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贺州市实验小学(542800)罗燕芬“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教学是做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探寻出路。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引学生自己“做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找出规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有效的“做”的情境,激发学生“做”的欲望好奇心和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活泼而好动的儿童对周围的环境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爱活动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不断引导,适时鼓励,让学生愿意去接受新鲜的东西。例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校运会中,哪个体育项目最受同学们欢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记者提供的调查表,认真比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出方法和结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揭示课题。设计这样的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亲切的、感兴趣的生活背景材料中自然地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做”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做数学”中。二、要选择好“做”的时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动手“做”的这一环节活动,但是不能让学生胡乱动手“做”,要把握好学生动手“做”的时机,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去灵活把握知识形成前的动手“做”,知识形成中的动手“做”,知识形成后的动手“做”。1.知识形成前的动手“做”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如果有了学习之前的具体感知,学生很快就能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做”的活动。如“百分数的意义”的概念形成教学中,由于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在课前我先让学生动手在生活中收集百分数,并把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带入课堂,作为学习百分数的丰富的生活材料,让学生在“做”中初步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身边。2.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经历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做”中去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如“圆的周长”一课,我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进而让学生猜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有关。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开始通过测量、计算、填表、推理、论证等活动来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主动获取了圆的周长的知识,还使学生经历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做数学”的快乐。3.知识形成后的动手“做”在教师的课程质量分析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语句:“学生不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其实这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必须经历两次飞跃:从现实生活到抽象知识是第一次飞跃,抽象知识回到现实生活是第二次飞跃。因此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应该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做”。如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后,让学生拿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去买自己所需的文具,算算售货员应该给自己找回多少钱。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让学生去解释: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上?学生通过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三、
把“看”与“做”、“说”与“做”、“想”与“做”有机结合1.教会学生边“做”边“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因此,在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看”,认真观察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往往被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所吸引,比如学生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忘记了“看”的目的和任务。特别是当“看”的重点为“做”的过程而不是“做”的结果时,学生常常对一些演变的过程不够的注意,还有的根本不知道该“看”什么。因此,在让学生“看”之前,教师要制订好“看”的计划,明确学生该“看”什么,怎么样“看”,并把“看”到的结果做好记录。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在小组中拼一拼,要求在拼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2)拼成的图形与三角形有什么联系?(3)你能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吗?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掌握了边“做”边“看”,并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引导学生将“看”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知识的整个形成过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表象,从而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2.“说”“做”结合,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这就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做到“说”“做”结合。如果只能停留在动手“做”,不加以分析、概括,这样的“做”是肤浅的,流于形式的,不起什么实质的作用。我们要重视操作中的“说”,促进操作中的内化,让学生通过说“做”的过程,来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整个认识过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完后说说是怎样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整个思考过程,实现了思维过程的内化,促进了思维的发展。3.引导学生“做”后思考“做”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发现知识、掌握技巧的过程,也是学生领悟基本数学思想,积累数学基本经验的过程。“做”的活动可能会在几分钟内完成,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在每次“做”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关注“做”带来的思考,引发学生反思“做”出来的结果,分析“做”的过程中的成败原因,寻找不同结果的“幕后故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让学生不断总结“做”的经验,发现更为丰富的知识,引发更有价值的深层次思考。总之,教学应以“做”为中心,通过让学生自己“做数学”来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由感知到理解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做”中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逐步形成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责编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