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十大人生境界

合集下载

人生三境界诗词

人生三境界诗词

以下是人生三境界的诗词:
第一境界: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
独上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香车正踏青,岂知已自过清明。

燕雏告诉花都尽,鸠妇丁宁雨速晴。

可小休宜早速,节物眼前风景好。

岁岁东风不语,断送春色与淮潮。

古诗词中的作者都有哪些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古诗词中的作者都有哪些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古诗词中的作者都有哪些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美妙的音韵和深刻的意境,向世人展示了众多文人墨客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这些诗人们在创作中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价值、人生理念以及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中作者们对人生境界的不同追求。

一、追求自由与豁达古代诗人常常追求自由和豁达的人生境界。

他们表达了对束缚和压迫的反抗,追求自由的内心追求。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对自由的向往。

另一个例子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自由和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的追求。

二、追求美和享受生活古诗词中的许多作者追求美和享受生活。

他们通过描绘大自然、赞美美人、描写美食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又如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后即事》:“茗(míng)碗懒王半含烟,蝴蝶舞飞绿帘间。

独坐无人争听讲,空山虚白翠泉闲。

”这首诗描写了闲适宜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享受生活的态度。

三、追求至高真理和境界一些古诗词的作者追求至高的真理和境界。

他们通过对宇宙、生命以及人类存在等问题的思考,追求着更深邃的境界。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平田细雨湿秋塘,漠漠无人看泪花。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另一个例子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通过亲近自然来追求境界的愿景。

四、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一些古诗词中的作者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他们表达了对于情感世界的探索和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古诗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古诗

最透彻的人生感悟古诗1、《人生叹》宋·赵崇嶓壮老互沦谢,百年如奔霆。

竞将无穷忧,劳此有尽形。

生时一幻化,死即归杳冥。

亦有贤达人,视死如未生。

亦有醉梦人,既死心未平。

逆旅朝暮聞,八风无时停。

扰扰安足计,熙然慰吾情。

2、人生一世吟宋·邵雍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

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

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

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

3、《杂诗》晋·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人生》清·许传霈满地冰霜斗室居,虽然困顿亦舒徐。

懒思尘世无穷事,补读吾生有用书。

饭罢聊将間步数,睡馀常觉客心虚。

忘言自得静中趣,过尽门来显者车。

5、《人生几何行》宋·释文晌人生能几何,百年三万日。

一半睡中消,余寿或难必。

钟鼎与轩裳,总是牢笼物。

贪夫所甘心,宛转无由出。

富贵乾常劳,贫贱乾常逸。

所以箕山人,不为唐尧屈。

6、《人生不长好》宋·曹勋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葬英。

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

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

夷齐犹饿死,谁复哀屈平。

陵谷尚迁灭,况乃期促龄。

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

7、《人生不满百》明·柳如是事大固不满,事小亦必抑。

目履周暗彻,体弱尽遐特。

此非顺饶乐,天命有时息。

钟鼓何勿陈,蟋蟀鸣恻恻。

愿言展生平,芳淑皆自得。

8、《人生七十稀》宋·贺铸人生七十稀,行年今已半。

事功贵及时,迟暮复何算。

嗟吾夙多负,失怙在童州。

诗礼思有闻,飘飄辞祖贯。

慈亲念衰绪,猝猝营婚宦。

名姓系西班,星霜亟很换。

未筑黄金台,长歌白石烂。

岂无同心契,相望渺云汉。

每虞狂飚至,摧折涧底干。

异日偶班输,抱柯徒永叹。

9、《人生如流丸》元·方回人生如流丸,冉冉不肯住。

草变鵝訣鸣,花零蝴蝶去。

去去无奈何,一饭三起步。

鬓绿密已稀,红颜新忽故。

往悔杳莫追。

10大看透人生的诗句,境界非凡,撩拨灵魂

10大看透人生的诗句,境界非凡,撩拨灵魂

10大看透人生的诗句,境界非凡,撩拨灵魂展开全文喜文多见 2019-09-27 10:34:18中国是一个诗词歌赋最为发达的国度,没有之一。

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笔耕不辍,留下了汗牛充栋的作品,尤以唐诗、宋词最为人所津津乐道。

凡我大中华人士,无论文化水平如何,都能吟上几首。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场合,通常的白话不足以表达某种感情,只有恰当的诗句才能把你的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有些时候,一般的言语说不清你的意思,而某句诗词就刚好能让别人理解你的意境;还有些时候,心情不佳,而读过某诗词之后,可以让你换个心情。

这就是“诗词的境界”。

诗词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

境界高的,不仅让人拍手称快、击节赞叹,还能令人无限遐想、神游幻际。

今天,喜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10大看透人生的诗句,境界非凡,撩拨灵魂。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人生就像旅店一样,我也只是个匆匆过客。

这句诗,最让人无奈,时光流逝永不停,而你我都只是匆匆过客而已。

是应该珍惜时间呢?还是该在有限的人生做出点不平凡的事情?还是该感叹大家的结局都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各取所需罢了。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时那般美好,就不会有“画扇在秋天被抛弃”之苦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显得那么怀旧,就像你听到曾经熟悉的老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这句话又显得那么小资,犹如一个人在雨天喝茶读书,任时光流逝而浑然不觉;这句话又显得那么有情调,好似初恋又回到你的面前,温馨融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3、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躲在屋里只听见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虚度了青春。

青春易逝,当说青春的时候,青春已然不在。

辜负了又如何?虚度了又何如?时光永远不会倒流,人生永远不会重来。

对于时间,我们是如此地无奈,任由它让你慢慢变老,你是不是觉得很无力?不如打开房门,看一看眼前的雨打梨花,你才会觉得心里舒坦一点。

看透人生的十首古诗

看透人生的十首古诗

看透人生的十首古诗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过阅读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领悟哲理,提升自我的境界。

以下是我整理的看透人生的十首古诗。

1.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山玩水的经历。

但在留下无数韵律美妙的文字之余,他实际上也揭示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人的一生短暂而飘忽,充满了艰难和辛苦,但我们总要想方设法升华自己,突破自己,与这个世界互动交融。

2. 《庐山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写了旅行时的别离,但它也启示我们学会珍惜和品味生活,尤其是每一个人和每一份情感。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里包含了深刻的哲理:生命的自然循环,一切事物的必然流转和更替。

我们应该学习接纳变化,包容生命的无常,让自己以后可能会更加宽恕、更加慈悲。

4.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首诗提到了生命中的乐趣,要珍惜人生中的欢乐时光,但同时也不要大逆不道、挥霍无度。

人生的确短暂,但我们必须要明智而节制地享受每一个珍贵的瞬间,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明智的人。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表达了思念亲人和大家的感受。

人有离别和孤独的时候,但我们也应该学会理解和感恩身边的人,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感悟最高的情感玄妙。

6.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写了孤独的老人独自在江边垂钓,却在暴风雪中宁静自若的情景。

古诗词里的五种人生遗憾和十大人生境界

古诗词里的五种人生遗憾和十大人生境界

古诗词里的五种人生遗憾和十大人生境界作者:谷风冀雨五种人生遗憾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不去的家乡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

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终于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

半生羁旅,一世飘零。

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完成的事业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来啊,诸葛丞相就到了五丈原……”,大概每个人都熟知诸葛亮的故事,可是却没有人忍心听完。

诸葛丞相是忠的代表,智的化身,却终究也没能实现他的平生夙愿,没能光复汉室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生只为酬三顾,却终究客死北伐途中。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出师一表真名世,奈何上苍不假年。

3、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永别的挚友重别梦得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是柳宗元最后写给好友刘禹锡的愿望——如果他日圣上开恩,允准我们告老归田,我们就比邻而居,做一对“邻舍翁”吧。

可它却最终没有实现。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进士及第,两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也同样仕途坎坷。

“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从此离开了他们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

二人尚在贬谪途中,圣旨再度传来,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

当二人终于等来了召他们回京师的诏书,已经是十年之后。

然而这只是短暂的相聚。

人生三境界诗句

人生三境界诗句

人生三境界诗句引言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途中我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境界。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词来表现这些境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苏轼的《赤壁赋》。

这两篇作品分别代表着人生的三个境界:初生之境、壮年之境和晚年之境。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境界展开探讨,通过对相关诗句的分析和解读,探索人生的不同阶段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一、初生之境1.1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开篇诗句,表达了青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和无限激情。

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味着青年人正处于梦想起航的时刻,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和能量。

1.2 诗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赋》)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描述当时的赤壁之战为主线,通过描绘场景和人物的悲壮形象,表现了壮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精神。

这句诗中的“羽扇纶巾”暗指壮年时期的英勇和豪放,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表达了壮年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激情和冲劲。

二、壮年之境2.1 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这是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诗中用豪饮的方式来表达壮年人洒脱豪情的人生态度。

人生得意须尽欢,意味着壮年人应该充分享受生活的喜悦和美好,不要让世俗的琐事和功利的追逐使自己失去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2.2 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送孟浩然之广陵》)王之涣的这句诗表达了壮年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暗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引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壮年人在感叹时间的飞逝之余,也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点滴。

三、晚年之境3.1 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声声慢》)这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诗句,表达了晚年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体悟。

问君能有几多愁,意味着晚年人对于人生的疑问和思考越发深刻。

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如何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如何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如何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是一场艰辛而美丽的旅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对人生的理解与把握。

而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人们思考人生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将从诗词中的人生哲理出发,探讨古诗词如何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透露出了人们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

登高远望,尽览众山小,意味着人应该心怀追求,勇往直前不断提升自我。

它鼓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己,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更高更远的人生境界。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李白的《静夜思》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表达了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这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对自然的敬畏、热爱和珍惜将引导我们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3.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佩与思考。

作者在山巅观景,感叹风声山鸟之哀,描绘了大自然的雄奇和壮美。

同时,又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描述了万物变化和流转的无常。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不仅使人感叹自然的伟大,更引导人们反思自身的渺小与无常,进而唤醒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4.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玉门关外望长安,河桥边上思故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之涣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长安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其中,“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经典诗句,反映了作者为了事业和爱情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

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

行走在时光之间——探寻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引言: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们通过凝结着诗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思考,展现了丰富而深邃的人生境界。

本文将带领您穿越历史长河,探寻古诗词中描绘的十大人生境界,让我们一同领略古人们智慧的结晶。

一、闲适恬淡古代诗词中经常描绘出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闲适恬淡的境界。

不论是陶渊明以“闲云野鹤”自喻,还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些佳句都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舒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豁达洒脱豁达洒脱是古诗词中另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苏轼笔下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风骨,韩愈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胸怀豪迈,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三、博大精深古诗词常常道出人们渴望拓宽视野、塑造自己内在世界的愿望。

白居易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情的句子,孟浩然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联想,都是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于博大精深的追求。

四、忍辱负重在古代诗文中,忍辱负重常被赞美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杨慎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所显示出的耐心和坚韧,以及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慈悲情怀,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五、浪漫唯美浪漫唯美是古诗词中一种追求美好、向往理想的人生境界。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渲染,同时也描述了诗人内心对美的追求。

六、悲欢离合诗词中常常描绘了离别、相逢、喜悦和痛苦等情感,体现了一种丰富的人生境界。

李清照的“凄然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之情,而白居易的“自言本是旧江山,豪情还似曾相识”则向我们展示了相逢的喜悦。

七、追求真理古人对追求真理的向往在诗词中得到了极好的诠释。

王勃的“海阔山遥知何处,才见晴天一脚印”的慨叹和杜甫的“安得倚天抽宝剑,将身驱作万里云”的呼喊,都彰显了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

八、感慨万千古诗中融入了许多感慨人生的笔墨,展示了一种感慨万千的人生境界。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 也无风雨也无晴·兮飞四牙飞
勺石泗屯匀\承
弑ii
窑勺
f 怂
尽yL 申r 1 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
《饮酒结庐在人境》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

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

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

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千古五首诗词,人生五大境界,很多人终其一生一个也达不到

千古五首诗词,人生五大境界,很多人终其一生一个也达不到

千古五首诗词,人生五大境界,很多人终其一生一个也达不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诗坛群星璀璨。

有人说,诗词即人生。

不错的,每一首诗都是一条路,每一条路,都是一种人生。

诗的平平仄仄,路的曲曲折折,人生的坎坎坷坷。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四首经典名诗词,每一首都能代表着一个人生境界,文无第一之分,境界也无高低之别,只是,我们许多人终其一生,一个也达不到。

境界一:痴迷者
《江雪》
唐朝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境界二:安逸者
晋朝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境界三:进取者
《登鹳雀楼》
唐朝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境界四:豁达者《秋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境界五:超脱者
《定风波·三月七日》
宋朝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之路漫漫,何时才能摆脱俗世名利的牵绊,追求自身的理想?古人的这五大境界,看看就好,我们怕是一辈子也达不到。

古诗中的九种人生境界

古诗中的九种人生境界

古诗中的九种人生境界董闻是一、九种人生境界诗如人生,人生如诗。

现举九首诗词为例,来探讨九种人生境界。

1、通达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

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

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

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2、旷达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词人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这种旷达,便是苏东坡的气质。

3、深邃唐·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五言诗,寥寥数语,说尽历史变迁,含蓄警醒,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

年轻时,我们迷恋长篇巨制,长大后,才发现,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

4、超我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抒怀,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人生痛苦难当,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痛苦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我们终要与不如意的人生握手言和,进入超我境界。

5、苍茫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终要独自走过人生。

古人留下的十大做人法则处处体现高深的人生境界

古人留下的十大做人法则处处体现高深的人生境界

古人留下的十大做人法则处处体现高深的人生境界1.仁爱与真善:古人认为人类的本性应该是充满爱和善举的,通过仁爱与真善来对待他人是一个人培养自己的品格的关键。

2.忍耐与宽容:忍耐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

古人认为,在遭遇困境或他人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忍耐和宽容,以化解冲突、维护和谐。

3.谅解与宽容:古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误解和矛盾,这时我们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并包容对方的观点和做法。

4.虚怀与谦逊:古人强调,一个人应该保持虚怀和谦逊的态度。

他们认为,只有能够接纳他人的意见和批评,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5.言行一致:古人提倡言行一致,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言出必然且行动坚决,言行不一的人容易失信于人,丧失人们的尊重。

6.自律与克己:古人认为,一个人必须要能够自律和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够达到自律和进步,从而提升自己的品格。

7.聆听与思考: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同时善于思考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8.学习与知识:古人强调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境界。

9.遵守法律与秩序:古人认为人类社会需要法律和秩序的维护,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和秩序的规范,这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10.善待他人与尊重他人:古人强调善待他人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这些古人留下的做人法则体现了高深的人生境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它们指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提升自己的品格和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遵循这些法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心他人,发展出善良的品性,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这些法则不仅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将这些法则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和奋斗。

人生境界高精辟诗句

人生境界高精辟诗句

人生境界高精辟诗句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就像旅店一样,我也只是个匆匆过客。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时那般美好,就不会有“画扇在秋天被抛弃”之苦了。

3、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躲在屋里只听见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惠能《菩提偈》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青春,虚度了青春。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人生境界的诗句 山水一程

人生境界的诗句 山水一程

人生境界的诗句山水一程
以下是10句关于人生境界的诗句,以及它们的出处: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3.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人生自古一场梦,梦到天涯睡狮醒。

——于谦《入京》
6.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8.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虑恨多。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9.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10.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将
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人间最得意境界划分诗句

人间最得意境界划分诗句

人间最得意境界划分诗句第一境界:意气风发《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生而为人,总是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总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不宜妄自菲薄。

人生在世,当如李白,自信洒脱、意气风发,该喝酒时喝酒,该欢乐时欢乐。

当没有人尊重你的时候,自己要尊重自己,时刻自信,遇事用乐观的心态面对。

不成为目空天下的妄人,同时要相信自己终有所成,不负一生。

第二境界:坦然面对《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时光易逝,红颜易老,存一颗淡然心看生活,岁月不败。

这就是人生,你不能全选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该坦然面对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

流光似生命的旁观者,面对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它依然不缓不急地行走,人亦该如此坦然。

第三境界:知足常乐《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会有别的路。

即使真的走到绝路,不如呆在原地,坐看云卷云舒!虽身在绝境,灵魂依然可以洒脱,天为床地为被,自得其乐,不觉是穷途末路。

知足之人,虽卧得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第四境界:笑口常开《对酒》唐·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人生的三大境界古诗

人生的三大境界古诗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出自《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在文学领域的代表作,被誉为词论界的圭臬,影响深远。

如果你喜欢诗词,又想要深入地了解诗词,这本《人间词话》值得细细品味。

简单地概括为“立”、“求”和“得”。

第一境界是在迷茫中树立远大的目标;第二境界是无怨无悔,无惧风雨的执着追求目标;第三境界是在几经磨砺,不懈奋斗后,不经意之间目标得以实现。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与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

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如钩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十大人生境界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

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

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

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 。

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

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

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

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念天地之悠悠” ,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

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

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

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

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人生真的如草,如蓬。

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3、超脱境界:坐看云起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极富禅机禅意,他被称为“诗佛”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

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天与地,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4、宇宙境界:站在天问的高度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

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

闻一多更是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张若虚问到宇宙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他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孤独感,这一刻他面对自己,面对着宇宙。

如果当时旁边一大堆人,他写不出这首诗。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透露出的洪荒里的孤独感,是因为诗人真的在孤独当中,他对孤独没有恐惧,甚至有一点自负。

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

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也出现过,那就是屈原的《天问》,此后极少再出现。

5、沧桑境界:尘归尘、土归土忆秦娥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寥寥八字,独有千古。

”这首《忆秦娥》,怀古词古今第一,再不做第二人想。

音尘已绝,早即知之,非独一日一时也,而年年柳色,夜夜月光,总来织梦;今日登原,再证此“绝”。

行将离去,所获者何?立一向之西风,沐满川之落照,而入其目者,独有汉家陵墓阙,苍苍莽莽,巍然而在。

当此之际,乃觉时空于一点,混悲欢于百端,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感,骤然升华而为吾国千秋万古之心。

盖自秦汉以逮隋唐,山河缔造,此地之崇陵,已非复帝王之个人葬所,乃民族全体之碑记也。

良人不归,汉陵长在,词笔至此,箫也,梦也,月也,柳也,遂退居于次位,吾人所感,乃极阔大,极崇伟,极悲壮!四十六字小令之所以独冠词史、成为千古绝唱者,在此。

“西风残照,汉家陵阕” 八字,只写境界,容量极大,兴哀之感尽寓其中。

它把悲与欢、聚与散、古与今、盛与衰,统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照,油然生出沉重的历史消亡感。

6、超我境界:人生百年一仓皇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行一步,叹一声,满目都是世间的苦乐,杜甫的双眼见证了唐王朝由兴而衰的巨大转变,用自己的笔墨铸就了一部“诗史” 。

杜甫的人生是个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他将自己的人生与整个唐王朝紧密相连,在叛军攻下洛阳后,抱着匡扶社稷振兴王朝的愿望北上,但终于愿违,这便是中年壮志难酬的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则是杜甫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更是将杜甫晚年的流离失所写尽了。

一个被称为“诗圣”的大诗人,晚年竟是这般的凄苦悲惨,但却仍写下了“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下,杜甫仍然在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而忧患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杜甫无论是穷达与否,都在怀着兼济天下之心。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这是诗人杜甫在他客死湘江的小舟上,所发出的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声。

7、无常境界:岁月催人老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乍一看,会以为这首诗又是一个“人面桃花” 的故事。

其实,刘希夷所发出的,是对岁月催人老的感叹。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红颜易老;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世事无常。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这不是最出名的句子,但却是最残酷的——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时。

这种悲情从《白头翁》一直到《葬花吟》。

人只要活着,几时才能摆脱这种悲情?无解。

8、深邃境界:岁月中皆过客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行宫》一绝,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 行宫古旧,新发的花木照样媚人眼目,诗人想必惊讶于那濯濯的秾艳,宫花开得热闹,这份无声的热闹于是百倍的寂寞起来。

红花映着白头,诗人没有写,却让人能感觉到阳光——有了阳光,那花如火如荼地开着,而那花畔宫女的白发,也愈发的刺眼了……《行宫》展现的是“别人的世界”——那些白发宫女们的世界。

元稹的世界与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在这样一首绝句里相遇。

我愿意这样理解,它表达的是一种因为时间造成的哀感。

这种哀感,比忧伤要轻缓,却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体验。

千年之后的今天,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作为参照指标,我们的时间比元稹的时间,更快地流淌着,故而我们更容易遇到“别人的世界” 。

我们也更容易变成“白头宫女” ,毫不自知地讲着某些人某些事。

但能有人说说话,总是好的,那感觉像握着一杯青花盖碗里的花茶,摩挲着温润的瓷釉,手指已经知道,那曾经馥郁滚烫的茶汤,正在渐渐冷去……9、旷达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句话写尽了人生的历程和结果。

回头看一看自己过去所来的地方, 穿林打叶, 雨打风吹, 那不是很萧瑟很凄凉吗?这实 际上是指平生所经受的那些打击和苦难。

苏轼说, 我现在悠然自在地走我自己的路, 走向我 自己所追求的那个目的地,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也就是,已经超脱于那 风雨阴晴之上了。

有的人把打击和不幸看开了,对温暖和幸福却不能看开, 那也不对。

“也 无风雨也无晴” 的意思是,无论打击和不幸也好, 无论是温暖和幸福也好, 对我的心都没有 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

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也还是我。

现 在,他已经不只是通观,而且有了一种超然的旷观。

惟其如此, 苏东坡在晚年才能够达到一种很高的修养,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 色本澄清”这样的句子来。

《定风波》虽然只是一首小词,但是写出了极为丰富的对人生的 体会。

10、通达境界:古今一付笑谈中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首咏史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