,变电站层划为2层。

1层及2层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位置。

1.3集中式系统在集中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远动装置的安装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是按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配置,并在变电站的中央控制室内进行安装。

通过开关辅助触点、CT 及PT 可以将各进出线、变压器和其余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经电缆传送到远动装置及保护装置内,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将信息传输到I/O 通信控制器,再将其数据格式进行一定的转换,同时对变电站中所有的信号、测量、保护及控制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同远方调度中心及当地的后台机展开信息的交换。

1.4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式系统以每个电网的元件为对象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自动化变电站系统,在某一机箱内同时装置保护、测量及控制设备。

同时,可以在主控室内对变压器保护装置以及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进行集中组屏安装。

此系统模式呈多样化趋势,不同于分散式和集中式,但却介于两者之间。

并且他还具备某些分散式系统的优点,由于一次设备在部分中低压变电站中是比较集中的,所以该结构形式对中低压变电站相对适合。

2传统变电站中的系统结构传统的变电站监控保护系统其设备状态及组成环节如图1所示。

图中只对变电站的部分主接线方式和一次设备的连接方式加以表示。

主设备的信息及一次系统经传感器进行转化后,人的感觉器官便可以感知其信息形式,如仪表指示、声音、光线等。

工作人员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判断及处理,并对其进行手动的操作和控制,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信息闭合系统就产生了。

信息流中时常以模拟式的连续电信号对信息进行传递,工作人员必须在现场或者是控制室实时的进行监测,以对信息的变化情况进行把握。

其他的信息将传送到自动装置的继电保护组织,经处理后,可以对一次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及调节,如跳闸、闭合等,在图1中,虚线表示的是信息流和闭合的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必须对此内信息进行管理。

此系统以人为核心,系统能否正常必须由人手动操控,其工作模式属于传统的监控系统模式。

在传统监控系统中的变电站,信息的传输主要是由控制电缆完成,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汇总并处理后由自身感官去分析变电站的各种信息,并依照信息的特征及运行规程,结合往常的技术经验,做出各种调节、控制指令行为,从而对一次系统进行开关及设置。

———————————————————————作者简介:梁熠(1985-),男,广东佛山人,学士,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变电项目管理工作。

微机保护技术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Substation Automation梁熠LIANG Yi ;肖尧XIAO Yao ;侯昌明HOU Chang-ming(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佛山528000)(Guangdong Power Grid Company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Foshan 528000,China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网现代化的规模也得到不断的扩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将是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对于变电站而言微机继电保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章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微机保护进行了阐述。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ize of the grid moderniz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and the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For the substation,the microcomputer relay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tection.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微机保护Key words: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structure ;compute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090-03·90·Value Engineering3微机保护功能的实现3.1微机保护的相关功能及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机型保护功能可以对数字量进行反映,该系统不但具备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快速性、选择性及灵敏性等基本功能,还具备下面几项功能。

3.1.1通信功能微机保护适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前提条件是其拥有RS-422/485及RS-232等标准的通信接口。

RS-422/485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可以实现挂网及远距离传输,使微机保护不但可以分散安装同时还可以集中组屏。

RS-232接口可以把数据快速地转化为光信号,并迅速地与远动装置的光纤实现链接,同时RTU 可以实现就地安装,可以有效的节约电缆。

通常微机保护具备报文功能,但其通信行为时常居于被动状态,可以接收各下行询问命令,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可立即产生保护动作,并将有关报文上报。

3.1.2远方投切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变电站技术已经向无人化合及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远方实现投切保护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相关的微机保护系统中,为符合远方投切的需要,由软件系统控制的各功能模块都投入使用,具有连接片的功能,这种受软件系统控制的开关即是软连接片。

在微机保护中应用软连接片,可以实现程序的自动化合标准化。

编制的程序时候尽量把范围扩大且将软件连接片的各功能模块加设进去,用户可依照具体情况对软连接片进行适当的调整。

3.1.3远方整定功能远方整定功能可以实现综合变电系统的值班无人化。

为保证远方的定值传输准确性,应当采取修改确认和定值返校措施。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收到确认命令的保护装置,就在定值区写入新定值后按现有值运行;当保护装置未接收到修改确认命令时就必须按原定值进行不间断的运行。

远中保护自始至终都不退出整定运行过程,可以有效的保证供电持续性。

3.1.4自动校时功能运用数字通信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必须保证计算机时钟的准确性。

若用于几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微机保护,应采用两种以上的校时措施,可以对分秒中断校时、通信广播校时等进行考虑。

接收到上级的时钟信号时,综合自动化主站需要对本站的全部计算机时间进行秒校或分校,确保站内一切智能设备的时间一致。

3.1.5独立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机保护的硬件设备也越来越完善,由单个的CPU实现多个开关的保护发展到单一开关保护由CPU独立完成,其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保护CPU独立;测量与保护独立;电源相对独立;通信于保护运行独立等。

这些为微机保护提供了可靠性及安全性。

3.1.6其他功能微机保护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关键环节,微机保护应在调试及维护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除自检功能以外还可以具备下列功能:①相对完整的功能试验单元,经过简易的电缆连接,对保护装置开关状态及所需故障量进行模拟。

②出口中间的继电器检验功能,在校验环境下由相关软件对出口回路进行实时的驱动,以保证出口回路的完好性。

③实现通道校验功能。

在检修及校验状态下,保护可以自动的显示相关通道的输入量,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校准调节。

④相关状态输入量校验功能,对保护功能输入的相关信息量的正确性进行校验。

3.2硬件结构一套完整的微机保护系统装置通常是由五个部分的硬件构成,如图2所示,即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人机接口与通信系统、数据采集系统、CPU主系统及电源系统。

以下将对其进行说明:3.2.1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微机保护同外部设备的联系电路就是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由光电耦合器、中间继电器以及并行扩展芯片等构成。

该系统主要执行各种保护的信号报警、外部接点输入以及出口跳闸等功能。

3.2.2人机接口与通信系统是由通信芯片、液晶显示器、键盘及打印机等构成的人机接口与通信系统,主要具备系统状态显示、定值整定、完成装置调试以及实现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

全部的保护装置都具有标准的RS-422/485、RS-232、LONWORK或CAN等现场通信的网络接口电路。

3.2.3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输入系统)可以将TA、TV传输到保护系统的电流、电压等模拟量中,并快速的转化为现实的数字量。

该部分主要由模拟滤波、多路开关、电压形成、模数转换及采样保持构成。

3.2.4CPU主系统微机保护系统的核心就是CPU主系统,它主要由EPROM、CPU、RAM及定时器等构成。

保护装置的任务,由EPROM中设置的程序去执行,并将由数据采集系统搜集到的信息输入到RAM区,并展开汇总、分析及处理,最后完成全部的继电保护作用。

3.2.5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为整个装置提供所需的稳压直流电源。

为确保整个装置的可靠供电,通常将高频交流电源利用输入的直流电源进行逆变然后再整流为适当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源。

这种经过改变的电源系统产生很强的抗干扰特性,可以消除变电站中因断路器跳、合闸等因素引起的强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