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形式与政策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在校学生关注时事发展,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一个主要窗口,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却面临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有:

1.上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老师课堂教学的模式刻板,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教材按照自己的思路独自说下去,学生被动听讲,缺乏互动交流。

2.教师上课内容学生不太关心,而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往往又很少涉及

教师上课的教材都是早已编写好的。而国内外形势与政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学生们通常比较关注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而这些学生们比较关心且喜闻乐道的形势问题,课堂上老师往往又很少讲。这样往往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

3.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长期以来这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有很多班级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间看作是有事开班会无事放假的机动时间,因而基本失去该课程设置初始的宗旨,亟待对该课程进行试点改革。

二、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灵活性选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和对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有着密切联系,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课堂的讲课内容都是任课老师定的,一般来自单调乏味的时事政治课本,甚至是一些枯燥的法律条文。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中将课堂内容制定改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内容,由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事政策提出一些主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当代时事提出一些主题,最后将所有主题汇总在一起由大家民主挑选“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上课内容,尽管初步拟定的课堂内容并非最终的课堂内容,但是在课程的开展中老师和我们学生一起根据时事事件将课堂内容调整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内容。

如在开学初始,指导老师根据时事政策和大学生特点提出了“学习十七大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中职业规划”等主题,而我们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也提出了“重返百年,追寻同济历史”“我为特奥献份爱,关心智障儿童”“新农村生态环境考察”等一系列主题,在学期进行中发生的“南方雪

灾”,“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又牵动着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的心,因而在课堂的开展中我们又添加了“走进雪灾”“情系汶川”“聚焦三氯氰胺,关注食品健康”等学习主题,大家都对学习主题内容很感兴趣,从教学内容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竞标承办、活动开展的良性竞争模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基于不同专题组织的讲座、报告,老师在讲台上独角戏,学生被动学习,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忽略,因而课堂气氛往往沉默,我们很多人甚至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而在我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试点中,我们不仅在教改内容方面做到学生同老师共同参与制定,民主选择课堂内容,而且探索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改革:以自发组成形势任务课程小组的模式将班级同学分组,每个主题学习开展前由各组递交既定主题开展的竞标书,竞标书中包含开展形式,最后由老师和班级同学共同投票选出负责主题学习的小组。每学期末班级同学对各小组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策划小组以及最佳学习主题并激励同学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如在“重返百年,追寻同济历史”主题学习中,第一小组提出学习方案为参观校史馆,观看同济百年宣传片;第二小组提出的学习方案为绿色访谈,采访各年龄层次的同济校友,寻找当年同济的故事;第三小组提出的学习方案为同济校园变迁,分组拍摄校园视频,以PPT和知识问答的形式帮助大家了解同济历史。三组同学分别递交了竞标书并向班级同学介绍了自己活动的相关细节,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下决定该主题学习,采用第三小组的方案,并由第三小组负责承办,学习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竞标承办主题学习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站在讲台上的不是老师,而是我们学生自己。将课程的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大大提高了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两年的课程改革,同学们相争走上讲台,几乎每位同学都获得上台主讲某学习主题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3.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和载体

以往形势与政策课程都是在教室里面进行,而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我们的课堂从教室内走到校园内,从校园走进社会。例如在“走进雪灾”主题学习中,我们将我们的DV视角从教室走进校园,通过在校园内自制雪灾中自救视频,校园采访同学关于雪灾感想等形式将我们的课程从室内转到室外;在“新农村建设考察一嘉定联华镇之行”和“参观南极考察船,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我们的课堂搬到嘉定联华新农村和中国极地研究国内基地码头,在考察中了解到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骄人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课堂地点的多样化也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我们大学生对校园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形势与政策的发展有着更直观的认识和收获。

班级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和探究的特点,摒弃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课程形式,而是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选择不同的课程形式。例如在“学习十七大精神”、“两会精神学习”等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视频学习、知识竞答、模拟两会等形式,既让大家学习到了最新的时事政策,又让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走进雪灾”“情系汶川”等学习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诗歌、演讲等形式,让在座的班级同学都从内心深处触动了大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帮助;在“重返百年,追寻同济历史”和“我为特奥献份爱,关心智障儿童”等学习活动中,我们采取了辩论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思辨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载体方面我们突破了老师板书学生笔记的模式,而是通过自制电子演示文稿、拍摄DV、自制短片、制作实物等众多课程载体,让课程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也让我们的课程更加地生动。众多的课程载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互相合作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班级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主体从老师转至学生,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地点从教室至校园至校外,课程形式和载体多样化让我们的“形势与政策”课不再单一,不再乏味,同时也在课程中极大地锻炼了同学们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意义与成效

1.有助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让在校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接受思想教育。课题组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以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选

择的方式将当今社会的时事政策穿插进课程内容中,通过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来策划课程内容和上课形式,既让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又在生动的课堂中使得学生对时事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学们尽可能的利用学院和学校的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课堂模式,同上海市嘉定区联华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校史馆建立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育基地,使班级同学在与社会接触中能够多方面接受学习认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2.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提高了研究能力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同学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从厌学转到乐学。每个学习小组为了争取主动上台主讲,动足了脑筋,调动起所有的智慧,制作具有知识性、政治性、鲜活性和实效性的课件,构思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课程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同学们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