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陈曙中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0期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及其他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因而诚信被视为会计发展的基石。然而国内外会计丑闻的不断曝光,引发了世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疑问,导致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

第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会计诚信缺失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是内外因结合的产物。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单位领导人指导思想不正,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单位的领导平时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为了个人私利或本单位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账,编制假报表,搞账外账,设小金库。他们利用这些虚假会计信息大搞政绩工程,骗取银行贷款,逃避纳税义务,有的甚至用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行。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低,违背职业道德。有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技术不过硬,责任心不强,知识陈旧老化,导致会计核算错误,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原则性不强,面对单位领导的威逼利诱,丧失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原则,不敢与违法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甚至私欲膨胀,做出违法违纪行为。三是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缺少内部监督机制。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受到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其工作安排和职务任免等都由领导决定。《会计法》虽然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性地位,由于工资、住房、职务升迁等经济生活命脉掌握在单位领导手中,会计人员明哲保身的做法就是惟命是从,否则多半会遭受排挤、打击报复、撤换。有的企业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有的企业虽然也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往往人员不足,工作难以开展,实际上内审机构形同虚设,达不到对本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内部监督的目的。四是内部控制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有些单位无视《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晰,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有些单位会计人员配备太少,会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忙于应付,导致工作失误多,客观上也影响会计诚信。外部原因主要包括:首先是会计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相互之间不协调,法规实施不配套,体系不够规范科学。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这些缺陷,用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会计法规制度执行不力,会计违法成本低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是外部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工商、银行、审计、证监会及中介机构等部门的监督。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他们一般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监督。而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政府部门往往无暇顾及对企业进行监督。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因受利益驱动,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得过且过,不加阻止。最后是会计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目前虽然税务、工

商、银行等部门普遍使用计算机作为管理工具,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但由于各自为政,使用会计信息的目标不同,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能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这不仅浪费了信息资源,还给一些企业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相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可大大缩小企业造假的空间,使得假信息难以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