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栽培油松苗三步骤

合集下载

油松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

油松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

油松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油松和侧柏是我国常见的造林树种,通过合理的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

下面对油松和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分析。

一、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分析1. 容器选用:油松容器育苗常用的有塑料袋、塑料盆和纸桶等,具体选择容器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和管理要求来确定。

塑料袋透气性较差,不利于根系的透气和发育,在湿润地区易滋生霉菌;塑料盆透气性较好,便于苗木根系的透气和发育,但需要有适当的排水孔;纸桶透气性较好,根系可以沿纸壁生长,易操作,但苗木的容器转栽时易破裂。

2. 培养土配方:油松容器育苗的培养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无病虫害。

常用的培养土配方为森林土:珍珠岩:腐叶土=5:2:3,同时可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和石膏,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酸碱度。

3. 播种和管理:油松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根据气温和地区的不同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

播种前要对播种容器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播种时每个容器播种2-3粒油松种子,播种深度要适中,一般为种子的2-3倍。

播种后需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湿润,以免引发病菌滋生。

生长初期要注意定时浇水、定时肥料施用和定时松土,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二、侧柏容器育苗技术分析1. 容器选用:侧柏容器育苗常用的有塑料盆、纸管和纸桶等。

塑料盆适用于大苗的培育,可减少根系缠绕;纸管和纸桶透气性好,利于根系透气和生长,但纸管比较狭小,适用于小苗的培育。

油松和侧柏容器育苗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培养土,合理进行播种和管理,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生长质量,从而提高造林的效益。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木材、食用用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油松的育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育苗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苗木的质量,为油松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

一、选用适宜的容器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中,选用适宜的容器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可以选用塑料容器、纤维容器或者压模容器等。

这些容器要具有透气性好、保水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在育苗过程中能够确保油松幼苗的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氧气。

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中,选用适宜的基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选用泥炭、腐殖土、腐植酸肥、菌学制剂等作为基质材料。

这些基质要保持适度湿润,保证油松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三、施用适宜的肥料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中,施用适宜的肥料可以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提高苗木的质量。

一般来说,可以选用有机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作为肥料,施用适量的施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油松幼苗的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四、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一般来说,油松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在70%-80%之间。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加棚遮荫、洒水等措施,合理调控温度和湿度,为油松幼苗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五、科学管理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中,科学的管理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要严格按照育苗技术要求,及时对油松幼苗进行修剪、除草、松土、追肥、喷药等工作,保证油松幼苗的正常生长。

要加强苗期管理,做好苗木成活期的保护工作,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露天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露天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陕西林业FO R ESTR Y O F SH A A N X I 2010.4科技之窗33露天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王艳艳一、露天油松容器苗培育技术1、圃地选择:油松大田育苗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水源便利,有电源、不积水的地块。

2、容器选择:由于塑料薄膜容器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温、保湿、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好等优点。

生产中采用单个株形有底塑料容器袋,规格为7×13cm 塑料容器袋,价格低廉,但装土慢,费时费工。

3、整地作床:苗床周围杂草要求清除干净,无病虫害。

整地作床前深翻土壤,整地时在苗床大田均匀施入硫酸亚铁10kg/亩、呋喃丹颗粒2.5-3kg/亩。

一般采用平床育苗,苗床宽度1.0-1.2米,床边宽20厘米,床高10厘米,床长不限(根据苗圃地的实际),床面必须平整夯实。

4、营养土配制:配制营养土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来源充足、成本低、理化形状良好,有较好的保湿、通气、排水性好,重量较轻、不带杂草和病菌的材料。

通常在土崖上挖取不带草种、害虫,未受污染的生土,运回粉细,并选取均匀干净的细沙,按土∶沙:肥:药=7.5:1:1:0.5比例混合,充分搅拌混合后堆积约一周时间后装袋,以防肥土烧伤幼苗。

5、装袋与排放:将配好的基质土装入容器袋内填实,土必须与袋口装平,一边装袋一边依次整齐排放于苗床内,摆放要整齐,摆好后用细土填实容器袋间的空隙,并整理好床边。

6、种子处理:每1万袋需种子1千克,先将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盆或池中洗净,同时捞出空秕种子,余下纯净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浸泡48小时,待种皮变软便可播种。

7、点种:在点种前,用3%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床面一次。

采用点播,每个容器袋点种子3-5粒,少了发芽不齐,多了发芽后易发生立枯病和猝倒病,要将种子点在容器袋中间,播后立即覆上过筛的基质土0.5-1厘米,并轻轻拍压,然后浇水,浇水应采用淋灌,不能用大水漫灌,浇至容器袋中的土壤全湿为止。

油松容器苗山地造林技术

油松容器苗山地造林技术

油松容器苗山地造林技术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年第11期油松具有根系发达、枝干粗实、喜光、抗瘠薄、抗风等特点,若操作合适,便可在山地造林、山地选林时使用。

油松幼苗受恶劣天气及土壤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幼苗成活率也受影响较为明显。

山地造林工作受地势、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影响,造林难度较大。

因此,在山地推广油松造林工作时,可合理使用容器育苗技术,提高油松育苗效果,提高山地造林效果。

1油松容器育苗方法1.1育苗地挑选合理挑选育苗地,培育优质的油松幼苗。

因此,在选择育苗地时,要挑选土壤养分充足、土质好的土地作为育苗地。

首先,要挑选和林地距离较近、背风、朝阳的位置,或靠近水源的山坡及山沟;其次,灌溉水源、环境质量、土壤肥力要优质、土壤酸碱度应适中,宜选择土壤内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区域。

要根据育苗地实际状况,做好育苗地的排水及消毒工作,保证育苗地排水畅通;最后,需要压实土壤、严格消毒,保证育苗环境符合容器育苗操作要求及标准。

通常育苗地苗床宽度控制为1 m,一般每个苗床能容纳10个容器即可。

1.2设计容器袋规格油松苗主要由容器袋保存,容器袋的规格尺寸应根据油松苗培育期间生长速度及大小进行设计。

研究发现,油松幼苗在前期生长阶段的速度相对较缓,但后期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应结合油松幼苗生长特点,将油松培育容器规格设计成半径为6 cm、高度为15 cm的容器袋,满足油松幼苗抚育需求。

1.3营养土的配置与杀菌处理油松是一种生长力较强、适应性较高的优质树种,在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中应用广泛,为了保证油松能够在各地区进行种植,可使用容器育苗方式。

科学配置营养土。

营养土配置时,通常加入10%~30%的油松林腐殖土、70%~90%的山皮土,再混入适量农家肥、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均匀搅拌、混合、堆放,使用塑料薄膜遮盖、密封、沤肥、腐熟,4 d后便可装袋使用[1]。

营养土消毒杀菌。

不同环境影响下,容器中的幼苗极易受到外界菌类、毒素的影响,因此应勤翻土壤、适时喷洒农药,做好杀菌工作,并将土块敲碎,石块剔除,消毒时间最好选择在播种前一年的冬季。

油松容器大苗培育技术

油松容器大苗培育技术

油松容器大苗培育技术作者:闵学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8期[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138-01油松,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喜光,树形美观,种子繁殖力强,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性能,是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的先锋树种。

枝叶茂密,树姿雄伟,树枝平展,形态古雅,孤植或成片栽植均较适宜,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生长快、材质好、而且耐干旱、耐脊薄、是用材林及“四旁”绿化的主要造林树种。

是北方山区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

一、育苗地选择按“就近造林、就近取材、就近育苗”的原则,宜选择背风向阳,交通方便,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距造林地和水源较近的平整土地作育苗地。

不宜选择低洼地或盐碱地,更不可选择前茬为种植马铃薯、蔬菜的地块育苗。

二、整地做床在作床前一个月要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为20-30cm,并拣净草根、石块,打碎土块,整平。

丰宁地处干旱地区,一般以低床为主,床宽1.2-1.5米,低床深度需大于所选容器袋3-5厘米,床埂宽30-40厘米,又利于蓄水保墒,也便于旱季浇灌。

床面要求平整、质实。

床面做好后要进行消毒,喷洒2-3%的硫酸亚铁溶液。

三、配土油松容器育苗配土是关键,土质不好、浇水易板结、易发病虫害,不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容器苗生长发育完全靠容器里的营养土供给,以不粘不沙、有营养、富含N、P、K等各种必要元素,有较好的保湿、通气、排水性能,无病原菌为原则。

油松苗培育要求土壤PH 4.5-5.5为好。

营养土最好采用森林腐殖质土、生黄土分别过筛后按5:5的比例配置,因为它营养丰富、肥沃、通透性能好、且土壤中虫害少,为增加肥力每亩施复合肥100公斤、硫酸亚铁化肥200公斤,同时掺入退菌特或多菌灵、呋喃丹等杀虫杀菌剂各1公斤,搅拌混合用塑料薄膜覆盖7小时-10小时后装袋。

四、苗木选择苗木是移植育苗成败的基础,因此必须把好苗木质量关。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李丽(国有北票市大青山林场,辽宁北票122000)[摘要]油松属于喜光、深根性树种,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可以在干冷气候地区进行种植。

同时,油松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是十分严苛,所以是我国植树造林工程的首选树种之一。

基于此,本文针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为我国植树造林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油松;容器育苗;移栽;后期管理[中图分类号]S791.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1-77-2研究发现,油松侧根比较粗壮,但是数量稀少。

所以,在种植油松裸根苗的时候,对油松成活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提高油松栽植成活率,科学使用油松容器育苗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1容器育苗技术概述容器育苗技术是当前植树造林育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其是指采用指定的容器培育花卉或者林木等幼苗。

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在培育林木幼苗的过程中,应保证幼苗根系完整性,通常可采用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的方式,该方式能在栽种、起运幼苗的过程中保护幼苗根系,减少受损伤根系的数量,有助于提升幼苗成活率。

另外,随根际土团栽种方式有助于缩短幼苗缓苗期,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尤为适用。

2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2.1科学选择育苗地采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时,必须科学、谨慎地挑选育苗地块,通常应挑选排水方便、灌溉条件好、遮阴效果好的地块进行使用。

挑选地块时,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但在选择培养油松幼苗的组培土壤时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严格选择。

在开展育苗活动时,通常根据排灌条件确定育苗床宽等,一般床宽约为1.2m,可放置10~12个育苗容器。

如果在培育林木的过程中选用低床培育,一般深度应控制在15~20cm,要求地块的地埂要普遍比容器高出5cm左右。

培育油松幼苗期间,必须确保培育床底部的平整性,才可以确保蓄水工作顺利开展。

油松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

油松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

油松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分析油松和侧柏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它们具有生长快、耐寒、抗旱等优点,因此在生态恢复和城市绿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这两种树种的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也是需要进行分析和总结的。

本文将对油松和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油松容器育苗技术分析1.选择育苗基质油松容器育苗的基质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有一定的肥力。

常见的基质有泥炭、腐殖土、蛭石、腐叶土等,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配,以满足油松幼苗的生长需求。

2.种子处理油松的种子具有较硬的外壳,种子处理是容器育苗的一个重要步骤。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打破种壳、沸水处理、化学处理等,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

3.控制温湿度油松幼苗在容器育苗期间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播种后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间。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4.施肥管理油松幼苗在容器育苗期间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来促进生长,因此施肥是很重要的一环。

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施用,但要注意量的控制,避免造成幼苗的生长不良。

5.病虫害防治容器育苗过程中,油松幼苗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来保护幼苗的健康生长。

6.移栽管理油松容器育苗期结束后,需要进行移栽工作。

要注意移栽时的根系保护,避免损伤幼苗的根系。

移栽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补栽、整枝等管理工作,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1.选择育苗容器侧柏容器育苗常用的容器有塑料盆、塑料袋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容器。

在选择容器时要考虑容器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以及方便移植的特点。

3.播种管理侧柏种子小,播种时需要注意均匀撒播,保证每个容器内都有足够数量的种子。

播种后要轻轻覆土,并均匀浇水,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4.光照管理侧柏幼苗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正常生长。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是指在田间用容器育苗的技术,通过优化管理措施,提高育苗质量和成活率,从而实现油松树苗的高效生产。

本文将就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进行介绍。

一、种子处理和播种1. 种子处理在进行油松大田容器育苗前,首先要对油松种子进行处理,以保证播种后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种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杀菌和促进发芽。

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般比温水高3-5℃,浸泡时间在24-48小时,以促进种子吸水膨大。

然后将种子浸泡在0.2%过氧化氢或0.2%漂粉菌液中,进行杀菌处理。

将处理后的种子晾干,以备播种使用。

2. 播种油松大田容器育苗一般采用深施播种,即将种子深埋在容器土壤中。

播种前应将容器土壤充分湿润,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密度一般在每平方米1.5-2.0万粒种子,密度不宜过大。

在播种后,要及时覆土,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覆土后要轻轻拍实,以确保种子和土壤接触良好。

二、管理措施1. 浇水管理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中,浇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情况下,采用早晨或傍晚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浇水要均匀,避免出现积水或干旱的情况。

特别是在幼苗期,要注意控制浇水量,避免发生根系窒息。

2. 施肥管理施肥是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后3-4周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提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追肥时可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以满足幼苗的养分需求。

3. 病虫防治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要及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农药喷雾或熏烟的方式来进行病虫防治,以保证幼苗的生长健康。

4. 温度控制油松大田容器育苗过程中,宜选择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日子进行育苗。

在幼苗期,尤其要注意夜间温度的控制,避免出现寒害造成的幼苗死亡。

5. 疏苗管理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幼苗密植现象,因此要及时进行疏苗,保证每株幼苗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

油松苗木育苗步骤详细介绍

油松苗木育苗步骤详细介绍
培育容器油松苗木的土地一般可选半沙半土,透
水好,水源充足的土地。首先土地要深耕 20cm 以上,深耕后的土地要经过筛选,把颗粒较大的石头去除。
3、装袋
经过筛选,我们可以把筛出的细土堆放一起,可
以适当掺入化肥。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装袋了,一般我们采用 9*12cm 小容器培育当年生裸根苗。可以适当
1、播种
播种一般在春季清明节前后气温 15 度左右,如需提前可修建日暖大棚。油松一般采用苗床育苗,也可
直接大田播撒育苗。苗床一般为细沙苗床,周围用砖垒砌,中间放置 20cm 厚细沙。播种前种子要先用温水
浸泡 24 小时。苗床育苗,每亩播种 30 斤左右,出芽率可在 80%左右。
2、整地
密植。装好的带有土的容器袋不需要留行距株距可直接排放在地里,容器挨着容器即可。
4、插苗苗床培育出的Fra bibliotek苗到 5cm 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往
大田容器里插苗了,插苗前,从苗床起出的小苗要在生根剂浸泡。我们一般用扁的竹片直接按住小苗根部
插入容器即可,一个容器一棵小苗。这样小苗移栽到容器里就算大工搞成了。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一、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基本策略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基本策略是:在原大田底部涂抹一层油松、然后安排盖罩,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合理湿度,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并在大田上覆盖透气性防护层以减少大田土壤的风化,抑制杂草生长,以此来确保容器育苗条件的优良。

1.土壤处理:先把大田翻出来进行翻耕,确保土壤含水量适中,湿度大约为50-60%,并可以形成结实的泥土球,再做表层土,去掉浊土、淤积及瘤胞子,筛选出5mm及5mm以下粒径的砂层作为容器的土壤;2.涂抹油松:在底部涂抹一层油松,粘性较强的油松能够延长容器的保护期;3.盖罩:建议安排盖罩,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湿度,以达到促进秧苗生长发育;4.覆膜:在大田上覆盖透气性防护层,减少大田土壤的风化,抑制杂草生长,让秧苗收获肥硕果实;5.移植苗木:在容器中播种种子或移植嫩苗,每个容器安排3-5棵;6.叶绿素测量:测量叶绿素的含量,按照情况及时调节土壤湿度,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7.肥料施用:进行综合肥料施用,比重以氮、磷、钾分别占总氮量的20-30%,10-20%,20-30%;8.灌溉: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变化,适时补灌到容器中,保湿充足,以便秧苗正常生长;9.除草:定期除草,及时施药,防止害虫及病害的出现;10.施肥:207年下旬结束前二肥处理,进行量定肥施用,以提高植株的养分含量。

1. 坚持保湿:由于育苗容器体积小,土壤蒸发速度快,所以要经常检查土壤的湿度,及时补灌,保证容器土壤湿润;2.注重施肥:要按照有关工作指示,按时施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养分,促进秧苗生长;3.进行滴灌:应根据实际需要,尽量将肥料、水份混合,通过滴灌管进行灌溉操作;4.做好盖罩:为减少蒸发量,安排好防水阻隔膜,以防止土壤水温流失,维持容器土壤湿润;5.抢救病株:一旦发现植株有缺乏水分的症状,应及时移种、浇水或施肥,抢救受损病株,以此防止秧田病虫损失。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其容器育苗技术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速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1. 油松容器选用:选择容器时应考虑材质、大小、透气性等因素。

常用的容器有塑料盆、纸盒、塑料袋等。

容器大小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来选择,一般选用直径20-25厘米、深度20-30厘米的圆形容器。

2. 底部排水设计:容器底部要设计透水排水孔,以确保苗木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排水能力,避免根系窒息和根腐病的发生。

3. 基质选择:基质的选择对于苗木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使用珍珠岩、蛭石、河沙等材质作为基质,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腐殖质和有机肥料。

4. 育苗棚的搭建:育苗棚的搭建是保障苗木生长的重要环节。

育苗棚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遮阳和保温效果,同时要防止雨水的侵入。

育苗棚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15-25摄氏度。

5. 苗木播种:油松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时应控制种子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播种400-600粒种子。

播种时要均匀撒播,避免种子聚集。

6. 苗期管理:苗木出苗后,要控制适宜的水分供应,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7. 移栽管理:苗木达到移栽条件后,要注意把握适宜的移栽时间,并采取适当的移栽方式。

移栽后要及时进行补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8. 出苗苗的管理:对于出苗苗的管理要特别注意。

要定期修剪苗木,培养苗木的主干和分枝,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包括容器选择、底部排水设计、基质选择、育苗棚的搭建、苗木播种、苗期管理、移栽管理和出苗苗的管理等方面。

这些要点的科学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油松苗木质量和促进其健康快速生长。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油松容器育苗技术摘要:本文通过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叠叠沟林场和赵千户林场进行油松容器育苗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育苗经验。

关键词:油松容器育苗技术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为松科、常绿乔木,原产中国。

自然分布范围广,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

油松分布广,适应性强,油松为阳性树种,浅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25℃的气温下均能生长。

油松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油松抗寒能力强,可耐-25℃的低温,属喜光性树种,在全光条件下能天然更新,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油松在荒山荒沟造林、城市园林绿化以及道路绿化等方面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造林季节也随之延长,为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方式逐渐由传统的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向容器苗造林转变,容器育苗也成为该行业今后发展的趋势。

1育苗地自然条件概况属于XXXX地带,海拔1976-2615米,年平均气温5.8摄氏度,年无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为380-65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为1420毫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流域呈南北走向,属XXX的土石山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褐土。

2育苗技术2.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且劳动力富余,便于管理的地方,而且离造林地不能太远,以便于运输,降低造林成本。

2.2施肥整地容器育苗对土壤的肥力及土质要求较为严格,土土壤ph值以6.4~6.8的沙壤黑土为宜。

苗圃地应深翻整平,施入基肥,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拌入适量过磷酸钙(每亩15 kg 左右),为了预防猝倒病,在施肥的同时,每亩可混硫酸亚铁5kg,进行土壤消毒。

油松大田育苗与容器育苗的生长比较

油松大田育苗与容器育苗的生长比较

油松大田育苗与容器育苗的生长比较油松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的优势树种之一,在国家林业发展计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油松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林业的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此,在油松苗木的生产中,高效、科学的育苗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油松育苗方式有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两种方式。

本文将对油松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两种方式进行生长比较,以期为油松育苗实践提供参考。

一、油松大田育苗油松大田育苗是指在田间直接进行育苗的一种育苗方式。

该方式简单、经济,且可在大规模苗木生产中应用。

一般来说,油松大田育苗的步骤包括:1. 土地选择。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并且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油松育苗用地。

2. 土壤改良。

对于不适宜油松生长的土壤,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进行改良。

3. 播种。

一般在春季早期进行播种,每亩用种量为6-8公斤。

播种时,应将种子均匀撒在地面上,并轻轻覆土,压实。

在干旱情况下,应适当浇水以促进发芽。

4. 管护。

播种后,应保持地面湿润,避免干旱。

同时,应及时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二、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指在育苗盆或育苗袋等容器内进行育苗的一种育苗方式。

该方式具有环境控制强、栽后成活率高等优势,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般来说,油松容器育苗的步骤包括:1. 容器选择。

选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且无污染的育苗盆或育苗袋等容器。

2. 基质选择。

油松育苗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通常以松针、泥炭、腐叶土、珍珠岩等物质为主要原料。

4. 管护。

容器育苗时,应注意育苗基质的湿润程度,适时浇水,防止水浸涝和干旱。

同时,注意保持育苗环境通风透气性和温度适宜。

1. 生长速度容器育苗的生长速度比大田育苗快,由于容器育苗环境下光照和温度更易于控制,而且种子生长时不受外来条件的干扰,容易形成健康根系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容器育苗也能够提高放栽后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质量。

2. 根系发达程度大田育苗显然比容器育苗在根系的发达程度上有所不及,主要是由于在大田育苗过程中,土壤有压实和堆积的现象,对根系的发达和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是指在室外环境下,将油松幼苗种植在容器中进行育苗培育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适用于各种湿润度和土壤类型的地区。

以下是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一些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容器:通常选择塑料袋、塑料盘、塑料箱等容器作为油松苗木的育苗容器。

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容器底部应有排水孔。

2.选择适宜的育苗基质:油松苗木的育苗基质可以选择泥炭、腐殖土、河沙等,将这些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容器中。

3.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当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时进行。

4.播种密度控制: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容器的大小和油松苗木的生长情况来决定,一般为每个容器种植2-3株苗木。

5.保持适宜的湿度:油松苗木对水分要求较高,在育苗过程中要定期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但同时要注意避免过湿,防止根系窒息。

6.控制适宜的光照:油松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不能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免发生光烧现象。

可以采取遮阳网等措施,适当调节光照强度。

7.管理病虫害:油松苗木在容器中育苗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定期巡视苗木,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苗木受损。

8.定期追肥:油松苗木在容器中育苗期间,养分供应相对有限,需要定期追肥,保证苗木的生长发育。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合适的无机肥进行追肥。

9.合理调整苗木生长环境:根据油松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适时进行苗木的薄、稀、整地处理,保证苗木根系的发育,并调整苗木的株形。

10.注意苗木的移栽:当油松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及时移栽到露地进行生长。

在移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的根系,避免损伤。

通过以上的一些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成功率和苗木的生长质量,为后续的油松林木种植提供健康的苗木资源。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是指在大田直接种植前,在容器中进行苗木培育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减少由于大田直播引起的苗木夭折、竞争等问题。

下面是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要点:一、容器选择:选择大小合适的塑料容器,以便容纳油松苗木的根系。

容器底部要有透水孔,以排除多余的水分,避免积水引起根部腐烂。

二、基质选择:选择适合油松苗木生长的基质。

常用的基质是河沙和腐殖质土壤的混合物,比例为2:1。

基质要通过筛网过滤,以去除杂质。

三、播种方法:将油松种子均匀撒在容器中,然后用基质轻轻覆盖种子。

播种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密或过疏。

播种后要轻轻拍实土壤,以促进种子与基质的接触。

四、浇水管理: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但要避免过多的水分,防止水浸湿种子和造成积水。

浇水应均匀,避免发生局部干湿现象。

五、温度管理:油松大田容器育苗对温度要求较高。

播种后,要将容器放置在室外或大棚内,并进行遮阳。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六、光照管理:油松是喜阳性居群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

播种后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点放置容器,避免阴湿环境对苗木的影响。

七、肥料施用:播种后,可以在基质中适量添加有机肥料,以提供苗木所需的养分。

施肥量要适量,避免过量导致苗木生长过快或发生病虫害。

八、病虫害防治:苗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

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九、移栽时间:一般来说,油松大田容器苗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时间要选择早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移栽对苗木的伤害。

十、移栽操作:移栽时要将苗木从容器中小心取出,保持根系完整。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帮助苗木适应新环境,并加快生长。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是指在大田环境下,利用容器对油松进行育苗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在油松实现人工育种、良种繁殖以及森林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一、种子处理:油松种子在进行育苗前,需要进行处理工作。

首先,检查种子的品质,去除坏种和小种;其次,进行消毒工作,将种子浸泡在1%的漂白粉溶液中,时间不宜过长;最后,进行浸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便增加种子的发芽率。

二、容器选择:在进行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

容器应具备以下特点:容积适中、通风性能良好、材料环保、易于移动和操作。

一般来说,可选择直径为15cm、高度为20cm 左右的塑料盆或纸板盒作为容器。

三、育苗土壤准备:育苗土壤应具备透气性好、保水性好、营养丰富、土层深度适宜等特点。

一般来说,可选择以腐熟的牛粪、腐叶土、珍珠岩等为主要原料的育苗土进行使用。

具体比例为:牛粪30%、腐叶土60%、珍珠岩10%。

四、育苗过程:(1)种子的播种在容器中填好育苗土,并在土面上留出适当的空间,放置种子。

每一盆油松容器,放置3~5颗种子,然后轻轻用土覆盖。

(2)管理苗期在种子发芽时,必须注意保温和保湿,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分和温度。

当苗木初生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保持阴凉和通风的环境。

(3)施肥灌水苗木生长过程中,必须进行适量的肥料施用和灌水。

每15天进行一次施肥,使用复合肥或有机肥。

在或透时,适量浇水,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分。

五、移栽过程:当油松苗木长到10,15cm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进行移栽时,需要将根系都挖出,再将苗木插入大田中即可。

移栽过后,还要继续管理和保养苗木,直到苗木进入成长阶段。

以上就是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是在现代林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育苗方式,由于具有育苗周期短、成本低、苗木质量高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

其主要原理是在容器内育苗,控制土壤质量和水分等因素,促进苗木生长。

下面重点介绍其技术要点。

一、选择优良苗木素材育苗前必须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良苗木作为素材,以确保育苗顺利进行。

选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强壮的苗木,根部长而粗,树冠茂密;2、要选具有一定品种、来源和生长地的苗木,避免混杂;3、苗木选取时,应注意其植株健壮与否、病虫害是否存在。

二、准备好育苗容器油松大田容器育苗采用塑料容器为主。

容器以方形为主,也可以选择圆形,容量以3~4L为宜。

容器的内壁必须光滑,底部要有排水孔,以避免积水。

容器内必须添一定的肥料,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求。

三、制作育苗基质育苗基质的选择是育苗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基质以泥炭为主,可以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和石灰、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料,调制成适宜的稠度,肥力适中的育苗基质。

四、进行育苗制作好基质后,将苗木移植到容器内,使其沉到基质中,同时轻轻拍实,以保证根系贴合基质。

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避免过温过湿或过干而影响苗木生长;2、浇水要均匀,以避免出现积水等不良情况;3、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五、定期管理与维护油松大田容器育苗在育苗期间要进行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包括育苗的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同时,还必须定期地检查苗木的生长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以确保苗木高质量地生长。

以上就是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摘要】油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容器育苗技术在油松苗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容器选择、基质配置、播种密度、管理措施以及防病防虫等方面,总结了油松大田容器育苗的关键要点。

在容器选择方面,应选用透气性好、方便管理的容器;基质配置要合理,提供充足养分;合理的播种密度能保证苗木生长良好;管理措施包括定时浇水和施肥等;防病防虫要点则包括定期巡查和及时防治。

技术要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未来发展方向则是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油松苗木生产向更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容器选择、基质配置、播种密度、管理措施、防病防虫、总结、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种植量大、分布广,因其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而备受青睐。

在油松的种苗培育过程中,容器育苗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育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容器选择要点、基质配置要点、播种密度要点、管理措施要点以及防病防虫要点。

通过正确选用适宜的容器可以提高油松苗木的生长效率和质量。

在基质配置方面,要根据油松的生长习性和土壤特点调配合适的培养基,保障幼苗的生长需求。

播种密度是影响油松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播种密度既能保证每株苗木充分生长,又能充分利用空间。

在管理方面,定期浇水、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步骤。

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控,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培育优质苗木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提高技术要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一、油松容器苗培育1、选地按“就近造林、就近取材、就近育苗”的原则,选择背风向阳,交通方便,距造林地和水源较近的沟旁、坡脚、村旁的平整土地作育苗地,避免选用低洼积水或易过水地。

2、容器各地容器规格不同,原料也不一样,多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制成的营养杯,一般选用规格5*10cm或8*12cm的塑料薄膜袋。

3、营养土配制容器苗生长发育完全靠容器里的营养土供给,以不粘不沙、有营养、富含N、P、K等各种必要元素,有较好的保湿、通气、排水性能,无病原菌为原则。

油松苗培育要求PH4.5-5.5为好,育苗过程中,多以育苗地表土为主。

用苗圃地表土90%,加入10%腐熟堆肥,1%的保水剂。

同时,每公顷施用二铵300公斤,再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混合均匀。

切忌加入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蔬菜地的耕作土,防止病菌感染。

土壤消毒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每50公斤营养土用0.5%高锰酸钾液2.5公斤混合拌匀。

4、播种或装苗①直接播种育苗,不迟于5月上旬为好,先做宽1-1.2m的育苗床,床面喷除草剂,铺2-3cm细土,每袋播种5粒左右,覆土1cm,播种袋整齐码放在苗床上,四周用土盖严、挤紧。

②直接装苗,用经过大田培育的1-2年生苗,起苗后再植入营养杯继续培育的方法育苗,现在多采用这种方法。

装杯苗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Ⅰ级苗木,最好随起苗随装杯,否则一定要对苗木进行假植。

装杯时间以小苗根系刚开始活动时为宜,一般在4月上中旬装苗为好。

起苗时不要伤根,可进行适当修根,剪去伤病根、过长根。

并用3号ABT 生根粉100mg/kg溶液浸泡1小时。

装杯时先将营养杯装入半袋营养土,然后把苗木垂直放入营养袋中心,根系要舒展,再把营养袋填满土、墩实。

装土时可用铁皮饮料灌一端削成45度斜面做为盛土容器向营养杯装土。

装完苗后的营养杯直立排放在苗床上,营养杯之间要相互挤紧,用土填实,不留空隙,摆好后,浇透水。

5、苗期管理主要工作为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是通过种植油松苗木在容器中进行栽培繁育的一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的要点。

1. 容器选择:选择具有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的容器,如塑料盆、纸盘等。

容器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和预期的栽植时间而定,一般选择直径为15-20厘米的盆或纸盘。

2. 基质选择:选用适合油松生长的基质,通常是由腐殖质、园土和河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基质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以保证苗木的生长。

3. 种子处理:将油松的种子进行一些处理,可以提高发芽率和苗木的生长速度。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浸泡种子、催芽处理和冷藏处理等。

4. 播种与管理: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基质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或基质,保持适当湿润。

播种后需要及时浇水,但要避免水浸过深,以免导致苗木烂根。

同时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适时进行喷洒农药。

5. 光照和温度控制:油松适合在光照充足、温暖的环境下生长,因此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点进行培育。

温度控制也非常重要,一般油松适宜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要注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苗木的影响。

6. 营养管理:油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营养供应,可以通过追施适量的氮、磷、钾等基本肥料来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同时要注意施用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

7. 移栽和养护:当油松苗木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前要提前浇水,使基质湿润,然后将苗木从容器中取出并移植到目标地。

移栽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保持基质湿润,避免苗木的干旱。

8. 苗木管理:苗木移栽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修剪、疏密调整、病虫害防治等。

适时进行修剪可以促进苗木的分枝和侧枝生长,疏密调整可以保证苗木的生长均衡,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如上所述,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容器育苗,可以提高油松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为后续的大田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器栽培油松苗三步骤设施苗圃生产的新优木本种苗,除以穴盘苗方式销售外,大部分用于成品苗木的培育。

传统苗圃采用地栽、起苗(带一定规格土球)等方式来培育商品种苗和工程苗,而设施苗圃多为容器栽培。

由于容器栽培的工程苗可以终年随时移植,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移栽不会影响成活率及园林植物景观效果,具有生产周期短、质量好、起运方便、移栽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等诸多优点。

目前园林和林业系统正在积极推广应用容器栽培技术,这对我国苗木生产和绿化工程施工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于容器栽培涉及到基质配方、栽培管理等配套技术以及设备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设施苗圃的容器栽培应按适度规模、稳步发展的原则进行建设。

一、栽培容器的选择
容器是苗木无土栽培的载体。

目前我国设施苗圃所使用的容器分为两类,一类为软质塑料容器,如种植钵、种植袋等。

另一类为硬质(硬塑料、橡塑、铁质、木质)容器,并根据其结构不同又分为可拆式、桶式和固定式三种,前两种可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移动容器苗的位置,而固定式容器多数用来栽培15cm以上的大规格苗木,一般不可移动。

在选择容器时应充分考虑苗木类型、要求规格、生长年限等因素,做到适树适钵(容器),以降低容器苗的生产成本。

当年销售的一年生容器种苗可用12×10(直径12cm、高度10cm)的塑料营养钵,隔年销售的两年生灌木类型工程苗,第一年用塑料营养钵,第二年换入21×18的塑料软钵或16×26的木本苗种植袋。

这样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的容器育苗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容器苗生产成本,塑料软钵通常是硬质容器造价的1/50。

而培养三年生大灌木(冠径在80cm 以上的灌木球)容器栽培苗,往往采用塑料软钵容器与硬质塑料容器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容器油松苗,前两年使用造价较低的软质塑料容器,第三年移入硬质容器中进行培养,如SH-3型橡塑(直径45cm、高度35cm)育苗容器或同种规格的硬塑料容器。

培养较大规格的乔木类型的容器苗,必须采用地栽与容器栽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优品种经过几年的地栽培育,达到一定规格后移入容器继续培育,一般来讲,胸径6-10cm 的乔木,通常采用直径55cm、高度45cm的橡塑或硬质塑料桶式容器;胸径15-20cm 的大乔木,目前采用直径80cm、高度70cm的固定式控根快速育苗容器来培育。

由于可拆式栽培容器的造价较高,因此常用来培育一些档次较高的需要嫁接的彩叶大灌木品种,如紫叶加拿大紫荆、金叶枸骨球等。

这些嫁接品种在经过1-2年的塑料软钵容器培育后,移入SH-4型橡塑(直径45cm、高度35cm)可拆式育苗容器或JX-1型铁质可拆式育苗容器中栽培。

二、栽培基质
选择什么样的基质代替床土进行商品苗培育是影响容器栽培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几年来,对基质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设施苗圃已广泛采用基质栽培技术。

用于容器栽培的基质要求含有丰富有机质,肥料较全面,保水性、通气性好,重量轻,不易板结,无
病虫害、杂草种子,PH值适合园林植物的要求。

基质的主要材料应货源充足,可就地取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基质生产成本。

腐熟的砻糠具有排水透气、吸热保温等特性,既可满足容器苗对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又可适当增加地温,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生长,而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基质的主要填充材料,约占基质的50%-60%。

但砻糠存在结构过于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缺点。

因此在配制基质时,要加入40%左右的泥炭和干塘泥。

这两种材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具有团粒结构,质轻多孔、酸性较弱,其保水、透气、保温效果良好,与砻糠混合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缓释颗粒肥,可促进容器苗健壮生长。

苗木专用缓释颗粒肥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营养元素释放缓慢,可减少营养元素的损失。

它肥效长且稳定,能源源不断地释放,满足植物在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具有低盐指数,适合不同类型的基质和植物,能有效防止基质板结。

一般缓释肥的用量为250g/m3基质。

将不同的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机械混合,并调节栽培基质的PH值,一般针叶树要求PH 为4.5~5.5,阔叶树要求PH值为6~8。

为使营养土PH值稳定,可适当加入缓冲溶液,如腐殖质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如果原配方PH值不适用,可进行药剂处理,以达到要求。

配好的基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近年来从德国引进了一种消毒新药--必速灭颗粒剂,是一种广谱性基质消毒剂,使用量一般为60g/m3基质,消毒剂与基质搅拌均匀,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经10天后揭膜,待药液挥发后使用。

三、盆栽场及灌溉
新上盆的容器栽培苗需配备一定的保护设施,并确保良好的灌溉,以提高容器栽培苗的成活率,缩短容器栽培苗的缓苗期。

保护设施采用肩高3.5m,顶高5m,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的JAS-2型外遮阳联栋高架大棚,夏季遮阳、降温,使阳光漫射进入大棚,防止容器苗被阳光灼伤,同时降低棚内温度4-6℃。

冬季保温、增温,可减轻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大棚内的地面用砖和水泥砌成(分隔)4-5个200平方米左右,池壁高度为10cm的长方形育苗池(渗灌池),采用渗灌的方式进行灌溉。

池底部有6-8个进排水的地漏孔,地漏孔与进水管道(直径5cm)相连,灌溉时水从地漏进入育苗池,灌水深度保持在6cm 左右,利用容器内基质毛细管的虹吸作用使水渗透到基质内,达到均衡灌溉的效果。

两个小时后,打开进水管一端的阀门排水。

每平方米渗灌池可放置60株容器苗(营养钵),缓苗生长期20天左右,按年周转14次计算,1000平方米缓苗大棚可放置容器栽培苗80万盆。

容器栽培苗经过缓苗期后,就要进入盆栽场,培植成商品种苗和商品工程苗。

盆栽场地面用种植布覆盖,防止杂草生长,便于操作。

灌木类容器栽培苗采用摇臂式喷灌设备进行灌溉,而大规格乔木类型容器栽培苗则要安装配有针箭式滴头的滴灌系统。

按每平方米放置一年生容器栽培种苗50株容器种苗,二年生灌木类型容器工程苗20株、8公分以上乔木
类型橡塑育苗容器大苗5株计算,每1万平方米容器苗盆栽场可放置以上三类容器栽培苗50万株、20万株、5万株。

容器栽培是一种工业化的苗木生产方式,需逐步建立起容器苗的机械化肥水管理、修剪整枝、搬运包装等,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

并完善监控体系,采用集约化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