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过程检测仪表[电子教案]第五章__温度检测仪ppt课件
合集下载
《温度检测仪表》课件
![《温度检测仪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7732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4.png)
无线化
总结词
无线化是温度检测仪表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详细描述
无线温度检测仪表无需布线,安装方便,可以快速部署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同时,无线传输技术可以 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掌握温度情况。无线温度检测仪表的出现,大大提 高了测温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域。
集成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起 的集成电路。常见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有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 类型。
模拟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通过模拟电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 或电流信号输出;数字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则将温度信号转换 为数字信号输出。
集成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线性度好等优点,适用于 各种小型化、智能化的测温系统。
农业种植的温度监控
总结词
在农业种植中,温度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温度检测仪表用于监测和控 制温室的温度,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详细描述
在温室种植中,温度检测仪表可以对温室内外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根据作物 生长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 品质。
医疗领域的温度监测
温度检测仪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科学研究、医疗健康等领域,是现代 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温度检测仪表的分类
按照工作原理,温度检测仪表可分为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等。
按照测量范围,温度检测仪表可分为低温、常温、高温等不同类型,以满足不同应 用场景的需求。
按照输出信号,温度检测仪表可分为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类型,模拟输出主要 用于连续监测,数字输出则便于数据记录和处理。
科研实验的温度控制
过程检测仪表[电子教案]第五章--温度检测仪PPT课件
![过程检测仪表[电子教案]第五章--温度检测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650e860c22590102029dae.png)
(4)标准电极定律 EAB (T ,T0 ) EAC (T ,T0 ) EBC (T ,T0 )
12
5.3.2 常用热电偶的类型及结构 1.热电偶的类型及特点
热电极的材料要求。 ①材料的热电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即热电特性稳定。 ②电极材料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③产生的热电势要足够大,热电灵敏度高。 ④热电势与温度关系要具有单调性,最好呈线性或近似线性关系。 ⑤材料复现性好,便于大批生产和互换。 ⑥材料组织均匀,机械性能好,易加工成丝。 ⑦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小,电阻率要低。
热电偶产生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1)温差电动势 导体两端温度不同、电子能量不同,造成导体内自由电子 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电子扩散造成高、低温端电荷的积累,形成静电场 Es。当电场对电子的作用力与扩散力平衡时,电场Es产生一个稳定的温差 电动势
E A (T ,T0 )
K e
(2)气体压力温度计 工作气体:氮气(测温上限可达500~550℃);氢 气(测温下限可达-120℃)。
(3)蒸汽压力温度计 其温包中充入约占2/3容积的低沸点液体,其饱和 蒸气压仅与气液界面的温度有关。通过毛细管传递弹簧管中,以指示被测 温度。工作液:氯甲烷、氯乙烷和丙酮等。
优点:温包的尺寸比较小,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小,T-P关系非线性, 标尺刻度不均匀。
第五章 温度检测仪表
概述
5.1.1 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的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讲,温度表示物质内部 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大小。
热平衡和热效应是温度测量的重要基础。
5.1.2 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规定了温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和 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12
5.3.2 常用热电偶的类型及结构 1.热电偶的类型及特点
热电极的材料要求。 ①材料的热电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即热电特性稳定。 ②电极材料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③产生的热电势要足够大,热电灵敏度高。 ④热电势与温度关系要具有单调性,最好呈线性或近似线性关系。 ⑤材料复现性好,便于大批生产和互换。 ⑥材料组织均匀,机械性能好,易加工成丝。 ⑦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小,电阻率要低。
热电偶产生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1)温差电动势 导体两端温度不同、电子能量不同,造成导体内自由电子 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电子扩散造成高、低温端电荷的积累,形成静电场 Es。当电场对电子的作用力与扩散力平衡时,电场Es产生一个稳定的温差 电动势
E A (T ,T0 )
K e
(2)气体压力温度计 工作气体:氮气(测温上限可达500~550℃);氢 气(测温下限可达-120℃)。
(3)蒸汽压力温度计 其温包中充入约占2/3容积的低沸点液体,其饱和 蒸气压仅与气液界面的温度有关。通过毛细管传递弹簧管中,以指示被测 温度。工作液:氯甲烷、氯乙烷和丙酮等。
优点:温包的尺寸比较小,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小,T-P关系非线性, 标尺刻度不均匀。
第五章 温度检测仪表
概述
5.1.1 温度的概念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的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讲,温度表示物质内部 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大小。
热平衡和热效应是温度测量的重要基础。
5.1.2 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规定了温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和 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过程检测仪表教学课件
![过程检测仪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3e61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c.png)
流量计
检测任何可以在管道中流动的物 质,如管道、供水系统、工业管 道、压缩空气系统和加油站等的 流量。
仪表的选择
1
选择方法
选择仪表时需考虑使用环境、测量量和使用目的等多种因素。
2
注意事项需注意仪表的精源自、量程、可靠性、防护等特性。过程检测流程
过程检测流程是指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的全部工作步骤。具体流程包括检 测前的准备工作、开机自检、选择测量点、进行测量和记录测量结果等。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仪表故障分类
通常有电源故障、信号线故障、系统故障、机械故 障、控制回路故障等。
常见故障及处理
常见故障包括仪表无法工作、故障、损坏等。可根 据具体状况进行排除和维修。
结束语
1 总结
本教学PPT介绍了过程检测仪表的作用、分类、选择、流程和一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 对学生的启示
学生应全面学习仪表的基础知识,并了解检测流程中的细节,提高实践技能。
过程检测仪表教学课件 PPT
本教学PPT旨在介绍过程检测仪表的作用、分类、选择方法、流程和故障排 除。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过程检测领域的基础知识,提升实践技能。
概述
过程检测仪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在生产运行中持续 监测和测量各种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正确使用仪表能够获取各 种生产数据,并在过程控制和监测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仪表分类
按测量物理量分类
常见的测量物理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面、 液位、速度、质量等,不同物理量使用不同的 控制仪表。
按工作原理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仪表可以分为机械式、电气式、 电子式、光电式和光电子式等。
常见仪表介绍
温度计
压力计
《温度测量仪》课件
![《温度测量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e362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8.png)
存储环境
软件更新与升级
将温度测量仪存放在干燥、无尘、无强烈 震动的环境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注生产厂家的软件更新和升级信息,及 时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以提高温度测量 仪的性能和稳定性。
04
温度测量仪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测温技术的发展
01
高精度测温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 进的传感器和测量电路,实现温 度测量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光学式温度测量仪
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束 的折射、反射等特性来测 量温度。
温度测量仪的应用领域
工业生产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种Leabharlann 设备和工艺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
,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01
科学研究
02 在科学研究中,温度是重要的物
理量之一,需要进行精确的温度
测量和记录。
医疗保健
在医疗保健领域,体温是常见的
《温度测量仪》PPT课件
CONTENTS
• 温度测量仪简介 • 温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 温度测量仪的选购与使用 • 温度测量仪的发展趋势 • 温度测量仪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温度测量仪简介
温度测量仪的定义
温度测量仪
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或环 境温度的仪器。它可以分 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类型。
接触式温度测量仪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温度测量仪,农民可以监测 大棚内、土壤中、灌溉水的温度,合 理调节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医疗领域中的温度测量
总结词
医疗领域中,体温是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温度测量仪用于监测患者体温,辅 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在临床护理中,体温的监测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温 度测量仪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体温测量,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第5章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5章 温度检测及仪表](https://img.taocdn.com/s3/m/4c27039d83d049649b66584a.png)
图5-6 热电偶原理示意图
1-工作端;2-热电极;3-指南针;4-参考端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所组成的回路称为“热 电偶”,组成热电偶的导体或半导体称为“热电极”。置 于温度为T的被测介质中的接点称为测量端,又称工作端 或热端。置于参考温度为 的温度相对固定处的另一接点 T0 称为参考端,又称固定端、自由端或冷端。
3. 国际实用温标 国际实用温标又称为国际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 标。它是一种即符合热力学温标又使用方便、容易实现的 温标。它选择了一些纯物质的平衡态温度(可复现)作为 基准点,规定了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标准仪器,建立了标准 仪器的示值与国际温标关系的标准内插公式,应用这些公 式可以求出任何两个相邻基准点温度之间的温度值。 第一个国际实用温标自1927年开始采用,记为ITS-27 。目前国际实用温标定义为1990年的国际温标ITS-90。
热 电 阻
-200 ~600 -50 ~150 400 ~2000 700 ~3200 900 ~1700 0 ~3500 200 ~2000
测量精度高,便于远距离、多点 、集中测量和自动控制 测温时,不破坏被测温度场
不能测高温,需注意环境温 度的影响 低温段测量不准,环境条件 会影响测温准确度 易受外界干扰,标定困难
E AB (T , T0 )
e AB (T ) C (T )
(5-4)
它只与 eAB (T )有关,A、B选定后,回路总电动势就只是 温度 T 的单值函数,只要测得 eAB (T ) ,即可得到温度,这就 是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热电偶工作的两个基本条件:
(1) 如果组成热电偶的两电极材料相同,两接点温度 不同,热电偶回路不会产生热电势,即回路电动势为零。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PPT课件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523e15ef7ba0d4a733b60.png)
端温度t0=20℃,测得热电势
为7.32 mv,求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t 。
解
由分度表查得 E (20,0 ) = 0.113 mv
则 E (t, 0) = E (t, t0)+E (t0, 0) = 7.32 + 0.113
= 7.434 mv
再查分度表得其对应的被测温度t = 808℃
➢应用热电效应测温
测量原理
热电极
两种不同的金属A和B构成闭合回路 当两个接触端 T﹥ T0时,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势
热电势由两种材料的接触电势和单一材料的温差电势决定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闭和回路总电势
AB (t)
A (t, t0 )
A
B
B (t, t0 )
AB (t0 )
AB (t, t0 ) AB (t) B (t, t0 ) AB (t0 ) A (t, t0 )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使用补偿电桥注意问题
根据各类热电偶的型号选择配套的补偿电桥 注意补偿温度的起点 在20℃平衡,须把显示仪表的机械零点预先调整到20℃ 在0℃平衡,须把显示仪表的机械零点预先调整到0℃ 补偿是相对的,以此有一定误差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热电偶结构
为保证热电偶的正常工作,热电偶的两极之间以及与保护套管之 间都需要良好的电绝缘,而且耐高温、耐腐蚀和冲击的外保护套 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冷端温度补偿 问题引出
解决方法
热电偶的分度表所表征的是冷端温度为0℃时的 热电势-温度关系,与热电偶配套使用的显示仪 表就是根据这一关系进行刻度的。
0℃恒温法 冷端温度修正法 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补偿电桥法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0℃恒温法
为7.32 mv,求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t 。
解
由分度表查得 E (20,0 ) = 0.113 mv
则 E (t, 0) = E (t, t0)+E (t0, 0) = 7.32 + 0.113
= 7.434 mv
再查分度表得其对应的被测温度t = 808℃
➢应用热电效应测温
测量原理
热电极
两种不同的金属A和B构成闭合回路 当两个接触端 T﹥ T0时,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势
热电势由两种材料的接触电势和单一材料的温差电势决定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闭和回路总电势
AB (t)
A (t, t0 )
A
B
B (t, t0 )
AB (t0 )
AB (t, t0 ) AB (t) B (t, t0 ) AB (t0 ) A (t, t0 )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使用补偿电桥注意问题
根据各类热电偶的型号选择配套的补偿电桥 注意补偿温度的起点 在20℃平衡,须把显示仪表的机械零点预先调整到20℃ 在0℃平衡,须把显示仪表的机械零点预先调整到0℃ 补偿是相对的,以此有一定误差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热电偶结构
为保证热电偶的正常工作,热电偶的两极之间以及与保护套管之 间都需要良好的电绝缘,而且耐高温、耐腐蚀和冲击的外保护套 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冷端温度补偿 问题引出
解决方法
热电偶的分度表所表征的是冷端温度为0℃时的 热电势-温度关系,与热电偶配套使用的显示仪 表就是根据这一关系进行刻度的。
0℃恒温法 冷端温度修正法 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补偿电桥法
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0℃恒温法
温度仪表课件
![温度仪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565b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0.png)
温度仪表的种类
总结词
温度仪表有多种类型,包括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等。
详细描述
温度仪表有多种类型,根据测温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水银温度计 、热电偶、热电阻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温度仪表各有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温度仪表的工作原理
总结词
温度仪表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来感知温度变化,并将温度值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或机 械信号。
测量误差大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老化、仪表误差累积或外部环境影响所致。解决办 法包括更换传感器、重新校准仪表或调整仪表设置。
其他故障及排除方法
如按键失灵、通讯故障等,解决办法包括更换按键模块、检查通讯线 路等。
日常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洁
定期对温度仪表的外观进行清洁,保持其整 洁和良好的散热性能。
防潮防尘
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时,应注意防潮、 防尘,避免对仪表造成损害。
检查传感器
定期检查温度传感器的外观及连接线路,确 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校准
根据需要,定期对温度仪表进行校准,以保 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温度仪表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温度监控
节能减排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仪表用于实 时监测各种设备和工艺过程的温度, 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温度仪表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 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
校准方法
温度仪表校准的基本原则
为确保温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遵循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如计量法、检定规程等。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合适的校准设备、搭建校准 环境、检查被校准仪表的外观和性能 等。
校准过程
温度测量及仪表 ppt课件
![温度测量及仪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fc4ae6a6c30c2258019ec2.png)
• (3) 冷端恒温 • (4) 补偿电桥法。
3.4 热电阻测温
• 原理:金属或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 变化(温度每升高1度,金属电阻添加 0.4~0.6%,半导体电阻减小2~6%)
• 优点: • 丈量精度高,温度性能稳定,复现性好 • 丈量范围大,尤其在低温丈量方面 • 信号可以远传、灵敏度高 • 无需参比温度
C=-4.183×10-12/℃4 •
铜电阻
• 温度范围:-50~150℃ • 线性温度系数:Rt=R0(1+at) • 温度系数比铂高: 4.25~ 4.28 ×10-3/℃ • 易得到纯态,加工性能好 • 价钱低 • 电阻率低、体积大,热呼应慢
铜电阻
• 有50Ω和100 Ω两种规格(Cu50、Cu100) • R(t)=R0(1+At+Bt2 +Ct3) • A=4.28899×10-3/℃ B=-2.133×10-7/℃2
• 铠装热电偶:将热电偶丝、绝缘资料、 维护管组合装配后,经拉伸加工而成。 热容小,反映快,挠性好,可弯曲,可 安装在担任构造的丈量场所。
冷端温度处置
• (1) 补偿导线法 选用与热电偶具有一样 热电势-温度特性的导线与热电偶配套运 用。
• (2) 参比端温度丈量计算法 用补偿导线 将冷端温度移到室外常温环境,丈量环 境温度进展补偿
运动猛烈程度的标志
测温原理
• 选择以适宜的物体作为敏感元件,其某 一物理性质随温度而变换的特性知。
• 敏感元件与被测物体发生热交换 • 当热交换到达平衡时,敏感元件反映出
被测物体的温度特征 • 根据热交换的方式,可以划分为接触温
度丈量与非接触温度丈量两大类。
接触测温
• 敏感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依托传 热和对流进展热交换,直观可靠。
3.4 热电阻测温
• 原理:金属或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 变化(温度每升高1度,金属电阻添加 0.4~0.6%,半导体电阻减小2~6%)
• 优点: • 丈量精度高,温度性能稳定,复现性好 • 丈量范围大,尤其在低温丈量方面 • 信号可以远传、灵敏度高 • 无需参比温度
C=-4.183×10-12/℃4 •
铜电阻
• 温度范围:-50~150℃ • 线性温度系数:Rt=R0(1+at) • 温度系数比铂高: 4.25~ 4.28 ×10-3/℃ • 易得到纯态,加工性能好 • 价钱低 • 电阻率低、体积大,热呼应慢
铜电阻
• 有50Ω和100 Ω两种规格(Cu50、Cu100) • R(t)=R0(1+At+Bt2 +Ct3) • A=4.28899×10-3/℃ B=-2.133×10-7/℃2
• 铠装热电偶:将热电偶丝、绝缘资料、 维护管组合装配后,经拉伸加工而成。 热容小,反映快,挠性好,可弯曲,可 安装在担任构造的丈量场所。
冷端温度处置
• (1) 补偿导线法 选用与热电偶具有一样 热电势-温度特性的导线与热电偶配套运 用。
• (2) 参比端温度丈量计算法 用补偿导线 将冷端温度移到室外常温环境,丈量环 境温度进展补偿
运动猛烈程度的标志
测温原理
• 选择以适宜的物体作为敏感元件,其某 一物理性质随温度而变换的特性知。
• 敏感元件与被测物体发生热交换 • 当热交换到达平衡时,敏感元件反映出
被测物体的温度特征 • 根据热交换的方式,可以划分为接触温
度丈量与非接触温度丈量两大类。
接触测温
• 敏感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依托传 热和对流进展热交换,直观可靠。
温度检测仪表课件
![温度检测仪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8635bbf8c75fbfc77db2f5.png)
触
温度计
准确、价格低廉
能现场指示 ,不能记录与远传 0 ~350(-30 ~ 650)水银
式
双金属温 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大、价 精度低、不能离开测量点测量 , 0 ~300(-50 ~ 600)
测
度计
格低、能记录、报警与自控 量程与使用范围均有限
温
压力式温 结构简单、不怕震动、具有 精度低、测量距离较远时 ,仪表 0 ~500(-50 ~ 600)液体型
900 ~2000(700 ~ 2000) 100 ~2000(50 ~ 2000)
学习交流PPT
6
三、压力式温度计
3.1原理及结构 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封闭容器内的液体,气体或饱和蒸汽受热后产生体积 膨胀或压力变化作为检测信号。它的基本结构是由温包、毛细管和指示表 三部分组成。
3.2压力式温度计的分类 A液体式:利用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带动指针偏转显示温度。 B气体式:利用高温下的气体压力与温度的关系显示温度。 C蒸汽式:利用低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学习交流PPT
3
• 换算关系
• ℉=(℃×9/5)+32 • ℃=(℉-32)×5/9 • K=℃+273.15 • 式中: • K ——开尔文温度(热力学温度) • ℃ ——摄氏温度 • ℉ ——华氏温度
学习交流PPT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温度仪表的分类
• 按测量方式
液体玻璃管温度计(玻璃棒温度计)
接触式
压力式温度计(液体式,气体式,蒸汽式)
学习交流PPT
11
双金属温度计的基本参数
学习交流PPT
12
五、热电阻温度计
测试技术 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 流速测量ppt课件
![测试技术 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 流速测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a6aa05551810a6f424869d.png)
3)工质为液体,如水银、二甲苯、甲醇等。测温范
围-40~200 ℃。
最新课件
12
使用时,必须将温包全 部浸入被测物质中。
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抗振动。精度差,示值滞 后时间长,毛细管易损坏。
检测内燃机油温或水温。
最新课件
13
3.双金属温度计 测量范围-60~500 ℃。 按结构形状,分螺旋形
和盘形。
激光仅用于瞄准
最新课件
56
热辐射基本概念
低温时,物体辐射能量小,主要发射红外线。 温度升高,辐射能量增加,辐射光谱向短波方 向移动。
➢500℃左右时,辐射光谱包括部分可见光; ➢800 ℃时可见光大大增加,即呈现“红热”; ➢3000 ℃时,辐射光谱包括更多的短波成分, 使得物体呈现“白热”。 辐射测温的基本原理:观察灼热物体表面的 “颜色”来大致判断物体的温度。
最新课件
61
温度升高,单色辐
射出射度增加、峰值 向短波长方向移动。
最新课件
62
所有波长全部辐射出射度M0的总和为
σ0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 上式为绝对黑体全辐射定律。
最新课件
传热系数h。
最新课件
46
当Tk→T0时,Δtf→0;故在感温元件周围应 加一热容量小的薄防辐射隔离罩,以减小误差。
最新课件
47
(四)热传导引起的误差 保护套管顶部热量会流向温度较低的管壁,存在热
传导误差Δtp
t为被测介质温度;t0为保护套管座处的管壁温度; L为插入深度;h为被测介质向感温元件的传热系数; λ为感温元件材料的热传导率;S为感温元件外周围长; f为感温元件截面积;coshx为x的双曲余弦。
热电极为镍铬-镍硅、铜-康铜等。温度范围300℃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体压力温度计 工作气体:氮气(测温上限可达500~550℃);氢 气(测温下限可达-120℃)。
(3)蒸汽压力温度计 其温包中充入约占2/3容积的低沸点液体,其饱 和蒸气压仅与气液界面的温度有关。通过毛细管传递弹簧管中,以指示被 测温度。工作液:氯甲烷、氯乙烷和丙酮等。
优点:温包的尺寸比较小,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小,T-P关系非线性, 标尺刻度不均匀。
特点:强度大、不易破损、读数方 便,准确度较低、体积大。
测温范围-100℃~600℃。 类型:液体压力温度计、气体压力
温度计和蒸汽压力温度计。
(1)液体压力式温度计 感温液体:水银(测温范围-30~ 650℃); 甲醇(测温范围-100~ 150℃);二甲苯(测温范围-100~ 400℃)。 液体压力温度计使用时应将温包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之中,否则会引起较 大测量误差。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也会对示值产生影响。为此,在弹簧 管的自由端与传动机构之间插入一条双金属片补偿附加误差。
EAB (T,T0)K e T T 0lnN NB Attdt
E A(T B ,T 0)f(T )f(T 0)
图5.8 热电偶回路电势
当参考端的温度T0恒定时, f(T0)C 为常数,则
E A(T B ,T 0 ) f(T ) C (T )
当冷端保持温度不变,则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参考端温度为0℃时,通过 实验建立的热电势与工作端温度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
过程检测仪表[电子教案]第五 章__温度检测仪
2.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一种理想温标,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 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大小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3.国际实用温标ITS
国际实用温标是用来复现热力学温标。
(1)T 90和t90之间关系保留以前温标定义中的计算关系,摄氏温度
(1)标准热电偶 ①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S。 测量范围:长期使用1300℃以下,短期测量1600℃。 特点:热电特性稳定,准确度高,材料容易提纯,缺点是热电势较低, 价格昂贵,不能用于金属蒸汽和还原性气体中。 ②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B。 测量范围:长期使用1600℃以下,短期测量1800℃。 特点:测量上限高,稳定性好的、机械强度大,缺点是热电势小,不能 用于0℃以下温度测量。
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 两种均质金属组成的热电偶,其电势大小与热电极 直径、长度及沿热电极长度上的温度分布无关,只与热电极材料和两端温 度有关。
(2)中间导体定律 若在热电偶回路中插入中间导体(第三种导体), 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无影响。
(3)中间温度定律 E A B ( T ,T 0 ) E A B ( T ,T n ) E A B ( T n ,T 0 )
热电偶产生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1)温差电动势 导体两端温度不同、电子能量不同,造成导体内自由电 子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电子扩散造成高、低温端电荷的积累,形成静电 场Es。当电场对电子的作用力与扩散力平衡时,电场Es产生一个稳定的温差 电动势
EA(T,T0)K e T T 0N 1Ad t (NAtt)
e——单位电荷,e =1.6×10-19 C; K——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NAt——为导体A在温度t时的电子密度。
(2)接触电势 两种不同导体接触时,由于电子密度不同,造成自由电
子从高密度侧向低密度侧扩散,电子扩散造成接触点处电荷的积累,形成
静电场Em。当电场对电子的作用力与扩散力平衡时,产生一个稳定的接触
的分度值与热力学温度分度值相同
t90T9027.135
(2)ITS-90通过划分温区定义:0. 65K到5. OK之间,由3He蒸汽压与 温度的关系式来定义。3.OK到24. 5561K之间,是用氦气体温度计来定 义。13. 8033K到1234.93K之间,是用铂电阻温度计来定义。
5.2.2 压力式温度计 1.压力式温度计的结构及原理
电动势
EAB(T)KeTlnN NB AT T
T——A、B导体接触处的温度; NAT、NBT——分别为导体A、B在温度T时的电子密度。
(3)热电偶回路总电势 对于导体A和B组成的
热电偶回路,当接点温度T>T0,NA>NB时,回路 中总热电势为
E A ( T , T B 0 ) E A ( T ) B E A ( T 0 ) B E A ( T , T 0 ) E B ( T , T 0 )
5.3热电偶温度计
测量原理:热电效应。热电偶能将温度转换成毫伏级热电势信号 输出。 特点:测温范围广,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输出信号便于远 传,应用极为广泛。 组成:热电偶、连接导线显示仪表
图5.6 热电偶温度计组成示意图
5.3.1热电偶测温原理 1.热电效应
热电偶:由两根不同的导体材料将一端焊接或绞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 为热端(测量端);另一端称为冷端(参考端)。
(4)标准电极定律 E A B ( T ,T 0 ) E A C ( T ,T 0 ) E B C ( T ,T 0 )
5.3.2 常用热电偶的类型及结构
1.热电偶的类型及特点
热电极的材料要求。 ①材料的热电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即热电特性稳定。 ②电极材料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③产生的热电势要足够大,热电灵敏度高。 ④热电势与温度关系要具有单调性,最好呈线性或近似线性关系。 ⑤材料复现性好,便于大批生产和互换。 ⑥材料组织均匀,机械性能好,易加工成丝。 ⑦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小,电阻率要低。
结构:由充有感温介质的感温包、传递压力的毛细管及压力表组成。
图5.5 压力温度计结构示意图 1-温包;2-感温介质;3-毛细管;4-
弹簧管;5-双金属元件
原理:温包内的感温介质若随被测 温度升高时,其体积膨胀,但由于温包、 毛细管和弹簧管组成的封闭系统容积基 本不变,介质体积膨胀受限,造成系统 压力升高。经毛细管传给弹簧管使其产 生变形,进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偏 转,指示出相应的温度。
(3)蒸汽压力温度计 其温包中充入约占2/3容积的低沸点液体,其饱 和蒸气压仅与气液界面的温度有关。通过毛细管传递弹簧管中,以指示被 测温度。工作液:氯甲烷、氯乙烷和丙酮等。
优点:温包的尺寸比较小,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小,T-P关系非线性, 标尺刻度不均匀。
特点:强度大、不易破损、读数方 便,准确度较低、体积大。
测温范围-100℃~600℃。 类型:液体压力温度计、气体压力
温度计和蒸汽压力温度计。
(1)液体压力式温度计 感温液体:水银(测温范围-30~ 650℃); 甲醇(测温范围-100~ 150℃);二甲苯(测温范围-100~ 400℃)。 液体压力温度计使用时应将温包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之中,否则会引起较 大测量误差。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也会对示值产生影响。为此,在弹簧 管的自由端与传动机构之间插入一条双金属片补偿附加误差。
EAB (T,T0)K e T T 0lnN NB Attdt
E A(T B ,T 0)f(T )f(T 0)
图5.8 热电偶回路电势
当参考端的温度T0恒定时, f(T0)C 为常数,则
E A(T B ,T 0 ) f(T ) C (T )
当冷端保持温度不变,则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参考端温度为0℃时,通过 实验建立的热电势与工作端温度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
过程检测仪表[电子教案]第五 章__温度检测仪
2.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一种理想温标,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 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大小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3.国际实用温标ITS
国际实用温标是用来复现热力学温标。
(1)T 90和t90之间关系保留以前温标定义中的计算关系,摄氏温度
(1)标准热电偶 ①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号S。 测量范围:长期使用1300℃以下,短期测量1600℃。 特点:热电特性稳定,准确度高,材料容易提纯,缺点是热电势较低, 价格昂贵,不能用于金属蒸汽和还原性气体中。 ②铂铑30-铂铑6热电偶,分度号B。 测量范围:长期使用1600℃以下,短期测量1800℃。 特点:测量上限高,稳定性好的、机械强度大,缺点是热电势小,不能 用于0℃以下温度测量。
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均质导体定律 两种均质金属组成的热电偶,其电势大小与热电极 直径、长度及沿热电极长度上的温度分布无关,只与热电极材料和两端温 度有关。
(2)中间导体定律 若在热电偶回路中插入中间导体(第三种导体), 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势无影响。
(3)中间温度定律 E A B ( T ,T 0 ) E A B ( T ,T n ) E A B ( T n ,T 0 )
热电偶产生热电动势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1)温差电动势 导体两端温度不同、电子能量不同,造成导体内自由电 子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电子扩散造成高、低温端电荷的积累,形成静电 场Es。当电场对电子的作用力与扩散力平衡时,电场Es产生一个稳定的温差 电动势
EA(T,T0)K e T T 0N 1Ad t (NAtt)
e——单位电荷,e =1.6×10-19 C; K——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NAt——为导体A在温度t时的电子密度。
(2)接触电势 两种不同导体接触时,由于电子密度不同,造成自由电
子从高密度侧向低密度侧扩散,电子扩散造成接触点处电荷的积累,形成
静电场Em。当电场对电子的作用力与扩散力平衡时,产生一个稳定的接触
的分度值与热力学温度分度值相同
t90T9027.135
(2)ITS-90通过划分温区定义:0. 65K到5. OK之间,由3He蒸汽压与 温度的关系式来定义。3.OK到24. 5561K之间,是用氦气体温度计来定 义。13. 8033K到1234.93K之间,是用铂电阻温度计来定义。
5.2.2 压力式温度计 1.压力式温度计的结构及原理
电动势
EAB(T)KeTlnN NB AT T
T——A、B导体接触处的温度; NAT、NBT——分别为导体A、B在温度T时的电子密度。
(3)热电偶回路总电势 对于导体A和B组成的
热电偶回路,当接点温度T>T0,NA>NB时,回路 中总热电势为
E A ( T , T B 0 ) E A ( T ) B E A ( T 0 ) B E A ( T , T 0 ) E B ( T , T 0 )
5.3热电偶温度计
测量原理:热电效应。热电偶能将温度转换成毫伏级热电势信号 输出。 特点:测温范围广,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输出信号便于远 传,应用极为广泛。 组成:热电偶、连接导线显示仪表
图5.6 热电偶温度计组成示意图
5.3.1热电偶测温原理 1.热电效应
热电偶:由两根不同的导体材料将一端焊接或绞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 为热端(测量端);另一端称为冷端(参考端)。
(4)标准电极定律 E A B ( T ,T 0 ) E A C ( T ,T 0 ) E B C ( T ,T 0 )
5.3.2 常用热电偶的类型及结构
1.热电偶的类型及特点
热电极的材料要求。 ①材料的热电性能不随时间而变化,即热电特性稳定。 ②电极材料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③产生的热电势要足够大,热电灵敏度高。 ④热电势与温度关系要具有单调性,最好呈线性或近似线性关系。 ⑤材料复现性好,便于大批生产和互换。 ⑥材料组织均匀,机械性能好,易加工成丝。 ⑦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小,电阻率要低。
结构:由充有感温介质的感温包、传递压力的毛细管及压力表组成。
图5.5 压力温度计结构示意图 1-温包;2-感温介质;3-毛细管;4-
弹簧管;5-双金属元件
原理:温包内的感温介质若随被测 温度升高时,其体积膨胀,但由于温包、 毛细管和弹簧管组成的封闭系统容积基 本不变,介质体积膨胀受限,造成系统 压力升高。经毛细管传给弹簧管使其产 生变形,进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偏 转,指示出相应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