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

合集下载

ABX Pentra系列检测原理简介

ABX Pentra系列检测原理简介

ABX Pentra系列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简介ABX Pentra系列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采用了白细胞计数通道,双鞘流检测通道(LMNE散点图)和白细胞/嗜碱细胞(WBC/BAOS)通道同时进行检测来完成白细胞五分类的全面分析。

LMNE检测通道采用三种技术原理同时进行白细胞的分类:1、双鞘流原理(DHSS)2、细胞化学染色(Cytochemistry)结合吸光法原理3、鞘流阻抗技术(Focused Flow Impendance)。

白细胞/嗜碱细胞检测通道:采用生物溶解技术,阻抗技术,域值界标技术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嗜碱细胞的检测。

ABX采用了先进的DHSS专利检测技术,在分析五分类的同时能够检测两群异常白细胞亚群:①巨大未成熟细胞(LIC)百分比及绝对值②异型淋巴细胞(ALY)百分比及绝对值。

ABX先进的白细胞分类原理能够满足临床对异常细胞群的较高检测灵敏度,能够提供82种不同的报警信息及提示信息,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白细胞分类的报警系统。

检测技术介绍:⑴流式细胞技术(FCM):在此检测器中,细胞/颗粒在鞘流液的作用下,聚焦成一条单个细胞排列的直线,然后依次通过流式通道中的检测器,进行细胞的不同物理/化学参数的测定。

⑵ DHSS技术(Double Hydrodynamic Sequential System)简称双鞘流系统:流式通道中有二个检测装置①60µm鞘流微孔用于细胞体积的测定②42µm的光窗测定吸光比率由于分析细胞的内容物。

细胞经鞘流稀释液作用,排列在流式通道中央,细胞经第一束鞘流后通过阻抗微孔测定细胞的真正体积,然后经第二束鞘流后,到达光窗进行细胞的光散射及光吸收的测定,分析细胞的内部结构。

ABX DHSS通道应用此技术,实现了对大量细胞进行依次、准确、快速的测定。

技术优势:¾避免了多个细胞同时通过检测器而造成的计数误差¾防止气泡及静电的队细胞分类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白细胞分类的准确度及精密度¾可识别两类异常白细胞亚群:不大未成熟细胞(LIC)及异型淋巴细胞(ALY)¾样品稳定期(Post-draw):超过48小时⑶时间检测装置(Time Fixed Device):ABX DHSS独特的设计,能够保证每个细胞依次通过鞘流微孔,检测细胞体积测定,在200µs内细胞应到达光窗,检测细胞的光散射/吸收,进行细胞内容物的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则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血液参数。

本文探讨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相结合的优势,以及细胞形态学在白细胞分类鉴别、贫血类型鉴别和血小板异常检测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结合这两种技术,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总结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效果,强调了它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的联合应用为血常规检验带来了更加全面和精准的细胞学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分类、贫血类型、血小板异常、效果1. 引言1.1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液体之一,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对血液中这些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结构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中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白细胞分类鉴别,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疾病;细胞形态学可以在贫血类型鉴别中发挥作用,帮助医生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并指导治疗选择;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细胞形态学也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行评估。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结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血液中的细胞形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在日常的医学实践中,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备受认可,对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作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现代化的生化分析仪器,其作用在于全自动化地对血液样本中的各项血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8T08:50:19.272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2期作者:马丽媛[导读]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马丽媛鸡西市鸡东县人民医院 158200【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128例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开展研究,均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纳入对照组,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幼稚粒细胞、单核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和总阳性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更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128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ho received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ed with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and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morphology and total positive abnormality of immature granulocytes, monocytes, rod-shaped granulocytes and erythrocy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blood smear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is more effective,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Cell morphology of blood smear; routine blood test当患者出现血液疾病时,其血细胞数量、形态等均会出现异常,采取血常规检验可以有效查明异常信息,能够观察到红细胞、白细胞等形态,检出数量,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支持【1】。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检测
检测系统对稀释后的血液样本 进行检测,获取各项血细胞参 数。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 处理、分析和存储,生成检测
报告。
关键性能指标评价
精度
指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包括绝对精度 和相对精度。
分辨率
指仪器对相近或相邻的测量值进行区分的能 力。
稳定性
指仪器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保持测量结果 一致性的能力。
利用血细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性 质,测量细胞的离子浓度和水分含量 。
流体动力学原理
层流技术
通过精确控制样本液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使血细胞在特定位置形成单层排列,便于光学和电学测量 。
鞘流技术
在样本液体周围包裹一层高速流动的鞘液,使血细胞在中心位置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提高测量精度 。
细胞识别技术
标准操作流程介绍
开机自检
打开仪器电源,启动 后进行自检程序,确 保仪器正常运行。
样本处理
按照实验要求处理待 测样本,如稀释、混 合等。
试剂添加
将所需试剂按照规定 的顺序和量添加到相 应的位置。
开始测试
将处理好的样本放入 仪器中,按照操作界 面提示进行测试。
结果分析
测试完成后,对结果 进行解读和分析,并 打印或保存数据。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概述 • 原理与技术 • 仪器结构与功能 • 使用方法与操作规范 • 数据处理与结果解读 • 质量保证与监管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五分类血细胞分 析仪的原理和使用方 法
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 和准确性
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Biblioteka 落实维护保养责任02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在异常白细胞识别中的应用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在异常白细胞识别中的应用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在异常白细胞识别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1-28T09:54:50.6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0月10期作者:杨阳1 周紫培2 童小东1 陈袁丽1 刘慧英1 [导读] 外周血显微镜检查在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杨阳1 周紫培2 童小东1 陈袁丽1 刘慧英1(1乐山市人民医院;2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外周血显微镜检查在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工识别外周血白细胞需要医学检验人员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不同的细胞进行鉴别和分析,既费时又费力。

因此,我科引进全自动血细胞形态识别系统,对血涂片进行仪器自动识别并分类,但是,在使用中,我们发现仪器仍有部分不足之处,本研究拟通过仪器与普通技术人员及长期从事细胞识别的技术人员进行异常白细胞的阅片分析对比,评价该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一、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本院9月7-13日血液常规检验样本,采用国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自动CBC和DC复检规则[1]中针对白细胞异常的样本共78例。

其中收集到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为8个月至86岁。

(二)研究方法1、采用的复检规则包括:1)WBC计数结果>30×109/L或<2.5×109/L或无结果;2)无白细胞分类计数(DC)结果或DC结果不全;3)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Neut#)结果<1.0×109/L或>20.0×109/L;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Lym#)结果>5.0×109/L(成人)或>7.0×109/L(<12岁);5)单核细胞绝对计数(Mono #)结果>1.5×109/L(成人)或>3.0×109/L(<12岁);6)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Eos#)结果>2.0×109/L;7)嗜碱粒细胞绝对计数(Baso#)结果>0.5×109/L;8)怀疑性报警[不成熟粒细胞(IG)/杆状核中性粒细胞(Band)报警提示除外]阳性报警;9)IG报警、左移报警、不典型和(或)变异Lym报警等。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

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异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实验组,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筛查MCH指标、HCV指标与HCT指标、阳性检出率。

结果:经过调查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

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法,能够正确反映病情异常情况,辅助临床诊断工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59-011 基本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异常的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选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

对照组: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1岁,中位年龄(35.22±1.43)岁,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

实验组: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年龄(35.23±1.45)岁,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

纳入标准:体温指标异常、贫血症状;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通过SPSS17.0软件统计两组接受检查人员的基本资料组间呈现为(p>0.05)。

1.2方法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按照我国临床检验操作的相关规范,对血液的推片进行加工。

①应当进行无菌操作,采取静脉血,每位接受检查人员静脉血采血3毫升,在完成之后进行推片的制作[1]。

②应使用有色的笔在装载玻璃片上进行化线处理,将血液涂片设置在染色架中。

④采用染色液对细胞膜进行包裹处理,在平放两分钟之后,滴入剂量相同的缓冲液,将其与染色液均匀的融合在一起,在室内温度为23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平放10分钟,在染色结束之后,采用蒸馏水进行燃料的冲洗处理。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

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曾素根;毛志刚;朱新勤;郭曼英;庄利芳;韩秀华;左永太;李倚;江虹【摘要】目的评估DI-60型全自动数字化细胞形态识别分析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方法对随机选取的322份血液标本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后用SP-10自动涂片染色仪进行自动推片、染色,然后使用DI-60系统对已经染色好的血涂片进行血细胞预分析识别,再由有丰富形态学经验的主管技师对预分类的细胞进行复核.结果 DI-60系统对322份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WBC)预分类,共扫描记录了56728个细胞及杂质,正确数为51704个,正确率为91.14%,错误数为5024,错误率为8.86%.结论 DI-60系统只能对WBC进行预分类,识别WBC分叶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涂抹细胞及人造细胞(杂质)等的正确率较高,均在95%以上,而对变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识别正确率低,均在5%以下.【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3)001【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全自动数字化细胞识别系统;白细胞;分类【作者】曾素根;毛志刚;朱新勤;郭曼英;庄利芳;韩秀华;左永太;李倚;江虹【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检血液室,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众所周知,血液细胞分析是最为重要和普及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对许多疾病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血细胞检测功能的评价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血细胞检测功能的评价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血细胞检测功能的评价发布时间:2021-03-29T12:20:11.1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作者:黄雅菲[导读] 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形态异常血细胞的价值。

黄雅菲福建省沙县总医院,福建三明 365000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形态异常血细胞的价值。

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0年8月期间400例住院患者,对其进行采血后分析测定结果。

结果:将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仪对形态异常血细胞的敏感度100.00%(124/124),特异度为71.01%(196/276),准确率为80.00%(320/400),阳性预测值60.78%(124/204),阴性预测值100.00%(196/196)。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的性能良好,其能够敏感地检测形态异常的血细胞,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镜检。

关键词:形态异常血细胞检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血常规检测可准确反应机体状态,其检测快捷,因此是临床重要、基础的检测项目。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迅速,操作简便,能提示未成熟粒细胞(IG)、有核红细胞(NRBC)、异形淋巴细胞(VLYM)、幼稚细胞(BLAST)、杆状核粒细胞(BAND)等,其应用于血常规检测中能明显减轻工作负担;血液形态学观察细胞形态更加直观但是操作繁琐,是血常规检测结果的金标准[1]。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形态异常血细胞的价值,为血常规的检验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20年5月-2020年8月期间400例住院患者。

其中男214例、女186例,年龄18-65岁、平均(44.6220.13)岁,其中包括外科疾病223例、内科疾病177例。

1.2 方法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2ml,EDTA抗凝,混合均匀后进行检测。

采用Sysmex XS-8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当仪器显示VLYM、NRBC、IG/BLAST任意一项时均提示阳性。

血形态识别参考文献

血形态识别参考文献

血形态识别参考文献血细胞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而白细胞的形态学检验是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目前,利用人工镜检的方式观察血细胞载玻片是普遍现状,但是人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是枯燥和低效的,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白细胞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本文基于运动控制平台、彩色CCD相机、光学显微镜和高性能计算机搭建全自动血细胞检测系统,采用高效的图像采集方案并结合自动聚焦技术,获取高质量的白细胞显微图像,通过图像分割分类算法实现白细胞图像在线识别。

采集图像方面,在低倍镜下利用二维离散小波定位单细胞层区域,并利用斑点检测的方法定位白细胞,然后在油镜下对定位的白细胞进行图像采集。

图像分割算法方面,针对计算机显微视觉图片的特点,通过筛选图像颜色模型,选取符合人眼观察的HSI颜色模型进行白细胞与背景图像的精确剥离。

对比研究多种图像分割算法,区域生长算法在HSI 模型的H通道上表现出良好的分割性能,满足下一步分割需求。

在细胞核和细胞浆的提取方面,在白细胞背景剥离的基础上,对RGB模型B通道白细胞图像利用大津法(otsu)实现白细胞核和白细胞浆的提取。

分类识别方面,建立了白细胞形态、颜色及纹理的特征库。

基于数量少、可靠、独立和可区分的特征提取原则,筛选出表征白细胞形态学特征参数。

采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来对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在比较支持向量机的三个核函数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之后,设计了BP 神经网络白细胞形态学分类器,实现白细胞的高精度识别。

基于以上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计算机显微视觉平台的血细胞图像白细胞分类识别系统,实现了白细胞图像的高质量扫描采集、定位和分割、分类识别等功能,并在临床中替代了人工显微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可以满足临床医学显微视觉中白细胞形态自动检测的需要。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Q-Flag报警信息分析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Q-Flag报警信息分析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Q-Flag报警信息分析
师伟;张国富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2(019)009
【摘要】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速度快
捷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在细胞分类及异常细胞识别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误差。

只有认真分析仪器的报警信息并结合人工镜检才能使结果准确,从而减少误报
及漏报,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总页数】2页(P977-978)
【作者】师伟;张国富
【作者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Sysmex XT-1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的临床应用价值 [J], 韩冰;高阳;李康;宋其生;于滨
2.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形态异常警示信息分析 [J], 孜姆来提,唐恩波;
3.XT-1800i 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的分析 [J], 胡松林;刘行超;陶丽娜;彭芬;周雪情
4.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报警信息与镜检结果对比分析 [J], 张霞
5.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Q-Flag报警信息与血涂片复检的实验室应用及临床意义 [J], 张悦英;蔡洁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白细胞自动识别分类系统的研制

外周血白细胞自动识别分类系统的研制

外周血白细胞自动识别分类系统的研制
高虹;张建富;鲍旭东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06(027)006
【摘要】白细胞分类记数是临床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形态学的白细胞识别分类的自动化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致力于解决的难题.在细胞图像分割、白细胞特征提取、白细胞特征选择后,用Sugeno型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了外周血白细胞的自动形态学分类,并与BP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高虹;张建富;鲍旭东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南京市,210029;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南京市,210096;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南京市,210029;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南京市,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76
【相关文献】
1.全自动数字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 CellaVisionTM DM 96在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评价 [J], 宋蓓;张国军;李芬芬;李虓;康熙雄
2.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遥感自动识别分类系统的设计 [J], 罗红霞
3.Cellavision 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临床应用评价 [J], 刘朔婕; 陈志奇
4.基于 WPF 的三角图自动识别系统构建方法--以土壤质地分类系统为例 [J], 李建
波;房宗启;纪全菊;王卫华
5.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分类能力的评估 [J], 刘培培;刘佳玉;李兴翠;尹可东;梁臻龙;李绵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参数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参数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参数1.检测系统:一键式操作,从进样、扫描、定位、滴油、各放大倍数间切换、采集、分类、退出到输出打印报告完全自动化;2.内置光学显微镜,无需操作人员面对显微镜即可完成形态学观察,仅需对预分类结果在电脑屏幕上复查后出报告;3.细胞分类原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形态计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进行图像识别分类和形态计数;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客观化、标准化的统一;4.血细胞采集数量:用户自设计,并配有可添加的标准细胞类型库;5. 细胞检测功能: 血液中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涂抹细胞等19种白细胞分类及百分比;具有中性粒细胞分叶指数计算、核左移/核右移的评价;对中毒颗粒指数计算。

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巨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低色素、高色素、球形、椭圆形、泪滴形、棘形、靶形等红细胞类型分类识别。

非白细胞有核红的识别。

血液中的巨血小板、大血小板、小血小板以及血小板的轻度、中度、重度的凝集分类计数及参数统计;计算出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比值。

*6.检测实时性:屏幕实时呈现对单细胞层定位;实时呈现自动聚焦、抓取白细胞分类识别;*7. 检测速度,批量完成标本:每小时20-35片,能快速处理标本,一次批量进样135片血涂片。

*8.仪器光学系统:进口显微镜,使用10倍物镜、100倍油镜,带有>50万像素成像系统,LED光源、寿命>50000小时。

9.血涂片质控要求:有专门的细胞定位程序,能进行准备性检测,验证图片质量;10.血涂片染色支持:瑞氏-吉姆萨染色,自动化染片机的涂片或手工染色涂片;11.操作界面:窗口式操作界面,图像可放大或缩小;有红细胞、血小板实时计数。

12.通讯方式:局域网共享,LIS、HIS系统双向转输;能够满足科室间多方讨论研究交流提供平台;13.报告形式:采集细胞的形态百分比,及其细胞形态学的图文图像信息;14.结果保存:所配硬盘应可存储20,000张以上涂片图文资料(100个细胞图/涂片), 图片资料可刻录光盘保存,有多种方式检索,并于提高检验质量、建立形态学管理的档案。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的应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的应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的应用ZHANG Xin-yao;XIAO Meng;LI Jian-ying【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为临床检验提供便捷的服务.方法:使用XN9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使用前按照国家及国际相关标准对设备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准确度、正确度、线性与内部操作检测系统仪器间进行比对,并对白细胞分类技术、参考范围进行性能验证,结果与设备厂家技术文本规定的性能及国家制定的相关行业标准要求进行比较.结果:XN 9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按照国家及国际的相关标准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常规标本的检测,同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科室信息系统与设备自带软件系统的整合,科室建立了一套全血细胞分析工作流程,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设备的自动化系统不仅为检验科的细胞学检验提供了便捷,同时还可缩短患者等候检验报告的时间.【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9(016)007【总页数】7页(P53-59)【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流水线;性能评价;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作者】ZHANG Xin-yao;XIAO Meng;LI Jian-yi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全自动血液分析设备是检验科最为基础的设备,设备的自动化为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化的工作,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等候检验报告的时间。

XN 9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由4组XN-20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一台TS-10标本分拣单元与两台SP-10全自动血液学载片制备装置组成。

本研究在使用XN 9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与科室工作流程相结合,对其进行统筹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的管理,不仅为检验科的细胞学检验提供了便捷,同时还可缩短患者等候检验报告的时间。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目录一、血细胞分析仪概述 (2)1.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历程 (3)2. 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 (4)3. 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功能 (5)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6)1. 光学原理 (7)1.1 光源与检测器 (8)1.2 测量原理 (9)2. 电学原理 (10)2.1 电阻抗原理 (11)2.2 电容原理 (12)3. 细胞识别与分类技术 (13)3.1 基于形态学的分类 (14)3.2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分类 (16)三、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使用 (17)1. 仪器准备与校准 (18)1.1 仪器安装与启动 (19)1.2 校准操作 (20)2. 样本制备与处理 (21)2.1 样本采集与保存 (22)2.2 样本制备过程 (23)3. 上机操作与数据分析 (23)3.1 上机操作流程 (25)3.2 数据分析与解读 (26)4. 结果审核与报告出具 (27)4.1 结果审核流程 (29)4.2 报告出具与解读 (30)四、常见问题与维护保养 (31)1.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2)2. 仪器维护与保养指南 (33)一、血细胞分析仪概述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液学诊断和研究。

它通过测量和分析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为医生提供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计数到自动化仪器的发展过程,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即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白细胞分类器,可以准确地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它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大量的血液样本,并提供详细的白细胞分类结果。

与传统的显微镜分类法相比,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测量细胞体积、电导率、光散射和荧光等参数,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血细胞形态分析软件

血细胞形态分析软件
模型训练
利用已知样本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调整分类器的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模型评估
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以评估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算法流程
03
04
05
基于Python编程语言
血细胞形态分析软件一般采用Python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因为Python具有丰富的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库,如OpenCV、Scikit-learn、TensorFlow等。
实现方法
模块化设计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软件实现中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和抽象,形成通用的接口和函数库。
界面设计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和管理,软件实现中通常还包括用户界面设计,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和交互方式。
04
软件测试与评估
测试方案
测试结果
性能评估
高效性
软件运行效率高,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应用实例一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
实例名称
该系统采用高分辨率图像采集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血细胞形态。通过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识别和分类,提供全面的血细胞形态分析报告。该系统具有自动化、高精度和高效率等特点,大大提高了临床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描述
实例名称
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细胞形态分析软件
用于评估新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和药物疗效的监测。
03
软件应用范围
02
01
03
软件设计方法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
血细胞形态分析软件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血细胞的识别、分类和计数等功能。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

综合评价 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指标性能

综合评价 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指标性能

综合评价 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指标性能曹小春【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希森美康(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五项主要检测指标性能。

方法对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检测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等五项的空白计数、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准确度以及仪器间比对和 WBC 分类相关性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XT-2000i 五项主要指标的空白计数符合厂家规定标准要求,批内精密度满足1/4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标准要求,批间精密度满足1/3 CLIA,88标准要求,携带污染率符合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规定<1.00%标准的要求,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5),准确度和仪器间偏差百分比均满足 WS/T 406-2012标准要求,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关性较好。

结论希森美康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五项主要指标性能良好,测定数据准确可靠,能满足临床血液分析快速筛查需要。

能为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依据。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ysmex (XT-2000i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five main per-formance index.Methods On XT-2000i full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to measure white blood cell (WBC),red blood cell (RBC),hemoglobin (HGB),red blood cell hematocrit (HCT)and platelet (PLT),five items such as blank count, precision,contamination rate,linear range,accuracy,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BC classification and so on wer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Results XT-2000i five main targets of blank cou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nufacturers standardrequirements,within batch precision meet 1/4 USA clinical testing correction (CLIA,88)standards,inter batch precision satisfies 1/3 CLIA,88 standard requirements,carryover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hematology Standard Committee (ICSH)provisions<1.00% standard requirements,th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good (r≥0.995),the er-ror percentage of accuracy and precision meet the WS/T 406-2012 standard requirements,the white blood cell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nd artificial lens check result correlation better.Conclusion Sysmex XT-2000i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of the five major indicators of good performance,accurate and reliable data,can meet the clinical blood analysis rapid screening needs.It can provide real,accurate and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of the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页(P2019-2023)【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五项指标;综合评价【作者】曹小春【作者单位】四川江油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江油 62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随着我国检验技术不断发展,实验室的各类检验仪器不断更新。

ai在血细胞形态识别中的应用

ai在血细胞形态识别中的应用

ai在血细胞形态识别中的应用
AI在血细胞形态识别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化识别血细胞:利用AI算法,可以对血液细胞图像进行自动化识别和分类。

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数字化显微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生成高质量的细胞图像,然后AI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类这些图像,从而使得血细胞的识别变得更快速和准确。

2. 自动化诊断血液病:AI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血细胞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血液病的模型,并根据病患的血液特征进行自动化诊断。

这种技术在诊断白血病、贫血等血液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准确预测疾病进展:利用AI进行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可以提取出大量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

通过此模型,可以精确预测疾病的进展情况,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4. 个性化治疗:AI技术可以通过对血细胞数据的挖掘,为不同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不同病患血液的细胞形态学差异较大,AI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取病患的形态学信息,准确诊断疾病并给出最优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参数
1.检测系统:一键式操作,从进样、扫描、定位、滴油、各放大倍数间切换、采集、分类、退出到输出打印报告完全自动化;
2.内置光学显微镜,无需操作人员面对显微镜即可完成形态学观察,仅需对预分类结果在电脑屏幕上复查后出报告;
3.细胞分类原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形态计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进行图像识别分类和形态计数;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客观化、标准化的统一;
4.血细胞采集数量:用户自设计,并配有可添加的标准细胞类型库;
5. 细胞检测功能: 血液中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涂抹细胞等19种白细胞分类及百分比;具有中性粒细胞分叶指数计算、核左移/核右移的评价;对中毒颗粒指数计算。

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巨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低色素、高色素、球形、椭圆形、泪滴形、棘形、靶形等红细胞类型分类识别。

非白细胞有核红的识别。

血液中的巨血小板、大血小板、小血小板以及血小板的轻度、中度、重度的凝集分类计数及参数统计;计算出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比值。

*6.检测实时性:屏幕实时呈现对单细胞层定位;实时呈现自动聚焦、抓取白细胞分类识别;
*7. 检测速度,批量完成标本:每小时20-35片,能快速处理标本,一次批量进样135片血涂片。

*8.仪器光学系统:进口显微镜,使用10倍物镜、100倍油镜,带有>50万像素成像系统,LED光源、寿命>50000小时。

9.血涂片质控要求:有专门的细胞定位程序,能进行准备性检测,验证图片质量;
10.血涂片染色支持:瑞氏-吉姆萨染色,自动化染片机的涂片或手工染色涂片;
11.操作界面:窗口式操作界面,图像可放大或缩小;有红细胞、血小板实时计数。

12.通讯方式:局域网共享,LIS、HIS系统双向转输;能够满足科室间多方讨论研究交流提供平台;
13.报告形式:采集细胞的形态百分比,及其细胞形态学的图文图像信息;
14.结果保存:所配硬盘应可存储20,000张以上涂片图文资料(100个细胞图/涂片), 图片资料可刻录光盘保存,有多种方式检索,并于提高检验质量、建立形态学管理的档案。

15.系统软件:专业形态学检测软件,其系统具有标准细胞类型图型库进行学习交流并定期免费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