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育要成全孩子的尊严,人性和未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7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聚教未来:人文与科技"年度盛典在北京饭店拉开帷幕,全国教育界专家、学者、媒体人及教育机构领军者等600余人汇聚一堂,就中国教育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题为《传统与回归》的演讲中表示,中国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功能的真谛不是教人混口饭吃,而是一个民族真正精神情感的树立。

以下为于丹演讲文字:
谢谢大家!谢谢搜狐教育盛典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我刚才听了三个部分。

我要非常坦率的说,刚才这个部分是我觉得最舒服的。

大家有这个感觉吗?刚才我听到各位老师对话的时候,我就感觉一种特别和谐的气场。

前面的两场非常精彩,但是这一场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精彩有时候是因为一种全神贯注,舒服是一种价值默契与和谐。

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了,但是刚才这场分论坛,我自己沉淀在这个气氛里面,我自己的感觉意犹未尽。

我特别想听叶老师讲她家的故事,我想听朱老师和余老师他们娓娓道来,因为这里面没有那么多直接的目的的时候,人的状态是变成了价值本身。

回归是因为我们本来应该明白的事情,现在混乱了
回到我的题目,这一次盛典给我的题目叫做《传统与回归》,去年我讲的题目是《重建中国的家教与门风》,同属于归来的题目。

我先讲说为什么叫回归?其实回归不是一种时间、回到某一段的历史,是回到民国,还是回到先秦,两千多年停留在唐宋元期的时候叫回归呢?我觉得回归不是时间,而是状态。

为什么要回归?是因为我们曾经混乱过,我们此前的一个世纪所遭遇的价值颠覆,让我们本来应该明白的事情现在混乱了,所以我们才提到回归。

回归不等于完全复古,大家都去磕头、都去穿汉服,就叫做回归了吗?我宁可喜欢中国人的一句话:“论心不论形。


所以关于回归,我这里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三个关键词:第一,如果真的回归,让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归身心健康,健康这个词应该是人生的一个底线,但恰恰变成了当前中国真正的奢侈品。

其实大家看一看,真正逢年过节大家在聚的时候,嘱咐什么最多?比升官发财更多的是健康,互送的礼品什么最多?不管是真是假、是否有效,反正健康营养品最多。

大家转发最快的也是真伪莫辨的养生的消息,为什么这么重拾健康?是因为今天亚健康的状态越来越多,今天有多少人确定是病人吗?也不是一个大数,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就是健康人吗?我觉得也不是大数,绝大多数人会说是亚健康,总有那么一点身与心不痛苦,也说不清什么具体的理由,这样的情况在今天我们还回得去我们所期待的健康吗?就看看学校里面,有多少近视眼?有多少小胖墩?有多少孩子体能测试不达标?有多少小男孩有娘娘腔?所有的这些从小学到中学,这其实是以中考、高考成绩更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我们的孩子还健康吗?身体的健康我们能够看得见,就是还有不焦虑和能快乐的能力,由此要说心灵健康就更不容易,而且跟我们好多教育相关。

教育这件事真的是让孩子越来越健康,或者我们再说更尖锐一点,就是随着标准答案越来越多,真的离健康越来越近了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出过同一到题,一艘船,船上有15头牛、25只羊,他的主人划着这个船要去集市,请问主人多大年龄?结果几乎小学生,特别是低级小学生一一律说不知道,而初中生有的知道不知道,反正要算,而高中生,都知道答案的大家都按照逻辑推导出来。

而这个答案大家知道吗?真正的答案是不知道。

因为有多少羊、多少牛,跟这个人的年龄没有任何的关系。

为什么越小的孩子能越接近真理呢?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出皇帝没穿任何衣服呢?为什么我爱说童言无忌
呢?是因为他们健康。

其实民间老百姓有一点迷信色彩的说法,就说小孩的眼睛能认好坏人,他喜欢什么人一定
特别有道理,其实别以为小什么都不懂,某种意义上孩子是真正的是艺术家,他们的涂鸦里面都有五彩大世界,所有没规矩才换气,在没规矩之前有健康,但是有一种教育的失败就是我们用越来越填鸦形的标准答案,所以在心理上做直观表达的时候,他们犹豫了,胆怯了,推导出了一个貌似合理、其实远离本性的答案。

如果让我说回归,我们的第一个回归就是还能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现在关于成功学的教育太多,关于失败学的太少
第二个回归,如果我想说让我们家长和孩子共同回归真实的社会,而不是沉湎于虚拟空间。

其实在这几场对话中大家都说到一个问题,孩子在网上,其实给了他一种无所不能的超自然的能力,小孩子需要鼓励,有一些还是好的,但是老在那个里面可能回不来了,穿越哪里了,算是还回到里面,这个就像纪伯伦说,我们有的时候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好像我们说小孩爱喝可口可乐,喝各种碳酸饮料都能尝尝,但是那东西不能当水喝?水就是现实空间,还得回得来。

所以在想要在这样的空间里玩坏了,鼠标一点,重来一局吧。

但是在现实中,不管你的人际关系玩坏了,你的学习成绩玩坏了,你跟你的男、女朋友玩坏了,跟家长代沟了,怎么重来呢?规则不在你的手里,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回到现实空间,有真实与人相处的能力特别重要。

我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长大的孩子,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小姑娘在一起爱玩的是什么呢?跳皮皮,砍沙包,哪一块坏了,直接就去砍,别人就得上来,那时候没有耍赖的,谁耍赖这个群体不带你玩了,这是小孩子规则的自我教育。

如果一个不能处理自己的矛盾,什么事都告诉老爸去,这个拼爹的现象现在也有一个说法,说女孩都坑干爹,男孩都坑亲爹。

不管坑谁,反正找别人去。

自己能够调节那就叫做成长,我们今天关于成功学的教育太多,关于失败学的教育太少,所以我们现在渴望成功的孩子不少,但是懂得成长的孩子不多,就是谁能说我为自己买单?有矛盾了,没问题,事我自己处理。

所以我真的想说这样的功课是小学功课,用不到等到硕士毕业,如果说我们回归的话,那让我们回到现实空间吧,回到能够对自己承诺,我想长大了以后,一个能为自己买单的人,他才不会动不动绑架别人,他才不会动不动就怨天尤人,怨天就是客观上怎么怎么样,尤人就是主观上谁谁谁不合作,什么时候能够看看自己的能力呢?
人人都在谈远大理想,却忽略了家中的长辈与晚辈
第三点,如果回归,那么让我们回归常识,不需要多么高精尖。

刚才校长论坛,大家说:“我现在小学上中学的课,中学上了大学的课,大学又上小学的课,人生的常识就是该活成什么样就活成什么。

”朱老师说回到人类情感价值最普遍的那个价值,我认为那就是常识。

其实常识就是让人最束缚的,什么是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叫常识。

我认为圣贤总结出来的很多就是常识,自个儿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的学生子路、颜回,问他们希望做什么样的人,想当什么人?回答说“因为有我在,让老辈们都能安宁、安心;因为有我在,朋友们可以有值得托付的人;因为有我在,或者我走以后,晚辈不是对我敬而远之,而是温暖怀念。

”这三个理想不是一个圣人理想,这是每一个人的理想。

因为人人都在谈远大理想,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忽略了生我养我的长辈,我生我养的晚辈,我觉得那就是其乐融融的伦理之家,那就是中国的家风。

所以我们还回得来吗?我们回来的家都是当爹的晚上加班取乐,当妈的晚上应酬去了,把孩子关在家里,11点回来检查你写了多少功课?人伦之乐如果没有了的话,我们算熟读经典,我们会回得去吗?
我在我的办公楼下楼的时候,电梯当然每次上的人很多,我每次都很不痛快地看见各省考来650分以上的大学生簇拥在电梯门口,门一看就一拥而上。

我说大学生就没学过电梯要先下后上吗?一定都那么着急往里挤吗?这就是因为他们从上小学老师就告诉他什么叫竞争,不争就没你位置,要竞争,要表现自我,你才有立足之地。

我想问,竞争与秩序究竟什么更重要?我们老师告诉大家,过街走天桥,过马路走红绿灯,为的是不让自己撞死,
你是等那一会儿合算呢?还是大家蜂拥而上合算呢?挤着不光慢,还危险,但是这种意识大家都没有。

争字上面一撇三点,这个说,中间就是一块肉,下面这根棍就是手的手腕子,这个字写出来就是这个样,也就是说发现了一块肉,上面一个手拽着,下面一个手拽着,两边撕扯不撒手,这就叫争。

老子《道德经》上最后一句话说,天之道,顺而无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苍天本来应该风调雨顺,有利于生物生长,有的人不管是当农民,还是当编辑,不管是上中专还是技校,或者名牌大校,守着自己的本质有所作为,别老想着跟别人争,跟别人争来的不是你自己的,这是中国的传统。

中国的传统我想无非就是一些百姓日常之用,这是杨宁先生大弟子说的一句话,如果说我们回得去,就回到见人打个招呼,吃饭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别总浪费,上电梯先下后上,上班别迟到,回到种种常识,这是真正的回归,因为祖训道理都在这里。

教育不是一张通知书,而是成全孩子的尊严、人性和未来
所以我想回归传统这也是一个大题目,我们的传统在哪里,回归的路径又在哪里,传统很远,回归的起点很近,这个回归不是孩子们回去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家长孩子和学校一起往回走,才是个合力,他才不能说有人要回去,有人非要拽着他竞争,有时候他的脚望回走,他的心里还在往前喷,如果一个人身心不合的话,这条走走不成。

所以回归是为了再出发,这不是一种复古,不是一种倒退,这种从容不迫的归来,恰恰是为了其定神仙,有能力的中国人去走向真正国际化的未来。

不被复制成一种山寨版或者盗版的物种,而是作为生命的原版,带着他的尊严和快乐往前走。

站在2014年的岁末,我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三种回归,让我们回到身心的健康,让我们回到真实社会的中的能力,让我们回到尝试,如果我们守住了一切胞弟的东西,我们的孩子能完成自己的雪中送炭,而世界在给他的一切都是锦上添花。

我要特别说,感谢搜狐教育盛典,这是一个有良知、有价值观的盛典,在这里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用来成全人的。

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成年人面对孩子,其实都要把教育不当成一种知识,更不当成一种绑架,教育不是一个时间表,教育也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教育是一种成全,如果成年世界有了这样的观念,孩子们会懂得怎么样成全自己的尊严、人性和未来,愿中国的教育成全我们更多的孩子。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