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治疗水肿的文献研究_时洪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5月

第35卷第3期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西医在治疗水肿方面多选用利尿剂,但长期使用可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继发性耐药等诸多不良反应。牵牛子是峻下逐水中药中代表药物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水肿的价值,本文对牵牛子利尿消肿功效、炮制、临床应用和毒性进行了文献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1利尿消肿功效

关于水肿的治疗,历代医家多采用发汗、利小便的治法。中医利尿消肿的方法主要有淡渗利尿与峻下逐水,常用的淡渗利尿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防己、玉米须、冬瓜皮等,这些药物药性平和,但短期内利尿消肿的疗效不明显。峻下逐水药物有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葶苈子等。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峻下逐水药物的临床应用,《景岳全书》舟车丸治疗水肿水胀、二便秘结,方中用芫花、甘遂、大戟为君药攻逐胸胁脘腹经隧之水,以大黄、黑丑为臣药荡涤肠胃、逐水泻热。《儒门事亲》中运用禹功散治疗水肿胀满,臌胀腹水,二便不利,其君药即峻下逐水药黑白牵牛子。

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等。牵牛子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文中记载:“牵牛子,苦,寒,有毒。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其后历代文献对其利水消肿功效有着比较详尽的记载。《药性论》记载:“牵牛子,味甘,有小毒。能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单用本品研末服之,以利小便为度,治疗水肿。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曰:“和山茱萸服之,去水病。”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记载:“牵

牛子五两炒取末、姜汁制炒厚朴半两,取末,煎姜、枣汤调下,治疗四肢肿满。”《太平圣惠方》载:“治水气遍身浮肿,气促坐卧不得。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细末,乌牛尿浸一宿,平旦入葱白一握,煎十余沸去滓。空心分为二服,水从小便中下。”王衮《博济方》中以牵牛子为君药组成利膈丸,取牵牛子泻下去积之功效,治疗三焦气逆,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金代刘完素指出治疗病急势重的水肿,须用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等峻下逐水药急利之,主要针对湿热郁阻、痰饮内聚,使“气血而壅塞,不得宣通之机”而致的水肿。李杲曰:“牵牛少则动大便,多则泄下如水,乃泻气之味,其味辛辣,久嚼猛烈雄壮。”他认为:“牵牛辛烈,泻人元气,比诸辛药泻气尤甚,以其辛之雄烈故也。今重为备言之,若病湿胜,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则宜用之耳,湿去则气得周流,所谓五脏有邪,更相平也。”李杲还认识到牵牛子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在治下焦阳虚时,天真丹用牵牛子以盐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补骨脂、肉桂诸药,深得补泻兼施之妙。元·王好古《宣明论方》中记载以一气散治疗水气蛊胀满,其主要成分为黑白牵牛子。朱丹溪曰:“牵牛子属火,性善走,入气分,通三焦,下水积。若非病形与证俱实,不胀满,不大便秘者,不可轻用,驱逐致虚,先哲深戒。”明·刘文泰等纂《品汇精要》曰:“妊娠不可服。”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肿,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虚弱而痞满者,则不可取快一时及常服,暗伤元气也。”李时珍还运用牵牛子通利二便、兼走精道之功效,治疗素多酒色,饮酒过度,湿热下注,二便不通者,取效迅捷。孙文胤《丹台玉案》中记载治疗水肿的方剂,常用牵牛子,如琥珀丸、扶脾逐水丸,治疗水肿、小便不通、气喘不能平卧等;二丑夺命丸治疗气蛊、

牵牛子治疗水肿的文献研究

时洪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指导冯松杰

[摘要]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从功效、炮制、临床应用及毒性等方面,归纳了历代医家对牵牛子的论述,为现代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0篇。

[关键词]牵牛子;肾病综合征;水肿;药理;文献研究[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1)03-0283-03

[收稿日期]2010-11-07

[作者简介]时洪娟(1985-),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肾脏疾病研究。

第35卷第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5,No.32011年5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May.2011283

2011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5卷第3期

血蛊、大小便不通、面目浮肿、肚大青筋、痰喘气急、饮食不能进等。清·汪昂《本草备要》曰:“辛热有毒,属火善走,入肺经,泻气分之湿热,肺主气,火能平金而泄肺。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通下焦郁遏,及大肠风秘气秘,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杀虫堕胎,治水肿喘满,痃癖气块,若湿热在血分,胃肠气虚人禁用。”清·吴仪洛《本草从新》曰:“牵牛,辛,热,属火善走,入肺经,泻气分湿热,肺主气,辛能泄气。达右肾命门,走精隧通下焦郁遏,及大肠风秘气秘,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杀虫堕胎,治水肿喘满,痃癖气块。”清代《得配本草》记载:“牵牛子即黑白丑,得干姜、青木香良。治气分之水胀,利大肠之风秘,走经络,消结痰,破血下胎。得皂角,治痰壅肠结,得川楝子,治湿热便秘。精隧阻塞,则二便秘,加穿山甲、茴香更有力。”黄宫绣《本草求真》曰:“牵牛专入肺、兼入大、小肠。有白有黑,白者其性入肺,专于上焦气分除其湿热,故气逆壅滞,及大肠风秘者,得此以治。黑者其性兼入右肾,能于下焦通其遏郁,故肿满脚气,及大小便秘,俱得以治。但下焦血分湿热,湿自下受,宜用苦寒以折。牵牛气味辛辣,久嚼雄烈,服之最能泄肺。若以下焦血病而于气分有损之药以为投治,是以血病泻气,不使气血俱损乎。惟是水气在肺,喘满肿胀等证,暂用以为开泄,俾气自上达下,而使二便顿开,以快一时。”杨时泰《本草述钩元》曰:“牵牛子,有黑白二种,黑者处处野生,白者人多种之,因其蒂似茄,呼为天茄。黑味甘苦,白味甘辛,气热雄烈,有小毒,泄人元气,走气分,通三焦。主泻气分湿热,三焦壅结,治水气在脾,喘满肿胀,并大小便秘,下焦郁遏,腰背胀重,及大肠风秘气秘,开气块,逐痰滞。”

综上所述,根据牵牛子功能主治,古代医家临床多用于逐水消肿、通利二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2炮制

牵牛子有小毒,性味峻烈,易伤耗正气,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虫积腹痛等急重症。牵牛子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南北朝《雷公炮制论》记载了酒蒸法:“凡采得子,晒干,水淘去浮者,再晒,拌酒蒸,从巳至未,晒干收之。临用舂去黑皮。”唐代《外台秘要》记载了熬法:“牵牛子,熬,疗心腹胀满,腹有宿水。”《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炒熟、石灰炒的记载。宋代《太平圣惠方》有炒生姜汁酒制,《博济方》有麸炒:“牵牛子,一半麸内炒,一半生用,治气,利胸膈。”《证类本草》有童便制,《圣济总录》有盐制、米炒、蒸制、吴茱萸制等法。明、清基本沿用前法。《普济方》还有醋煮、水煮。《寿世保元》有牙皂汁浸等法。现代炮制主要是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3现代临床应用

近代临床医家认为牵牛子味苦、辛,性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及蛔虫、绦虫病[2]。晁恩祥[3]运用舟车丸、十枣汤、牵牛子粉等逐水通腑治疗水湿内聚于胸腹,或水停胸胁而暴肿胀满,气急喘促,或腹大如鼓,二便闭结,水饮内停,病属危急,脉沉实有力,苔白腻者。时振声[4]认为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产生,除水湿内停或水湿泛滥外,还可同时伴有气滞血瘀、湿热等标证,因此从标治可攻邪逐水、行气利水、活血利水、清热利水,攻邪逐水选用禹功散或大腹水冲散(牛黄、昆布、海藻、牵牛子、桂心、葶苈子、椒目)。任建素[5]治疗慢性肾炎以健脾益肾、化瘀通络为主,配伍泻下药如大黄、牵牛子、郁李仁等。他认为对于慢性肾炎高度水肿,且能耐受攻下者,或慢性肾炎虽病程较长,正虚突出,但高度水肿、尿少尿闭、病情危急者,用一般的利尿剂效果不显时,急用功逐水饮法,可使垂危患者转危为安。黄启金[6]运用牵牛子“治水气在肺”之功效,治疗慢性肾炎水肿之湿热壅结、肺气郁闭证,以牵牛子泻肺逐水,使水湿从二便排出。许筠等[7]用牵牛子、大腹皮、陈葫芦、白茅根、茯苓皮等健脾利水,治疗肾病综合征面浮肢肿甚,或伴胸腹水者,均显疗效。

4药理及毒性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牵牛子含牵牛子苷、牵牛子酸甲及没食子酸。孙方成[8]报道,牵牛子苷的化学性质与泻根素(JalaPin)相似,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其机理是牵牛子苷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道,增进肠蠕动,导致泻下。张颂等[9]用牵牛子的乙醇或水浸出液1.5~3.0g/kg体质量灌胃,发现牵牛子对小鼠有泻下作用,而煎剂则失去致泻作用。除去牵牛子苷后的水溶液,仍有泻下作用,故除了已知的牵牛子苷外,可能还含其他泻下成分。张颂等[9]证明牵牛子能加速菊糖在肾脏中的排出,提示可能有利尿作用。牵牛子还有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对离体兔肠及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另外,牵牛子具有某些驱虫效果。本品有小毒,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大量服用除对胃肠的直接刺激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及黏液血便外,对肾脏有刺激性,使肾脏充血发生血尿;并可影响脑神经,尤以舌下神经受损明显,可使舌之运

2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