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常规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 蛋白定量
• 1、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6.5g/L;结核性脑膜炎刺激 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g/L,压迫症状期为1.9-7g/L,麻痹期为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0.5-3.0g/L。
•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 量可在1.0g/L以上;
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
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
酸与镁的含量较高
血、脑脊液之间 _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精选
脑脊液的作用
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 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
充当清除中枢神经系统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
精选
10
腰穿后脑脊液应立即送检,放置过久
◆ 易被污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 细胞破坏、变形、消失,纤维蛋白凝结,影响细 胞计数及细胞学检查 ◆ 糖因细胞、微生物等的消耗降解而降低 ◆ 致病菌如隐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溶解死亡
精选
11
检验项目➢ 一般性状检查 来自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小脑延髓池 0.10~0.25g/L 脑室 0.05~0.15g/L
精选
17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Pandy法)
•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石炭酸)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 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 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 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 结果判断 •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 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 阳性(2+):白色云雾状 • 强阳性( 3 +):白色浓絮状沉淀 • 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
• 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增至0.25-0.8g/L。
• 4、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 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
• 5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 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脑脊液凝固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 液的特征。
精选
• (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溃)。 • (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 • (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成、取出涂 片,干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 • (4)凝块:麻痹性痴性痴呆、脑脊髓灰质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 性脑膜炎。 • (5)黄色凝块:脊髓肿瘤晚期。 • (6)凝固:蛛网膜下腔阻塞(肿瘤、椎骨脓肿、炎症性粘连)。

精选
3.凝固性 脑脊液的凝固状况表现薄 膜形成、凝块或沉淀物形成。在炎症 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质(包括纤维 蛋白)含量和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
液形成凝块和薄膜。
精选
16
17
化学检查
1.蛋白质(Protein)测定 蛋白质定性试验(Pandy法) 蛋白质定量试验
➢参考值 腰椎 0.20~0.45g/L
精选
标本采集:
• 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 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 收集方法: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 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1-2毫升。
• 遇高蛋白标本时可采用EDTA K2抗凝。 • 采集过后立即送检,
脑脊液的常 规检查
高士凯
精选
1
2
脑脊液检查
检验医学科
精选
2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
概述
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比重为1.005~1.009无色透明细胞外液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 平均日生成量约
520ml
主要由血液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
精选
脑脊液采集检查为 何顺序一定是第一 管做细菌学,第二管 做生化检验,第三管 是细胞分类 呢????
精选
8
主要是在穿刺操 作中穿刺针通过组织 时有组织损伤,损伤 的组织和组织液污染 穿刺针和附近脑脊液, 可能对生化及细胞学 检查有影响,而对细 菌学检查影响较小, 第一管抽取脑积液过 程也就冲刷了穿刺针 以减少对生化及细胞 学检查的影响。
精选
11
12
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 体。
红色 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
或脑室出血;
黄色 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
室出血、椎管梗阻、脑膜炎和重症黄
疸等;当CSF中蛋白含量>50mg/dl
时,其外观亦呈淡黄色
精选
12
13
白色:化脓性脑膜炎为米汤样,结核 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 观
微绿色 常见于绿脓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精选
13
2.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当脑膜有病理性改变时, 脑脊液会因细菌或细胞的存在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混浊,其 混浊程度则因疾病的种类及轻重不同而异。如化脓性脑膜 炎时,白细胞大量增加,可呈脓样乳白混浊;结核性脑膜 炎时,脑脊液内的白细胞中度增多,可呈轻度毛玻璃样混 浊。正常脑脊液也可由穿刺时红细胞进入脑脊液引起轻度 浑浊。
精选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参考值 2.5~4.5mmol/L(正常情况下是人血糖水平的2/3) ➢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与血液中葡萄糖呈恒定的比值,过去认为 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后来认识到这种通透并 不是简单的弥散,而是膜转运,称为携带运转或携带弥散。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 ➢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 ➢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
的媒介
营养脑神经
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精选
4
标本采集
采集时机 留取方法 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
精选
5
脑脊液的采集时机
• 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 • 1. 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天。 • 2. 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天。 • 3. 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 • 4. 疱疹性脑膜炎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天穿刺采集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