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最详细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最详细教案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什么游记类文言文?

欧阳修《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小石潭记》。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四个字应该好理解。记是什么?对,是一种文体。

那么这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什么特点?(补充:表达方式: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是的吗?我们先来一起读一下《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读的过程中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学生读课文,老师正音。

褒bāo禅山华huá山庐冢(zhǒng)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咎(j iù)好游(hào)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深父(fǔ)

现在大概了解到了“记”这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了吗?

不同于现代游记以记事描写为主,古代的游记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叙描写为辅。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了解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主持熙宁变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后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拗相公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形容和赞美一个人的作品或成就的得来不易。“成功”的背后总是包含着无尽的辛酸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细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第一段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 文言知识

1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 褒之庐冢也

4距其院东五里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6有碑仆道

7其文漫灭:

8独其为文犹可识:

9盖音谬也。舍:名词作动词,居住状后卒:死后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庐冢:房舍和坟墓

东:名→状,往东

以:因为乃:表判断,为,是

仆:倒在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为文:为,万能动词识:辨认

盖:大概谬:错误

句式:判断句,……是……,见上原文卒

①《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兵

②<名>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

③<名>差役;隶卒。《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④<动>死。

⑤<动>完成;完结。《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⑥<副>终于;最终。《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副>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卒惶不知所为。”《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2.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了。

3. 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本名①→别名由来及证明②③→华山洞名来由④→从仆碑看出本名

⑤→指出音谬⑥

4. 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

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二)第二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有泉侧出:

11而记游者甚众

12有穴窈然

13问其深

1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6而其见愈奇

17有怠而欲出者

18火且尽

19盖余所至

2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1则其至又加少矣。

22火尚足以明也

23既其出

24则或咎其欲出者:或,

2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名→状,从旁边

记游:在游览处题字纪念

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形→名,深度

穷:尽,达到尽头

以,“而”,表修饰

见:动→名,见到的景象奇:奇特怠:懒惰

且:将要

盖:发语词,大概

不能十一:不到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 / 更明:形→动,照明

已经

有人 / 咎:责怪,埋怨

极:尽情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