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女李清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才女李清照

程琼莲

李清照画像。

中华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秦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站在中华文化的滚滚长河前,随便掬一捧浪花,里面都闪耀着我们先人智慧的光芒。“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间能改变多少物事?且不提我们渺小的悲欢,且不提我们草芥般卑微的生命,即使沧海也能变桑田呢。然而,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从这首古诗里,我们依然可以毫不费力地触摸到古人追求美好情感,热爱生命的脉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作为人类思想的记载、精神的寄托,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直抵永恒!

唐诗豪迈,宋词唯美。作为由诗歌与音乐结合创造而来的宋词,更多了一份曲折回环,一咏三叹的音韵美。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嘈嘈切切,是雨打芭蕉的绵绵叹息。它精致美丽细腻缠绵的婉约美,很符合含蓄内敛的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因而,它在中国古文化中占有相当分量的一席之地。

娇俏嫣然才情卓绝

说到宋词,脑海中就会清晰地跳出一个女子的倩影。她是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她纵横古今的才气、花中君子的高贵品质相结合所展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魅力,穿透无涯的时间荒野,在今日依然传递着灼灼的热力,依然倾倒了众生。

她立于济南的明山秀水之中;她走过东京繁华的街头;她出身名门,父亲是北宋著名学者李格非,苏门学士,进士及第,出任郓州教授,后调至京师汴梁(东京)任职。母亲亦是诗书之家出身。她幼年就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博览群书加上天资聪慧,注定她必将成为傲视文坛的一代才女。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这首词篇幅短小,节奏明快,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呼之欲出,清新别致,富有一种自然之美,正是李清照早期的风格。

她率性开朗,如一道明丽的朝阳划过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沉闷天空。和同伴游玩,醉酒找不到归路,想来那藕花深处该洒下了一串明快的笑声吧,惊得乱红飘舞,鸥鹭群飞。于是,我们眼前便出现一个娇俏嫣然的少女形象。想来她一定是美丽的,上天如此将宠爱集于她一身,让她年少便才情卓绝,名冠文坛。历史从此记住了她——李清照。

随父亲定居汴梁的李清照是快乐的。优越的家庭成长环境中,宋朝末世繁华的大背景下,一颗少女的心欢快明亮,笔端流淌的都是活泼: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词人在这里剪取了荡罢秋千后的几个片段,着字不多,却让我们宛如观看一幕美不胜收的情景剧,不由人不惊叹汉语言无与伦比的魅力。荡罢秋千,罗衣轻湿,纤手微麻却懒得活动一下,写出少女娇憨的情态。见有人来,连鞋也来不及穿上,仅着罗袜,慌忙回避,头发松散也顾不上整理。“和羞走,倚门回首”,和羞,含羞也,含羞疾走,却忍不住偷偷回望。要知道,既然如此惶急回避,相必来人定是一位翩翩少年。然而,少女的天性使她忍不住想要偷窥一番,然而在那样礼教的年代,此举未免有失端庄,于是,“却把青梅嗅”,借嗅青梅,暗窥来客,娇羞、调皮,甚至狡黠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让你不得不爱,不能不爱。

一代词宗独树一帜

北宋重文轻武,当时的文人喝酒赏花,吟诗作赋,很是风雅。何况酒与文人自古至今总是宿命般地纠缠——也不知是酒成就了文人的文字,还是文人成就了酒的千古之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代天才的词人,我们的易安居士字里行间也有着淡淡的酒香: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好一个“绿肥红瘦”,开一代先河,用词之奇崛,之精妙,令人耳目一新。这个“绿肥红瘦”,从此作为惜春之词被后人奉为圭臬。这首《如梦令》也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之一,通过和侍女的一番凝练的对话,曲折地写出了作者惜花的心情。即便是惜春,文中也丝毫不见颓废。所谓文自心生,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写出的早期之作皆旋律明快、清丽淡雅。然而虽是年少,却才气逼人,尽显大家风范。和她同时代的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

少女思春,谁能免俗?即便我们才情卓绝的女词人,也渴望能获得人生中最美好的爱情。然而,这样的题材最怕的就是坠入香艳的庸俗,这里,我们的女词人显示了她驾驭语言的高超本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思念心上人的可爱而又纯洁的女子,能拨动我们心中最美妙的那根弦——谁没有过初恋?率真,也是易安之词的一大特点,她活得那样坦荡与真实,在那个压抑人性的封建年代,无论是才情与思想,她都堪称女性的一面旗帜。

李清照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在当时的文坛掀起不小的波澜,被一些保守派文人驳斥“其妄也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然而,历史最终证明,李清照的词独步蹊径、鬼斧神工,彰显一代词宗卓尔不凡的本色。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的大胆率真,在当时看来可谓惊世骇俗,对此,王灼如此评论她:“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国破家亡载不动许多愁

宋朝是一个崇文弃武、不思进取的朝代,再怎样莺歌燕舞、纸醉金迷,都只是表象。自废武功的做法无疑是引颈待刎,成为他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羔羊。

公元1125年,金国大举入侵北宋。呼啦啦大厦将倾,大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面对不堪一击的大宋,金人一路势如破竹。徽宗、钦宗二帝被掳,高宗南逃。对于宋朝统治者一味求和的懦弱无能政策,李清照愤慨不已。虽然是女儿身,她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乌江》一扫往日的婉约,慷慨激昂,其流露出来的见识与气度就连七尺男儿也要自愧不如。

1129年8月,赵明诚在赴召途中不慎感染痢疾而亡,一对患难之中相携相依的爱人,转瞬阴阳路隔。故国飘零,兵荒马乱之际,失却了可依靠的臂膀,这于李清照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苏轼曾有一首悼亡妻的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易安此刻的心境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命运终于露出了它残酷的面容。从此,女词人的后半生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这样的断肠之际,乃有这首千古第一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首词里通篇都是一个“愁”,寻寻觅觅,然而依然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强化她无尽的愁思,凄凉的处境,偏又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人本就悲苦,却又逢着那恼人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惹起愁思万缕。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五十三岁。国破家亡,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眼前物是人非,叫人怎生承受?还未说话就已泪双流了。“载不动,许多愁”,将愁量化,连小舟都载不动,依然是别具一格的写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无忧的少女。

李清照南渡后的风格与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孤零零一人直面惨淡的人生,她的词风由早期的清丽、明快变为低沉、苍凉的哀音了。

李清照膝下无子,晚景凄凉,她的一生,从大喜到大悲,不由人不感叹人生的不确定。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