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5节区域网划分与像片控制测量
知识点一:区域网划分
1.基本概念
根据航空摄影分区(遥感影像获取范围)和地形条件,沿图廓线整齐划分的方形或矩形区域内,采用一定的控制测量布点方案而构成的空中三角测量平差网称为区域网。区域网的大小和像片控制点的跨度主要依据成图精度、摄影资料条件以及对系统误差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2.区域网的划分
根据成图精度要求,按摄影资料及地形条件可将区域网分为平面区域网和平高区域网。
1)平面区域网
平面区域网是指该区域内采用一定的控制测量布点方案,布设少量的平面控制点,采用空中三角测量平差方法获得测图所需的其他平面控制点。
2)平高区域网
平高区域网是指该区域内采用一定的控制测量布点方案,布设少量的平高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采用空中三角测量平差方法获得测图所需的其他平高控制点或高程控制点。
知识点二:像片控制测量
基本概念
像片控制测量是在实地测定用于空三加密或直接用于测图定向的像片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工作。像片控制测量的布点方案分为全野外布点方案、非全野外布点方案和特殊情况布点方案等几种。
1.全野外布点方案
全野外布点方案是指通过野外控制测量获得的像片控制点不需内业加密,直接提供内业测图定向或纠正使用。这种布点方案精度高但费工时,只有在遇到下列情况时才采用:
(1)航摄像片比例尺较小,而成图比例尺较大,内业加密无法保证成图精度;
(2)用图部门对成图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内业加密不能满足用图部门需要;
(3)由于设备限制,航测内业暂时无法进行加密工作;
(4)由于像主点落水或其他特殊情况,内业不能保证相对定向和模型连接精度。
2.非全野外布点方案
非全野外布点方案按航线数分为单航线和区域网两种。
非全野外布点方案中为保证航线网内精度最弱处的加密点平面和高程中误差不超出限差,就必须限制每段航线的跨度。通常限制航线跨度是按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估算公式进行反算,即根据规范规定的加密点允许误差,由给定的精度估算公式反算出相应的航线网跨度值。
平高区域网布点应依据成图比例尺、航摄比例尺、测区地形特点、航区的实际分划、程序具有功能以及计算机容量等全面考虑,进行区域的划分。平高区域网布点要求每条航线的两端必须布设高程点,平地、丘陵地高程点除区域网周边布点外,区域网内部高程点的间隔,按高程点计算跨度间隔布设。平高区域网不规则时,应在区域网周边的凸角处布设平高点,凹角处布设高程点;当沿航向的凸凹角间距大于或等于3条基线时,则在凹角处也应布设平高点。具体布点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3.特殊情况的布点方案
对于航摄区域结合处、航向重叠不够、旁向重叠不够、像主点和标准点位落水、水滨和岛屿等特殊情况的布点,应按照规范的规定进行。
知识点三:基本作业流程
像片控制测量一般按照专业技术设计要求划分区域网,根据不同区域网各自的布点方案,在室内预选各类控制点目标,野外施测时依据室内预选各类控制点目标的指引进行,经野外观测、平差计算后再进行成果整理,移交下工序。基本作业流程包括影像资料准备、区域网划分、控制点目标选取、控制点野外施测、成果整理等。
知识点四:控制点目标选取
航外像片控制点的布设不仅和布点方案有关,还必须考虑航测成图过程中像点量测的精度、绝对定向和各类误差改正对像片控制点的具体点位要求,航外像片控制点应满足下列条件:
(1)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判别。航外像片控制点一般应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重叠范围内,如果选点困难也可以选在五片重叠范围内。而且同一控制点在每张像片上的点位都能准确辨认、转刺和量测,符合刺点目标的要求及其他规定。
(2)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1.5 cm。对于数字影像或卫星影像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0.5 cm即可。
(3)立体测图时每个像对四个基本定向点离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不超过1 cm,最大不能超过1.5 cm,四个定向点的位置应近似成矩形。
(4)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当旁向重叠过大时应分别布点,因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的点不能公用时,可分别布点。
(5)位于不同方案布点区域间的控制点应确保精度高的布点方案能控制其相应面积,并尽量公用,否则按不同要求分别布点;位于自由图边、待成图边以及其他方法成图的图边控制点,一律布设在图廓线外。
知识点五:控制点野外施测
1)刺点目标的选择要求
刺点目标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像片控制点的性质进行选择,以满足规范要求。
平面控制点的刺点目标应选在影像清晰、能准确刺点的目标点上,一般选在线状地物的交点和地物拐角上,如道路交叉点、线状地物的交角或地物拐角应在30°~150°之间,以保证交会点能准确刺点。在地物稀少地区,也可选在线状地物端点,尖山顶和影像小于0.3 mm的点状地物中心。弧形地物和阴影等均不能选做刺点目标。
高程控制点的刺点目标应选在高程变化不大的地方,一般选在地势平缓的线状地物的交会处、地角等,在山区常选在平山顶以及坡度变化较缓的圆山顶、鞍部等处,狭沟、太尖的山顶和高程变化急剧的斜坡不宜做刺点目标。
平高控制点的刺点目标应同时满足平面和高程的刺点要求。
2)控制点的编号、整饰和注记
实际作业中一般用p代表平面点,g代表高程点,n代表平高点,同期成图的一个测区内要分别统一编号,采用字母后附加数字的方法,编号顺序采用同一航线从左到右,航线间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号中不得出现重号。
野外控制点的目标选定后应根据像片上的影像,在现场用刺点针把目标准确地刺在像片上,刺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在所有相邻像片中选择影像最清晰的一张像片用于刺点;
(2)刺孔要小而透,针孔直径不得大于0.1 mm;
(3)刺孔位置要准,不仅目标要判读准确,而且下针位置也要准确,刺点误差应小于像片上0.1 mm;
(4)同一控制点只能在一张像片上有刺孔;
(5)同一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只能有一个刺孔;
(6)所有国家等级的三角点、水准点及小三角点均应刺点,当不能准确刺出时,对于三角点、小三角点可用虚线以相应符号表示其概略位置,在像片背面写出点位说明或绘出点位略图;
(7)各类野外像控点根据刺孔位置在实地打桩,以备施测时用。
像片控制点在刺点后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简要说明,说明和略图用黑色铅笔一律写绘在像片反面,称为控制点的反面整饰。在像片反面控制点刺点位置上,以相应的符号标出点位、注记点名或点号及刺点日期,刺点者、检查者均应签名。点位说明应简明扼要、准确清楚,同时与所绘略图一致。刺点略图应模仿正面影像图形绘制,与正面影像的方位、形状保持一致。刺在控制像片上的野外控制点(连同三角点、水准点等)除进行反面整饰和注记外,还需要用彩色颜料在刺孔像片的正面进行整饰和注记。根据针孑l用规定符号标出点位(对不能精确刺孔的点,符号用虚线绘),用分数形式进行注记,分子为点号或点名,分母为该点的高程。
3)像控点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施测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测定像片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采用gps 网、双基准站、gps rtk、电磁波测距导线、交会及引点等方法,其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测量地面点的高程也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先建立高程控制网,再根据高程控制网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测定像片控制点的高程,通常采用测图水准、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或单基准站rtk方法测定;丘陵地、山地图幅的高程点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或单基准站rtk穷法测定,其测定精度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