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痛性痉挛共17页

合集下载

内科学_各论_症状:全身骨骼肌痉挛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全身骨骼肌痉挛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诊断: 易化区的活动比较强,抑制区的活动比较 弱;因此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易化区 略占优势。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检查项目: 脑电图检、颅脑超声、颅脑CT检、脑多普 勒、血常规。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相关症状:
三联征 手术后破伤风 骨缝分开 骨骼停止发育 骨骼表面向外突出 脊髓病变 脑痉挛 痉挛性便秘 痉挛性截瘫步态 眼睑痉挛。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全身骨骼肌痉挛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身体部位: 全身。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科室: 骨科 神经内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简介: 肌肉突然做不随意挛缩,俗称抽筋,会令 患者突感剧痛,肌肉动作不协调。患者自 行拉直患处的肌肉,通常可减轻痉挛程度。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相关疾病: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肌腱炎和腱鞘炎 腹型癫痫综合征 呃逆症 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 婴儿痉挛症 结肠过敏症 婴儿肠痉挛 手指屈肌腱鞘炎。
谢谢!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诊断:
而另一些部位则具有加强肌紧张及运动的 作用,称为易化区。脑干网状结构的腹内 侧部分是抑制区所在部位,而脑干网状结 构的背外侧部分、脑桥的被盖、中脑的中 央灰质及被盖是易化区所在部位。此外, 下丘脑和丘脑的内侧部分也具有对肌紧张 及运动的易化作用,因此也可包括在易化 区概念之中。从活动的强度来看
内科学症状部分:全身骨骼肌痉挛>>>

肌肉痉挛的机制ppt课件

肌肉痉挛的机制ppt课件
药物治疗
肌松剂
环苯扎林(Flexeril®) 异丙基甲丁双脲(肌安宁) 美索巴莫(Robaxin®) 美他沙酮(Skelaxin®) 柠檬酸邻甲苯海拉明(Norflex®)
肌痉挛的处理
药物治疗
其它药物 印度大麻(Marijuana) 盐酸赛庚啶(Periactin®) 加巴喷丁(Neurontin®)
Spinal Cord
Spindle
Fusimotor efferents
Ventral face
Extrafusal efferents
Ca++ Ca++ Ca++ Myosin
Actin
Muscle
脊髓回路– 痉挛性张力增高
Ib afferent Ia/II afferent
Supraspinal pathways
药物治疗
巴氯芬 作用机制: 模拟GABA的作用
与GABAb受体结合 抑制钙离子与突触前膜的结合 可能直接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膜的极化状态 半衰期: 3.5 hours 应用指征: 脊髓性肌痉挛的药物选择 不用于脑性肌痉挛
PDR, 1997
肌痉挛的处理
药物治疗
巴氯芬 (力奥来素 )
副作用: 一过性嗜睡(63%) 头晕 (5-15%) 力弱 (5-15%) 疲劳感 (2-4%) 剂量: 起始剂量5mg tid 渐增量至40 mg qid
12
肌痉挛的处理
物理性治疗模式
床上摆放体位 日常肌牵张训练 治疗模式: 冷、电刺激 塑型/夹板矫形
14
肌痉挛的处理 塑型/夹板: 矫正术
上肢矫形的目的: 防止肢体畸形 降低肌张力 维持肌纤维长度 延长肢体正常姿势维持时间- 延长缩短的组织 减轻疼痛

肌痉挛及处理ppt课件

肌痉挛及处理ppt课件
• 但是3个月后治疗效果减弱 时可以重复注射,以保持治 疗效果。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
• 药物注射后要鼓励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运动, 也可以采用电刺激,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内 化(internalization),更好地发挥作用。
• 常规康复训练是增强肌肉痉挛治疗效果的 重要措施,包括肌力训练、牵伸训练、其 它神经肌肉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等。
痉挛的治疗
• 1、治疗目的 :缓解肌痉挛,提高或恢复患 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痉挛的治疗
• 2. 治疗方法 (1) 解除诱因 :一些痉挛与各种外界刺激有关, 因此在治疗前要尽量消除诱发肌痉挛的因素,如 发热、结石、尿路感染、压疮、疼痛、便秘和加 重肌痉挛的药物等。通常诱因解除后,肌痉挛会 有明显减轻。
进展期等。
痉挛肌
22
28/85
痉挛的治疗
• (4)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被 动运动和按摩等手法治疗。
• ① 主动运动痉挛肌的拮抗肌,产生交互性抑 制作降低肌痉挛。如肱二头肌痉挛可练习肱三 头肌的主动和抗阻收缩;
• ② 被动运动时也可结合某些反射机制来降低 肌张力,如被动屈曲足趾可降低肌张力;
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
• 10~500 U • 最大剂量6U/kg。单点最大剂量<50
U • 儿童:最大剂量12 U/kg? • 与肌肉体积的关系? • 与痉挛程度的关系? • 儿童为何需要更大的剂量?
穿刺技术
• 电刺激 • 肌电图EMG • 超声引导技术 • CT/MRI引导技术 • 手触摸定位
注射定位
痉挛的治疗
• 2. 治疗方法
• (2) 姿势和体位 :某些姿势和体位可减轻肌痉挛。 患者应从急性期开始采取抗痉挛的良姿体位,可 使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得到抑制,如脑血管意外、 颅脑外伤的急性期采取卧位抗痉挛模式体位,可 减轻肌痉挛;脊髓损伤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 可减轻下肢肌痉挛。脑瘫患儿的正确抱姿等。

痛性肌痉挛诊断与治疗PPT

痛性肌痉挛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紧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

保持良好的睡 眠习惯,避免 熬夜和过度疲

保持良好的运 动习惯,适当 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 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
评估方法:问卷调 查、临床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
康复效果:减轻疼 痛、改善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等
预后:根据病情和 治疗效果,预测未 来病情发展和治疗 效果
康复效果评估
评估标准: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康复效果:减轻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 预后: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预测未来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 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 张,保持心情愉快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 疾病
患者教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作息、合理饮食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心 情愉快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手法:轻柔、缓慢、 有节奏
部位:颈部、肩部、 背部、腿部等
作用:缓解肌肉紧 张,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避免用 力过猛,避免长时 间按摩同一部位
按摩疗法
手法:轻柔、缓慢、有节奏 部位:颈部、肩部、背部、腿部等 作用: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避免用力过猛,避免长时间按摩同一部位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
药物选择: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痉挛ppt课件

痉挛ppt课件

③功能性电刺激:对脑血管意外合并有屈指肌痉挛的患者, 电刺激其伸指肌群,对缓解肌痉挛有利。电刺激配合肉毒 毒素注射比单用肉毒毒素注射更有效。对腓肠神经的经皮 神经电刺激(TENS)可以减轻小腿的肌痉挛,使踝关节的活 动范围增大。20~30min/次,1~2次/d。 • (4)支架和夹板:可利用上肢或下肢夹板、系列塑形或矫形 器等矫正痉挛,如用于内收肌痉挛的外展支架,用于屈肘 肌痉挛的充气压力夹板等。支架和夹板的作用除了能防止 肌痉挛的加重外,还能防止挛缩,应提倡早期应用。
(5)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口 服用药及局部用药两大类。
• 1)口服药:①巴氯芬(baclofen):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 增加剂量,使肌痉挛缓解。②其它口服药:地西泮、复方 氯唑沙宗及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剂,也有降低过高肌张 力的作用,可作为肌痉挛的辅助治疗药物。
• 2)局部药物治疗:将药物直接注射到 痉挛肌的局部,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副 作用。常用神经阻滞技术,主要包括 神经溶解技术、肉毒毒素注射两类, 神经溶解技术采用苯酚或乙醇在神经 干或者肌肉运动点注射;肉毒毒素注 射采用A型肉毒毒素在肌肉运动点注射
敬请期待……
• 2)冷疗法或热疗法:冷疗或热疗可使痉挛的肌肉有一过性 放松,也可缓解疼痛,常在运动疗法之前使用。冷疗的方 法:将手足直接泡在冰水中15~20s,然后用干毛巾擦干, 反复5~6次至皮肤发红。热疗的方法:将布袋在热水中升 温至70~80℃,然后用毛巾包裹布袋放在患部进行热疗, 也可用红外线、蜡疗等温热疗法。 • 3)水疗法:将痉挛侧肢体浸浴在温水中也有利于肌痉挛的 缓解。室温宜保持在22~25℃,水温宜在37~40℃。
②直肠电刺激法:采用棒状电极(纵向电 极为4点式,2个正极,2个负极;横向 电极为2点式,1个正极,1个负极),棒 状电极长100~150mm,直径20~25rrlm, 以肥皂水润滑后置入肛门内,深度约 80~100mm,电刺激量9~10V,3~ 160mA,方波脉冲,每次刺激1s,间隔 29s,共刺激30次,总时间15min。用于 脊髓损伤患者。

肌痉挛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肌痉挛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张力型α神经元轴突传导速度慢,支配红肌纤维, 维持肌张力,作用于张力性牵张反射;
位相型α神经元轴突传导速度快,支配白肌纤维, 快速收缩肌肉,作用于位相性牵张反射(腱反 射)。
37
γ运动神经元
略小些,其轴突止于肌梭内肌。其发出的纤维进 入前根,参与肌张力的维持和腱反射。
静态型(static)和动态型(dynam ic)
23
静态因素
UMN的血管弹性、肌肉 和其它软组织弹性
导致活动阻力的肌肉 非反射性活动
运动动作延长导致肢体 僵硬度
慢性肌肉痉挛导致僵硬 和挛缩
僵硬和挛缩导致张力
慢性痉挛肌阻力可由于:
弹力成分 (如:肌肉 横桥的肌纤蛋白/肌凝 蛋白)
弹力因素 (如:肌肉 纤维硬化和肌肉萎缩)
24
并发症
快速牵张时,膝反射激活,单突出反射, 通过Ia传入,a运动神经元激活
正常运动牵张反射被抑制,高尔基器兴奋 拮抗肌抑制主缩肌限制肌肉收缩
31
牵张反射
肌紧张
a——梭外肌,快肌, Ia类纤维
腱反射
r——梭内肌,慢肌, II类纤维。控制肌肉
最后公路原则: r环路
长度,感受器敏感。
Ib类纤维,维持张 力高、兴奋高、突触
牵张反射增强 下肢屈肌反射释放 手指丧失灵活性 肢体无力
8
UMN临床表现
异常姿势 异常运动模式 屈肌痉挛 伸肌痉挛 肌肉张力增加 僵硬 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
(痉挛)
痉挛性肌张力过高 协同运动 Babinski征 皮运动反射亢进 剪刀现象 挛缩 缓慢、用力、不协调
运动
53
患者评估
常见于 腓肠肌G/S + 胫前 肌TA 腓肠肌G/S + 胫后 肌TP 其它相关肌肉 (伸拇长肌EHL, 屈 趾长肌FDL)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文章目录*一、肌肉痉挛的概述*二、肌肉痉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肌肉痉挛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肌肉痉挛的危害*五、肌肉痉挛的防治方法肌肉痉挛的概述1、定义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

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

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

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

平时可适量补钙,多晒太阳,坐姿睡姿避免神经血管受压,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热敷、按摩,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还无改善,就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2、症状部位小腿和脚趾最常见。

3、症状科室骨科。

4、常见病因 4.1、经过长时间运动而形成肌肉疲劳时,仍持续运动。

4.2、局部循环不良。

4.3、水份和盐份流失过多。

4.4、严重腹泻、呕吐和饮食中的矿物质(如镁、钙)含量不足。

4.5、环境温度突然改变。

4.6、肌肉或肌腱轻裂伤。

4.7、情绪过度紧张。

4.8、以不适当的姿势从事运动或肌肉协调不良。

4.9、一些慢性疾病、孕妇的抽筋发生率也会提高,须小心留意。

肌肉痉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1、全身性原因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

2、局部性原因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3、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4、疲劳、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过多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

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积;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

5、寒冷刺激如冬季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

肌肉痉挛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肌肉痉挛的检查方法当肌肉发生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或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等症状时,可根据症状进行诊断。

肌肉痉挛常见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肌肉痉挛常见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肌肉痉挛常见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肌肉痉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突然、不自主、持续的收缩,引起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它常见于肌肉疲劳、过度使用、寒冷刺激和水分不足等因素导致的情况下。

本文将介绍肌肉痉挛的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肌肉痉挛的常见症状肌肉痉挛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肌肉收缩和疼痛。

痉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从轻微的肌肉抽搐到剧烈的痉挛不等。

痉挛时肌肉会变硬,触摸时有明显的紧张感。

痉挛常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休息时,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容易出现。

患者在痉挛发作时会感到剧痛,甚至会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

二、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1. 休息和放松肌肉当肌肉痉挛发作时,及时停止活动,休息和放松肌肉是第一步。

可以采取辅助措施,如温水浸泡、热敷或冷敷,放松肌肉。

同时,避免过度使用或用力过度,维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平衡。

2. 轻度运动和舒缓肌肉在肌肉痉挛过后,进行轻度的伸展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僵硬感。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肌肉训练,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率。

3. 药物治疗如果肌肉痉挛严重且持续不退,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抗痉挛药物如肌松药和镇静剂可以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感。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三、肌肉痉挛的预防措施1. 适量补充水分水分不足是导致肌肉痉挛的常见原因之一。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剧烈运动、高温环境和大量出汗后,要及时喝水补水。

此外,饮食中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西瓜和酸奶等,也有助于预防肌肉痉挛。

2. 避免肌肉过度疲劳过度使用和肌肉疲劳是触发肌肉痉挛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进行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要适当休息和放松肌肉。

不要过度使用某个肌肉群,保持适当运动和休息的平衡。

3. 保持适宜的体温寒冷刺激也是引发肌肉痉挛的一个重要因素。

避免在寒冷环境下久站久坐,穿着衣物要保暖。

在寒冷天气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增加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

痉挛的护理PPT课件

痉挛的护理PPT课件
痉挛的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痉挛的基本知识 02 痉挛的护理措施 03 痉挛的康复治疗 04 痉挛的护理案例分析
痉挛的基本知识
痉挛的定义
01
痉挛是一种肌肉不自 主地收缩
02
原因:神经损伤、肌 肉损伤、代谢紊乱等
03
症状:肌肉僵硬、疼 痛、抽搐等
04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03
康复治疗:进行肢体按摩和康复训练,缓解痉挛症状
04
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05
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护理方案
观察病情:密切 观察患者痉挛发 作的频率、持续 时间、症状等
预防措施:保持 环境安全,避免 患者跌倒、受伤
药物治疗:遵医 嘱使用抗癫痫药 物,如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等
肌肉损伤:肌肉损伤 可能导致肌肉收缩异 常,引发痉挛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 可能引发肌肉收缩异常, 导致痉挛
电解质失衡:电解质失 衡可能导致肌肉收缩异 常,引发痉挛
痉挛的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
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
抑郁
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避免刺激性 食物和过量
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 测病情变化
2. 药物治疗: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控制病情
3.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适应疾病和康复过程
5. 健康教育:提供健康教育,提高患 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痉挛的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其他MC: 妥卡因和利多卡因对运动神经 元病的MC 有明显的疗效,血透MC 可用硝 苯吡啶、奎尼丁、心得乐治疗, 高渗糖及盐 水输注可使之缓解。热痉挛可补充盐缓解。 药物所致者可在停药一段时间内消失。
谢谢
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 下运动神经疾病 常有肌肉痛性痉挛和肌肉不自主收缩 运动神经元病, 累及运动神经元的多神 经病 脊髓灰质炎恢复期 周围神经损伤和神经根压迫
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 血透引起的肌肉痛性痉挛 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 多发生在透 析晚期 在透析后期, EMG 显示紧张性肌电活 动进行性增加, 最终导致肌肉痛性痉挛 静注高渗糖或生理盐水即可缓解
肌肉痛性痉挛
• 肌肉痉挛就是俗称的“ 抽筋”, 是由 于肌肉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激动、 受寒等诱因而引发的肌肉抽搐, 是牵 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引起的肌张力增 高,是肌肉的一种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 肌肉痛性痉挛是突发性疼痛性的不自 主骨骼肌收缩
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 普通痛性痉挛:
1、是最常见的 2、可有家族性并更常见于肌肉发达者, 通常无明 的神经肌肉疾病 3、常始于一个肌肉已处于自主收缩的最短位置时 4、在起源上是神经源性而非肌源性:高兴奋性位 于末梢运动神经元;脊髓或更高部位的异常 5、与睡眠有关是在中枢控制下, 常见到广泛运动 单位同步化
鉴别诊断
• 痛性强直痉挛发作: 多见于多发性硬化, 由脊髓病变部位冲动的异常传导所致, 突然发生的短暂的破伤风样强直性痉 挛, 由一定部位开始而向一定方向急速 扩展, 有疼痛和感觉异常, 四肢呈特异 性姿势。结合有多发性硬化的其他表 现, 诱发电位异常等不难痛性痉挛的治疗: 奎宁、氯奎都能 有效缓解普通痛性痉挛,缓解后通常无需 连续使用;对白天发作的普通痛性痉挛, 可 选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或阿米替林
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 药物及其它疾病 B -受体激动剂、安妥明、D-青霉胺 使用顺铂停药后可出现、已烷中毒 铅中毒、长春新碱 可以是癌症的表现也可以是化疗的副 作用
临床表现
• 不自主伴有疼痛的骨骼肌强烈收缩 • 受累肌肉明显隆起, 触之硬不能放松 • 伸展及按摩患部可获缓解 • 每次仅数分钟, 可自行缓解, 反复发作 • 普通痛性痉挛多在夜间睡眠时,多见
鉴别诊断
• 搐搦: 其发作具特征性, 开始时口、手 和下肢肌肉出现麻刺的异常感觉, 随之 痉挛感出现, 接着自发性的, 可见易变 的痛性肌肉收缩。常见于低钙, MC 时 无异常感觉
鉴别诊断
• 肌张力障碍: 是由主缩肌与拮抗肌共同 收缩所致, 如职业痉挛, 表现为手部发 生僵硬, 不能很快自然地放松或作翻页 动作。EMG 显示主缩肌与拮抗肌协同 一致的收缩
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 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 可由于大量出汗或 只补充水不补充盐份而致血容量减少 或低钠血症而出现肌肉痛性痉挛, 多发 生于工作中使用过的肌肉, 也可偶尔累 及胸肌或腹肌
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 其他水电解质紊乱所致 低钠血症的肌肉痛性痉挛只发生在失 钠性低钠血症, 不发生于体内总钠正常 或升高的稀释性低钠血症, 且在如阿狄 森病的慢性钠丢失时不常出现
成年人, 女性老年多见, 常仅累及腓肠 肌及足部肌肉, 可左右交替发生
诊断
• 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 • 发作时EMG 可确诊 • 如诊断不清可作夜间睡眠EMG或诱发
试验, 用力收缩易患肌肉使之处于最短 的位置10~60秒可出现
鉴别诊断
• 挛缩:多见于代谢性肌病、MC Avdle, s 病及甲状腺疾病, 多在活动时而非休 息时发生, 表现为肌肉的剧烈收缩、隆 起, 多发生于前臂尤其是手部肌肉, 伸 展运动不能使之缓解, 而EMG 为电静 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