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古籍版本溯源

最早的《水浒传》版本,当推藏于上海图书馆的《京本忠义传》。惜乎它已严重地残缺,仅仅是残纸两页,一为卷十的17页;一为卷十的36页。从残页的版口、字体墨色、纸张等方面考察,判断该版大约刻印于十六世纪的上半叶,即明朝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年间。现存其他《水浒传》版本,在刻印年代上,还没有比它更早的。

过去最流行的《水浒传》版本,在清代以及二十世纪上半叶是由金圣叹评的《水浒传》七十回本。公平地说,在《水浒传》传播史上金圣叹和七十回本起了双重作用,有功劳也有过失。这个版本保留了原书前七十回,删弃了后三十回。金圣叹杜撰了一个“惊噩梦”的结局,他还按照自己的对农民起义所持的立场和观点,及对宋江等人物的感情,对前七十回的文字作了修改。由于他的评语有许多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对一般读者的阅读富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同时由于他保留的七十回已网络了《水浒传》全书中最精彩、最动人、最能传诵的片断,遂奠定七十回本在当时的广大读者心中的地位。

《水浒传》的版本分为几个系统或几种类型呢?以《水浒传》文字的繁缛、简略而论,则区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以《水浒传》的回数区分,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七种类型。最接近于《水浒传》原本面貌的是一百回本。现存的天都外臣序本、容与堂刊本等都属于一百回本的行列。现存的简本,无论是完整本或是残本、残页,大多收藏于海外。国内的学者对它们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国内现存的简本以双峰堂刊本为最早。它的正式书名是《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刊行于明万历甲午(1594)。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流传极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其版本有简本、繁本两个系统。明清以来流传的版本较多,各本差异较明显,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3种繁本。

解放后《水浒传》版本

文革中所出《水浒传》的主要版本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相传不一,分别有施耐庵、罗贯中的说法,或者施氏原作,罗氏改编。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水浒》即大量翻刻、流行。传世的版本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以及《水浒后传》等。

“文革”期间,由毛泽东发起的“评《水浒》,批宋江”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水浒》这部名著在全国的出版和传播,形成了短暂的繁荣景象。仅一九七五年间,先后印行的《水浒》主要版本就有:

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施耐庵、罗贯中著的一百回本《水浒传》。该版本采用的底本,是北京图书馆印藏明万历末年(公元1 6 1 0 年左右)杭州容与堂刻本。原书一百卷一百回,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出版时加署了撰写者名讳,删去了书前所附的四篇评论,正文中的眉批、行间的夹注及评语,插图和卷次字样,更正了明显的错夺衍读文字,除个别有歧义和易误解的字用繁体字外,其余均采用简化字排版,并进行了标点和分段。在一百回本中,最早的当属明嘉靖行定侯郭勋的刻本,今仅存数回。较早的另有明万历年间刊刻的天都外臣序本,其后为容与堂本。

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施耐庵、罗贯中所著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此本是以明万历年末杨定见序的一百二十回本为底,校定后排印的。杨定见序的百二十回本,是在原天都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征田虎、王庆的故事后刊刻问世的。上述两种版本,尽管繁简不同,均表现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从聚到散的全过程。

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施耐庵著的七十一回本《水浒》。此本系以金圣叹删改后的七十回本为底,整理印行的。明末金圣叹把百回本砍掉了二十余回,删去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加续了“惊恶梦”作为结尾,成为七十回本。这次出版时,将“恶梦”删除,依百二十回本,恢复了原来面目,又把金本的“楔子”略加剪裁,改成第一回,实际上全书回次为七十一回。对于金圣叹“腰斩”后的《水浒》,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刊布后即褒贬不一。鲁迅就认为,金

本失却了“原作的诚实之处”,好像一只“断尾巴蜻蜓”。

“文革”一晃已成为过去,但这三种主要的《水浒》版本,却成为历史的见证,因为书前不仅以黑体字印有毛泽东关于“《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及“《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两段语录,还有鲁迅评论《水浒》的片断摘录,意即《水浒》不反天子,招安后去打别的强盗,终于是奴才。再加上颇具鲜明时代特色的“前言”。使该书的出版,烙上了强烈的特殊印记,日后必将成为藏书家不可多得的“文革”藏品之一。

《水浒传的各种版本》

现存的各种《水浒传》版本主要可以分為两个系统,即繁本(或称文繁事情简本)系统和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系统。

"繁"和"简"都是就行文而言的,繁本细节生动、描写入微,但没有征王庆、田虎故事,比如70回荣与堂本就属于这一系统;简本则叙事简略,文字粗糙,但有征王庆、田虎故事,110回本、115回本、120回本都属于这一系统。

繁本和简本之间互有影响。到底繁本先还是简本先,尚无定论,两种版本系统也有出现合流。比如袁无涯本,它是在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加上以前只有简本系统才有的征王庆、田虎的内容,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文字做了较多的增饰、润色形成的,所以袁无涯本又称"综閤本"。

百回繁本

通常是指出自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罗贯中)之手的完整本子,内容含有受招安后征辽国、征方腊,是学界认为最可靠的原本。现存有:《京本忠义传》,残页(分别为十卷第十七页下半页和第三十六页上半页三行)。1957年发现。正文半叶十一三行,行二十八字。未见题署。全书当为二十卷。明正德、嘉靖间书坊所刻。现藏上海图书馆。

《忠义水浒传》残本(残存第十一卷五回,即第五十一回至五十五回)。正

文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全书当为二十卷一百回。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郑振铎旧藏,现归北京图书馆。1960年,北京图书馆又发现第十卷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回,与郑氏藏本相同。将此三回补入,即此残本存八回。此书当為嘉靖本。有人认为郑氏藏本即武定版(即明武定侯郭勋所刊)祖本《水浒传》。

《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正文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有图。首天都外臣(汪道昆)序。明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刊本。现存的是清康熙年间石渠阁补刊本,并不是原刻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二字。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荣与堂刊本。分有序本与无序本两种。北京图书馆藏本,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无李贽序,称无序本。正文前有小沙弥怀林的四篇文字,即《批评水浒传述语》,《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优劣》,《水浒传一百回文字优劣》,《又论水浒传文字》。正文中有眉批,行间评语和每回总评;每回前有图二幅,共二百幅。日本内阁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本,与北京图书馆藏本同属一个版本,但不题撰人,无图,前有李贽序,亦称有序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北京图书馆藏本影印出版。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据影印本翻印出版。

以上四种是现存最重要的百回繁本。其中《京本忠义传》虽刊刻于明正德、嘉靖年间,但成书可能在元末明初,是现存百回繁本中最早的本子。郑氏藏嘉靖残本是介于《京本忠义传》,和天都外臣序本、荣与堂本之间的本子。天都外臣序本虽比荣与堂本早,但现存的不是原刻本而是清康熙年间的补充本,所以荣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在《水浒传》的版本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除以上四种百回繁本外,尚有明芥子园刊本《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有图五十叶。记刻工姓名曰“黄诚之刻”、“新安刘启先刻”,版心下有“芥子园藏版”五字。首有大涤余人序。有旁批,眉批;李玄伯藏明刻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有图五十叶,亦记曰“新安黄诚之刻”,“新安刘启先刻”。首有大涤余人序。有眉批,圈点,与芥子园本同出一版;《鐘伯敬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四明馆刊本),一百卷一百回。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首有鐘伯敬序及《水浒传》人物品评。

芥子园本、李玄伯藏本是与荣与堂本不同的百回繁本,其中李贽评语与荣与堂本不同,而与百廿回的袁无涯刊本相同,是据袁无涯刊本删去征田虎、王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